高名衡是忠臣,守衛開封有功,但在糧儲問題上卻有失誤,朱慈烺不得不敲打他一下,以防止他在接下來的賑災事務上再出現類似的問題。


    高名衡大汗淋淋。


    太子聲音不大,但卻極其威嚴,每一個字都敲在他心裏。


    另外他也體察到了太子一手軟,一手硬的策略,比之枯燥無味的清官宣導,這種策略更能深入人心——怪不得太子能統帥大軍,擊退闖賊,小小年紀,卻已經懂得訓導人心了。


    待眾人回位坐下,朱慈烺繼續道:「關於安置流民和賑災,高撫台的各項建議非常好,本宮全部同意,尤其是以工代賑的策略,定得尤其詳細,本宮深以為然!」


    剛才是貶,現在是褒。


    聽到太子的誇讚,高名衡臉色微紅,拱手謙虛。


    朱慈烺道:「流賊過後,河南各地的城牆基本都被拆成了殘缺,正好可以用這些流民修補重建,不用工錢,提供一日三餐即可。修完了城牆,倉庫、官道、城市裏的下水道、黃河堤岸,也可以趁機修一下,還可以發動河南境內那些有錢的寺院,號召他們大興土木,將寺院修繕一番……總之一句話,河南要動起來,搞起來,給流民找生計。除非是那些不能動的老弱,隻要是有勞動能力的,不管他是流民還是失糧的百姓,都得參加勞動,以換取每天的賑濟糧。不勞動者,不給食。」


    侯恂聽得微微張大了嘴。


    這麽多的工程展開,別說六十萬,就是一百萬流民也不愁消化,但關鍵是得有糧食。


    太子說這麽多,但真能把糧食運來嗎?


    別人不知道,但侯恂卻是清楚,為了支持開封之戰,戶部的太倉和內廷的府庫,都已經被搬得空空如也了,八十萬石糧食,兩百多萬兩的銀子,太子又要從哪裏變出來呢?雖然不是一次性給付,但長期也是一個恐怖的數字。而如果這些工程持續下去,需要的恐怕就不止是八十萬石了。


    侯恂眉頭越皺越深,禁不住擔憂起來——餅畫的這麽大、這麽圓,萬一實現不了,太子豈不是自墜名聲?


    但他卻無法阻止太子繼續往下說。


    不止侯恂,在座的官員也都有這種擔心,但見太子成竹在胸的樣子,他們卻也不敢提出異議。


    太子是天家人,萬一真能找來這麽多糧食呢?


    「是。」眾官回應。


    「開封在圍城期間控製米價,我以為還可以再持續一段時間,閉糶者配,強糴者斬(囤積糧食不出售的發配充軍,惡意收購抬高物價的斬首示眾),等江南的糧食運來了,再慢慢放寬。」朱慈烺道。


    頓了一下,朱慈烺繼續道:「但這些工程都隻是權宜之計,這幾十萬的流民,終究還是將他們放歸鄉裏,從事生產的,而問題就來了,流民隻所以叫流民,就是因為一個流字,所謂無恆產者無恆心,要想他們安定下來,不再四處流動,就必須給他們一定的恆產,也就是土地,如此他們才能在某一地固定下來,定居耕種,不再給朝廷找麻煩。」


    說到這裏,朱慈烺感覺嗓子有點幹,端起茶盞喝了一口茶,目光看向高名衡:「關於這一點,高撫台可有謀劃?」


    高名衡連忙站起,拱手行禮:「關於流民的最終處置,臣已經想過了,此次流賊從河南全身肆虐,攻城奪地,這一年多來被屠戮的官紳百姓不下萬人,臣以為,全省無主荒蕪的土地應該不在少數,臣已經命令布政使司衙門抽調人手,即日到各地查看督導,將清理出的這些無主土地暫收朝廷,租給這些流民。若是地主以後找上門來,再想辦法置換。」


    「大約能清出多少田地?」朱慈烺問。


    「臣不敢說……不過應該可以有四五十萬畝。」高名衡回。


    四五十萬畝,不過杯水車薪,隻夠塞牙縫的。


    「那需要多長時間能清出來?」朱慈烺再問。


    高名衡猶豫了一下:「各地情況複雜,洛陽鄭州一代,闖賊將很多逃跑官紳的田地都分給了為他們做事的農民,官府要一一收繳,查驗,需要相當的時間,許昌南陽一代情況比較簡單,但因為當地官紳都被闖賊所害,在沒有補足官員的情況下,查勘田地之事,怕是難以展開。現在唯有開封,歸德,汝寧三府可以立刻展開查勘工作,但偏偏這三地的無主之地最少……所以臣以為,短則三個月,長則半年,清地工作才能看出成效,也才能知道全省究竟有多少的無主之地。」


    開封,汝寧,一直處在官府控製中,歸德雖然短暫被占領,但很快被收復,因此遭受的破壞最小。


    洛陽、鄭州被占領,南陽,許昌被放羊,這就是河南全省的狀況——當然,黃河北麵還有懷慶府、衛輝府和彰德府,但三府沒有經歷賊亂,土地都有主,所以不在考慮中。尤其衛輝府,大部分的土地都屬於分封在衛輝的潞王。


    朱慈烺在心中暗暗嘆口氣。


    短則三個月,長則半年,到時黃花菜都涼了,他可沒有那麽多的糧食,一直供養這將近百萬的流民。


    但這事怨不得高名衡,官府的辦事效率本就是這樣,加上許昌南陽等待的官紳體係都已經被闖賊破壞,一切都得重來,拖延的時間會更長。高名衡所說的半年,都算是樂觀估計了。


    而即便官員到位,怕也清理不出太多的土地,中原土地,九成就集中在大戶手中,而分封在河南的八個親王,一百多個郡王,又占了這九成中的六成。這些親王郡王,即使本人遇害,如福王,隻要沒有絕嗣,他的爵位和土地,依然是有人繼承的,有野史記載「中州地半入藩府」說的就是此種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五年(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韭菜東南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韭菜東南生並收藏崇禎十五年(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