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目光灼灼地盯著朱成炬。壓低聲音:「到時就不是小袁營,而是小朱營了。」
朱成炬不說話,隻臉色沉沉地望著李岩。
「望朱掌盤早做決斷,闖帥大軍距此不過四十裏,隨時可到,一旦兵臨城下,玉石俱焚,到時就悔之晚矣!」李岩向朱成炬抱拳。
朱成炬還是不說話。
就在這時,忽然聽見一聲冷笑從帳後傳來:「梁某原以為李公子是謙謙君子,仁義為本,想不到卻也能想出如此毒辣之計,教人背主投敵,實在是有違聖人的教誨啊。」
隨即腳步輕響,一人掀起帳後的簾子,輕步從裏麵走了出來。
卻是一個中年道士。
不想帳後有人,李岩臉色大變,騰的後退一步,等到看清那人,臉上的驚疑更多:「樊無相?」
不等那人回應,他立刻又道:「梁某?明白了,你果然不是龍虎山的道士!」
那人麵色冷冷,拱手道:「確實不是。敝人梁以樟。」
「梁以樟?」李岩更驚,抬起右手:「原商丘知縣?」
梁以樟點頭:「正是在下。」
李岩臉色瞬間蒼白如紙,額頭冒出冷汗,嘴裏喃喃:「明白了,全明白了。怪不得袁時中會忽然叛變呢,原來都是因為你……我的失誤,我的失誤啊……」
原本他對梁以樟是有所懷疑的,但上次見麵時,梁以樟提出的一番見解,解除了他心中的疑心,事後他甚至還將梁以樟推薦給了李自成,隻不過李自成忙於開封之戰,對他的推薦並沒有太當一回事。現在想來真是好笑,他居然將闖帥通緝的要犯,推薦給了闖帥。
而袁時中一直窩藏梁以樟,由此可知,早就存了背叛義軍之心,今日投靠朝廷,也就是順理成章了。
梁以樟出現,朱成炬立刻起身站立,恭敬的抱拳。
看到此,李岩再無任何的僥倖,他知道,自己的勸說失敗了,從始至終,朱成炬就沒有背主之心,剛才忍著性子聽他談了這麽多,不過就是在等待梁以樟的到來。
失敗,太失敗了。
於是他微微慘笑:「終日捉鷹,卻被鷹啄瞎了眼。罷了,技不如人,李某心服口服。」
梁以樟冷冷道:「錯了,李公子你隻所以失敗,並非是技不如人,乃是因為天道人心。我大明擁有天下兩百七十載,恩澤萬民,雖有天災人禍,但忠義之士常在,又豈是李自成這種小賊所能動搖的?」
說到最後,他聲音裏透出忿忿,顯然是在憤怒李岩身為朝廷的舉人,居然投靠了李自成,實在是讀書人的恥辱。
李岩卻不在意,隻淡淡道:「卻不知道大人要如何處置我?」
梁以樟盯著李岩,沉思了一下,緩緩說道:「李公子,梁某在商丘任上雖然還不到一年,但卻也聽聞過杞縣李公子文武雙全、好施尚義的大名。雖不了解當初李公子為何會明珠暗投,跟了李自成這個賊子,但如今闖賊勢危,覆滅隻在旦夕之間,李公子何不棄暗投明,重歸朝廷?以李公子的仁義和謀略,必然可以有一番作為。至於什麽秋後算帳,朝廷對流賊官員會另眼相看的謠言,李公子大可放心,如今太子殿下代天巡狩,早已經公開宣誓,隻要棄惡從善,改過自新,朝廷對所有人都會一視同仁。」梁以樟頓了頓,語重心長地說道:「良機就在眼前,不知李公子意下如何?」
李岩抬起頭,目光冷冷地看向梁以樟。
他這才發現梁以樟身後還有兩人,一個是虯髯勁裝的大漢,另一個是身著儒衫的書生。李岩看了那書生一眼,目光再移到梁以樟的臉上:「梁大人的好意,李某心領了,不過自從起事的那一天,李某就已經發下了毒誓,此生絕不會再為官府效力,不推翻暴虐的朱家朝廷,重建朗朗幹坤,李某決不罷休!」
梁以樟皺起眉頭。
「一派胡言!~」
梁以樟還有點城府,還能忍住,但身後年輕的書生卻是忍不住了,他小聲嘀咕道:「朝廷何曾暴虐無道?李岩既然已經從賊,心肝早就黑了,勸他還有什麽用?」一邊說,一邊看向虯髯壯漢,像是想要得到對方的贊同。
虯髯壯漢卻是麵無表情。
梁以樟輕聲嘆息:「李公子看來是要一條道走到黑了,卻不知令尊在天之靈,會做如何感想?杞縣李家書香門第,世代忠良,李公子不為自己,難道不為自己家族的名聲著想嗎?難道你真要背著反賊之名,遺臭萬年嗎?」
李岩冷冷道:「李某心意已決,絕不會投降,梁大人不必枉費心機了。」
梁以樟雙眼裏都是惋惜:「那麽,李公子也不顧及自己的妻子了嗎?」
李岩眼角劇烈一跳,但表情依然冷淡:「我妻知我心。就不勞大人費心了。」
梁以樟點點頭:「既如此,梁某也救你不得。將他綁了,交由太子殿下處置吧。」
朱成炬正要下令,就見李岩忽然抬手:「慢著!」
梁以樟以為他回心轉意了,心中一喜;「李公子還有什麽話說?」
李岩卻看向了他身後的那名書生:「如果我猜得不錯,這一位一定是侯方域侯公子吧?」不等書生承認,他深深一鞠:「久仰侯公子大名,今日總算是得見了,請受李某一拜。」
李岩和侯方域兩人年紀差不多,都是河南的名人,不論杞縣的李公子或者是歸德的侯公子,都是大名鼎鼎的年輕才俊,不過兩人並沒有見過麵。見李岩如此大禮,侯方域雖不情願,但還是從梁以樟身後走出來,對李岩還禮,冷冷道:「不敢,我可當不起。」從小受儒家的薰陶,讓侯方域養成心惡但口不惡,別人施禮必然要還禮的習慣。
朱成炬不說話,隻臉色沉沉地望著李岩。
「望朱掌盤早做決斷,闖帥大軍距此不過四十裏,隨時可到,一旦兵臨城下,玉石俱焚,到時就悔之晚矣!」李岩向朱成炬抱拳。
朱成炬還是不說話。
就在這時,忽然聽見一聲冷笑從帳後傳來:「梁某原以為李公子是謙謙君子,仁義為本,想不到卻也能想出如此毒辣之計,教人背主投敵,實在是有違聖人的教誨啊。」
隨即腳步輕響,一人掀起帳後的簾子,輕步從裏麵走了出來。
卻是一個中年道士。
不想帳後有人,李岩臉色大變,騰的後退一步,等到看清那人,臉上的驚疑更多:「樊無相?」
不等那人回應,他立刻又道:「梁某?明白了,你果然不是龍虎山的道士!」
那人麵色冷冷,拱手道:「確實不是。敝人梁以樟。」
「梁以樟?」李岩更驚,抬起右手:「原商丘知縣?」
梁以樟點頭:「正是在下。」
李岩臉色瞬間蒼白如紙,額頭冒出冷汗,嘴裏喃喃:「明白了,全明白了。怪不得袁時中會忽然叛變呢,原來都是因為你……我的失誤,我的失誤啊……」
原本他對梁以樟是有所懷疑的,但上次見麵時,梁以樟提出的一番見解,解除了他心中的疑心,事後他甚至還將梁以樟推薦給了李自成,隻不過李自成忙於開封之戰,對他的推薦並沒有太當一回事。現在想來真是好笑,他居然將闖帥通緝的要犯,推薦給了闖帥。
而袁時中一直窩藏梁以樟,由此可知,早就存了背叛義軍之心,今日投靠朝廷,也就是順理成章了。
梁以樟出現,朱成炬立刻起身站立,恭敬的抱拳。
看到此,李岩再無任何的僥倖,他知道,自己的勸說失敗了,從始至終,朱成炬就沒有背主之心,剛才忍著性子聽他談了這麽多,不過就是在等待梁以樟的到來。
失敗,太失敗了。
於是他微微慘笑:「終日捉鷹,卻被鷹啄瞎了眼。罷了,技不如人,李某心服口服。」
梁以樟冷冷道:「錯了,李公子你隻所以失敗,並非是技不如人,乃是因為天道人心。我大明擁有天下兩百七十載,恩澤萬民,雖有天災人禍,但忠義之士常在,又豈是李自成這種小賊所能動搖的?」
說到最後,他聲音裏透出忿忿,顯然是在憤怒李岩身為朝廷的舉人,居然投靠了李自成,實在是讀書人的恥辱。
李岩卻不在意,隻淡淡道:「卻不知道大人要如何處置我?」
梁以樟盯著李岩,沉思了一下,緩緩說道:「李公子,梁某在商丘任上雖然還不到一年,但卻也聽聞過杞縣李公子文武雙全、好施尚義的大名。雖不了解當初李公子為何會明珠暗投,跟了李自成這個賊子,但如今闖賊勢危,覆滅隻在旦夕之間,李公子何不棄暗投明,重歸朝廷?以李公子的仁義和謀略,必然可以有一番作為。至於什麽秋後算帳,朝廷對流賊官員會另眼相看的謠言,李公子大可放心,如今太子殿下代天巡狩,早已經公開宣誓,隻要棄惡從善,改過自新,朝廷對所有人都會一視同仁。」梁以樟頓了頓,語重心長地說道:「良機就在眼前,不知李公子意下如何?」
李岩抬起頭,目光冷冷地看向梁以樟。
他這才發現梁以樟身後還有兩人,一個是虯髯勁裝的大漢,另一個是身著儒衫的書生。李岩看了那書生一眼,目光再移到梁以樟的臉上:「梁大人的好意,李某心領了,不過自從起事的那一天,李某就已經發下了毒誓,此生絕不會再為官府效力,不推翻暴虐的朱家朝廷,重建朗朗幹坤,李某決不罷休!」
梁以樟皺起眉頭。
「一派胡言!~」
梁以樟還有點城府,還能忍住,但身後年輕的書生卻是忍不住了,他小聲嘀咕道:「朝廷何曾暴虐無道?李岩既然已經從賊,心肝早就黑了,勸他還有什麽用?」一邊說,一邊看向虯髯壯漢,像是想要得到對方的贊同。
虯髯壯漢卻是麵無表情。
梁以樟輕聲嘆息:「李公子看來是要一條道走到黑了,卻不知令尊在天之靈,會做如何感想?杞縣李家書香門第,世代忠良,李公子不為自己,難道不為自己家族的名聲著想嗎?難道你真要背著反賊之名,遺臭萬年嗎?」
李岩冷冷道:「李某心意已決,絕不會投降,梁大人不必枉費心機了。」
梁以樟雙眼裏都是惋惜:「那麽,李公子也不顧及自己的妻子了嗎?」
李岩眼角劇烈一跳,但表情依然冷淡:「我妻知我心。就不勞大人費心了。」
梁以樟點點頭:「既如此,梁某也救你不得。將他綁了,交由太子殿下處置吧。」
朱成炬正要下令,就見李岩忽然抬手:「慢著!」
梁以樟以為他回心轉意了,心中一喜;「李公子還有什麽話說?」
李岩卻看向了他身後的那名書生:「如果我猜得不錯,這一位一定是侯方域侯公子吧?」不等書生承認,他深深一鞠:「久仰侯公子大名,今日總算是得見了,請受李某一拜。」
李岩和侯方域兩人年紀差不多,都是河南的名人,不論杞縣的李公子或者是歸德的侯公子,都是大名鼎鼎的年輕才俊,不過兩人並沒有見過麵。見李岩如此大禮,侯方域雖不情願,但還是從梁以樟身後走出來,對李岩還禮,冷冷道:「不敢,我可當不起。」從小受儒家的薰陶,讓侯方域養成心惡但口不惡,別人施禮必然要還禮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