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知道是左良玉在後麵搞鬼,但為了中原局勢,崇禎帝也隻能忍了。
也就是從那一次起,左良玉跋扈的苗頭開始明顯,朝廷撥付的軍餉隻是按照他的九千額兵,為養兵,他縱兵搶劫百姓,為禍一方,名曰『打糧』,彈劾他的奏章雪片般的飛向京師,但朝廷投鼠忌器不敢對他嚴厲處罰,往往都是一句「責令其戴罪立功」就放過去了。
崇禎十年到崇禎十一年,在洪承疇孫傳庭等人的努力下,官軍連續取得大勝,這中間,左良玉奮勇作戰,搶到了不少功勞。
崇禎十三年,楊嗣昌薦左良玉有「大將之才,兵亦可用」,拜為平賊將軍。左良玉倒也爭氣,就任之後,統領各部於瑪瑙山大破流賊,但此後楊嗣昌令他堵截流賊,他卻又袖手旁觀,楊嗣昌連傳九檄,左良玉仍置之不理。最終導致襄陽失守。
如果是正常情況,左良玉拒不聽令,朝廷已經可以斬了,但左部勢大,朝廷對左良玉的處置,仍然隻是「削職戴罪立功自贖」。
現在是崇禎十五年,朝廷給左良玉的兵額擴大到了兩萬五千人,但左良玉的實際兵馬卻將近十萬,擁兵一方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而對於這個朝廷,左良玉心中的敬畏已經流失了大半,不管是在中原剿匪,還是麵對楊嗣昌的命令,左良玉最優先考慮的並不是剿匪,而是保存自己的實力。在實力允許,且有勝機的情況下,左良玉會拚力死戰。去年在信陽殺敗張獻忠就是如此,信陽之戰中,左良玉殺的張獻忠隻剩下十幾騎,幾乎不得免,若非天降大雨,道路泥濘,張獻忠說不定就被滅了。
左良玉有勇有謀,算得上一員優秀的統帥,但私心太重,隻顧個人利益而不顧國家利益。能打的仗他會打,不能打的仗,他轉身就走,才不會管國家糜爛的大局、督撫文臣和監軍太監的意思呢。歷史上朱仙鎮之戰就是如此,見沒有勝機,左良玉帶兵連夜撤退,絲毫不顧丁啟睿和楊文嶽的反對,也不怕兩人的彈劾,反正朝廷的責罰就是「戴罪立功」,他早已經習慣了。沒想到的是,李自成跟皇太極學了一些伎倆,在他撤退的道路上挖掘了壕溝,以至於撤兵變成了潰敗。
現在的左良玉當然不會知道歷史的結局。
不過和歷史上一樣,對於此次救援開徵,他信心並不是太足。
說來也是怪了,左良玉對張獻忠十戰九勝,但麵對李自成,卻鮮少有勝績。尤其李自成現在擁有將近五十萬的大軍,左良玉懼戰的心思就更是濃重了。隻不過朝廷嚴令,他不敢違抗,隻能整理行裝,帶兵救援開封。不過從一開始他就抱定了「能打則打,不能打就退」的心思。
直到京師傳來消息,說太子「代天出征」,並且攜帶了七十萬兩銀子的欠餉之後,他信心才被鼓動了起來。兵無餉則無力,如果餉銀充足,士氣高昂,擊敗五十萬流賊也並非不可能。
不過很快他就意識到了太子親征的另一層意思,那就是要節製各鎮總兵,他左良玉怕會是太子嚴厲督導的第一人。這麽多年的剿匪生涯,從盧象升,楊嗣昌,熊文燦,陳奇瑜到洪承疇孫傳庭,左良玉經歷的督撫都是大明朝最有能力,也是最有權勢的一批文臣,人人都捧著尚方寶劍、有便宜行事之權,不過除了洪承疇孫傳庭和盧象升,左良玉對其他人還真不放在眼裏,包括提拔他為「平賊將軍」的楊嗣昌也不例外。
第381章 虎大威
楊嗣昌死後,洪承疇又折在鬆山,孫傳庭剛剛出獄,威望不足,天下再沒有任何文臣能節製他左良玉。
但沒想到,東宮太子居然代天出征。
這一來,左良玉心中不免有點打鼓。
太子雖然年幼,但代表的是國本,又是未來的皇帝,如果想像糊弄督撫文臣一樣的糊弄皇太子,怕是不可能的。
雖然跋扈,雖然對各個督撫的命令陰奉陽違,但左良玉心中的界限還是很清楚的,什麽事情能做,什麽事情不能做,他始終都有一桿秤。太子和文臣不一樣,他不能再用對付文官的那一套去對付太子。
如果太子執意令他在開封死戰,他該怎麽辦呢?
轉念又一想,太子不過就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雖然有很多的傳言,說太子在殿上舌戰群臣,推出了治國四策,又撫軍京營,將京營練成了一支強兵,不過左良玉始終有懷疑,即便是馬進忠從京師發來密信,告知他京營訓練有素,有強兵氣象,太子殿下少年英才,才具非同一般時,他依然不能完全相信。
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能有什麽太超群的能力?就算有,也是有人在幕後指點。
朝堂政事能指點,但軍事上麵的事情,可不是京師的那群文官所能指點的。
這麽多年的閱歷,剿匪形勢複雜,就不信糊弄不了一個少年。
唯一的難點,隨太子出征的兵部侍郎吳甡可能會是一個麻煩。
但再麻煩,也麻煩不過楊嗣昌。
左良玉已然下定了決心,在沒有勝機的情況下,哪怕是太子下達死令,他也不會將所有的本錢都投進去。實在不行,就用一場小敗裹挾著太子逃走。雖然敗了,但他有護駕之功,朝廷應該不會太過責罰他。
主意打定,左良玉就氣定神閑的在汝寧等待。但今早傳來的魚台縣大捷的消息卻讓他猶豫了起來,他隱隱覺得,他對太子的判斷可能有誤。郝搖旗雖然不是闖營中的絕對主力,但卻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官軍幾次圍剿,都不能將其殲滅,太子的京營一出手,就將其殲滅在魚台城下,雖然有四路合圍,內線作戰的優勢,但若非有一定的戰力,也是不能將郝搖旗的八千騎兵全部殲滅的,由此可知,在太子撫軍之後,京營戰力大幅提高,不是空穴來空的流言,而是確有其事。馬進忠在信中所說也都是事實。
也就是從那一次起,左良玉跋扈的苗頭開始明顯,朝廷撥付的軍餉隻是按照他的九千額兵,為養兵,他縱兵搶劫百姓,為禍一方,名曰『打糧』,彈劾他的奏章雪片般的飛向京師,但朝廷投鼠忌器不敢對他嚴厲處罰,往往都是一句「責令其戴罪立功」就放過去了。
崇禎十年到崇禎十一年,在洪承疇孫傳庭等人的努力下,官軍連續取得大勝,這中間,左良玉奮勇作戰,搶到了不少功勞。
崇禎十三年,楊嗣昌薦左良玉有「大將之才,兵亦可用」,拜為平賊將軍。左良玉倒也爭氣,就任之後,統領各部於瑪瑙山大破流賊,但此後楊嗣昌令他堵截流賊,他卻又袖手旁觀,楊嗣昌連傳九檄,左良玉仍置之不理。最終導致襄陽失守。
如果是正常情況,左良玉拒不聽令,朝廷已經可以斬了,但左部勢大,朝廷對左良玉的處置,仍然隻是「削職戴罪立功自贖」。
現在是崇禎十五年,朝廷給左良玉的兵額擴大到了兩萬五千人,但左良玉的實際兵馬卻將近十萬,擁兵一方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而對於這個朝廷,左良玉心中的敬畏已經流失了大半,不管是在中原剿匪,還是麵對楊嗣昌的命令,左良玉最優先考慮的並不是剿匪,而是保存自己的實力。在實力允許,且有勝機的情況下,左良玉會拚力死戰。去年在信陽殺敗張獻忠就是如此,信陽之戰中,左良玉殺的張獻忠隻剩下十幾騎,幾乎不得免,若非天降大雨,道路泥濘,張獻忠說不定就被滅了。
左良玉有勇有謀,算得上一員優秀的統帥,但私心太重,隻顧個人利益而不顧國家利益。能打的仗他會打,不能打的仗,他轉身就走,才不會管國家糜爛的大局、督撫文臣和監軍太監的意思呢。歷史上朱仙鎮之戰就是如此,見沒有勝機,左良玉帶兵連夜撤退,絲毫不顧丁啟睿和楊文嶽的反對,也不怕兩人的彈劾,反正朝廷的責罰就是「戴罪立功」,他早已經習慣了。沒想到的是,李自成跟皇太極學了一些伎倆,在他撤退的道路上挖掘了壕溝,以至於撤兵變成了潰敗。
現在的左良玉當然不會知道歷史的結局。
不過和歷史上一樣,對於此次救援開徵,他信心並不是太足。
說來也是怪了,左良玉對張獻忠十戰九勝,但麵對李自成,卻鮮少有勝績。尤其李自成現在擁有將近五十萬的大軍,左良玉懼戰的心思就更是濃重了。隻不過朝廷嚴令,他不敢違抗,隻能整理行裝,帶兵救援開封。不過從一開始他就抱定了「能打則打,不能打就退」的心思。
直到京師傳來消息,說太子「代天出征」,並且攜帶了七十萬兩銀子的欠餉之後,他信心才被鼓動了起來。兵無餉則無力,如果餉銀充足,士氣高昂,擊敗五十萬流賊也並非不可能。
不過很快他就意識到了太子親征的另一層意思,那就是要節製各鎮總兵,他左良玉怕會是太子嚴厲督導的第一人。這麽多年的剿匪生涯,從盧象升,楊嗣昌,熊文燦,陳奇瑜到洪承疇孫傳庭,左良玉經歷的督撫都是大明朝最有能力,也是最有權勢的一批文臣,人人都捧著尚方寶劍、有便宜行事之權,不過除了洪承疇孫傳庭和盧象升,左良玉對其他人還真不放在眼裏,包括提拔他為「平賊將軍」的楊嗣昌也不例外。
第381章 虎大威
楊嗣昌死後,洪承疇又折在鬆山,孫傳庭剛剛出獄,威望不足,天下再沒有任何文臣能節製他左良玉。
但沒想到,東宮太子居然代天出征。
這一來,左良玉心中不免有點打鼓。
太子雖然年幼,但代表的是國本,又是未來的皇帝,如果想像糊弄督撫文臣一樣的糊弄皇太子,怕是不可能的。
雖然跋扈,雖然對各個督撫的命令陰奉陽違,但左良玉心中的界限還是很清楚的,什麽事情能做,什麽事情不能做,他始終都有一桿秤。太子和文臣不一樣,他不能再用對付文官的那一套去對付太子。
如果太子執意令他在開封死戰,他該怎麽辦呢?
轉念又一想,太子不過就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雖然有很多的傳言,說太子在殿上舌戰群臣,推出了治國四策,又撫軍京營,將京營練成了一支強兵,不過左良玉始終有懷疑,即便是馬進忠從京師發來密信,告知他京營訓練有素,有強兵氣象,太子殿下少年英才,才具非同一般時,他依然不能完全相信。
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能有什麽太超群的能力?就算有,也是有人在幕後指點。
朝堂政事能指點,但軍事上麵的事情,可不是京師的那群文官所能指點的。
這麽多年的閱歷,剿匪形勢複雜,就不信糊弄不了一個少年。
唯一的難點,隨太子出征的兵部侍郎吳甡可能會是一個麻煩。
但再麻煩,也麻煩不過楊嗣昌。
左良玉已然下定了決心,在沒有勝機的情況下,哪怕是太子下達死令,他也不會將所有的本錢都投進去。實在不行,就用一場小敗裹挾著太子逃走。雖然敗了,但他有護駕之功,朝廷應該不會太過責罰他。
主意打定,左良玉就氣定神閑的在汝寧等待。但今早傳來的魚台縣大捷的消息卻讓他猶豫了起來,他隱隱覺得,他對太子的判斷可能有誤。郝搖旗雖然不是闖營中的絕對主力,但卻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官軍幾次圍剿,都不能將其殲滅,太子的京營一出手,就將其殲滅在魚台城下,雖然有四路合圍,內線作戰的優勢,但若非有一定的戰力,也是不能將郝搖旗的八千騎兵全部殲滅的,由此可知,在太子撫軍之後,京營戰力大幅提高,不是空穴來空的流言,而是確有其事。馬進忠在信中所說也都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