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流賊都是叩首。


    賊首「沒耳朵」沒有被斬首,照朝廷規製,他會被押到京師,由朝廷處置。


    宣判之後,官軍將繳獲的流賊財物,一兩銀子都不留,全部都分給了劉店鎮的百姓。


    對太子這項命令,眾將都是驚訝,照慣例,這些財物屬於是戰利品,官軍可以占有,並作為獎勵發放給所有的參戰士兵,以激勵士兵們勇武向前。


    拿出一部分撫恤百姓,並不是不可以,但不應該是全部。


    再者,好像也不應該平分,從六十歲的老者到繈褓中的嬰兒,從坐擁宅子的富商,到街頭流浪的乞丐,皆是一樣的待遇,這和官軍過往的做法,完全不同。畢竟這些財物不可能是搶劫於街頭的乞丐,大部分都應該是來自有錢有糧的富商之家,這麽一均分下去,乞丐是高興了,但那些富家豈不是要怨聲載道?


    眾人的疑惑,朱慈烺心知肚明,但並不解釋。


    唯有吳甡張家玉等幾個聰明人,看出了太子的用意。


    京營是皇帝陛下的親兵,有著獨一無二的顯赫地位,又是太子撫軍,此番出京平亂,如果和普通官軍一樣,垂涎於一點的繳獲,不肯拿出來分發給百姓,不但是自失身分,也會令天下人失望——太子胸襟不過如此,和總兵們也沒什麽區別。


    太子此舉,不止是賑濟了百姓,更是提高了朝廷和太子本身的聲望。


    銀子不多,卻足以令各地百姓知道太子「寬厚仁愛」,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儲君。


    這樣的名聲,又豈是銀子能計算的?


    至於平分,更是為了收穫人心。


    天下百姓十之八九都是窮人,富人不過十分之一,用十分之一的財,收穫十分之九的心,何樂而不為?


    再者,雖然這些財物都是搶劫於富家,但上麵並沒有刻名字,很難說清楚究竟是誰家的財物?歷來也很少有歸還的,基本都是成了將領的私財,現在太子願意拿出來,按照人頭分發,富人們也沒什麽好說的。


    一項政策,三家滿意,太子沒有不實施的理由。


    這一夜,太子行營就在劉店鎮度過。天黑之後,聽到消息的海興知縣急匆匆趕來,被吳甡好一頓訓斥。海興知縣又請罪又磕頭,吳甡也沒太為難他,照太子的命令,將一部分流賊家眷移交給他,並嚴令不得虐待,要用對待災民的標準安置。海興知縣一一聽命,後提出想要拜見太子,但被吳甡拒絕。


    第二日清晨,太子率軍,押著流賊和家屬離開。


    劉店鎮百姓扶老攜幼相送。


    很快,天子代天出征,在滄州附近殲滅一股流賊的消息,就傳遍了大江南北。


    「陛下,大捷啊!」


    次日下午,崇禎帝正憂心忡忡在冬暖閣裏看奏疏,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的思緒,抬頭一看卻是王承恩捧著一份奏疏,一臉喜悅的跑了進來。當皇帝這麽多年,崇禎帝能聽到「大捷」兩個字的時候太少太少了,尤其是現在,當太子領軍出征後,他對「大捷」兩字的期待,就更勝以往了。


    「什麽大捷?是太子的大捷嗎?」


    崇禎帝猛地一下就站了起來。


    「是!」


    王承恩肯定的點頭。


    「啊?」


    崇禎帝興奮的幾乎要手舞足蹈,想不打我兒這麽厲害,剛剛出京就擊潰了開封的流賊,哈哈……咦,不對啊,我兒出京剛六日,估計都還沒有到開封呢,怎麽會有開封大捷?


    崇禎帝收住臉上的笑意,恢復皇帝的威嚴,急急接過王承恩的奏疏,一目十行的看。


    奏疏並不是太子,而是滄州官員發來的,將劉店鎮之戰,詳細的報給朝廷,其間不忘拍太子的馬屁,什麽千裏奇襲,太子出場,雷電閃現,賊驚的墜落馬下……雖然知道文官有誇張,但太子在滄州打了一個勝仗的事實,卻是結結實實的,崇禎帝看完之後很是欣慰。


    「我兒英武啊……」


    雖然隻是一個小勝,且勝的隻是一股三千人的小賊,實在算不上什麽大功,太子都懶的上奏疏,但在崇禎帝,在一位父親的眼裏,兒子的才華和英武,好像又增添了幾分。


    「王承恩,筆墨,朕要為我兒賦詩一首!」崇禎帝笑。


    「是。」


    ……


    第363章 風陵渡


    山西風陵渡。


    風陵渡在山西芮城縣西南端,距縣城30公裏,與河南、陝西省為鄰,隻隔著一條黃河,一個風陵渡口,一艘擺渡船,就可從山西到河南,亦可到陝西,因為是三省交界,甚至是華北、西北、華中三大交界,因此自古以來,風陵渡就是黃河沿岸最繁忙的一個渡口。


    風陵渡有三絕,分別是:「中條雪案」「風陵曉渡」「黃河春漲」


    即使是冬季,風陵渡都有不錯的景觀,不過自從陝西匪患以來,朝廷就開始嚴厲控製風陵渡,在蒲州築禦城,設一千總,管轄包括風陵渡在內的一切關津渡口。所有從渡口經過的行人商賈都會嚴格檢查,嚴防有流賊奸細過境。


    尤其是五月初,開封被李自成的流賊大軍包圍之後,風陵渡的檢查都更是嚴格了,向陝西河南擺渡的船隻每日限定一船往返,一次隻能載十人。


    風陵渡口有一家「王記」茶碗,老闆王老實在這裏賣茶已經十幾年了,是有名的老字號,但這幾年的生意越來越差,渡河的人越來越少,周邊的乞丐倒是越來越多了,眼看就要支撐不下去,若不是兵荒馬亂,他又沒有其他門路,他早就改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五年(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韭菜東南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韭菜東南生並收藏崇禎十五年(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