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隻是一個朝臣,或者是一方督撫搞了一次閱兵,練出了一支強軍,皇太極一點都不會在意,精銳如關寧軍如何?還不是被大清壓著打。盧象升的天雄軍也號稱強軍,結果呢?
關鍵是明國太子的身份。
以太子之尊撫軍京營,短短三月就能令京營煥然一新,明國小太子的見識和手腕都超乎常人,如果這樣的人繼位成了明國皇帝,那一定會比現今的崇禎帝難纏的多,雖然崇禎帝還在盛年,沒有退位問題,但對大清帝國來說,明國太子朱慈烺的存在就是一個巨大的隱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皇太極當初隻所以能出其不意的奪到汗位,就是因為他看的遠,提前布下了幾招暗棋,才能令多爾袞三兄弟無可奈何,連自己的母親都保不住。
現在也一樣,皇太極對明國太子有一種說不出的擔心,連帶著收服洪承疇和祖大壽的喜悅也都被沖淡了不少……
京師。
五月初五,端午日。
這一日清早,王承恩王德化他們早早就都穿上帶有艾虎補子的蟒衣,在幹清宮殿門兩邊放置了種有菖蒲和艾草的盆景,門上還懸掛吊下的畫屏,上麵繪有天師、神仙等執劍降毒的典故,意義與過年的時候貼門神是一樣的。
一大早,皇太子朱慈烺就進宮了。
端午節是大節,僅次於春節元宵和中秋,加上崇禎帝敬仰屈原,因此每年端午節宮中都會非常熱鬧,崇禎十年以前,崇禎帝會在西苑觀看龍舟競賽。但這些年朝政困難,十年之後取消了龍舟,改為前往萬歲山觀看龍驤武襄的士兵跑馬。
照宮中的規矩,朱慈烺身上佩戴艾草的葉子,畫著驅邪治病的符咒,帶著兩個弟弟定王永王向父皇請安。
崇禎帝端坐於幹清宮的禦座上,同樣佩戴艾草的葉子,接受三個皇子的祝福。
禮罷之後,崇禎帶著三個皇子前往文華殿,接受朝臣的賀拜,並賞賜粽子和雄黃酒。身為太子,朱慈烺一直緊隨父皇的身邊,寸步不得離。
不得不說,崇禎帝對儀式的熱愛性實在是太強烈了,一個端午節,硬生生搞得比「大禮」還要隆重,朝臣們都身穿賀服,一絲不苟的向崇禎帝朝拜。
一直到中午,儀式才算是結束了,群臣被折騰的疲憊不堪,朱慈烺站的腿都發麻了,崇禎帝卻依然興致不減——麵對如此枯燥的叩拜、賞賜,大約也隻有崇禎帝能耐住性子,但崇禎帝偏偏是一個性子急躁的人啊,所以朱慈烺也有點搞不懂了,父皇究竟是急躁還是靜謐呢?
朱慈烺有點心神不寧,倒不是因為儀式的枯燥,而是因為他清楚的知道,影響帝國的兩件大事,一件已經發生,關於洪承疇和祖大壽降虜的奏報估計已經由八百裏快馬攜帶,急急向京師而來了,而另一件則是李自成的流賊大軍圍攻開封,照記載,不是今日就是明日,事情就會發生。前一件也就罷了,已經發生,無法阻止,但後一件事情卻有很多應該改善,但卻沒有被改善的地方。
第340章 關鍵人物
兩月之前,朱慈烺就請兵部侍郎吳甡用兵部的名義向河南巡撫衙門去函,提醒河南巡撫高名衡要在五月初一之前將開封周邊的麥子收割完成,以免被流賊搶做軍糧,不過從各方麵的反饋來看,此項行動進行的很不順利,甚至是毫無進展,因為開封官紳和農民都極力抗拒這項命令的實施。
麥子還差二十多天就熟了,這段時間是飽籽的關鍵時期,此時收割,收成會減少四成。
農民和地主們當然不願意,即使高名衡費勁口舌,軟硬兼施,也不能讓他們改變。
每個人心中都抱有幻想,萬一流賊不來呢,或者六月以後再來呢,那我們的糧食不就保住了嗎?現在收割麥子的損失是肯定的,但流賊攻打開封,城外麥子一粒也收不到的可能卻是虛幻的,兩者相比較,人們更重視眼前的損失,而不計算惡果一旦出現的顆粒無收。
朱慈烺在心中暗嘆,開封城外的麥子,估計大部分都會變成流賊的軍糧了。
明知道某件事情會發生,但卻無法阻止的無力感常常令他扼腕嘆息,但又不得不承受,畢竟隻有他一人是穿越者,知道歷史的發展,不能奢求所有人都能像他一樣看穿歷史的迷霧。
麥子收割不順,不過對河南巡撫高名衡,朱慈烺還是有所期待的。歷史上,高名衡和河南總兵陳永福兩次成功守衛開封,團結城內百姓士紳,所有人都擰成一股繩,在糧食斷絕情況下,都依然能堅守不降。作為領導者的高名衡顯示出強大的統籌運算、調和鼎鼐的能力。
希望這一世依然如此。
朱慈烺現在所思慮的並不是高名衡,而是一個從未見過麵,但卻足以影響開封之戰的關鍵人物。
如果能爭取到這個人物,開封之戰的勝算就會大大增加。
儀式進行中,朱慈烺微微向南,目光透過大殿的花窗,望向了更遠的南方,暗想,但願張名振他們一切順利。
河南。
陳州。
翠綠的原野中,矗立著一大片層層疊疊的營帳,在中軍位置,一麵「袁」字大旗迎風飄揚。
這在如今在中原流竄的三股農民軍之一的袁時中的營寨。
袁時中,河南滑縣人,崇禎十三年,山東、河南等地大旱,飛蝗蔽日,袁時中聚眾數萬起事,攻陷開州。次年進入開封、商丘地區,活躍於豫東南、皖北,人稱小袁營。
關鍵是明國太子的身份。
以太子之尊撫軍京營,短短三月就能令京營煥然一新,明國小太子的見識和手腕都超乎常人,如果這樣的人繼位成了明國皇帝,那一定會比現今的崇禎帝難纏的多,雖然崇禎帝還在盛年,沒有退位問題,但對大清帝國來說,明國太子朱慈烺的存在就是一個巨大的隱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皇太極當初隻所以能出其不意的奪到汗位,就是因為他看的遠,提前布下了幾招暗棋,才能令多爾袞三兄弟無可奈何,連自己的母親都保不住。
現在也一樣,皇太極對明國太子有一種說不出的擔心,連帶著收服洪承疇和祖大壽的喜悅也都被沖淡了不少……
京師。
五月初五,端午日。
這一日清早,王承恩王德化他們早早就都穿上帶有艾虎補子的蟒衣,在幹清宮殿門兩邊放置了種有菖蒲和艾草的盆景,門上還懸掛吊下的畫屏,上麵繪有天師、神仙等執劍降毒的典故,意義與過年的時候貼門神是一樣的。
一大早,皇太子朱慈烺就進宮了。
端午節是大節,僅次於春節元宵和中秋,加上崇禎帝敬仰屈原,因此每年端午節宮中都會非常熱鬧,崇禎十年以前,崇禎帝會在西苑觀看龍舟競賽。但這些年朝政困難,十年之後取消了龍舟,改為前往萬歲山觀看龍驤武襄的士兵跑馬。
照宮中的規矩,朱慈烺身上佩戴艾草的葉子,畫著驅邪治病的符咒,帶著兩個弟弟定王永王向父皇請安。
崇禎帝端坐於幹清宮的禦座上,同樣佩戴艾草的葉子,接受三個皇子的祝福。
禮罷之後,崇禎帶著三個皇子前往文華殿,接受朝臣的賀拜,並賞賜粽子和雄黃酒。身為太子,朱慈烺一直緊隨父皇的身邊,寸步不得離。
不得不說,崇禎帝對儀式的熱愛性實在是太強烈了,一個端午節,硬生生搞得比「大禮」還要隆重,朝臣們都身穿賀服,一絲不苟的向崇禎帝朝拜。
一直到中午,儀式才算是結束了,群臣被折騰的疲憊不堪,朱慈烺站的腿都發麻了,崇禎帝卻依然興致不減——麵對如此枯燥的叩拜、賞賜,大約也隻有崇禎帝能耐住性子,但崇禎帝偏偏是一個性子急躁的人啊,所以朱慈烺也有點搞不懂了,父皇究竟是急躁還是靜謐呢?
朱慈烺有點心神不寧,倒不是因為儀式的枯燥,而是因為他清楚的知道,影響帝國的兩件大事,一件已經發生,關於洪承疇和祖大壽降虜的奏報估計已經由八百裏快馬攜帶,急急向京師而來了,而另一件則是李自成的流賊大軍圍攻開封,照記載,不是今日就是明日,事情就會發生。前一件也就罷了,已經發生,無法阻止,但後一件事情卻有很多應該改善,但卻沒有被改善的地方。
第340章 關鍵人物
兩月之前,朱慈烺就請兵部侍郎吳甡用兵部的名義向河南巡撫衙門去函,提醒河南巡撫高名衡要在五月初一之前將開封周邊的麥子收割完成,以免被流賊搶做軍糧,不過從各方麵的反饋來看,此項行動進行的很不順利,甚至是毫無進展,因為開封官紳和農民都極力抗拒這項命令的實施。
麥子還差二十多天就熟了,這段時間是飽籽的關鍵時期,此時收割,收成會減少四成。
農民和地主們當然不願意,即使高名衡費勁口舌,軟硬兼施,也不能讓他們改變。
每個人心中都抱有幻想,萬一流賊不來呢,或者六月以後再來呢,那我們的糧食不就保住了嗎?現在收割麥子的損失是肯定的,但流賊攻打開封,城外麥子一粒也收不到的可能卻是虛幻的,兩者相比較,人們更重視眼前的損失,而不計算惡果一旦出現的顆粒無收。
朱慈烺在心中暗嘆,開封城外的麥子,估計大部分都會變成流賊的軍糧了。
明知道某件事情會發生,但卻無法阻止的無力感常常令他扼腕嘆息,但又不得不承受,畢竟隻有他一人是穿越者,知道歷史的發展,不能奢求所有人都能像他一樣看穿歷史的迷霧。
麥子收割不順,不過對河南巡撫高名衡,朱慈烺還是有所期待的。歷史上,高名衡和河南總兵陳永福兩次成功守衛開封,團結城內百姓士紳,所有人都擰成一股繩,在糧食斷絕情況下,都依然能堅守不降。作為領導者的高名衡顯示出強大的統籌運算、調和鼎鼐的能力。
希望這一世依然如此。
朱慈烺現在所思慮的並不是高名衡,而是一個從未見過麵,但卻足以影響開封之戰的關鍵人物。
如果能爭取到這個人物,開封之戰的勝算就會大大增加。
儀式進行中,朱慈烺微微向南,目光透過大殿的花窗,望向了更遠的南方,暗想,但願張名振他們一切順利。
河南。
陳州。
翠綠的原野中,矗立著一大片層層疊疊的營帳,在中軍位置,一麵「袁」字大旗迎風飄揚。
這在如今在中原流竄的三股農民軍之一的袁時中的營寨。
袁時中,河南滑縣人,崇禎十三年,山東、河南等地大旱,飛蝗蔽日,袁時中聚眾數萬起事,攻陷開州。次年進入開封、商丘地區,活躍於豫東南、皖北,人稱小袁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