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延儒態度曖昧,又和南京六部的關係良好,所以內閣肯定是不會駁回的。再者,就算是駁回了,下一次提交人選的還是南京吏部,你能駁回一次,但總不能一直駁回吧?


    所以駁回不是上策。


    朱慈烺恨自己不是皇帝,不然一道斥責的聖旨,就不信南京那幫勛貴還敢胡作非為?


    而沒有確實的證據,即使是貴為太子,也無法到禦前告發南京勛貴的貪墨。


    現階段朱慈烺隻能做太子能做的事情。


    又沉思了一會,朱慈烺望向吳甡:「如果不是全駁回,隻是駁回一個呢?周延儒不會連這點麵子都不給吧?」


    「倒是可以一試。不過殿下,駁回一個人選有什麽用嗎?」吳甡不解。


    朱慈烺扶著牆垛,抬目望向夜空:「有用。事到如今,必須做兩手準備了,如果左懋第和史可法能有所突破,撬開那些鹽官的口,或者馮導研和楊顯名進京之後,能幡然醒悟,交代所有罪行,並將南京的保護傘供出來,朝廷來一番雷厲風行的整治,再順勢推行鹽政改革,那是最好不過了。」


    吳甡慨然道:「殿下放心,刑部和大理寺一定會嚴查此案!」


    刑部尚書徐石麟是東林人,大理寺中也有不少東林人,所以吳甡很有信心撬開馮導研的嘴。


    但朱慈烺卻不敢太樂觀,整個事件中,最重要的就是南京的保護傘,但南京保護傘是馮導研和楊顯名求生的唯一希望,兩人怎會輕易供出來?就像當初徐衛良對朱純臣,若非必死,徐衛良又怎會將朱純臣供出來?


    何況內閣態度曖昧,馮導研和楊顯名那樣的人精一定能察覺到,這會更給他們頑抗的底氣。


    唯一不確定的是司禮監,如果司禮監態度堅決,對楊顯名大動刑罰,估計楊顯名肯定是頂不住的,但司禮監掌印王之心一向低調,是不是會參與進來,誰也保不準。再者,楊顯名貪墨的銀子,不止往南京送,應該也往司禮監送了不少吧?查了楊顯名,司禮監估計也有人會倒台,公公們能有這樣的勇氣嗎?


    朱慈烺心中苦澀,嘆口氣繼續道:「若是這兩件事情都沒有發生,那我們就要做最壞的打算了,兩個月後,左懋第無功而返,他個人榮辱我不在意,誰讓他沒有完成聖命呢?我擔心的是,鹽政改革會因此而半途而廢,那些鹽官鹽商在過了這陣風頭之後,依然故我,朝廷的鹽稅依然收不上來,而鹽價也依然高漲。」


    太子所說,吳甡隱隱有所想到,但卻沒有那麽悲觀,拱手道:「殿下忘了丁魁楚了嗎?丁魁楚是河南永城人,和揚州鹽商素無往來,且為官有清名,如果他全力配合左懋第史可法,揭開黑幕、澄清兩淮鹽政未必不可能!」


    朱慈烺搖頭:「丁魁楚可配不上清名兩字!他在家閑居多年,此番復出被任命為兩淮鹽運使,絕不是周延儒的心血來潮,這中間一定有不為外人所知的關聯。何況丁魁楚過去是河北巡撫,此番就任兩淮鹽運使等於是降了半級,若不是為了錢財,他又何必這麽委屈自己?所以我對他不抱任何希望,我甚至認為,他會和那些鹽官鹽商們沆瀣一氣,暗中阻擾鹽政的改革!」


    吳甡臉色忽然臊紅,丁魁楚是東林出身,如果真像太子所說,那他們同意丁魁楚的任命,就是在誤國誤民。


    雖然都是東林出身,但吳甡對丁魁楚並不了解,因此在朝堂上也就沒有激烈反對,其實也不怪他,丁魁楚的惡行惡跡是在兩廣總督的任內才顯現出來的,此時朝堂上的群臣,從蔣德璟到鄭三俊,都把丁魁楚當成是一個時運不順的東林舊人,對丁魁楚的真麵目,還沒有人能清楚認識。


    「兩個同知、一個副使,如果都用南京的人,再配上一個丁魁楚,兩淮鹽運司怕不會比馮導研任上改善多少,縱使鹽政改革的詔令發到揚州,也未必能推動。為了鹽政改革大計,我們必須阻止此事的發生。」朱慈烺道。


    吳甡一拱手,慨然道:「殿下有何命令盡管吩咐,吳甡必竭盡全力!」


    第314章 海瑞難尋


    朱慈烺深深望著吳甡:「我的意思,兩淮鹽運使我們攔不住了,但兩個同知一個副使之中,一定要想方設法的安排一個清官,並且得是一個能頂住壓力、敢抗上,甚至不惜把命舍在那裏的清官,就如海瑞一樣,如此,兩淮鹽政才不會糜爛透頂,鹽政改革也才有緩慢推動的可能!」


    吳甡何等聰明?立刻意識到太子的這一項決定主要是針對即將上任的兩淮鹽運使丁魁楚。丁魁楚是貪官,一定會貪汙舞弊,敗壞兩淮的鹽政,太子好像已經做了這樣的預判,並且為此在做準備。


    隻是,太子為何如此篤定丁魁楚是一個大貪官?難道他認識丁魁楚,或者有人密報?


    吳甡心中驚疑,但也不敢多問。隻輕嘆一聲:「當今之世,海瑞難找啊……」


    「難找也要找!」


    明末的亂局中,雖然有無數軟膝投降的漢奸,但鐵骨錚錚、兩袖清風的文官卻也有不少,朱慈烺在腦子裏麵思索究竟有誰能承擔這個任務,且官職恰好?同知是從四品,副使是從五品,所以隻能從現在的五品六品官員中挑選了。


    吳甡沉默了一下,忽然道:「臣倒是有另外不同的看法。」


    「哦?」


    「兩個同知、一個副使不能全由南京來決定,臣是贊同的。但臣以為,不宜再往兩淮派直官了,若論直,怕沒有人能直過史可法和左懋第,既然他們兩人在兩淮伸不開手腳,那麽是不是可以換一個思路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五年(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韭菜東南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韭菜東南生並收藏崇禎十五年(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