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業吃驚,驚的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了。
朱慈烺先吃驚,接著就是苦笑。
吳偉業被革職,王鐸估計也不保,自己的兩個老師看來是要換人了。自從劉宗周進京,在崇禎帝告了禦狀之後,他就有這種預感,為了避免此事發生,離京前的幾天裏,他每天都規規矩矩的上早課,聽聖人之學,努力假裝是一名溫良恭儉讓的儒學之徒。
不過一切都白費,終究是沒有保住王鐸和吳偉業。
第275章 黃道周公
宣讀完聖旨,秦方向太子見禮,然後匆匆離去。
「殿下,秦方沖王鐸府上去了。」田守信小聲稟告朱慈烺。
不意外。
朱慈烺微微苦笑。
吳偉業和王鐸都是他的老師,有督促他學習的職責,然在過去的三個月之中,兩人有心無力,除了臨出京的那幾天,一節完整的早課也沒有為朱慈烺上過,崇禎帝知道真相後當然要遷怒兩人,革職還算是好的,沒下獄算是便宜他們兩人了。
王鐸雖然不管事,但正是因為他的不管事,朱慈烺才能沒有掣肘的使用詹事府的官員,至於吳偉業就更是重要了,從王府到北郊的水利,所有的後勤,錢糧使用都是吳偉業在管理,吳偉業成功的從一個太子講師變成了一名兢兢業業的後勤管理人員。
朱慈烺對吳偉業的表現還是很滿意的,但沒想到,一道聖旨就革了這兩位的職務。
王鐸也就罷了,但吳偉業對錢糧調度已經有一定的熟悉度,換一個生人,一起都要從頭再來。
唉,父皇啊,你就不能安安心心,不幹涉我的事情嗎?
吳偉業一臉沮喪,整個人像是被抽去了骨頭,跪在那裏軟趴趴地,好像已經站不起來了。正當盛年,卻被朝廷免職,這個打擊對他不可謂不大。雖然他並不是完全沒有心理準備,自太子病好之後,卻遲遲不參加早課,他就預料到有這一天了,隻是當這一天真正來臨之時,他卻還是有點不能接受。
朱慈烺心中有歉意,上前將吳偉業扶起來:「左庶子請起。是本宮連累了你呀。」
吳偉業眼睛紅紅:「殿下何出此言,都是臣無能。」
能得皇太子一言,就算被罷職也值了。
朱慈烺小聲安慰道:「先生暫且休息,但有機會,本宮不會忘記你的。」
一聲先生,都快要把吳偉業喊哭了,他紅著眼眶向朱慈烺深鞠:「謝殿下……」
吳偉業垂頭喪氣的走了,革去所有職務,意味著他變成了一介平民……他一時還真難以接受。
很快,朱慈烺得到消息,新任詹事居然是黃道周!
和劉宗周一樣,黃道周也是明末大儒。
張廷玉等人編修《明史》時贊黃道周為:「學貫古今,所至學者雲集」。
黃道周剛直不阿,屢次犯顏直諫,仕途五起五落,和劉宗周人生軌跡有驚人的相似。
甲申之變時,黃道周已經致仕,在福建養老,專心著述,聞變,伏地痛哭。南明弘光朝先後任吏部侍郎、禮部尚書,弘光亡後繼續抗清,隆武帝封武英殿大學士兼吏、兵二部尚書,兵敗為建虜所獲,慷慨就義,臨死前痛罵洪承疇。死後人們從他的衣服裏發現「大明孤臣黃道周」七個大字。其門人蔡春溶、賴繼謹、趙士超和毛玉潔同日被殺,人稱「黃門四君子」。
論名氣,論執拗程度,黃道周不比劉宗周差多少,朱慈烺躲來躲去,終究是沒有躲過。
崇禎帝的聖旨說黃道周「事親亦極孝」,「學無不通,且極清苦」,因此起復他為詹事府詹事——看的出,為了幫太子挑一個好老師,崇禎帝也是煞費苦心,劉宗周不行,立刻就起用黃道周。
有黃道周這個詹事,朱慈烺以後恐怕再難逍遙了。
所幸黃道周此時不在京師,而是在千裏之外的福建,聖旨到福建,黃道周起身赴任,來來回回最少一個半月。
也就是說,朱慈烺隻有一個多月的清閑時間了。
而接替吳偉業左庶子位置的是馬世奇。
馬世奇,字君常,號素修,崇禎四年進士,與華允誠,龔廷祥並稱「錫山三忠」,甲申之變中,李自成破北京,馬世奇自縊死,二妾亦隨死,而在此前的兩月,馬世奇就已經有所預料,每每朝議歸來,太息泣下,曰:「事不可為矣。」
馬世奇是忠臣,為人廉,但除了八股文章之外,是否有經世的才能,朱慈烺就不知道了。
……
紫禁城。
大約是剛飄了一場小雨的緣故,紫禁城空氣清新,落日的餘暉照在金碧輝煌的樓宇間閃爍著明亮的光澤。
朱慈烺坐在布輦上,琢磨著怎麽和父皇應對,以解釋王鐸吳偉業之事?從兩人被罷職,而且聖旨口氣極其嚴厲就可以知道,崇禎帝對兩人所作所為十分不滿,有極深的怨念,子不教父之過,養不教師之惰,懲戒了老師,他這個學生肯定也是跑不了的。
另外,此次薊州之行從四天變成十一天,朱慈烺也需要找出一個合適恰當的理由。
照崇禎的脾氣,兒子擅做主張,明明有薊州北的官道,卻偏偏要走薊州南的小道,多繞了六天的路,心裏肯定是生氣的,臉色凝重,目光嚴厲也一定是少不了的,不過朱慈烺並不是沒有繞道的理由,那就是為了祭奠玉田總兵小曹將軍。
朱慈烺先吃驚,接著就是苦笑。
吳偉業被革職,王鐸估計也不保,自己的兩個老師看來是要換人了。自從劉宗周進京,在崇禎帝告了禦狀之後,他就有這種預感,為了避免此事發生,離京前的幾天裏,他每天都規規矩矩的上早課,聽聖人之學,努力假裝是一名溫良恭儉讓的儒學之徒。
不過一切都白費,終究是沒有保住王鐸和吳偉業。
第275章 黃道周公
宣讀完聖旨,秦方向太子見禮,然後匆匆離去。
「殿下,秦方沖王鐸府上去了。」田守信小聲稟告朱慈烺。
不意外。
朱慈烺微微苦笑。
吳偉業和王鐸都是他的老師,有督促他學習的職責,然在過去的三個月之中,兩人有心無力,除了臨出京的那幾天,一節完整的早課也沒有為朱慈烺上過,崇禎帝知道真相後當然要遷怒兩人,革職還算是好的,沒下獄算是便宜他們兩人了。
王鐸雖然不管事,但正是因為他的不管事,朱慈烺才能沒有掣肘的使用詹事府的官員,至於吳偉業就更是重要了,從王府到北郊的水利,所有的後勤,錢糧使用都是吳偉業在管理,吳偉業成功的從一個太子講師變成了一名兢兢業業的後勤管理人員。
朱慈烺對吳偉業的表現還是很滿意的,但沒想到,一道聖旨就革了這兩位的職務。
王鐸也就罷了,但吳偉業對錢糧調度已經有一定的熟悉度,換一個生人,一起都要從頭再來。
唉,父皇啊,你就不能安安心心,不幹涉我的事情嗎?
吳偉業一臉沮喪,整個人像是被抽去了骨頭,跪在那裏軟趴趴地,好像已經站不起來了。正當盛年,卻被朝廷免職,這個打擊對他不可謂不大。雖然他並不是完全沒有心理準備,自太子病好之後,卻遲遲不參加早課,他就預料到有這一天了,隻是當這一天真正來臨之時,他卻還是有點不能接受。
朱慈烺心中有歉意,上前將吳偉業扶起來:「左庶子請起。是本宮連累了你呀。」
吳偉業眼睛紅紅:「殿下何出此言,都是臣無能。」
能得皇太子一言,就算被罷職也值了。
朱慈烺小聲安慰道:「先生暫且休息,但有機會,本宮不會忘記你的。」
一聲先生,都快要把吳偉業喊哭了,他紅著眼眶向朱慈烺深鞠:「謝殿下……」
吳偉業垂頭喪氣的走了,革去所有職務,意味著他變成了一介平民……他一時還真難以接受。
很快,朱慈烺得到消息,新任詹事居然是黃道周!
和劉宗周一樣,黃道周也是明末大儒。
張廷玉等人編修《明史》時贊黃道周為:「學貫古今,所至學者雲集」。
黃道周剛直不阿,屢次犯顏直諫,仕途五起五落,和劉宗周人生軌跡有驚人的相似。
甲申之變時,黃道周已經致仕,在福建養老,專心著述,聞變,伏地痛哭。南明弘光朝先後任吏部侍郎、禮部尚書,弘光亡後繼續抗清,隆武帝封武英殿大學士兼吏、兵二部尚書,兵敗為建虜所獲,慷慨就義,臨死前痛罵洪承疇。死後人們從他的衣服裏發現「大明孤臣黃道周」七個大字。其門人蔡春溶、賴繼謹、趙士超和毛玉潔同日被殺,人稱「黃門四君子」。
論名氣,論執拗程度,黃道周不比劉宗周差多少,朱慈烺躲來躲去,終究是沒有躲過。
崇禎帝的聖旨說黃道周「事親亦極孝」,「學無不通,且極清苦」,因此起復他為詹事府詹事——看的出,為了幫太子挑一個好老師,崇禎帝也是煞費苦心,劉宗周不行,立刻就起用黃道周。
有黃道周這個詹事,朱慈烺以後恐怕再難逍遙了。
所幸黃道周此時不在京師,而是在千裏之外的福建,聖旨到福建,黃道周起身赴任,來來回回最少一個半月。
也就是說,朱慈烺隻有一個多月的清閑時間了。
而接替吳偉業左庶子位置的是馬世奇。
馬世奇,字君常,號素修,崇禎四年進士,與華允誠,龔廷祥並稱「錫山三忠」,甲申之變中,李自成破北京,馬世奇自縊死,二妾亦隨死,而在此前的兩月,馬世奇就已經有所預料,每每朝議歸來,太息泣下,曰:「事不可為矣。」
馬世奇是忠臣,為人廉,但除了八股文章之外,是否有經世的才能,朱慈烺就不知道了。
……
紫禁城。
大約是剛飄了一場小雨的緣故,紫禁城空氣清新,落日的餘暉照在金碧輝煌的樓宇間閃爍著明亮的光澤。
朱慈烺坐在布輦上,琢磨著怎麽和父皇應對,以解釋王鐸吳偉業之事?從兩人被罷職,而且聖旨口氣極其嚴厲就可以知道,崇禎帝對兩人所作所為十分不滿,有極深的怨念,子不教父之過,養不教師之惰,懲戒了老師,他這個學生肯定也是跑不了的。
另外,此次薊州之行從四天變成十一天,朱慈烺也需要找出一個合適恰當的理由。
照崇禎的脾氣,兒子擅做主張,明明有薊州北的官道,卻偏偏要走薊州南的小道,多繞了六天的路,心裏肯定是生氣的,臉色凝重,目光嚴厲也一定是少不了的,不過朱慈烺並不是沒有繞道的理由,那就是為了祭奠玉田總兵小曹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