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君可有異議?」


    宣布完畢,朱慈烺環視眾將,問。


    無人有異議,都是聽令。


    朱慈烺點頭:「那就執行吧。」


    「遵命!」


    ……


    「區區一個舉人,不過就是知道一點鴛鴦陣的皮毛,居然就敢拿來操練精武營,真是兒戲啊!」


    回到自己的營帳之後,小伯公李國禎氣的將親隨送過來的茶碗拍在了地上。


    其實他倒不是氣張家玉任了一個帶隊練使,而是氣張家玉得到了太子的重用。說起對鴛鴦陣的了解,他自認不比張家玉少多少,但太子卻一次卻沒有徵求過他的意見,跟張家玉嘀咕了幾次,就搞出了這麽一個操典,簡直視他為無物。


    唉,有眼無珠,有誌難伸啊。


    但沒辦法,誰讓人是太子呢?


    憤懣之後,李國禎忽然又有點頹然,一屁股坐在椅子裏,伸手習慣的去摸茶碗,但卻摸了一空,這才想起茶碗被自己摔了,猛的拍案,一腔怒火都噴向了親隨:「愣著幹什麽?還不快沏茶?」


    ……


    同一時間,朱慈烺進了中軍帳,在案後坐下,田守信為他泡了一壺熱茶,他一邊啜飲,一邊興奮的想著鴛鴦陣的操練,如果一切順利,一月之後鴛鴦陣就可以小有成果,對付建虜差一點,但如果是對付中原的流賊,應該還是能勝過的。


    想到張家玉,他眼中露出欣慰。


    如果沒有張家玉,雖然他自己也可以鼓搗出鴛鴦陣,但卻沒有現在的信心,隻靠《紀效新書》和《練兵實記》和後世裏的一些分析和還原,遠沒有張家玉在廣東探訪老兵,實地調查來的真實——張家玉出現在太是時候了。


    提到張家玉,就不能不說另一個張,那就是張名振。


    張名振和張家玉兩人同時進的京營,又同場競技,聽田守信說,大家私下裏都叫他們大張和小張,當日張名振略輸一籌,心中頗為不服,跟小張訂下賭約,說一個月後要再比一場鴛鴦陣。大張前些天走的時候,給小張留了一封信,上寫:某歸鄉一月,爾要刻苦操練,一月之後,你我再決勝負。張家玉收信之後,竟然也回了一封,上寫:恭候。


    由此可知,張家玉雖然文人,但卻也頗有剛武。


    腳步聲響,賀珍帶著一個部下進入大帳。賀珍躬身行禮,那部下卻是跪倒在地,自稱死罪。


    原來是劉仲禮。


    他已經知道董朝甫打翻中軍,逃亡山中的事情了。


    作為推薦人,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344章 個中隱情


    「崇禎二年之後,董參將變的沉默寡言,深居簡出,臣以為他是因為遲遲沒有被朝廷起用,以至於心情鬱悶,才會有一些乖張的行為,昨日說起斥候兵,臣立刻就想到了他,和他相比,臣連他十分之一的本事都沒有,因此才向殿下推薦。但不想他竟然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臣死罪,死罪啊!」


    劉仲禮跪伏在地,臉色蒼白的回稟。


    「起來吧,這事怨不得你。」朱慈烺溫言安慰。


    劉仲禮站起來,躬著身,眼神惶恐,額頭上細密的冷汗還是不停的滲出。


    「你說他有一些乖張的行為,指的是什麽?」朱慈烺問。


    如果董朝甫隻是一個普通人,他一點都不會放在心上,可照劉仲禮所說,他的老上司是一名上等的斥候兵,有著潛行無蹤的好本事,相信劉仲禮絕不敢說謊話。朱慈烺重練斥候兵,實在太需要像董朝甫這樣的人才了,如果董朝甫願意改過,到京營軍中任職,今次他打翻中軍逃跑之事,朱慈烺不會怪罪。


    劉仲禮猶豫了一下,回:「董參將常常一個人在山中痛哭……」


    朱慈烺微微驚奇:「痛哭?是有什麽事嗎?」


    劉仲禮搖頭:「臣不知,不敢問。董參將脾氣倔強,惹怒了他,他是會打人的。」


    「你經常去看他?」


    「不經常,董參將無兒無女,一人居住在昌平,臣每年都會去看望他三兩次。」


    朱慈烺心想倒也是一個忠心的老部下,點頭:「下去吧,如果想起什麽可隨時來見我。」


    「謝殿下。」


    見皇太子沒有治罪,劉仲禮長長鬆了一口氣,擦一把頭上的汗,小心的退出去了。


    董朝甫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朱慈烺倒真是好奇了。


    今天精武營新操典執行的第一天,不管是徐文樸的戚家拳還是張家玉的鴛鴦陣,都是首次實施,因此這一天頗為熱鬧,各級將官都下到小隊督軍,大校場殺聲震天,各種口令響徹不斷。


    三千營挑選出的八百斥候兵,在劉仲禮三人的教習下,加大訓練難度,用最嚴苛甚至是殘酷的各種項目考驗士兵的忍耐力。


    雖然三人自認是中等,不過看起來卻也頗有章法。


    臨近中午,小太監唐亮回來了,他將董朝甫在兵部的舊檔全部調了出來,雖然已經有十幾年,但兵部職方司的文檔保存的非常完好,甚至連董朝甫父母的資料都羅列的清清楚楚。


    另外,唐亮還得到了一個消息。


    被準許致仕的劉宗周將會於明天早上離開京師,返回原籍。


    朱慈烺心中有數,攤開董朝甫的舊檔看。


    董朝甫原籍遼東,是寧遠衛世襲百總,天啟三年轉調薊州。崇禎二年,建虜從喜峰口入塞時,董朝甫已經積功升遷為了遊擊,十一月,董朝甫率兵馳援遵化,兵敗罷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五年(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韭菜東南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韭菜東南生並收藏崇禎十五年(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