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業忍不住輕輕嘆口氣。


    東宮左庶子這個職位,真不好做啊。


    「今日招待不周,諸位不要介意。」木台上的田守信已經開始講話。


    富商們知道戲來了,臉上都緊張,心中卻想:怕是要募捐了,嘿嘿,任你說得再好,隻要咱捂緊了錢袋子,還怕你皇太子硬搶麽?


    大明雖然沒有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律令,但華夏早在漢唐就已經形成了皇帝也不能隨意抄家滅門的文明,連蒙元皇帝都乖乖遵從,除非是有罪名,否則即使是皇帝剝奪百姓財產的權力。富商們願意納捐是體恤朝廷,不願意是本分,誰也強迫不得。


    如果強迫,必被千夫所指。


    「相信大家都已經聽說了,太子殿下在城外開設粥廠,賑濟災民,又修繕北郊的水利溝渠,一旦完成,受惠的不隻是京營的三十萬畝官田,所經區域的農田以後就不會再受旱澇之苦,收入最少提高兩成,另外殿下將會把薊州的十萬畝莊田,分給關外撤退而來的百姓,凡此種種,無不是太子殿下體恤百姓,愛民如子的仁德。」田守信大聲道。


    「太子仁善!」有富商不失時機地帶頭歌頌,一時響應無數。


    田守信微笑,等「歌頌」平息下去之後,繼續大聲道:「然這些事都耗費巨大,尤其是北郊的水利,沒有十萬兩銀子是不可能完成的,還有關外百姓的安置,災民的賑濟,都需要充足的錢糧,奈何現在朝廷財政困難,難以撥付啊。」


    第314章 無商不奸


    和剛才的滿場歌頌不同,這會變鴉雀無聲了。


    富商們都暗想:賑災修水利都是朝廷應該做的,跟我們訴苦有什麽用?哼,皇帝宮中那麽多的銀錢捨不得出,卻要搜刮我們這些商人,唉,商人就是倒黴啊。


    田守信目視全場,語重心長:「太子殿下苦無良策,因此不得不向各位求助。」


    目光所及的地方,所有富商都低下了頭——這世上,除了割肉就數出錢疼,雖然每個人都明白,今天既然來到了太子府,多多少少肯定是要捐一點的,但卻沒有人願意當這個出頭鳥。


    「奸商!」


    閣樓上,吳偉業輕輕嘆口氣。


    朱慈烺不動聲色。


    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中。


    一片靜寂中,忽然有一人起身說道:「賑災是善事,興修水利和安置遼東百姓更是善中之善,佛祖有言,人溺我溺,人悲我苦,善行雖小,亦是有光,我微淵齋願捐五百兩!」


    所有富商都是心中一顫,循著聲音看過去,有人認識,有人不認識,認識的小聲念出他的名字,原來站起說話的是新進開業,在京師掀起不少討論,聲名大振的古玩店微淵齋的掌櫃張幹生!


    張幹生是京師人,古玩界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底細,張幹生根本沒有財力開微淵齋,他不過就是一個管事的掌櫃,背後的店主才是真正的有錢人,從開業到今天,很多人都猜測張幹生的老闆會是誰?不過沒一人能猜準,今天被太子召見,那位老闆沒有來,隻是代理的張幹生居然一口就敢替老闆捐五百兩銀子,這魄力還真是不小啊。


    田守信望向張幹生,假裝不認識,笑問:「這位是……」


    「草民微淵齋掌櫃張幹生,願為太子殿下分憂解難,捐銀五百兩。」張幹生恭敬回答。


    「好,張掌櫃赤誠可鑑,咱家替太子殿下謝你了,以後但有生意往來,王府必優先微淵齋!」田守信微笑勉勵。


    「謝公公。」張幹生躬身。


    田守信看向其他商人。


    沒有人響應,富商們都低頭不語——五十一兩百也就算了,但一開口就是五百兩,他們還真是心疼。另外,中國人一直信奉財不外露的真理,商人們更是如此,不管多有錢,麵對官府的募捐,永遠都要假裝出窮兮兮的可憐相,誰知道還沒有下一次?


    因此對微淵齋掌櫃張幹生的「自告奮勇」,他們心中都很是不滿——你出什麽風頭?這不是把我們都害了嗎?


    田守信環視一圈,見無人響應,心中憤怒,但臉上卻依然笑眯眯:「張掌櫃願意帶頭納捐,咱家很是欣慰,不過今日之募捐跟往日有所不同。」


    商人們不說話,心中卻冷笑:能有什麽不同,不還是掏銀子嗎?


    「往日募捐,大夥捐了銀子,卻什麽也得不到,太子殿下體諒大家,因此今日募捐隻要是願意出銀者,不但會得到太子府的讚譽,而且這些字畫……」田守信手一指:「也可以任大家挑選,就算是獎勵大家為國分憂的忠心吧。」


    先靜寂了一下,然後轟的一聲,就像是開了鍋,富商們嗡嗡地議論起來,臉上都帶著興奮——早聽說咱們這位皇太子聰慧高遠,經常有別出心裁的想法和看法,就算過去不信,今日也是信了。過去納捐可是什麽都沒有,隻能得官老爺的幾句表揚,等交了錢,出了門,立刻就對你變了臉色。


    今日納捐不但有太子府的讚譽,還能得到朝中各位大人的字畫。不說其他,隻說其中幾位書畫名家的作品最少就價值兩百兩,中過狀元的幾位大人,如首輔周延儒,工部魏藻德的作品不說官職,隻看他們的狀元身份,價值也在兩百兩以上,再算上官職,首輔周延儒的墨寶起碼價值一千兩。


    太子府的讚譽,雖然不是皇太子親筆所書,但肯定也是詹事府的高才所作(吳偉業寫的),加上太子府的紅色大印,值一百兩應該不成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五年(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韭菜東南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韭菜東南生並收藏崇禎十五年(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