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郎出身,說話果然犀利。


    宋玫麵容不變,年輕的李明睿卻是麵紅耳赤。


    朱慈烺皺眉。


    這個魏藻德,談事情就談事情,為什麽攻擊人身?身為工部尚書,攻訐一個小小的郎中,不怕失了身份?


    魏藻德繼續說:「且漕運是我大明的祖製,當初太祖成祖隻所以禁止海運,一來是海運運送艱險,風險太大;二來常有外寇利用海運在我大明海岸生事,且海運藏汙納垢,不法之徒極多,一旦開放,隻怕沿海之地又要生出很多是非,因此臣以為,海運萬萬不可輕啟!」


    朱慈烺不動聲色,心說魏藻德還真是周延儒的狗啊,明明不想發表意見,隻不過被周延儒掃了一眼,立刻就像是打了興奮劑,變成鬥犬了。


    群臣都看著宋玫,看他如何應對?


    宋玫是工部侍郎,魏藻德是工部尚書,兩人意見截然不同,這一番工部內戰,還真是好看。


    第180章 利益之爭


    宋玫神色坦然,拱手道:「臣與魏部堂有些不同見解,鬥膽試論之。第一,海運雖然有風險,但速度快,運量大,費用少,省人力,用來運糧最是合適了;第二,前些年確有倭寇在東南沿海橫行,但近些年倭國施行了禁海令,倭人不得出海,倭寇之患早已平息,就算偶有不法之徒,隻要嚴加巡防,也可保證海境的平安。」


    「第三,海上年年都有商船往來,但船毀人亡的十不過其一,運河裏也多有險阻,歷年都有船隻遇險沉沒,船夫家破人亡,豈能隻是海運有危險,漕運就沒事?第四,臣奏請的並不是廢除漕運,而是漕運海運並行,朝廷開放海運,願意從事海運的商人和船家盈虧自負,縱使出了海難,朝廷也不會受損,但如果海運源源不斷,受惠的卻是朝廷和百姓。請陛下明鑑。」


    前世裏,研究明清漕運史的歐洲專家都有一個很大的疑問,明清為什麽要一直維持漕運,始終不放開海運呢?他們從地圖上判斷,明清完全可以通過海上,開闢出一條既近而花費又少的從江南到天津北京的路線。


    但明清都沒有這麽幹,關鍵就是無法擺平相關利益者,一直到清朝末年,火車出現,南京到北京再不用走運河,漕運才被廢除。


    「說的好!臣附議,海運漕運應可以並行!」


    一大臣站出來,大聲贊同。


    兵部右侍郎吳甡。


    朱慈烺淡淡笑,吳甡果然是朝中見識第一人。


    魏藻德皺著眉頭


    對於宋玫所說的道理,他當然是明白的,作為狀元郎,他肚子裏也是有東西的,如果是兩人私下辯論,他說不定會同意宋玫的論點,但今日在朝堂上卻是不行,宋玫是工部侍郎,是他的副手,沒有經過他的同意就在朝堂上挑起如此敏感的話題,惹的首輔大人懷疑,完全不給他麵子,如果他再被宋玫論輸了,日後還怎麽領導工部?


    於是魏藻德繼續道:「宋侍郎說的不錯,不錯,漕運改海確實是有受惠的人,不過不是朝廷,而是江南的那些沙船幫!海運一旦開放,南方的漕米都走海運,漕運不就廢了嗎?宋侍郎,聽說你昨天下午見了兩個江南沙船幫的人,是不是他們托在你在朝堂上為他們代言啊?」


    聽到此言,群臣嗡嗡議論,政策討論沒什麽,但如果有人收受商人利益,在朝堂上為商人代言,那罪過可就大了!


    朱慈烺皺眉,心知宋玫是為了政策的圓滿而去見了沙船幫,隻是魏藻德怎麽會知道?


    「督察院應即刻調查宋玫,看有無利益勾結!」


    有官員殺氣騰騰的提議。


    針對的不是政策本身,而是宋玫這個人。


    這就是明末官場的惡習。


    很多時候,都是對人不對事,失去了對理智辯論政策的機會。


    朱慈烺有點擔心了。


    畢竟宋玫不是善於一個唇槍舌劍之人,這十年來在朝堂上一直是一個靜默的影子,很少主動發表意見,今日為了自己蹚了海運漕運的渾水,如果因此被朝臣攻訐,乃至於壞了名聲,那自己就太對不起他了。


    宋玫額角微微有汗,不過依然不慌不忙,拱手道:「陛下,臣昨日下午確實見了幾個江南沙船商人,不過並不是為了給他們代言,而是想知道江南沙船運輸的真實情況,在場的除了臣之外,還有工部的三位同僚。若非向他們了解,臣也不會知道,漕米改海竟然有如此多的優點,因此臣今日才會提出漕米改海之策,各個情況,找他們一問就知。至於魏部堂誅心之論,臣無話可說。」


    深深一躬。


    回答的不軟不硬,綿裏帶鋼。


    「臣作證,昨日和江南沙船商人見麵,臣就在場,除了討論海運利弊,絕無其他行事。」有官員站出來為宋玫證明。


    朱慈烺放心了,畢竟是老幹吏,不是那麽容易被欺負的。


    吳甡眉角一挑,瞥著魏藻德冷笑道:「魏部堂,就事論事就好,揣測動機就太沒有格調了。不然以後再沒有人敢在朝廷上提出政策了,支持海運就是收了海運商人的好處,那照此推斷,為漕運說話者,是不是也受了漕運商人的好處呢?」


    「……」魏藻德臉色微微臊紅。


    這時,禮部右侍郎蔣德璟出列道:「陛下,臣以為,宋玫所請,朝廷應該慎重考慮,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漕運海運之爭已經有十數年,朝廷一直沒有定論,不如照漕運總部史可法進京,史可法總督漕運,政績斐然,聽聽他對漕運的意見,對海運漕運之爭,大有益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五年(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韭菜東南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韭菜東南生並收藏崇禎十五年(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