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甡看來,杏山塔山都是小地方,失了就失了,但寧遠戰略位置重要,是遼東巡撫衙門所在地,城中居民數萬,是大明不得不救的地方,一旦被圍,朝廷必然兩難。
朱慈烺笑一下,還是不發表自己的看法。
「不瞞殿下,臣已經想好了,隻等錦州失守的消息傳來,臣就上書皇上,從寧遠撤兵,嚴守山海關!」吳甡一咬牙,將藏在心底的秘密說出來。
「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不過我不建議侍郎將此事在朝堂上公開提出。」朱慈烺道。
「為什麽?」
「第一,我父皇和朝臣都不會同意,甚至有可能弄巧成拙,堅定了那些朝臣死守寧遠的決心;第二,軍機大事本就不適合放在朝堂上公開討論;第三,比起寧遠,另一個地方的軍情更急迫。」
「殿下說的是哪裏?」
「長城!」
山海關從未遭受過建虜的直接攻擊,建虜幾次入寇,都是繞道蒙古,從長城破關而入,包括即將在今年十月份發生的這一次。因此比起山海關,長城各個關隘的防務,更為急迫。
「殿下是說,建虜又要入塞?」吳甡臉色一下就變了。
「是,如果我所料不差,今冬十月末,建虜肯定會再次繞道蒙古,從長城入塞。」
「現在剛二月末,錦州之戰尚未結束,殿下何以篤定建虜今冬一定入塞?」吳牲問。
「先生剛剛說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建虜屢次從長城進犯,朝廷卻束手無策,如今鬆山新敗,我大明九邊精銳付之一炬,京畿空虛,建虜豈能不趁虛而入?」
吳牲嘆口氣:「原來殿下也是這麽認為的,不過長城防務破綻多多啊……」
明朝歷來重視北方邊境的防禦,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在位時屢屢向北用兵,終於將蒙元驅逐至大漠,但蒙元的威脅並沒有消除,明軍大兵一到,他們便遠遠遁走,待明軍折返,他們又捲土重來,為了徹底解除蒙古人對邊境的騷擾,自洪武年間開始,明朝沿北方邊境,順山川走向,利用前朝修砌的長城遺蹟,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至山海關,重新築起了一道長牆,因長逾萬裏,故又稱『萬裏長城』。
嘉靖朝之後,蒙古人衰落,遼東建虜卻漸成大患,因此明朝的防禦重點也從宣化、大同東移到山海關一線,尤其是萬曆朝以後,建虜威脅日益增大,朝廷每年都會對山海關沿線的長城修繕加固。
但長城實在是太長了,光是遵化一地的長城,就有關隘就有二十多處,加之建虜比蒙古人狡猾太多,每次入塞選擇的關隘都不相同,因此防不勝防,對明朝的防守形成極大的壓力,如果每一處的關隘都調集重兵,嚴加防守,明朝又沒有那麽多的兵馬。
麵對建虜,明軍依然延續過去對付蒙古人的那一招,那就是:烽火為號,諸軍齊至,但明軍兵馬疲憊,各處兵員短缺嚴重,就算有烽火燃起,各處援兵也很難在短時間之內聚集,且建虜行軍如風,不等明天援兵到達,就攻破明軍的關隘了。
除了建虜行動隱蔽之外,明軍情報工作失能,不能預知建虜的入塞,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過去蒙古人還沒有完全倒向建虜之前,他們在長城之前還有一定的緩衝功能,一旦建虜來襲,蒙古人會第一時間通報長城裏的明軍,但在黃太吉親征蒙古,掃平蒙古各部之後,蒙古人已經變成了建虜的奴才,不但不會為明軍報信,而且還會為繞道的建虜提供糧草補給。
而明軍在長城沿線布置的「夜不收」,也就是偵騎,和建虜偵騎相比能力太差,雙方在塞外相遇,明軍的夜不收常常是全軍覆沒,無法向後方傳遞預警消息。
綜上各種原因,建虜寇邊入塞,屢屢能殺明朝一個措手不及。
第109章 外瘡內腐
吳牲嘆息的說:「從宣大到山海關沿線長城,共一千一百一十六裏,關隘一百三十處。成祖文皇帝時駐有馬步官軍十二萬,神宗皇帝時尚有八萬,但近年來國事艱難,朝廷財力枯竭,再加上邊軍訓練頹廢,逃籍、吃空餉日益嚴重,兵額大大不足,算上守衛山海關的關寧鐵騎,一共也不過六萬出頭,以六萬疲卒防禦千裏長城,實在是有心無力啊。」
長城需要加固,兵馬需要增加,但這兩項的動作都需要大筆的銀子,現在的情勢下,朝廷根本拿不出。
「六萬軍馬守一千裏確實守不住,但如果不是一千裏,而是幾百裏呢。」朱慈烺淡淡道。
「殿下你的意思是?」吳甡不明白。
「既然擋不住建虜從長城入關,那我們幹脆就放棄幾個地方讓他們隨便進。」朱慈烺淡淡道:「如此,我們可最大限度的控製他們的下一步。」
吳牲眼睛一亮:「好辦法!」但隨即又黯然:「縱敵入關,這可是朝廷的大忌啊!」
「先生隻管選地方,到時我自有安排。」
朱慈烺在前世裏雖然學過地理課,但因為身殘的緣故,他並沒有到過長城,就算到了,也隻是走馬觀花,抱著旅遊的心態所見所聞,根本想不到有一天會為戰爭所用。吳牲則不同,身為朝廷的兵部侍郎,又長期擔任地方巡撫,去到某地,觀察地方的地形地勢,首先就是為軍政所考慮,因此朱慈烺把這項任務交給他最是合適。
吳甡點頭。
不經意中,吳甡和朱慈烺已經產生了一種親近感。查勘長城沿線,找尋幾個破口放建虜進入,這樣的建議是絕對不可能在朝堂上提出,別說朝堂,就是私下議論,傳出之後也會被言官彈劾,如今皇太子不避諱的在他麵前提出,顯然是把他當成了親信。
朱慈烺笑一下,還是不發表自己的看法。
「不瞞殿下,臣已經想好了,隻等錦州失守的消息傳來,臣就上書皇上,從寧遠撤兵,嚴守山海關!」吳甡一咬牙,將藏在心底的秘密說出來。
「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不過我不建議侍郎將此事在朝堂上公開提出。」朱慈烺道。
「為什麽?」
「第一,我父皇和朝臣都不會同意,甚至有可能弄巧成拙,堅定了那些朝臣死守寧遠的決心;第二,軍機大事本就不適合放在朝堂上公開討論;第三,比起寧遠,另一個地方的軍情更急迫。」
「殿下說的是哪裏?」
「長城!」
山海關從未遭受過建虜的直接攻擊,建虜幾次入寇,都是繞道蒙古,從長城破關而入,包括即將在今年十月份發生的這一次。因此比起山海關,長城各個關隘的防務,更為急迫。
「殿下是說,建虜又要入塞?」吳甡臉色一下就變了。
「是,如果我所料不差,今冬十月末,建虜肯定會再次繞道蒙古,從長城入塞。」
「現在剛二月末,錦州之戰尚未結束,殿下何以篤定建虜今冬一定入塞?」吳牲問。
「先生剛剛說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建虜屢次從長城進犯,朝廷卻束手無策,如今鬆山新敗,我大明九邊精銳付之一炬,京畿空虛,建虜豈能不趁虛而入?」
吳牲嘆口氣:「原來殿下也是這麽認為的,不過長城防務破綻多多啊……」
明朝歷來重視北方邊境的防禦,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在位時屢屢向北用兵,終於將蒙元驅逐至大漠,但蒙元的威脅並沒有消除,明軍大兵一到,他們便遠遠遁走,待明軍折返,他們又捲土重來,為了徹底解除蒙古人對邊境的騷擾,自洪武年間開始,明朝沿北方邊境,順山川走向,利用前朝修砌的長城遺蹟,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至山海關,重新築起了一道長牆,因長逾萬裏,故又稱『萬裏長城』。
嘉靖朝之後,蒙古人衰落,遼東建虜卻漸成大患,因此明朝的防禦重點也從宣化、大同東移到山海關一線,尤其是萬曆朝以後,建虜威脅日益增大,朝廷每年都會對山海關沿線的長城修繕加固。
但長城實在是太長了,光是遵化一地的長城,就有關隘就有二十多處,加之建虜比蒙古人狡猾太多,每次入塞選擇的關隘都不相同,因此防不勝防,對明朝的防守形成極大的壓力,如果每一處的關隘都調集重兵,嚴加防守,明朝又沒有那麽多的兵馬。
麵對建虜,明軍依然延續過去對付蒙古人的那一招,那就是:烽火為號,諸軍齊至,但明軍兵馬疲憊,各處兵員短缺嚴重,就算有烽火燃起,各處援兵也很難在短時間之內聚集,且建虜行軍如風,不等明天援兵到達,就攻破明軍的關隘了。
除了建虜行動隱蔽之外,明軍情報工作失能,不能預知建虜的入塞,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過去蒙古人還沒有完全倒向建虜之前,他們在長城之前還有一定的緩衝功能,一旦建虜來襲,蒙古人會第一時間通報長城裏的明軍,但在黃太吉親征蒙古,掃平蒙古各部之後,蒙古人已經變成了建虜的奴才,不但不會為明軍報信,而且還會為繞道的建虜提供糧草補給。
而明軍在長城沿線布置的「夜不收」,也就是偵騎,和建虜偵騎相比能力太差,雙方在塞外相遇,明軍的夜不收常常是全軍覆沒,無法向後方傳遞預警消息。
綜上各種原因,建虜寇邊入塞,屢屢能殺明朝一個措手不及。
第109章 外瘡內腐
吳牲嘆息的說:「從宣大到山海關沿線長城,共一千一百一十六裏,關隘一百三十處。成祖文皇帝時駐有馬步官軍十二萬,神宗皇帝時尚有八萬,但近年來國事艱難,朝廷財力枯竭,再加上邊軍訓練頹廢,逃籍、吃空餉日益嚴重,兵額大大不足,算上守衛山海關的關寧鐵騎,一共也不過六萬出頭,以六萬疲卒防禦千裏長城,實在是有心無力啊。」
長城需要加固,兵馬需要增加,但這兩項的動作都需要大筆的銀子,現在的情勢下,朝廷根本拿不出。
「六萬軍馬守一千裏確實守不住,但如果不是一千裏,而是幾百裏呢。」朱慈烺淡淡道。
「殿下你的意思是?」吳甡不明白。
「既然擋不住建虜從長城入關,那我們幹脆就放棄幾個地方讓他們隨便進。」朱慈烺淡淡道:「如此,我們可最大限度的控製他們的下一步。」
吳牲眼睛一亮:「好辦法!」但隨即又黯然:「縱敵入關,這可是朝廷的大忌啊!」
「先生隻管選地方,到時我自有安排。」
朱慈烺在前世裏雖然學過地理課,但因為身殘的緣故,他並沒有到過長城,就算到了,也隻是走馬觀花,抱著旅遊的心態所見所聞,根本想不到有一天會為戰爭所用。吳牲則不同,身為朝廷的兵部侍郎,又長期擔任地方巡撫,去到某地,觀察地方的地形地勢,首先就是為軍政所考慮,因此朱慈烺把這項任務交給他最是合適。
吳甡點頭。
不經意中,吳甡和朱慈烺已經產生了一種親近感。查勘長城沿線,找尋幾個破口放建虜進入,這樣的建議是絕對不可能在朝堂上提出,別說朝堂,就是私下議論,傳出之後也會被言官彈劾,如今皇太子不避諱的在他麵前提出,顯然是把他當成了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