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築城原本是為了拱衛京師,防備建虜,但當建虜不從遼西經過,遠道蒙古,遼西的防守就失去了一半的意義。」
「原本錦州是我大明探向遼東橋頭堡,照孫承宗孫閣老當初的戰略,錦州穩固之後,要伺機在大淩河築城,一點一寸,一山一地的向前推進,直到收復廣寧,截斷建虜繞道蒙古的路徑。袁崇煥任遼東督師時,遼東諸軍都還在執行這個策略,袁崇煥死後,崇禎四年,祖大壽第三次在大淩河築城,但被建虜圍困,大淩河戰役爆發,此戰黃太吉狡猾無比,令我大明損兵折將。我大明將士的屍骨鋪滿了整個大淩河,河水都為之凝滯啊……」
吳牲表情平靜,但聲音卻有點沙啞,強強抑製著心中的激憤,右手握拳,捶壓著桌麵。
朱慈烺靜靜的聽,眼眶卻也有點紅。
明末的遼東史,就是大明的血淚史,自萬曆四十七年到如今的崇禎十五年,大明朝在遼東耗費的錢糧何止千萬?戰死將士的累累白骨,何止大淩河,整個遼東無處不埋忠骨啊。
「大淩河戰敗,大淩河城第三次被建虜拆毀。此戰之後,我大明已經無力在遼東發動進攻,朝廷這十年來所做的就是固守錦州,穩固遼西。錦州如果可以固守,錦州,寧遠,山海關三點一線的防線,當然不可以輕棄,但如今鬆山戰敗,錦州已成孤城,那祖大壽已有在大淩河投降的前例,這一次恐怕也很難期盼他有死戰到底的決心。錦州失守,杏山塔山連同寧遠前麵的幾座小城根本無法阻擋建虜的進攻,所以很快的,建虜的兵鋒就會指向寧遠。就如天啟六年那一次一樣。」
吳牲指著代表寧遠的那個茶盞。
因為崇禎發下的是密旨,因此吳牲還不知道杏山塔山即將撤退的消息。
吳甡對祖大壽的判斷很是準確,朱慈烺穿越而來,知道事情的結局,吳甡隻憑經驗和眼力,就把祖大壽斷的清清楚楚。
第106章 遼東往事
「先生是說,寧遠現在的守將不如袁崇煥,所以守不住寧遠?」朱慈烺淡淡問。
吳牲搖頭,苦笑道:「現在和天啟六年的形勢已經大大不同,縱是袁崇煥復生,也是守不住寧遠的!」
「為什麽?」
「殿下可知,寧遠距山海關有多遠?」
「二百餘裏。」對遼東,對寧遠,朱慈烺做了很多的功課,吳甡的問題難不倒他。
「我軍多為步軍,行軍速度不過一天數十裏,遇到雨雪或到了冬季,還要更慢一些。而建虜全為騎兵,一日行軍最少一百裏。若建虜攻擊寧遠,我軍要從山海關長途跋涉去救,二百裏的道路,快則三四日,慢則七八天,且到達之後必然是疲憊不堪。而建虜已不是當年的建虜,建虜當年隻知硬攻,或者遣奸細裏應外合,但現在的建虜尤擅長圍點打援。到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棄寧遠而突襲我援軍,將我援軍消滅在野外,豈不又是一次鬆山之敗?」吳甡憂心忡忡。
吳牲所說,正和朱慈烺的心意,不過他卻要挑刺。
或者說,他想要把前世在史書裏看到的關於山海關防線的一些論點,拿出來和吳牲討論。
朱慈烺淡淡道:「寧遠城防堅固,隻要城內糧草充足,山海關大可不必著急救援,讓建虜在寧遠城下師老兵疲,又需時時提防援軍,時間一長,士氣必然低落。建虜不善攻城,也不擅農桑,隻是以戰養戰,寧遠距離建虜後方千裏之遙,就算建虜可以在錦州鬆山等地設立糧草轉運點,但路途遙遠,轉運不易,時間一久,建虜糧草必將不濟。到那時,我軍再從山海關突然奔襲,與寧遠守軍裏應外合,建虜不是就敗了嗎。」
吳牲輕輕嘆:「殿下所說,臣不是沒有想過,但這是兵行險招。天啟六年時,仗著紅夷大炮的神威,袁崇煥擊退了建虜,那時的建虜還沒有大炮,但時過境遷,如今建虜手裏的紅夷大炮可不比我大明差多少了,一旦建虜把紅夷大炮拉到寧遠城下,寧遠小城小地,豈能經得起紅夷大炮的炮彈?守不住,又不能救援,寧遠城豈不是死地?」
朱慈烺放棄寧遠城的心思更加堅定,但表麵卻依然跟吳牲唱反調:「寧遠是我大明國土,又是山海關的屏障,豈能輕棄?」
吳甡長嘆一聲:「這正是事情的難點,臣雖有此念,卻不敢提出,如今範誌完在寧遠修建南城,看似熱火朝天,實則毫無用處,寧遠城修的再是堅固,也比不過錦州,一旦被圍,我大明又到哪裏去召集如洪承疇帶領的十三萬精兵?隻能調集山海關的守軍,然山海關之兵又豈能輕動?到時必然是進退失據,眼睜睜的看著寧遠失守,或者把山海關再賠進去。」
說到這裏,吳牲語氣更沉重:「所以,不是臣灰心喪誌,而是事實如此啊,遼東戰局糜爛至此,臣以為,寧遠已然是死地,棄寧遠,嚴守山海關已經是不得不的選擇了。」
其實放棄遼東,固守山海關之策,吳甡並不是第一個想到和提出的。
遼東經略熊廷弼才是第一人。
熊廷弼,字飛白,號芝岡,萬曆進士。萬曆三十六年,熊廷弼受命巡按遼東。萬曆四十七年,薩爾滸兵敗之後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代楊鎬經略遼東,招集流亡,整肅軍令,加固城池,穩定住了遼東的局麵。
有明一代,熊廷弼是對遼東局勢掌握最清楚的人,如果他能一直擔任遼東經略,遼東肯定會是另外的一種歷史走向。
「原本錦州是我大明探向遼東橋頭堡,照孫承宗孫閣老當初的戰略,錦州穩固之後,要伺機在大淩河築城,一點一寸,一山一地的向前推進,直到收復廣寧,截斷建虜繞道蒙古的路徑。袁崇煥任遼東督師時,遼東諸軍都還在執行這個策略,袁崇煥死後,崇禎四年,祖大壽第三次在大淩河築城,但被建虜圍困,大淩河戰役爆發,此戰黃太吉狡猾無比,令我大明損兵折將。我大明將士的屍骨鋪滿了整個大淩河,河水都為之凝滯啊……」
吳牲表情平靜,但聲音卻有點沙啞,強強抑製著心中的激憤,右手握拳,捶壓著桌麵。
朱慈烺靜靜的聽,眼眶卻也有點紅。
明末的遼東史,就是大明的血淚史,自萬曆四十七年到如今的崇禎十五年,大明朝在遼東耗費的錢糧何止千萬?戰死將士的累累白骨,何止大淩河,整個遼東無處不埋忠骨啊。
「大淩河戰敗,大淩河城第三次被建虜拆毀。此戰之後,我大明已經無力在遼東發動進攻,朝廷這十年來所做的就是固守錦州,穩固遼西。錦州如果可以固守,錦州,寧遠,山海關三點一線的防線,當然不可以輕棄,但如今鬆山戰敗,錦州已成孤城,那祖大壽已有在大淩河投降的前例,這一次恐怕也很難期盼他有死戰到底的決心。錦州失守,杏山塔山連同寧遠前麵的幾座小城根本無法阻擋建虜的進攻,所以很快的,建虜的兵鋒就會指向寧遠。就如天啟六年那一次一樣。」
吳牲指著代表寧遠的那個茶盞。
因為崇禎發下的是密旨,因此吳牲還不知道杏山塔山即將撤退的消息。
吳甡對祖大壽的判斷很是準確,朱慈烺穿越而來,知道事情的結局,吳甡隻憑經驗和眼力,就把祖大壽斷的清清楚楚。
第106章 遼東往事
「先生是說,寧遠現在的守將不如袁崇煥,所以守不住寧遠?」朱慈烺淡淡問。
吳牲搖頭,苦笑道:「現在和天啟六年的形勢已經大大不同,縱是袁崇煥復生,也是守不住寧遠的!」
「為什麽?」
「殿下可知,寧遠距山海關有多遠?」
「二百餘裏。」對遼東,對寧遠,朱慈烺做了很多的功課,吳甡的問題難不倒他。
「我軍多為步軍,行軍速度不過一天數十裏,遇到雨雪或到了冬季,還要更慢一些。而建虜全為騎兵,一日行軍最少一百裏。若建虜攻擊寧遠,我軍要從山海關長途跋涉去救,二百裏的道路,快則三四日,慢則七八天,且到達之後必然是疲憊不堪。而建虜已不是當年的建虜,建虜當年隻知硬攻,或者遣奸細裏應外合,但現在的建虜尤擅長圍點打援。到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棄寧遠而突襲我援軍,將我援軍消滅在野外,豈不又是一次鬆山之敗?」吳甡憂心忡忡。
吳牲所說,正和朱慈烺的心意,不過他卻要挑刺。
或者說,他想要把前世在史書裏看到的關於山海關防線的一些論點,拿出來和吳牲討論。
朱慈烺淡淡道:「寧遠城防堅固,隻要城內糧草充足,山海關大可不必著急救援,讓建虜在寧遠城下師老兵疲,又需時時提防援軍,時間一長,士氣必然低落。建虜不善攻城,也不擅農桑,隻是以戰養戰,寧遠距離建虜後方千裏之遙,就算建虜可以在錦州鬆山等地設立糧草轉運點,但路途遙遠,轉運不易,時間一久,建虜糧草必將不濟。到那時,我軍再從山海關突然奔襲,與寧遠守軍裏應外合,建虜不是就敗了嗎。」
吳牲輕輕嘆:「殿下所說,臣不是沒有想過,但這是兵行險招。天啟六年時,仗著紅夷大炮的神威,袁崇煥擊退了建虜,那時的建虜還沒有大炮,但時過境遷,如今建虜手裏的紅夷大炮可不比我大明差多少了,一旦建虜把紅夷大炮拉到寧遠城下,寧遠小城小地,豈能經得起紅夷大炮的炮彈?守不住,又不能救援,寧遠城豈不是死地?」
朱慈烺放棄寧遠城的心思更加堅定,但表麵卻依然跟吳牲唱反調:「寧遠是我大明國土,又是山海關的屏障,豈能輕棄?」
吳甡長嘆一聲:「這正是事情的難點,臣雖有此念,卻不敢提出,如今範誌完在寧遠修建南城,看似熱火朝天,實則毫無用處,寧遠城修的再是堅固,也比不過錦州,一旦被圍,我大明又到哪裏去召集如洪承疇帶領的十三萬精兵?隻能調集山海關的守軍,然山海關之兵又豈能輕動?到時必然是進退失據,眼睜睜的看著寧遠失守,或者把山海關再賠進去。」
說到這裏,吳牲語氣更沉重:「所以,不是臣灰心喪誌,而是事實如此啊,遼東戰局糜爛至此,臣以為,寧遠已然是死地,棄寧遠,嚴守山海關已經是不得不的選擇了。」
其實放棄遼東,固守山海關之策,吳甡並不是第一個想到和提出的。
遼東經略熊廷弼才是第一人。
熊廷弼,字飛白,號芝岡,萬曆進士。萬曆三十六年,熊廷弼受命巡按遼東。萬曆四十七年,薩爾滸兵敗之後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代楊鎬經略遼東,招集流亡,整肅軍令,加固城池,穩定住了遼東的局麵。
有明一代,熊廷弼是對遼東局勢掌握最清楚的人,如果他能一直擔任遼東經略,遼東肯定會是另外的一種歷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