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虜手裏的紅夷大炮已經不比我大明少了,最重要的是,他們大部分的紅夷大炮都是活動的,隨時都可以推過來攻城,至於小紅夷炮,更是隨軍而走,隊伍走到哪裏,他們的紅夷炮就跟到哪裏。」
聽到這裏,湯若望隱隱有點明白朱慈烺的意思了,但又不是太明白,他瞪著藍眼:「王子殿下,你想要跟我說什麽?」
第64章 防守之策
「我想跟神父商量一種對付紅夷炮的辦法。」朱慈烺說出目的。
湯若望搖頭,他是紅夷炮的鑄造者,對紅夷炮的威力非常了解,無論多麽堅固的城牆,都經不起紅夷大炮的猛轟。唯一能對付紅夷大炮的,隻有紅夷大炮,也就是雙方對轟,誰炮多,誰打的準,誰就勝利。
「萬曆四十七年,徐光啟曾經建言,在京師周城建造大型三層敵台十二座,並將舊製敵台改造為三角三層空心式樣,據說這種敵台,是受了神父從西洋帶來的資料的啟發,這件事,神父還有印象嗎?」朱慈烺淡淡笑。
湯若望眼睛一亮:「殿下是說棱堡?」
「是。」
朱慈烺點點頭,從袖中取出自己事先畫好的一副草圖,交給湯若望看。
湯若望展開一看,幾乎驚叫起來。
十六前,他傳授給徐光啟的,隻不過是一種棱堡的初級雛形,很多地方都還不完善,因為他並不是棱堡的創造者,他隻是把當時已經在歐洲出現的棱堡工事,給徐光啟做了一些介紹講解。徐光啟深受啟發,和孫元化兩人琢磨出了仿造西洋築城術的「三角敵台」,並獻給了朝廷。
由湯若望傳授,明人焦勖寫作的《火攻挈要》中,三卷《守城說略》一篇中說到:「西洋城守所用火攻無甚奇異,但凡城之突處,必造銃台。其製『捏腰三角尖形』,比城高六尺,安大銃三門或五門,以便循環迭擊,外設銃以備近發,設練彈以禦雲梯,合上另築了台二層,高三丈,上設『視遠鏡』,以備瞭望。且各台遠近左右,彼此相救,不惟可顧城腳,抑可顧台腳。是以台可保銃、銃可保城,兵少守固,力省而功巨也。」
這應該就是湯若望傳授給徐光啟的棱堡雛形。
徐光啟建議雖好,但朝廷財力困窘,加上建虜當時還沒有直接威脅到京師,所以建造三角敵台的建議,不了了之。
而朱慈烺現在拿出來的草圖,則已經是發展到極致,在其後百年間,令無數擁有紅夷大炮的強大軍隊,在區區小城麵前寸步難行,大敗而歸的棱堡巔峰。前世裏,朱慈烺對棱堡並沒有太深的記憶,隻知道它是對抗紅夷大炮的良策,今世裏,他拚命的回憶,將能想起來的要點,全部都畫在了草圖裏。
早在14世紀,蒙古人橫掃歐洲時候,就使用了大炮。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由於火炮的射程有限,距離敵人太近會不安全,太遠又打不到,搬運起來又極為吃力,因此在戰爭中還不能扮演主角。但到15世紀末,火炮的威力已在歐洲的多次攻城戰中顯示出來。16世紀初,一位有名的軍事家寫道:「沒有什麽城牆能留存下來,無論多厚,大炮也會在幾天內將其摧毀。」
尤其是紅夷大炮的出現,更是加劇了這種局麵。
為了對付紅夷大炮,守城者也在絞盡腦汁。16世紀初,歐洲的許多城池開始在城上設置火炮,加固城牆和角樓,但最為重要的,是在城堡的四個角加築向外凸出的三角形棱堡,正麵設置重炮,兩個側麵與主牆呈90°角,上麵的火器專門用來對付防守的死角,這種棱堡防守體係被稱為「義大利防禦」。
這就是最初的棱堡。
徐光啟上表建議的,就是這種。
那麽,棱堡為什麽能防禦火炮呢?
第一,棱堡以尖角對外,受彈麵都是側麵,炮彈打在上麵,順著斜坡的角度,直接滑到旁邊去了,無法對棱堡本身產生重大傷害。有人說了,可以從側麵開炮啊,側麵開炮不就是正麵了嗎?但棱堡的側麵,還會有棱堡,甚至直接就是城牆本身,你能把大炮拉到城牆下,隻為打那突出的一處棱堡嗎?就算能,以當時的瞄準技術,小小的棱堡,你也是瞄不準的。
第二,棱堡本身很低,麵積也不大,受彈麵很小。
第三,棱堡很厚,厚到足以承受炮彈的巨大能量。棱堡的牆實際不是牆,而是炮台,一般是外麵磚石,內部夯土,有時會在磚石外麵再覆蓋一層泥土。
第四,棱堡本身是炮台,火力能夠前置部署在稜角上,可以對攻城部隊的側翼進行打擊。任何一個攻城的部隊,至少會受到兩個稜角和正麵城牆上的火力進攻。
第五,棱堡之前還會挖置多個壕溝,壕溝的走向跟稜角上火力保持一致,敵人陷入壕溝後,既要防備正麵,還要防備側麵的炮火打擊,無處可躲很難防守。
總之一句話,棱堡的特點在於:降低高度(減小受彈麵積),增加傾斜麵(增加厚度,形成跳彈),挖出多重壕溝(多次阻礙敵人),增加突出稜角的數目(增加火力布置和打擊範圍,切除死角)。
此時的歐洲,棱堡已經是所有城堡的必備。
尼德蘭獨立戰爭時候,西班牙人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和火炮優勢,由於荷蘭人廣泛使用棱堡,西班牙人在尼德蘭步履維艱。西班牙軍司令雷克森斯在1574年寫給菲利普2世的信中說:「如果我們每征服一座城鎮,都像已征服的這些如此耗時的話,世上決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財力,讓我們用武力去平定在荷蘭造反的20個城鎮……」
聽到這裏,湯若望隱隱有點明白朱慈烺的意思了,但又不是太明白,他瞪著藍眼:「王子殿下,你想要跟我說什麽?」
第64章 防守之策
「我想跟神父商量一種對付紅夷炮的辦法。」朱慈烺說出目的。
湯若望搖頭,他是紅夷炮的鑄造者,對紅夷炮的威力非常了解,無論多麽堅固的城牆,都經不起紅夷大炮的猛轟。唯一能對付紅夷大炮的,隻有紅夷大炮,也就是雙方對轟,誰炮多,誰打的準,誰就勝利。
「萬曆四十七年,徐光啟曾經建言,在京師周城建造大型三層敵台十二座,並將舊製敵台改造為三角三層空心式樣,據說這種敵台,是受了神父從西洋帶來的資料的啟發,這件事,神父還有印象嗎?」朱慈烺淡淡笑。
湯若望眼睛一亮:「殿下是說棱堡?」
「是。」
朱慈烺點點頭,從袖中取出自己事先畫好的一副草圖,交給湯若望看。
湯若望展開一看,幾乎驚叫起來。
十六前,他傳授給徐光啟的,隻不過是一種棱堡的初級雛形,很多地方都還不完善,因為他並不是棱堡的創造者,他隻是把當時已經在歐洲出現的棱堡工事,給徐光啟做了一些介紹講解。徐光啟深受啟發,和孫元化兩人琢磨出了仿造西洋築城術的「三角敵台」,並獻給了朝廷。
由湯若望傳授,明人焦勖寫作的《火攻挈要》中,三卷《守城說略》一篇中說到:「西洋城守所用火攻無甚奇異,但凡城之突處,必造銃台。其製『捏腰三角尖形』,比城高六尺,安大銃三門或五門,以便循環迭擊,外設銃以備近發,設練彈以禦雲梯,合上另築了台二層,高三丈,上設『視遠鏡』,以備瞭望。且各台遠近左右,彼此相救,不惟可顧城腳,抑可顧台腳。是以台可保銃、銃可保城,兵少守固,力省而功巨也。」
這應該就是湯若望傳授給徐光啟的棱堡雛形。
徐光啟建議雖好,但朝廷財力困窘,加上建虜當時還沒有直接威脅到京師,所以建造三角敵台的建議,不了了之。
而朱慈烺現在拿出來的草圖,則已經是發展到極致,在其後百年間,令無數擁有紅夷大炮的強大軍隊,在區區小城麵前寸步難行,大敗而歸的棱堡巔峰。前世裏,朱慈烺對棱堡並沒有太深的記憶,隻知道它是對抗紅夷大炮的良策,今世裏,他拚命的回憶,將能想起來的要點,全部都畫在了草圖裏。
早在14世紀,蒙古人橫掃歐洲時候,就使用了大炮。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由於火炮的射程有限,距離敵人太近會不安全,太遠又打不到,搬運起來又極為吃力,因此在戰爭中還不能扮演主角。但到15世紀末,火炮的威力已在歐洲的多次攻城戰中顯示出來。16世紀初,一位有名的軍事家寫道:「沒有什麽城牆能留存下來,無論多厚,大炮也會在幾天內將其摧毀。」
尤其是紅夷大炮的出現,更是加劇了這種局麵。
為了對付紅夷大炮,守城者也在絞盡腦汁。16世紀初,歐洲的許多城池開始在城上設置火炮,加固城牆和角樓,但最為重要的,是在城堡的四個角加築向外凸出的三角形棱堡,正麵設置重炮,兩個側麵與主牆呈90°角,上麵的火器專門用來對付防守的死角,這種棱堡防守體係被稱為「義大利防禦」。
這就是最初的棱堡。
徐光啟上表建議的,就是這種。
那麽,棱堡為什麽能防禦火炮呢?
第一,棱堡以尖角對外,受彈麵都是側麵,炮彈打在上麵,順著斜坡的角度,直接滑到旁邊去了,無法對棱堡本身產生重大傷害。有人說了,可以從側麵開炮啊,側麵開炮不就是正麵了嗎?但棱堡的側麵,還會有棱堡,甚至直接就是城牆本身,你能把大炮拉到城牆下,隻為打那突出的一處棱堡嗎?就算能,以當時的瞄準技術,小小的棱堡,你也是瞄不準的。
第二,棱堡本身很低,麵積也不大,受彈麵很小。
第三,棱堡很厚,厚到足以承受炮彈的巨大能量。棱堡的牆實際不是牆,而是炮台,一般是外麵磚石,內部夯土,有時會在磚石外麵再覆蓋一層泥土。
第四,棱堡本身是炮台,火力能夠前置部署在稜角上,可以對攻城部隊的側翼進行打擊。任何一個攻城的部隊,至少會受到兩個稜角和正麵城牆上的火力進攻。
第五,棱堡之前還會挖置多個壕溝,壕溝的走向跟稜角上火力保持一致,敵人陷入壕溝後,既要防備正麵,還要防備側麵的炮火打擊,無處可躲很難防守。
總之一句話,棱堡的特點在於:降低高度(減小受彈麵積),增加傾斜麵(增加厚度,形成跳彈),挖出多重壕溝(多次阻礙敵人),增加突出稜角的數目(增加火力布置和打擊範圍,切除死角)。
此時的歐洲,棱堡已經是所有城堡的必備。
尼德蘭獨立戰爭時候,西班牙人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和火炮優勢,由於荷蘭人廣泛使用棱堡,西班牙人在尼德蘭步履維艱。西班牙軍司令雷克森斯在1574年寫給菲利普2世的信中說:「如果我們每征服一座城鎮,都像已征服的這些如此耗時的話,世上決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財力,讓我們用武力去平定在荷蘭造反的20個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