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衝要練劍,最佳之地自然是九層冥土之中,無數的鬼王殺不勝殺,有晦明童子護身,隻要不是幾位玄陰級數的老魔合圍,料也無事,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何樂而不為?他也是今日臨時起意,反正京城之事已了,大局已定,走也無妨。
葉向天微露笑容,說道:「師弟果然福至心靈,九層冥土果然是你的機緣所在,何況除卻陽神之外,陰神亦能有所斬獲。師尊隻命我傳一句話,從冥土回歸之後,先去金陵省親,再回山門,他老人家有事吩咐你。」
庚金道人開口道:「我不想出手送你一程,既然有晦明道友在,便不越俎代庖了。」語音清冷,一如其人。淩沖輕輕一笑,不言不動,約莫一炷香的功夫過去,忽有一線奇光翩然而來,墜入其紫府,卻是陰神之身歸位。
如此元神齊備,暗暗吩咐一聲,晦明童子哼了一聲,兩隻小手狠狠一撕,虛空開裂,隱約現出一處昏黃世界,蘊含無盡玄陰死氣,正是九層冥獄,隻不知是哪一層。淩沖向葉向天與庚金道人施禮,邁步入了其中。
葉向天待他走後,亦自起身,下了浮屠,一路往張守正府上而去。庚金道人化為一道金光,鑽入他袖中。葉向天到了張府門前,恰見沙通倚在角門處東張西望,一副閑散模樣。他見淩沖跟著葉向天而去,懶得湊熱鬧,就在張府門前等候。
見葉向天一人歸來,不見了淩沖,暗道一聲晦氣,也懶得說話。
葉向天望他一眼,說道:「我要留在京師幾日,傳授亦如道法,你就在張府之中,不準外出惹事,事了之後隨我一起回太玄峰。」沙通內心一萬個不願意,奈何葉向天如今是法相境界的強者,自家拳頭沒人家大,也沒人家硬,隻能忍氣吞聲,委委屈屈的像個受氣的小媳婦,隨葉向天入府。
靖王大敗,京師之役大勝,但就在同一日,惠帝昏厥數月之後,終於駕崩,卻又給大明江山蒙上了一層陰影。好在靖王反叛這些時日,太子主持朝政,抵抗叛軍,頗有人望,諸位臣工也自希望其早日登基,惠帝一死,卻是正好。
皇帝駕崩之信傳來,太子正在城頭督陣,接信顧不上其他,連忙回宮,主持國喪。此時已是第二日正午時分,張守正等一幹閣老亦自相陪,隻遣徐玉、藍風兩員大將繼續追襲靖王殘部。
待得惠帝落葬,已是七日之後,這還是戰時一切從簡,不然少說也要在大內中停靈七七四十九日,太子以儲君之身主持大葬,等到塵埃落定,張守正奏上一本,言道國不可無君,就請太子即時登基,眾大臣亦自上書苦勸,太子推辭不得,就在國葬次日,正式登基,改年號永昌,號為平帝,乃為平定禍亂之意。
是年即為永昌元年,平帝登基之後一來大赦天下,二來重重封賞京師之役中有功的文武大臣。最顯眼者,乃是冊封正一道士秦鈞為顯通真人,總領天下僧道尼冠之事,雖無國師的名號,卻已有國師之實。一通大肆封賞之後,眾臣工幸運者官升三級,差者也得調往肥差,上下揩油。文淵閣幾個大學士亦有加封,唯獨對張守正並無封蔭,隻賜了黃金千兩,美婢十人。
第五百四十三章 煉化祁飛
張守正隻得些許財帛美人,到也在朝野意料之中。這位兩朝元老為人勤懇,剛正不阿,一手提拔了許多門生弟子,就算軍方大將之中也有後生晚輩,可謂權傾朝野。此次惠帝昏厥,大部分朝政雜務皆有這位老人一肩承擔,又能當機立斷,招攬各方勤王之師,終於擊退叛軍。
首輔之職已是人臣之極,再往上隻有異姓封王,但自古以來無論何朝何代,異姓王爺大多無有善終,就算太子有意,張守正也必會推辭不受,反不如直接賜下金銀布帛。但張守正封無可封,膝下卻還有兒孫家人,依著慣例,總要封蔭子孫,至少張亦如一個驃騎將軍是跑不掉的,但太子不知如何想法,居然連這點官職也吝於賜下。這道聖旨一出,朝野之中就有些議論,說是惠帝一死,太子登基,就要革新朝政,連帶前朝元老也要遭殃,張守正便是首當其衝。
朝野之上議論紛紛,張守正卻安之若素,依舊主持朝政,一麵部署兵力,對靖王節節進逼,一麵安撫民生。大明千年基業,民豐物阜,繁盛之極。但經歷靖王之變,戰火蔓延,壯丁稀缺,田地荒蕪,加之災民四散,各地餓殍處處,甚至有了人食人的慘劇。
張守正為首的內閣能臣們,頒布一係列措施,使民生得以休養生息,用的是黃老無為而治之旨。葉向天果然在張府中盤桓數日,傳授張亦如上乘道法。張亦如亦已到了煉罡絕頂之境,下一步要著手凝練金丹。這些時日跟隨祖父身旁,一麵護衛,一麵得其親炙治國之道,對道心磨礪大有裨益。
他修煉的先天庚金劍訣,不求多加變化,隻在劍氣淩厲上下功夫。比之洞虛劍訣包羅萬有,靈光千變的要旨更專注於劍意精純之道。葉向天的根本道訣雖是正反五行混元滅道真法,但以法相大宗師級數眼光瞧來,指點弟子修行還是綽綽有餘。且字字珠璣,不過隻言片語便將張亦如如今修行境界、桎梏,點的通透。
張亦如得了乃師麵授機宜,對自家修行之路瞭然於心,自是不慌不忙,依舊靜心打磨劍氣,靜待機緣到來。這便是名門大派,有師徒傳承的好處,修行到了哪一步境界,該當如何盤磨心境,如何打熬根基,有無數先賢經驗,自然穩固之極。換做一般的散修,怕不早已迫不及待,嚐試凝丹,結果要麽功虧一簣,要麽缺少最為關鍵的一閃靈光,就算結成金丹,也隻得下般品相,白費了一番苦功,連帶日後修行之途也自荊棘重重。
葉向天微露笑容,說道:「師弟果然福至心靈,九層冥土果然是你的機緣所在,何況除卻陽神之外,陰神亦能有所斬獲。師尊隻命我傳一句話,從冥土回歸之後,先去金陵省親,再回山門,他老人家有事吩咐你。」
庚金道人開口道:「我不想出手送你一程,既然有晦明道友在,便不越俎代庖了。」語音清冷,一如其人。淩沖輕輕一笑,不言不動,約莫一炷香的功夫過去,忽有一線奇光翩然而來,墜入其紫府,卻是陰神之身歸位。
如此元神齊備,暗暗吩咐一聲,晦明童子哼了一聲,兩隻小手狠狠一撕,虛空開裂,隱約現出一處昏黃世界,蘊含無盡玄陰死氣,正是九層冥獄,隻不知是哪一層。淩沖向葉向天與庚金道人施禮,邁步入了其中。
葉向天待他走後,亦自起身,下了浮屠,一路往張守正府上而去。庚金道人化為一道金光,鑽入他袖中。葉向天到了張府門前,恰見沙通倚在角門處東張西望,一副閑散模樣。他見淩沖跟著葉向天而去,懶得湊熱鬧,就在張府門前等候。
見葉向天一人歸來,不見了淩沖,暗道一聲晦氣,也懶得說話。
葉向天望他一眼,說道:「我要留在京師幾日,傳授亦如道法,你就在張府之中,不準外出惹事,事了之後隨我一起回太玄峰。」沙通內心一萬個不願意,奈何葉向天如今是法相境界的強者,自家拳頭沒人家大,也沒人家硬,隻能忍氣吞聲,委委屈屈的像個受氣的小媳婦,隨葉向天入府。
靖王大敗,京師之役大勝,但就在同一日,惠帝昏厥數月之後,終於駕崩,卻又給大明江山蒙上了一層陰影。好在靖王反叛這些時日,太子主持朝政,抵抗叛軍,頗有人望,諸位臣工也自希望其早日登基,惠帝一死,卻是正好。
皇帝駕崩之信傳來,太子正在城頭督陣,接信顧不上其他,連忙回宮,主持國喪。此時已是第二日正午時分,張守正等一幹閣老亦自相陪,隻遣徐玉、藍風兩員大將繼續追襲靖王殘部。
待得惠帝落葬,已是七日之後,這還是戰時一切從簡,不然少說也要在大內中停靈七七四十九日,太子以儲君之身主持大葬,等到塵埃落定,張守正奏上一本,言道國不可無君,就請太子即時登基,眾大臣亦自上書苦勸,太子推辭不得,就在國葬次日,正式登基,改年號永昌,號為平帝,乃為平定禍亂之意。
是年即為永昌元年,平帝登基之後一來大赦天下,二來重重封賞京師之役中有功的文武大臣。最顯眼者,乃是冊封正一道士秦鈞為顯通真人,總領天下僧道尼冠之事,雖無國師的名號,卻已有國師之實。一通大肆封賞之後,眾臣工幸運者官升三級,差者也得調往肥差,上下揩油。文淵閣幾個大學士亦有加封,唯獨對張守正並無封蔭,隻賜了黃金千兩,美婢十人。
第五百四十三章 煉化祁飛
張守正隻得些許財帛美人,到也在朝野意料之中。這位兩朝元老為人勤懇,剛正不阿,一手提拔了許多門生弟子,就算軍方大將之中也有後生晚輩,可謂權傾朝野。此次惠帝昏厥,大部分朝政雜務皆有這位老人一肩承擔,又能當機立斷,招攬各方勤王之師,終於擊退叛軍。
首輔之職已是人臣之極,再往上隻有異姓封王,但自古以來無論何朝何代,異姓王爺大多無有善終,就算太子有意,張守正也必會推辭不受,反不如直接賜下金銀布帛。但張守正封無可封,膝下卻還有兒孫家人,依著慣例,總要封蔭子孫,至少張亦如一個驃騎將軍是跑不掉的,但太子不知如何想法,居然連這點官職也吝於賜下。這道聖旨一出,朝野之中就有些議論,說是惠帝一死,太子登基,就要革新朝政,連帶前朝元老也要遭殃,張守正便是首當其衝。
朝野之上議論紛紛,張守正卻安之若素,依舊主持朝政,一麵部署兵力,對靖王節節進逼,一麵安撫民生。大明千年基業,民豐物阜,繁盛之極。但經歷靖王之變,戰火蔓延,壯丁稀缺,田地荒蕪,加之災民四散,各地餓殍處處,甚至有了人食人的慘劇。
張守正為首的內閣能臣們,頒布一係列措施,使民生得以休養生息,用的是黃老無為而治之旨。葉向天果然在張府中盤桓數日,傳授張亦如上乘道法。張亦如亦已到了煉罡絕頂之境,下一步要著手凝練金丹。這些時日跟隨祖父身旁,一麵護衛,一麵得其親炙治國之道,對道心磨礪大有裨益。
他修煉的先天庚金劍訣,不求多加變化,隻在劍氣淩厲上下功夫。比之洞虛劍訣包羅萬有,靈光千變的要旨更專注於劍意精純之道。葉向天的根本道訣雖是正反五行混元滅道真法,但以法相大宗師級數眼光瞧來,指點弟子修行還是綽綽有餘。且字字珠璣,不過隻言片語便將張亦如如今修行境界、桎梏,點的通透。
張亦如得了乃師麵授機宜,對自家修行之路瞭然於心,自是不慌不忙,依舊靜心打磨劍氣,靜待機緣到來。這便是名門大派,有師徒傳承的好處,修行到了哪一步境界,該當如何盤磨心境,如何打熬根基,有無數先賢經驗,自然穩固之極。換做一般的散修,怕不早已迫不及待,嚐試凝丹,結果要麽功虧一簣,要麽缺少最為關鍵的一閃靈光,就算結成金丹,也隻得下般品相,白費了一番苦功,連帶日後修行之途也自荊棘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