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頁
明天我就傾家蕩產[娛樂圈] 作者:清明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是同類裏的中上,一個是同類裏的第一,這特麽哪個更好不是一目了然的嗎?!」
「實名反對樓上的比較方法。是比較應該是橫向比較,但這次是秦家娛樂內部公司兩位老總的作品比較!人家公司是專門來投資拍攝作品給觀眾看的!那就應該把觀眾的體驗感放在第一位!
我管這兩個作品拍攝難度誰大誰小,我就隻知道,我看《小破案》,我高興,恨不得一口氣追十集!我看《貓與煙花》,就一般!貓很好看我知道但也不能連續讓我看四十分鍾吧?」
「……」
人手小論文的第一天,大家的討論重點都放在究竟是《小破案》更好看還是《貓與煙花》更好看這件事情上了,大眾的觀點總體而言還都是認為《小破案》更好看的,畢竟劇情精彩,尤其這段時間播出的案件裏!
公子小白白作為一個同人作者,她也許劇情設置一般般,原創人物寫得也一般般,推理故事更是全靠後期蘑菇大佬和導演小司馬幫她彌補,但人家能當一個全職作者不是沒有優點的——
她最懂讀者想要看什麽場景!
換算成電視劇,那就是她最懂觀眾想要看什麽內容!
這一次的案件,探長剛好點了兩個探員去,一男一女。
女的,是個安樂椅偵探,一身蕾絲長裙,西歐淑女扮相,是被她的姑媽推薦來「長長見識」的,順帶一提,她的姑媽是著名鄉村偵探馬普爾小姐。
男的,則是來自蘇格蘭場的探員,一身立領黑色風衣,要是身高不夠都不敢穿上身!他本人其實能力一般般,但架不住他日常跟隨的他們蘇格蘭場的顧問很牛逼,以至於他本人的破案履歷就格外的好看了。
對,他一直跟隨一起破案的顧問就是大名鼎鼎的福爾摩斯。
然後這兩位探員還因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城市和鄉村間的相互歧視),互相有些別苗頭,一開始領了案件、對案件有了個大致了解之後,一出門,相互看了對方一眼,就扭頭各走各的,踏上了獨自偵查案件、並且時不時就連線他們遠方正在織毛衣的姑媽或者正在抓小偷/拉小提琴/和華生吹牛逼/幫委託人破案的大顧問。
所以這一案,表麵上是馬普爾小姐的侄女vs大偵探福爾摩斯的助手,在觀眾的眼裏,那就是馬普爾小姐vs福爾摩斯!再四捨五入一下,那就是阿加莎對戰柯南道爾!
就問你想不想看!
就問你激不激動!
激動你還不投票?!
於是那兩天,苟總的支持票數是秦總的三倍,評論區裏還在支持秦總的除了紀錄片的忠實愛好者們(小眾)和貓咪的狂熱愛好者們(同樣是小眾),就沒人了。
大家的統一口徑都是「《貓與煙花》雖然好看,但《小破案》更絕」!
正統文學很好,但腦洞沙雕文更棒!
結果很快,下一個星期,《小破案》的這一個案件結束了——案件就是馬普爾和福爾摩斯通過片麵的線索,都比自家的兩個小探員提前知道了兇手,但為了給自家孩子成長,他們沒有說出兇手的名字,而是讓他們再思考思考,最終,兩位想破腦袋也沒把案情想明白的探員不得不麵對麵握手言和,共享信息,終於把這一案給破了!
劇情其實很peace and love,符合一般電視劇規律,就是觀眾有些小失望——他們其實真的很想知道這倆偵探哪個更厲害來著?但也知道同人劇大概不敢真的把他們拿出來作比較……
與此同時,《貓與煙花》的紀錄片劇情進入了第一個令觀眾心情起伏的高潮段落——那隻曾經讓古鴿幾度落淚的奶牛貓貓包包的離世。
《貓與煙花》這部紀錄片走的套路其實還是挺老的,就是把一些因為人為原因很悽慘的貓貓全都找過來,展示在鏡頭前,然後勾起觀眾的同情心和愧疚心,從而讓大家產生一種「不要遺棄小動物」的意識。
第一集 是三彩貓貓的獨美。
第二第三第四集 則是一隻遭到了人為虐待的貓咪,這隻貓咪的毛長得都遮住眼睛了,護士小姐姐把頭上的毛撥開,才看到貓咪的眼睛都發炎了,一隻眼睛都要看不見了。
這三集就是講述了這隻貓咪是怎麽一點一點被醫護人員給治好,然後又是怎麽從一個見到人靠近就要嘶吼、掙紮,怎麽都不肯配合治療的貓咪,重新又變成一隻雖然不粘人、但和其他貓咪一樣很正常的小貓咪的。
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集 講述的則是一對母子,一隻被拋棄的流浪貓和她的流浪貓二代。鏡頭通過展現一代流浪貓和二代流浪貓在情感上、對待人類的態度上的不同,來展現人類的拋棄行為,對於貓咪的傷害不僅僅是一生的,甚至還會影響到下一代。
其實觀眾在看這幾集劇情的時候,就已經有許多跟著這段劇情在反思自己,並且在為受虐的貓咪祈福和流淚了——隻是這段劇情運氣不太好,遭遇的是《小破案》裏的阿加莎對戰柯南道爾_(:3」∠)_
但到奶牛貓貓包包出現的時候,一切時機都恰恰好。
《小破案》的下一個案子又是一個看了眼劇情介紹和嫌疑人介紹就大致能猜出兇手的案件,比起之前那個案子的看點要少了不少。
與此同時,包包一出場就沒能站起來的一直躺在那裏的紫色毛形象也吸引了不少觀眾的注意力,尤其是在下一集,作為誌願者的戴著口罩的古鴿突然間撞見了隔著玻璃牆的奶牛貓包包的時候。
「實名反對樓上的比較方法。是比較應該是橫向比較,但這次是秦家娛樂內部公司兩位老總的作品比較!人家公司是專門來投資拍攝作品給觀眾看的!那就應該把觀眾的體驗感放在第一位!
我管這兩個作品拍攝難度誰大誰小,我就隻知道,我看《小破案》,我高興,恨不得一口氣追十集!我看《貓與煙花》,就一般!貓很好看我知道但也不能連續讓我看四十分鍾吧?」
「……」
人手小論文的第一天,大家的討論重點都放在究竟是《小破案》更好看還是《貓與煙花》更好看這件事情上了,大眾的觀點總體而言還都是認為《小破案》更好看的,畢竟劇情精彩,尤其這段時間播出的案件裏!
公子小白白作為一個同人作者,她也許劇情設置一般般,原創人物寫得也一般般,推理故事更是全靠後期蘑菇大佬和導演小司馬幫她彌補,但人家能當一個全職作者不是沒有優點的——
她最懂讀者想要看什麽場景!
換算成電視劇,那就是她最懂觀眾想要看什麽內容!
這一次的案件,探長剛好點了兩個探員去,一男一女。
女的,是個安樂椅偵探,一身蕾絲長裙,西歐淑女扮相,是被她的姑媽推薦來「長長見識」的,順帶一提,她的姑媽是著名鄉村偵探馬普爾小姐。
男的,則是來自蘇格蘭場的探員,一身立領黑色風衣,要是身高不夠都不敢穿上身!他本人其實能力一般般,但架不住他日常跟隨的他們蘇格蘭場的顧問很牛逼,以至於他本人的破案履歷就格外的好看了。
對,他一直跟隨一起破案的顧問就是大名鼎鼎的福爾摩斯。
然後這兩位探員還因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城市和鄉村間的相互歧視),互相有些別苗頭,一開始領了案件、對案件有了個大致了解之後,一出門,相互看了對方一眼,就扭頭各走各的,踏上了獨自偵查案件、並且時不時就連線他們遠方正在織毛衣的姑媽或者正在抓小偷/拉小提琴/和華生吹牛逼/幫委託人破案的大顧問。
所以這一案,表麵上是馬普爾小姐的侄女vs大偵探福爾摩斯的助手,在觀眾的眼裏,那就是馬普爾小姐vs福爾摩斯!再四捨五入一下,那就是阿加莎對戰柯南道爾!
就問你想不想看!
就問你激不激動!
激動你還不投票?!
於是那兩天,苟總的支持票數是秦總的三倍,評論區裏還在支持秦總的除了紀錄片的忠實愛好者們(小眾)和貓咪的狂熱愛好者們(同樣是小眾),就沒人了。
大家的統一口徑都是「《貓與煙花》雖然好看,但《小破案》更絕」!
正統文學很好,但腦洞沙雕文更棒!
結果很快,下一個星期,《小破案》的這一個案件結束了——案件就是馬普爾和福爾摩斯通過片麵的線索,都比自家的兩個小探員提前知道了兇手,但為了給自家孩子成長,他們沒有說出兇手的名字,而是讓他們再思考思考,最終,兩位想破腦袋也沒把案情想明白的探員不得不麵對麵握手言和,共享信息,終於把這一案給破了!
劇情其實很peace and love,符合一般電視劇規律,就是觀眾有些小失望——他們其實真的很想知道這倆偵探哪個更厲害來著?但也知道同人劇大概不敢真的把他們拿出來作比較……
與此同時,《貓與煙花》的紀錄片劇情進入了第一個令觀眾心情起伏的高潮段落——那隻曾經讓古鴿幾度落淚的奶牛貓貓包包的離世。
《貓與煙花》這部紀錄片走的套路其實還是挺老的,就是把一些因為人為原因很悽慘的貓貓全都找過來,展示在鏡頭前,然後勾起觀眾的同情心和愧疚心,從而讓大家產生一種「不要遺棄小動物」的意識。
第一集 是三彩貓貓的獨美。
第二第三第四集 則是一隻遭到了人為虐待的貓咪,這隻貓咪的毛長得都遮住眼睛了,護士小姐姐把頭上的毛撥開,才看到貓咪的眼睛都發炎了,一隻眼睛都要看不見了。
這三集就是講述了這隻貓咪是怎麽一點一點被醫護人員給治好,然後又是怎麽從一個見到人靠近就要嘶吼、掙紮,怎麽都不肯配合治療的貓咪,重新又變成一隻雖然不粘人、但和其他貓咪一樣很正常的小貓咪的。
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集 講述的則是一對母子,一隻被拋棄的流浪貓和她的流浪貓二代。鏡頭通過展現一代流浪貓和二代流浪貓在情感上、對待人類的態度上的不同,來展現人類的拋棄行為,對於貓咪的傷害不僅僅是一生的,甚至還會影響到下一代。
其實觀眾在看這幾集劇情的時候,就已經有許多跟著這段劇情在反思自己,並且在為受虐的貓咪祈福和流淚了——隻是這段劇情運氣不太好,遭遇的是《小破案》裏的阿加莎對戰柯南道爾_(:3」∠)_
但到奶牛貓貓包包出現的時候,一切時機都恰恰好。
《小破案》的下一個案子又是一個看了眼劇情介紹和嫌疑人介紹就大致能猜出兇手的案件,比起之前那個案子的看點要少了不少。
與此同時,包包一出場就沒能站起來的一直躺在那裏的紫色毛形象也吸引了不少觀眾的注意力,尤其是在下一集,作為誌願者的戴著口罩的古鴿突然間撞見了隔著玻璃牆的奶牛貓包包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