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揣度,那是他暮年的黯然:早歲的渴念經已褪色,年華、機會,俱皆失盡,遠遊歐洲之於木心,隆重而神聖,猶如聲譽,遲遲到來,滋味已變,如他詩中所寫:「龐貝城鑰匙交給我,龐貝已是廢墟。」
日後耶魯大學美術館舉辦他畢生唯一的體麵的畫展,開幕式他也不肯出席。
而少爺出門,便須體麵。他要自己如昔年的紳士般去到歐洲,如他少年時在無數譯著中讀到的那樣。劉丹與休莫斯的盛情,足夠體麵,現在想來,也隻一九九四年那回,木心被說動,悄悄備齊他力所能及的行頭——正裝、便裝、禮帽、便帽,還親手修改了一件淺白色細麻布背心——果真啟程了。
劉丹(左)、木心、亞歷山大·夢露(右)
當然,有我陪著。老去的少爺哪有單獨出行的呢,何況我隨時舉著錄像機。
我說你管自走動,別看我,拍下來,以後可以剪輯。平日他絕少讓人拍攝他,這回他都依從,孩子般羞笑著,躍躍欲試。所幸他那回的好興致,日後除了由紐約兩位電影人於二〇一〇年為他拍攝的紀錄片,他唯一的日常影像,便是這份,那年他六十七歲,形貌舉止,成熟而壯健。
真的,木心全程扮演了自己的英國行,舉止帶著所有人自知被錄像的輕微緊張,漸漸展開他暗自修煉一輩子的瀟灑。如今回看影像,他果真有風度,亦且老了,如木心這樣的傢夥老了,便是風度啊。
然而如我所料,他對英國嚴重失望了:二戰後的歐陸,世紀末的列強,豈能核對木心早歲在譯作中下載的十九世紀想像——雖然他隻到了英國——自莎士比亞到王爾德,他的烙印般的英國記憶(包括五十年代飾演哈姆雷特而風靡他那代中國人的英國名演員勞倫斯·奧利佛),休想印證一九九四年的英國。
「平民化了,平民化了。」他喃喃說道。
有時他甚至生氣,當眼看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名人墓碑全都嵌在大理石地麵上,任由遊客的無數鞋與腳走動踩踏,木心臉色發青。「豈有此理!」他惶急地對我說,「怎麽可以這樣!」
他讚美休莫斯都鐸莊園的角角落落,以為處處都是「對的」,但他不明白為什麽富有的休莫斯老是穿著牛仔褲和襯衫。
他以歐洲各國為題的詩作,怕有逾百首吧,我未能詳察英國行之後,他筆下的歐洲是否出現微妙的變化。
新世紀初,我曾將木心的全套著作推薦給德國人顧彬,一位翻譯了許多中國當代詩作的漢學家。翌年又見到他,我沒問他讀了沒有(那是我對木心做過的唯一的後悔之事),倒是他問了一句:
「你的那位木心,去過丹麥?」
我不記得是否說了實話,我僅知道,如我一輩的二十幾位中國作家與詩人的作品,早在八九十年代就有了各種語言的譯本,常會受邀出訪,甚或久居英國或法國。今天,歐美中國文學的閱讀者仍然沒人知道誰是木心,當那次顧彬先生問起,木心已年近八十,如今則辭世六年了。
他辭世六年了。去歲春夏,bbc的英國人兩度來到烏鎮,為大型文獻紀錄片《文明》的中國山水畫部分,選擇木心的轉印畫允作話頭。今年,大英圖書館的英國人又是幾度來烏鎮審察,十月,帶著拜倫、蘭姆、王爾德、伍爾夫夫人的手稿,進入木心美術館。
「豈有此理!怎麽可以這樣!」
我又想起木心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那副惶急相,準確地說,是從我自己錄下的影像中看見他在倫敦街頭昂然行走。街風吹起他的白髮。這烏鎮的孩子。
實話說,我已不記得英國之行的詳細。倒有兩件事,想來如在昨日。
一是即將離英的前一天,木心取了私錢,要我陪他去莊園附近的小鎮老店購物。每有稍稍奢侈的用度,他總會格外沉靜,那天他乖極了,倒像我是他的家長,領他買糖。到得店鋪,稍稍看過,他選了白金戒指、襯衫袖扣,還有別的兩件什麽,一聲不響付了錢。
我想起我的母親,她也是浙人,也抱著不與人說的奢念和儉省,心裏存著很少幾件自以為值錢的物事(也許十數年,也許半輩子),終於決定了,並不猶豫、講價,靜靜買下,藏起來。而由民國過來的蘇浙籍上海人,從來是認英國貨的。
此後木心常戴那枚戒指,但從未見他扣上那對袖扣。莫非他念著哪天自己展覽的開幕式,可以戴上?
二〇一一年底,他快死了,譫妄著,這麽說道:「以後你出去講演……戴上袖扣……把手舉起來,讓人看見,就說……我送你的。」整理遺物時,我忘了那段話,卻在一個小盒子裏看見那對袖扣,也像我母親的習慣,貴重的小件,裹著手帕。
另一片刻是入住休莫斯莊園的翌日——啊,遠遊的最美的時光總在抵達之初——陰,晨起,出莊園,我們緩緩走向林邊的田野。空氣濕潤,四外是初夏的青綠,間或,隔著樹叢,遠遠傳來清亮的馬鳴。木心停了步子,轉向我,掏出煙來:
「呀!長遠不聽見馬叫了……」他滿臉感動的樣子,佇足聆聽,忽而一激靈:「歐陽修這首你讀過嗎,我小時候歡喜,倒還記得。」
於是他轉睛看定林野的某處,帶著啟始背誦時默想句子的近乎癡呆的專注,幾分羞澀,而終於決然背誦,一句不斷地,念了出來。
日後耶魯大學美術館舉辦他畢生唯一的體麵的畫展,開幕式他也不肯出席。
而少爺出門,便須體麵。他要自己如昔年的紳士般去到歐洲,如他少年時在無數譯著中讀到的那樣。劉丹與休莫斯的盛情,足夠體麵,現在想來,也隻一九九四年那回,木心被說動,悄悄備齊他力所能及的行頭——正裝、便裝、禮帽、便帽,還親手修改了一件淺白色細麻布背心——果真啟程了。
劉丹(左)、木心、亞歷山大·夢露(右)
當然,有我陪著。老去的少爺哪有單獨出行的呢,何況我隨時舉著錄像機。
我說你管自走動,別看我,拍下來,以後可以剪輯。平日他絕少讓人拍攝他,這回他都依從,孩子般羞笑著,躍躍欲試。所幸他那回的好興致,日後除了由紐約兩位電影人於二〇一〇年為他拍攝的紀錄片,他唯一的日常影像,便是這份,那年他六十七歲,形貌舉止,成熟而壯健。
真的,木心全程扮演了自己的英國行,舉止帶著所有人自知被錄像的輕微緊張,漸漸展開他暗自修煉一輩子的瀟灑。如今回看影像,他果真有風度,亦且老了,如木心這樣的傢夥老了,便是風度啊。
然而如我所料,他對英國嚴重失望了:二戰後的歐陸,世紀末的列強,豈能核對木心早歲在譯作中下載的十九世紀想像——雖然他隻到了英國——自莎士比亞到王爾德,他的烙印般的英國記憶(包括五十年代飾演哈姆雷特而風靡他那代中國人的英國名演員勞倫斯·奧利佛),休想印證一九九四年的英國。
「平民化了,平民化了。」他喃喃說道。
有時他甚至生氣,當眼看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名人墓碑全都嵌在大理石地麵上,任由遊客的無數鞋與腳走動踩踏,木心臉色發青。「豈有此理!」他惶急地對我說,「怎麽可以這樣!」
他讚美休莫斯都鐸莊園的角角落落,以為處處都是「對的」,但他不明白為什麽富有的休莫斯老是穿著牛仔褲和襯衫。
他以歐洲各國為題的詩作,怕有逾百首吧,我未能詳察英國行之後,他筆下的歐洲是否出現微妙的變化。
新世紀初,我曾將木心的全套著作推薦給德國人顧彬,一位翻譯了許多中國當代詩作的漢學家。翌年又見到他,我沒問他讀了沒有(那是我對木心做過的唯一的後悔之事),倒是他問了一句:
「你的那位木心,去過丹麥?」
我不記得是否說了實話,我僅知道,如我一輩的二十幾位中國作家與詩人的作品,早在八九十年代就有了各種語言的譯本,常會受邀出訪,甚或久居英國或法國。今天,歐美中國文學的閱讀者仍然沒人知道誰是木心,當那次顧彬先生問起,木心已年近八十,如今則辭世六年了。
他辭世六年了。去歲春夏,bbc的英國人兩度來到烏鎮,為大型文獻紀錄片《文明》的中國山水畫部分,選擇木心的轉印畫允作話頭。今年,大英圖書館的英國人又是幾度來烏鎮審察,十月,帶著拜倫、蘭姆、王爾德、伍爾夫夫人的手稿,進入木心美術館。
「豈有此理!怎麽可以這樣!」
我又想起木心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那副惶急相,準確地說,是從我自己錄下的影像中看見他在倫敦街頭昂然行走。街風吹起他的白髮。這烏鎮的孩子。
實話說,我已不記得英國之行的詳細。倒有兩件事,想來如在昨日。
一是即將離英的前一天,木心取了私錢,要我陪他去莊園附近的小鎮老店購物。每有稍稍奢侈的用度,他總會格外沉靜,那天他乖極了,倒像我是他的家長,領他買糖。到得店鋪,稍稍看過,他選了白金戒指、襯衫袖扣,還有別的兩件什麽,一聲不響付了錢。
我想起我的母親,她也是浙人,也抱著不與人說的奢念和儉省,心裏存著很少幾件自以為值錢的物事(也許十數年,也許半輩子),終於決定了,並不猶豫、講價,靜靜買下,藏起來。而由民國過來的蘇浙籍上海人,從來是認英國貨的。
此後木心常戴那枚戒指,但從未見他扣上那對袖扣。莫非他念著哪天自己展覽的開幕式,可以戴上?
二〇一一年底,他快死了,譫妄著,這麽說道:「以後你出去講演……戴上袖扣……把手舉起來,讓人看見,就說……我送你的。」整理遺物時,我忘了那段話,卻在一個小盒子裏看見那對袖扣,也像我母親的習慣,貴重的小件,裹著手帕。
另一片刻是入住休莫斯莊園的翌日——啊,遠遊的最美的時光總在抵達之初——陰,晨起,出莊園,我們緩緩走向林邊的田野。空氣濕潤,四外是初夏的青綠,間或,隔著樹叢,遠遠傳來清亮的馬鳴。木心停了步子,轉向我,掏出煙來:
「呀!長遠不聽見馬叫了……」他滿臉感動的樣子,佇足聆聽,忽而一激靈:「歐陽修這首你讀過嗎,我小時候歡喜,倒還記得。」
於是他轉睛看定林野的某處,帶著啟始背誦時默想句子的近乎癡呆的專注,幾分羞澀,而終於決然背誦,一句不斷地,念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