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死罷……麻煩!伊不讓你死。
他在十二樓這樣抱怨過。誰「不讓」?命運麽?「命運很精緻。」這是他寫過的話。他以自己的漸漸熄滅,教我什麽是死:他其實也不知道。他不知道機器房,不知道自己怎樣昂著臉艱難喘息,不知道喘息之際,我在北京撰寫他的訃告,也不知道十幾位年輕人天天在門外等著見他,翌日,十二月十六日,我趕去出席《南方人物周刊》設在北京的頒獎會。他們事先通知我:今歲五十位「年度魅力人物」中,木心列名——可憐的獎項。那奉獻般的喘息才是人的光榮與魅力——上台後我問眾人:「誰知道木心?誰讀過他?」所有中年人靜默著,除了《南方人物周刊》的副主編楊子,但數十位年輕人紛紛舉手了。先生回國的六年間,我每到各地大學講演,每次,每一次,至少有一位青年起立問道:
「能談談木心先生嗎,他最近在寫什麽書?」
我會謝謝提問的青年,但不應答。除了六年前那篇推介,我不在公開場合說及木心。此刻看著隱在會場暗影中的年輕人,我不會說,昨夜我已開寫木心的訃告,不會說,昨天下午我在那間機器房。
十二月十七、十八、十九日,小代連續報告同樣的情況:「陳老師別擔心,他就像睡著了,很平靜。」他和我並肩目擊先生那天的喘息,不會騙我,安慰我。快要年底了,每一牽念,引我無端想像先生可能會沉睡到春節。不知來自何處的知識:無知覺的病人有時靜靜睡幾個月,睡半年,甚至更久長。「就像睡著一樣」,那就好。我無能分辨這是希冀還是幻想。我確切的記憶是機器房:我開始信賴它,並由它轉為想像,想像先生由機器維持的殘喘,或將延長。
但另一念頭隨即刺來:先生果真完全失去意識,「像睡著一樣」?!要是夜半醒來,瞬息知覺,發現被囚禁,他對誰說?他有氣力說?
每一刺,這思路便即迅速閃開,如俗語所說,不去想,也不敢想。
下旬早經排滿上海安排的三場活動,一結束就能去桐鄉。我高興起來:過去六年從未這般密集地去到烏鎮,現在那裏像是我的故家。二十日我在做什麽?很久後才想起來,是與兩位老友撤了聯展,黃昏去一家書店簽售畫冊。夜裏聚餐,談笑,有瓦罐土雞湯,鵝黃的雞油浮在湯麵上——烏鎮沈師傅的雞湯也是油水晶瑩,有冬筍,有火腿——席間和小代通電話:「還是像睡著了一樣,陳老師,你放心。」回家已是深夜,翌晨,二十一日,我被出版社老闆劉瑞琳電話叫醒:「先生死了。」
天氣好極了。北京難得大晴。我不震驚,也無所謂相信不相信——在我讀過的描述中,聽取噩耗的人總會「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內心很深很深的什麽位置,那一瞬,是有那麽一聲響,如被悶住的敲擊,不很重,也不疼痛,隻是一擊……起身撥給小代,他說,是的。我喜歡他說話總是鎮靜。他說半夜他們被叫起來,趕過去,據醫生記錄,死亡時間是淩晨三點。劉老闆的消息則來自一位烏鎮郵局職員清早發布的微博,她於是向我求證。之後數小時,接連幾十通簡訊進來,安慰我,要我節哀,我不會存號,不知是誰。
忙碌開始了。第一動作是在訃告空格填上日期,發出,事先已商定由出版社與烏鎮同時公布。之後我與向宏確認:晚晴小築二樓客廳馬上著手布置靈堂,葬禮與追思會定二十四日……預訂了二十二日去到杭州的機票,通知上海的活動全部取消,給我認識的木心讀者與評論者先後去了電話……
葬禮。我從未操辦過葬禮。葬禮要有音樂。夜裏在畫室的成堆碟片中匆忙翻尋並試聽我要選擇的樂章,想起好久沒聽音樂了。多好聽啊,多麽對!在巴赫《十二平均律》首曲一迭聲亮閃閃的旋律中,我分明看見先生平躺在那裏——為什麽是《十二平均律》首曲——太好了!巴赫!還有薩繆爾·巴伯的慢板!還有莫紮特《安魂曲》第八樂章的焦慮與絕望……先生會同意的。我不管他同意不同意。還有貝多芬《第135號作品弦樂四重奏》的第三樂章。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先生再三提及這一段,其時我從未聽過,之後終於買到了,要他來,他默默聽了一刻鍾,顯然藏著不想說出的隱衷,很久不說話。麻煩的是選取蕭邦。先生喜歡蕭邦。我有魯賓斯坦全集,但是找了很久,同時,正在播放的別的曲子——好像是勃拉姆斯——響徹畫室,以音樂自己的邏輯和那股蠻勁,轟然前進。一時我忘記先生死了。桐鄉醫院重症病房的記憶被音樂輕易掀翻、覆蓋、超越,但我隨即想到——好像頭一次想到那樣——巴赫與貝多芬也都死了,早就死了。
深宵鋪開宣紙用毛筆抄寫先生自撰的聯,這也是我從未做過的事。攤在地上看,為格外寫壞的某一筆,理紙重寫。選出稍微可看的兩對,預備分別用在桐鄉葬禮和烏鎮的靈堂。這麽做著,我發現自己毫無悲傷,甚至如我往常畫畫寫寫時,竟自得意起來。胡蘭成描述他為亡妻選擇棺材,運送途中對著鄉人極口誇耀這棺材的良木,口沫橫飛。二十多年前讀到,驚異這描述何其悲慘而坦率。深更半夜了,此刻我也在這乖謬的得意中嗎?
現在寫到艱難的部分了。我知道,其實無法描述。當我湊近玻璃罩細看木心,很久才認出盛放並封鎖他的是一台狹長的冰櫃。
他在十二樓這樣抱怨過。誰「不讓」?命運麽?「命運很精緻。」這是他寫過的話。他以自己的漸漸熄滅,教我什麽是死:他其實也不知道。他不知道機器房,不知道自己怎樣昂著臉艱難喘息,不知道喘息之際,我在北京撰寫他的訃告,也不知道十幾位年輕人天天在門外等著見他,翌日,十二月十六日,我趕去出席《南方人物周刊》設在北京的頒獎會。他們事先通知我:今歲五十位「年度魅力人物」中,木心列名——可憐的獎項。那奉獻般的喘息才是人的光榮與魅力——上台後我問眾人:「誰知道木心?誰讀過他?」所有中年人靜默著,除了《南方人物周刊》的副主編楊子,但數十位年輕人紛紛舉手了。先生回國的六年間,我每到各地大學講演,每次,每一次,至少有一位青年起立問道:
「能談談木心先生嗎,他最近在寫什麽書?」
我會謝謝提問的青年,但不應答。除了六年前那篇推介,我不在公開場合說及木心。此刻看著隱在會場暗影中的年輕人,我不會說,昨夜我已開寫木心的訃告,不會說,昨天下午我在那間機器房。
十二月十七、十八、十九日,小代連續報告同樣的情況:「陳老師別擔心,他就像睡著了,很平靜。」他和我並肩目擊先生那天的喘息,不會騙我,安慰我。快要年底了,每一牽念,引我無端想像先生可能會沉睡到春節。不知來自何處的知識:無知覺的病人有時靜靜睡幾個月,睡半年,甚至更久長。「就像睡著一樣」,那就好。我無能分辨這是希冀還是幻想。我確切的記憶是機器房:我開始信賴它,並由它轉為想像,想像先生由機器維持的殘喘,或將延長。
但另一念頭隨即刺來:先生果真完全失去意識,「像睡著一樣」?!要是夜半醒來,瞬息知覺,發現被囚禁,他對誰說?他有氣力說?
每一刺,這思路便即迅速閃開,如俗語所說,不去想,也不敢想。
下旬早經排滿上海安排的三場活動,一結束就能去桐鄉。我高興起來:過去六年從未這般密集地去到烏鎮,現在那裏像是我的故家。二十日我在做什麽?很久後才想起來,是與兩位老友撤了聯展,黃昏去一家書店簽售畫冊。夜裏聚餐,談笑,有瓦罐土雞湯,鵝黃的雞油浮在湯麵上——烏鎮沈師傅的雞湯也是油水晶瑩,有冬筍,有火腿——席間和小代通電話:「還是像睡著了一樣,陳老師,你放心。」回家已是深夜,翌晨,二十一日,我被出版社老闆劉瑞琳電話叫醒:「先生死了。」
天氣好極了。北京難得大晴。我不震驚,也無所謂相信不相信——在我讀過的描述中,聽取噩耗的人總會「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內心很深很深的什麽位置,那一瞬,是有那麽一聲響,如被悶住的敲擊,不很重,也不疼痛,隻是一擊……起身撥給小代,他說,是的。我喜歡他說話總是鎮靜。他說半夜他們被叫起來,趕過去,據醫生記錄,死亡時間是淩晨三點。劉老闆的消息則來自一位烏鎮郵局職員清早發布的微博,她於是向我求證。之後數小時,接連幾十通簡訊進來,安慰我,要我節哀,我不會存號,不知是誰。
忙碌開始了。第一動作是在訃告空格填上日期,發出,事先已商定由出版社與烏鎮同時公布。之後我與向宏確認:晚晴小築二樓客廳馬上著手布置靈堂,葬禮與追思會定二十四日……預訂了二十二日去到杭州的機票,通知上海的活動全部取消,給我認識的木心讀者與評論者先後去了電話……
葬禮。我從未操辦過葬禮。葬禮要有音樂。夜裏在畫室的成堆碟片中匆忙翻尋並試聽我要選擇的樂章,想起好久沒聽音樂了。多好聽啊,多麽對!在巴赫《十二平均律》首曲一迭聲亮閃閃的旋律中,我分明看見先生平躺在那裏——為什麽是《十二平均律》首曲——太好了!巴赫!還有薩繆爾·巴伯的慢板!還有莫紮特《安魂曲》第八樂章的焦慮與絕望……先生會同意的。我不管他同意不同意。還有貝多芬《第135號作品弦樂四重奏》的第三樂章。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先生再三提及這一段,其時我從未聽過,之後終於買到了,要他來,他默默聽了一刻鍾,顯然藏著不想說出的隱衷,很久不說話。麻煩的是選取蕭邦。先生喜歡蕭邦。我有魯賓斯坦全集,但是找了很久,同時,正在播放的別的曲子——好像是勃拉姆斯——響徹畫室,以音樂自己的邏輯和那股蠻勁,轟然前進。一時我忘記先生死了。桐鄉醫院重症病房的記憶被音樂輕易掀翻、覆蓋、超越,但我隨即想到——好像頭一次想到那樣——巴赫與貝多芬也都死了,早就死了。
深宵鋪開宣紙用毛筆抄寫先生自撰的聯,這也是我從未做過的事。攤在地上看,為格外寫壞的某一筆,理紙重寫。選出稍微可看的兩對,預備分別用在桐鄉葬禮和烏鎮的靈堂。這麽做著,我發現自己毫無悲傷,甚至如我往常畫畫寫寫時,竟自得意起來。胡蘭成描述他為亡妻選擇棺材,運送途中對著鄉人極口誇耀這棺材的良木,口沫橫飛。二十多年前讀到,驚異這描述何其悲慘而坦率。深更半夜了,此刻我也在這乖謬的得意中嗎?
現在寫到艱難的部分了。我知道,其實無法描述。當我湊近玻璃罩細看木心,很久才認出盛放並封鎖他的是一台狹長的冰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