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 中共七大開幕,王明被抬到會場。
有的論著說:「王明本屬應予檢討的頭號人物,但因患重病未能參加全程的會議。王明本來要向大會請假,毛澤東親自上門勸說,請王明務必參加大會的開幕式。於是,王明被抬著擔架送入會場。」[788]
王明在《中共半世紀》一書中說:在七大正式開幕前半小時左右,毛澤東走到他的床前客氣地請他參加開幕式,說「你到那裏躺十五分鍾就行了」,以顯示全黨在毛澤東領導下的空前團結。「我和稼祥坐擔架先後到達會場後,毛澤東立即登台致簡短的開幕詞,宣布大會開幕。然後通過主席團名單和議事日程。這一切一共花了的確約十五分鍾的時間。當劉少奇宣布毛澤東作政治報告時,我就叫人把我抬出會場了。」[789]
《傳記與回憶》說:「毛澤東知道,王明不出席大會,對他是很難看的。他自己去請王明到會。大會開幕日,他派擔架把王明抬到會場。但是,王明到會不過幾分鍾,就離開了會場,因為他不願意聽毛澤東的偽造。」
同日 國民政府公布國民參政會第四屆參政員290人名單,內中仍有中共參政員陳紹禹等7人。
4月30日 周恩來在中共七大上的發言《論統一戰線》中,全麵總結了黨在統一戰線問題上的經驗,批評了王明的右傾錯誤,同時也作了自我批評。他說:抗戰初期「在武漢,我們自己也有錯誤。就是說,當時在武漢作領導工作的同誌,我也在內,著重在相信國民黨的力量可以打勝仗,而輕視發展我們自己的力量,在戰爭上強調運動戰,輕視遊擊戰。所以在武漢時期,我們在長江流域的工作,沒有能象華北一樣,利用國民黨軍隊撤退的時候,到農村去,發動農民,廣泛發展遊擊戰爭」。還說:「一九三七年的十二月會議上,又有人主張不要分什麽左、中、右,隻要抗日與不抗日之分,抗日與親日之分,除了親日派之外,剩下的就是鐵板一塊,都是堅決抗日的。這是受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影響。所以第二個武漢時期,就把國民黨蔣介石的軍閥性、法西斯性都抹殺了,認為站在一起,一般高、一般美、一般漂亮」;武漢時期還有人說我們和國民黨「是『求同而非異』,就是說隻有同而沒有異」,不懂得領導權問題,「說隻要抗戰就是統一,說蔣介石的政府已經開始民主化,人民已經得到充分自由。這就是說,大資產階級很好,很民主,很統一,也就是承認大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因而在政策上也就不要民主改革,不要改善民生」,同時「不重視敵後的發展,不主張建立敵後政權,主張一切經過統一戰線」,這「實際上就是一切經過國民黨的軍令、政令」。[790]
弗拉基米洛夫在當天的《延安日記》中說:「在毛澤東和康生的壓力下,周恩來不僅脫離了王明派,而且譴責了共產國際的活動。」「於是,他就從毛的對手變成了毛最積極的支持者。到1943年底,他已開始執行毛的最微妙的任務,諸如調解毛與王明的衝突等等了。」[791]
同日 博古在中共七大討論政治報告時發言,檢討了自己的教條主義錯誤,實際上,也分析了王明的教條主義錯誤。他說,在革命階段問題上,他們在內戰時期混淆了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在抗戰時期則將新民主主義革命回返到舊民主主義革命;在農民是革命的主幹問題上,不了解與輕視農民在中國革命中的偉大作用,在內戰時期過度地強調城市與工人的作用,堅持城市觀點,在抗戰時期則犧牲農民的迫切要求以遷就大資產階級;在革命領導權問題上,在內戰時期是在教條地空喊,在打倒一切之下把同盟者縮小到隻有貧農中農的地步,在抗戰時期則從空喊轉變為公開否定,提出所謂「共同領導」的口號;在政權問題上,在內戰時期死啃所謂工農民主專政的舊公式,在組織形式上完全因襲無產階級專政形式的蘇維埃形式,在抗戰時期則把本質上、組織形式上並未改變、隻有施政政策有若幹改變的國民黨政府,認為是全國統一的國防政府和政治製度徹底民主化的開始,強調要時時、處處、事事幫助這種類型的政府,反對建立敵後的抗日民主政府;在革命發展前途上,是民粹式的企圖跳過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總之,在革命根本問題上,戰略問題上,教條主義者由於機械地搬用馬克思主義底個別結論與詞句,無視中國革命具體實踐,就曲解了馬克思主義,政治上走『左』右傾機會主義」;在策略基本原則上,則根本忽視和違背了策略必須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反對少數,團結中有鬥爭,鬥爭為著團結,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等原則。
4月 作七絕《毛澤東偽造黨史(評六屆七中關於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內容是:
整風四反四無興,以是作非偽代真;
黨史寫成假歷史,早遲真理定翻身![792]
同月 作詩《所謂六屆七中決議》,攻擊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內容是:
一手刀沾一手血,渾身金貼渾身泥。
刀將黨史變毛史,金作神衣當外衣。
馬列豐功成大敵,毛劉合計扮先知。
教條經驗絕虛構,抬己打人盡出奇。[793]
同月 作口語體七絕《論聯合政府(駁斥毛澤東的〈論聯合政府〉與〈戰時合作決定戰後合作〉)》。[794]
有的論著說:「王明本屬應予檢討的頭號人物,但因患重病未能參加全程的會議。王明本來要向大會請假,毛澤東親自上門勸說,請王明務必參加大會的開幕式。於是,王明被抬著擔架送入會場。」[788]
王明在《中共半世紀》一書中說:在七大正式開幕前半小時左右,毛澤東走到他的床前客氣地請他參加開幕式,說「你到那裏躺十五分鍾就行了」,以顯示全黨在毛澤東領導下的空前團結。「我和稼祥坐擔架先後到達會場後,毛澤東立即登台致簡短的開幕詞,宣布大會開幕。然後通過主席團名單和議事日程。這一切一共花了的確約十五分鍾的時間。當劉少奇宣布毛澤東作政治報告時,我就叫人把我抬出會場了。」[789]
《傳記與回憶》說:「毛澤東知道,王明不出席大會,對他是很難看的。他自己去請王明到會。大會開幕日,他派擔架把王明抬到會場。但是,王明到會不過幾分鍾,就離開了會場,因為他不願意聽毛澤東的偽造。」
同日 國民政府公布國民參政會第四屆參政員290人名單,內中仍有中共參政員陳紹禹等7人。
4月30日 周恩來在中共七大上的發言《論統一戰線》中,全麵總結了黨在統一戰線問題上的經驗,批評了王明的右傾錯誤,同時也作了自我批評。他說:抗戰初期「在武漢,我們自己也有錯誤。就是說,當時在武漢作領導工作的同誌,我也在內,著重在相信國民黨的力量可以打勝仗,而輕視發展我們自己的力量,在戰爭上強調運動戰,輕視遊擊戰。所以在武漢時期,我們在長江流域的工作,沒有能象華北一樣,利用國民黨軍隊撤退的時候,到農村去,發動農民,廣泛發展遊擊戰爭」。還說:「一九三七年的十二月會議上,又有人主張不要分什麽左、中、右,隻要抗日與不抗日之分,抗日與親日之分,除了親日派之外,剩下的就是鐵板一塊,都是堅決抗日的。這是受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影響。所以第二個武漢時期,就把國民黨蔣介石的軍閥性、法西斯性都抹殺了,認為站在一起,一般高、一般美、一般漂亮」;武漢時期還有人說我們和國民黨「是『求同而非異』,就是說隻有同而沒有異」,不懂得領導權問題,「說隻要抗戰就是統一,說蔣介石的政府已經開始民主化,人民已經得到充分自由。這就是說,大資產階級很好,很民主,很統一,也就是承認大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因而在政策上也就不要民主改革,不要改善民生」,同時「不重視敵後的發展,不主張建立敵後政權,主張一切經過統一戰線」,這「實際上就是一切經過國民黨的軍令、政令」。[790]
弗拉基米洛夫在當天的《延安日記》中說:「在毛澤東和康生的壓力下,周恩來不僅脫離了王明派,而且譴責了共產國際的活動。」「於是,他就從毛的對手變成了毛最積極的支持者。到1943年底,他已開始執行毛的最微妙的任務,諸如調解毛與王明的衝突等等了。」[791]
同日 博古在中共七大討論政治報告時發言,檢討了自己的教條主義錯誤,實際上,也分析了王明的教條主義錯誤。他說,在革命階段問題上,他們在內戰時期混淆了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在抗戰時期則將新民主主義革命回返到舊民主主義革命;在農民是革命的主幹問題上,不了解與輕視農民在中國革命中的偉大作用,在內戰時期過度地強調城市與工人的作用,堅持城市觀點,在抗戰時期則犧牲農民的迫切要求以遷就大資產階級;在革命領導權問題上,在內戰時期是在教條地空喊,在打倒一切之下把同盟者縮小到隻有貧農中農的地步,在抗戰時期則從空喊轉變為公開否定,提出所謂「共同領導」的口號;在政權問題上,在內戰時期死啃所謂工農民主專政的舊公式,在組織形式上完全因襲無產階級專政形式的蘇維埃形式,在抗戰時期則把本質上、組織形式上並未改變、隻有施政政策有若幹改變的國民黨政府,認為是全國統一的國防政府和政治製度徹底民主化的開始,強調要時時、處處、事事幫助這種類型的政府,反對建立敵後的抗日民主政府;在革命發展前途上,是民粹式的企圖跳過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總之,在革命根本問題上,戰略問題上,教條主義者由於機械地搬用馬克思主義底個別結論與詞句,無視中國革命具體實踐,就曲解了馬克思主義,政治上走『左』右傾機會主義」;在策略基本原則上,則根本忽視和違背了策略必須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反對少數,團結中有鬥爭,鬥爭為著團結,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等原則。
4月 作七絕《毛澤東偽造黨史(評六屆七中關於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內容是:
整風四反四無興,以是作非偽代真;
黨史寫成假歷史,早遲真理定翻身![792]
同月 作詩《所謂六屆七中決議》,攻擊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內容是:
一手刀沾一手血,渾身金貼渾身泥。
刀將黨史變毛史,金作神衣當外衣。
馬列豐功成大敵,毛劉合計扮先知。
教條經驗絕虛構,抬己打人盡出奇。[793]
同月 作口語體七絕《論聯合政府(駁斥毛澤東的〈論聯合政府〉與〈戰時合作決定戰後合作〉)》。[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