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月 博古等派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土地部長高自立到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並向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王明等報告了國內情況。高自立在報告中轉達了博古的口信:毛澤東「大事有錯,小事沒有錯的」;「毛、周想到蘇聯養病」。王明插話說,毛澤東「能抓得大事」;「這大的人物來,誰保險?」後來共產國際來電,說在現在這樣的情形下,蘇區離不開毛澤東,所以不同意毛澤東同誌去蘇聯養病。[163]
6月1日 出席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會議,討論列寧學院的教務計劃。
6月7日 致皮亞尼茨基信。[164]
6月22日 出席代表團會議,討論準備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問題,決定在黨內外收集材料。
6~7月間 共產國際復電中共中央,同意中央紅軍撤離中央蘇區。
在孟慶樹整理的《王明同誌對於50個問題的回答(一)》說,這個電報是王明參加起草的。其中說:為的避免紅軍遭受蔣介石軍隊從東北兩線來的包圍,為的保存紅軍有生力量,1934年夏,根據蘇軍參謀部第四偵查局局長的提議,曾由王明和康生等一起共同起草了一個中央蘇區紅軍應準備突圍,放棄中央蘇區,轉移到四川區建立新的根據地的電報。
7月2日 致皮亞尼茨基便函。[165]
7月4日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政治書記處政治委員會聽取王明關於中共六屆五中全會和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結果的報告,決定到8月底要準備好各種文件,這些文件應同中共出席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的代表進行討論,然後作為材料發給中共中央,其中「一般政治的」文件由王明負責。[166]
7月6日 致書記處信。[167]
7月10日 與康生一起致電中共上海中央局盛忠亮,說「在上海恢復我們的領導機關後,我們建議」:「1.江蘇省委和省青年組織暫時從上海遷到該省另一個合適的城市。2.在上海成立由3到5名成員組成的市委,不下設任何機構,它應通過省委而不是直接與〈中共〉上海中央局取得聯繫。3.上海的主要工作重心放在地委身上,地委應表現出更大的主動性和獨立性,並盡可能分散,相互不直接進行聯繫,而隻通過市委。4.認真審查和挑選幹部,特別是為〈中共〉上海中央局和技術單位挑選幹部。這是我們從暴露事件中得出的初步結論,旨在從組織上進行改組,使我們能夠把〈中共〉上海中央局機關同省委和地委分開,把工作分散,避免由於某一環節暴露而發生更大的暴露。請把我們這些建議寄給〈中共〉中央審批。我們希望〈中共〉中央批準這些建議,為了在得到答覆前不喪失時機,我們認為,你們現在就應該著手進行所建議的改組工作,因為正是在這個時刻貫徹執行這些措施有重要意義,哪怕是暫時這樣做也好。」[168]
7月23日 致切爾諾莫思科信。[169]
8月3日 與康生一起給中共中央寫信,對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政治決議案》提出意見。信中說:
第一個問題是六次「圍剿」問題,政治決議講將衝破六次「圍剿」,作為目前黨的中心任務,這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六次「圍剿」的政治意義是這樣的估計:「粉碎六次圍剿的鬥爭,那是阻止中國走殖民地道路的鬥爭,那是爭取蘇維埃中國完全勝利的鬥爭。」像這樣的措詞,很容易引起不正確的結論。即是使一些人感覺到六次「圍剿」的鬥爭,就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鬥爭……事實上中國革命是一種長期性的堅[艱]苦鬥爭,六次「圍剿」,雖然是革命與反革命之間的殘酷鬥爭的嚴重的步驟,然而它不僅不是最後決定中國命運的鬥爭,並且也不是決定勝負的鬥爭。
第二個問題是擴大百萬紅軍的口號問題,這口號在熱河戰爭時提出。換言之在蔣介石公開禁止抗日時提出,在政治上完全是正確的。這樣使中國的民眾可以認識隻有蘇維埃是真正準備力量,武裝抗日,但是這一口號作為目前實際行動的口號,便不可避免的發生許多難於解決的困難(像武裝、幹部、供給等),同時還可以發生把地方武裝都集中到紅軍來的現象,因之不能不減弱在敵人後方兩翼的廣大的遊擊戰爭……所以我們提議中央向蘇區各級黨明白解釋這一口號的意義。
第三個問題是一省數省首先勝利,與占領中心城市的問題。在五中全會決議上說,衝破六次「圍剿」來實現這個一省數省首先勝利的任務。對於一省數省首先勝利的了解,在很久是當作占領中心城市的問題。實際上六次大會指出的中國革命有一省數省首先勝利的可能,這個任務,一般的說是已經實現了,蘇維埃革命在江西、湖南、福建、四川等地已經勝利的發展著……雖然我們還沒有占領這些省的一個中心城市,但決不能因此否認蘇維埃革命在這些區域的首先勝利。如果現在還把爭取一省與數省首先勝利的口號,作為目前的中心任務,不可避免的一方麵否認了這些省份內蘇維埃革命的勝利,另一方麵是把這個任務了解成占領一省與數省的中心城市。根據中國革命實際鬥爭的經驗,證明占領中心城市□必須在下列的條件下才有可能,或者紅軍有了攻取敵人中心城市的新的軍事技術,或者紅軍的進攻配合著郊區的暴動,□麽在敵人內部的廣大的兵士暴動……再者在敵人營壘中發生最大事變……但是像以上的那個條件目前還是沒有的……當目前沒有這些條件的時候,如果將占領一省數省的中心城市作為中心任務,就會發生這樣的情形,(1)使黨員和群眾覺到黨提出的行動口號在幾年鬥爭中不能實現;(2)使紅軍與蘇維埃的發展方向,就不能適應目前環境和將來的前途的需要;(3)不能有計劃的適當的分配和蓄積我們的力量。
6月1日 出席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會議,討論列寧學院的教務計劃。
6月7日 致皮亞尼茨基信。[164]
6月22日 出席代表團會議,討論準備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問題,決定在黨內外收集材料。
6~7月間 共產國際復電中共中央,同意中央紅軍撤離中央蘇區。
在孟慶樹整理的《王明同誌對於50個問題的回答(一)》說,這個電報是王明參加起草的。其中說:為的避免紅軍遭受蔣介石軍隊從東北兩線來的包圍,為的保存紅軍有生力量,1934年夏,根據蘇軍參謀部第四偵查局局長的提議,曾由王明和康生等一起共同起草了一個中央蘇區紅軍應準備突圍,放棄中央蘇區,轉移到四川區建立新的根據地的電報。
7月2日 致皮亞尼茨基便函。[165]
7月4日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政治書記處政治委員會聽取王明關於中共六屆五中全會和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結果的報告,決定到8月底要準備好各種文件,這些文件應同中共出席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的代表進行討論,然後作為材料發給中共中央,其中「一般政治的」文件由王明負責。[166]
7月6日 致書記處信。[167]
7月10日 與康生一起致電中共上海中央局盛忠亮,說「在上海恢復我們的領導機關後,我們建議」:「1.江蘇省委和省青年組織暫時從上海遷到該省另一個合適的城市。2.在上海成立由3到5名成員組成的市委,不下設任何機構,它應通過省委而不是直接與〈中共〉上海中央局取得聯繫。3.上海的主要工作重心放在地委身上,地委應表現出更大的主動性和獨立性,並盡可能分散,相互不直接進行聯繫,而隻通過市委。4.認真審查和挑選幹部,特別是為〈中共〉上海中央局和技術單位挑選幹部。這是我們從暴露事件中得出的初步結論,旨在從組織上進行改組,使我們能夠把〈中共〉上海中央局機關同省委和地委分開,把工作分散,避免由於某一環節暴露而發生更大的暴露。請把我們這些建議寄給〈中共〉中央審批。我們希望〈中共〉中央批準這些建議,為了在得到答覆前不喪失時機,我們認為,你們現在就應該著手進行所建議的改組工作,因為正是在這個時刻貫徹執行這些措施有重要意義,哪怕是暫時這樣做也好。」[168]
7月23日 致切爾諾莫思科信。[169]
8月3日 與康生一起給中共中央寫信,對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政治決議案》提出意見。信中說:
第一個問題是六次「圍剿」問題,政治決議講將衝破六次「圍剿」,作為目前黨的中心任務,這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六次「圍剿」的政治意義是這樣的估計:「粉碎六次圍剿的鬥爭,那是阻止中國走殖民地道路的鬥爭,那是爭取蘇維埃中國完全勝利的鬥爭。」像這樣的措詞,很容易引起不正確的結論。即是使一些人感覺到六次「圍剿」的鬥爭,就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鬥爭……事實上中國革命是一種長期性的堅[艱]苦鬥爭,六次「圍剿」,雖然是革命與反革命之間的殘酷鬥爭的嚴重的步驟,然而它不僅不是最後決定中國命運的鬥爭,並且也不是決定勝負的鬥爭。
第二個問題是擴大百萬紅軍的口號問題,這口號在熱河戰爭時提出。換言之在蔣介石公開禁止抗日時提出,在政治上完全是正確的。這樣使中國的民眾可以認識隻有蘇維埃是真正準備力量,武裝抗日,但是這一口號作為目前實際行動的口號,便不可避免的發生許多難於解決的困難(像武裝、幹部、供給等),同時還可以發生把地方武裝都集中到紅軍來的現象,因之不能不減弱在敵人後方兩翼的廣大的遊擊戰爭……所以我們提議中央向蘇區各級黨明白解釋這一口號的意義。
第三個問題是一省數省首先勝利,與占領中心城市的問題。在五中全會決議上說,衝破六次「圍剿」來實現這個一省數省首先勝利的任務。對於一省數省首先勝利的了解,在很久是當作占領中心城市的問題。實際上六次大會指出的中國革命有一省數省首先勝利的可能,這個任務,一般的說是已經實現了,蘇維埃革命在江西、湖南、福建、四川等地已經勝利的發展著……雖然我們還沒有占領這些省的一個中心城市,但決不能因此否認蘇維埃革命在這些區域的首先勝利。如果現在還把爭取一省與數省首先勝利的口號,作為目前的中心任務,不可避免的一方麵否認了這些省份內蘇維埃革命的勝利,另一方麵是把這個任務了解成占領一省與數省的中心城市。根據中國革命實際鬥爭的經驗,證明占領中心城市□必須在下列的條件下才有可能,或者紅軍有了攻取敵人中心城市的新的軍事技術,或者紅軍的進攻配合著郊區的暴動,□麽在敵人內部的廣大的兵士暴動……再者在敵人營壘中發生最大事變……但是像以上的那個條件目前還是沒有的……當目前沒有這些條件的時候,如果將占領一省數省的中心城市作為中心任務,就會發生這樣的情形,(1)使黨員和群眾覺到黨提出的行動口號在幾年鬥爭中不能實現;(2)使紅軍與蘇維埃的發展方向,就不能適應目前環境和將來的前途的需要;(3)不能有計劃的適當的分配和蓄積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