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溥之在回憶中說:「一九二八年,王明等人又在莫斯科開展了反對『江浙同鄉會』的鬥爭。這一次比上一次還要厲害。其手段也更加毒辣。他們的目的是要把在反托派鬥爭中還沒有被整垮的人統統打倒。董亦湘是江蘇人,俞秀鬆是浙江人,在反對王明等人的學生中,也有一些江、浙人,這也是事實,但被他們打成『同鄉會』的人中許多根本不是江、浙人。例如被指為『同鄉會會長』的周達文,是貴州人。有的雖然是江、浙人,政治上同周達文、董亦湘、俞秀鬆等人並不接近,隻是在小事情上得罪了王明及其一夥(這裏的『及其一夥』四個字不可少,當時他們真是有一批人,這就是後來被稱為『二十八個半』的某些人)……有一位叫吳近的浙江籍同學,他是班代表,我是年級代表,我們經常在一起研究學習問題。他在某些觀點上不贊成王明那一套,也被宣布為『江浙同鄉會』成員,大會批,小會鬥。我不滿意,在批判會上沒有發言。實際上也沒有什麽可講,本沒有任何反黨活動或者反黨觀點,但給戴上『江浙同鄉會』的帽子,就是一個很大的罪名。王明等人叫嚷,『江浙同鄉會』是進行反黨的小組織,是『封建性的團體』,『至少除黨籍』等等。」「後來,被定了罪的『江浙同鄉會』成員,有的被送到西伯利亞做苦工,有的被開除黨籍、學籍,遣送回國。其中有一位同學叫相玉梅,山東人,一九二四年入黨,同我很好,經常開玩笑說,你們一九二五年入黨的算什麽?那是在革命高潮中入黨,一九二四年的黨員才寶貴。他是個樂天派,但也不能倖免。」[101]


    江澤民回憶說:「王明這個人非常壞,在中山大學時把反對他的人,搞了個江浙同鄉會。俞秀鬆、周達文都是王明的死對頭。王明就把他們兩人說成是江浙同鄉會的頭頭,誣陷他們搞宗派。」[102]


    但據楊奎鬆《「江浙同鄉會」事件始末》一文說,開始揭發江浙同鄉會的並不是王明,他隻是在揭發過程中推波助瀾。他異常活躍,到處找人談話,動員揭發。他甚至公開在牆報上撰稿,第一個上綱上線,指責「江浙同鄉會」是一個由黨內一切反對和不滿意中國革命,準備脫離黨另找出路的人,組織起來的一個反革命集團,他們與第三黨保持著秘密聯繫。這一說法立即引起相當一部分學生的不滿,五人調查委員會委員之一董亦湘當眾批評他不負責任,強調「江浙同鄉會」有無尚未調查清楚,即使存在充其量不過是一個黨內教育問題。雙方因此爭論不休。[103]邱路在《蔣經國險遭槍斃》一文中也說,向向忠發報告「江浙同鄉會」問題的,並不是王明,而是在蘇聯國家政治保衛局(又譯為格柏烏)中負責收集中國人中間情報的鄭家康,但王明在2月26日米夫召開中大黨員活動分子會議,公開動員黨員幹部協助清查這一組織以後,王明「第一個在牆報上就此上綱上線,聲稱『江浙同鄉會』是一個由黨內一切反對中國革命的人組織起來的反革命集團」。[104]


    也有的論著認為:「清查『江浙同鄉會』是中山大學『反托派』『左』傾錯誤的繼續,不能把他純粹說成是王明的宗派活動,是王明從宗派主義出發發動起來的。至於王明在清查所謂反革命時,從宗派主義出發,利用了這場鬥爭,迫害了他不滿的人,這是他自己的責任,應當揭發批判。」[105]


    但是,王明在反「江浙同鄉會」的鬥爭中,確實起了重要的作用。孫耀文在《風雨五載》中說:「陳紹禹控製的中山大學黨支部局一麵暗中派人監視,一麵加緊向人們散播流言,一傳十,十傳百,很快鬧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與此同時,在校長米夫的支持下,支部局應陳紹禹等人的『要求』,立即開始『徹底調查』,而且請蘇聯的反特、肅反機關『政治保衛局』(簡稱『格別烏』)派人參加。」[106]


    反「江浙同鄉會」的鬥爭掀起以後,中山大學裏一片恐怖氣氛。孫冶方回憶說:「在捏造的『江浙同鄉會』案件發生以後,中國留學生中氣氛十分緊張,甚至可以說是處在一種恐怖的氣氛中,即使同住一個房間,互相也很少談心。例如,當時我和烏蘭夫同誌等四個人住在一個房間裏,除了日常生活上事務性的談話外,就很少談政治或學習的問題。那時俞、董、周三人在列寧學院學習,原『中大』的同學幾乎沒有人去看他們。」[107]袁溥之也回憶說:「我現在還記得當時公開反對米夫、王明等人的是董亦湘、俞秀鬆、周達文、錢介磐、吳近、方洛舟、薑常師、陳德森等人。上述各人幾乎沒有一個人逃脫厄運,有的被送進蘇聯集中營,有的被開除黨籍,遣送回國,有的在王明等人回國後遭到殘酷迫害。可以說,當年在莫斯科反對過米夫、王明的人後來被他們在黨內消滅殆盡。」[108]


    很多人根本不相信「江浙同鄉會」小組織的存在。例如王明小宗派的盛嶽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和中國革命》一書中說,所謂「江浙同鄉會」隻不過是王明等人打擊別人的工具,是誇大其詞,連他自己也不相信。他說:「教務派被打敗了,阿古爾受到了撤職離校的紀律處分。然而俞秀鬆、董亦湘等形成這一派係的中國學生核心人物還在中山大學……流言說,他倆組織一個『江浙同鄉會』。這個說得煞有介事的同鄉會,為陳紹禹及其戰友提供了用來反對俞秀鬆、董亦湘及其追隨者的有力武器。因為組織這種團體違背了黨的組織原則,而無論如何這種據說是有的組織可以被加上封建性團體的帽子,因而陳紹禹等人要求對它進行徹底調查。而我當時並不相信他曾正式存在過。不過,在權力鬥爭中,誇大其詞的說法可謂屢見不鮮,而且在共產黨內比別處此風尤盛。」[109]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人物傳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德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德宏並收藏民國人物傳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