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受王明、康生等無端陷害,卻在民主人士中得到了廣泛的同情。這些民主人士都是政治上要求民主,反對一黨專政,經濟上要求發展資本主義,反對國家壟斷的。陳獨秀在與他們的交往中,吸取不少營養,使他在思想上獲益不淺,生活上也得到許多幫助。「不再隸屬於任何黨派組織」的陳獨秀,現在隻有依靠這些新朋友了。如這次入川。他曾在一次宴會上徵求民主人士章伯鈞的意見,章當即問在場的重慶《新蜀報》主編周欽嶽:「仲甫入川怎麽樣?」周表示歡迎並提供方便,「居住和其他生活方麵的問題,我都可以負責」。周欽嶽根據中共的意見,又希望陳獨秀入川後,「千萬不要活動,更不要發表什麽東西」![6]但是,陳獨秀是一個天馬行空,言論不羈的人,他7月2日一到重慶,就在27日寫就上述《論遊擊隊》,繼又發表《資本主義在中國》並做演講,影射中共。
陳獨秀「安抵重慶」那天,周欽嶽、高語罕等前往迎接,暫時安排在「上石板街十五號川源公司」樓上。[7]這是禁菸委員會李仲公的辦事處。在《新民報》《新蜀報》的朋友張恨水、張慧劍、周欽嶽等為他設宴洗塵。這說明,他出獄後為自由的努力開始獲得成果,雖然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行蹤仍被國民黨特務監視著,與托派也是藕斷絲連,但畢竟走出了黨派的陰影。然而,重慶成為國民黨的陪都後,又成為國民黨特務統治的地獄和國共角力的戰場,政治上更少民主和自由不說,經濟上的重壓也很難讓陳獨秀一家長期生活下去。再加上重慶天氣悶濕,很不利於他的日益嚴重的高血壓病,而且大量沿海地區逃難民眾集中此地,已經很難找到他合適的住處。所以,他在重慶隻住了短短的一個月,就在江津國立九中校長鄧季宣和皖籍名醫鄧仲純(二人都是陳早年的同學和朋友)的幫助下,於8月3日移居到距離重慶上遊水程約180裏的江津縣城。[8]高語罕說,他本不願意離開重慶,因他關心時局,江津太閉塞。但「政治的和物質的條件不容許,他隻好退居人事比較閑適、生活比較便宜的江津去做寓公」。[9]
江津當時約有80萬人,是川東一個大縣。由於日本侵略,沿海和中部地區的大批難民逃亡到這裏。原安徽國立第二中學給教育部批準立案後,改名江津九中遷到此地,收容淪陷區疏散到重慶的安徽教職員和學生。這樣的人員及其家屬不下數千人,形成一個「小安徽區」的氛圍。陳獨秀因這種非親即友的關係,帶著潘蘭珍和老母親(即繼母謝氏,陳昔凡之妻)及三兒陳鬆年一家幾口,流亡到此。靠了朋友的照顧,陳鬆年在九中做了一名修理校舍的木工。但陳獨秀的境況仍然十分狼狽,如他給陳鬆年信中所說:「不但用具全無,屋也沒有了。」這是指原來說好,到江津後住好友鄧仲純(又名鄧初)之宅,但因事先對鄧妻工作沒有做好,人到了,她竟「閉門謝客」。陳獨秀懊喪地說:「倘非攜帶行李多件,次日即再回重慶矣。」幸蒙同鄉舊交方孝遠先生的同情,才在一客棧暫棲下來;8月7日,又得東門郭家公館(實為客棧)房東憐憫,挪出樓房一間,住了進去,「聊以安身」。陳獨秀嘆道:「出門之難如此。」[10]
過了幾個月,做通了鄧仲純妻子的工作,再加資助鄧開設延年醫院的江津望族鄧蟾秋鄧燮康叔侄的照顧,勉強住進鄧初開的延年醫院後院——「黃荊街八十三號」,與鄧初夫婦分住一宅。由於曾遭「閉門謝客」,再次進入,陳獨秀精神上的不快與別扭可想而知。很快,潘蘭珍就與鄧妻鬧起矛盾來,又不得不通過他北大時的學生江津縣長黃鵬基的幫助,住到江津大西門外江津一中校長施明璋家「施家大院」——「延陵別墅」。月餘,因江津中學教員楊賓淑要求陳獨秀幫助整理其祖父楊魯承的遺著,陳才最後定居到距縣城約20裏的偏僻山村鶴山坪石牆院的楊魯承舊居「楊氏山莊」,直到去世。但他由於與鄧仲純的情誼深厚,又常去鄧的醫院治病,石牆院可能不通郵或通郵困難,他的晚年通信地址,始終是「黃荊街八十三號」。20世紀80年代發現的他給楊鵬升1939~1941年間的40封信,寫的全是這個地址。
陳獨秀入川,可以說是受盡顛沛流離之苦,但雪上加霜的事還不斷襲來。首先,在鄧宅時,他十分尊敬的嗣母謝氏去世,使他無比悲痛。在給友人信中,他說:「弟遭喪以後,心緒不佳,血壓高漲,兩耳日夜轟鳴幾於半聾,已五十日,未見減輕,倘長久如此,則百事俱廢矣。」這位新文化運動的旗手甚至表示要遵守「喪製」,以盡孝道:「先母撫我之恩等於生母,心喪何止三年;形式喪製,弟固主短喪,免廢人事,然酒食應酬以及為人作文作書,必待百日以後。」[11]
其次,1940年3月,他尊敬的師長蔡元培去世,使他「禁不住有很深的感觸!」在給友人信中說:「弟前在金陵(即南京——引者)獄中,多承蔡先生照拂,今乃先我而死,弟之心情上無數傷痕中又增一傷痕矣!」並專門撰文《蔡孑民先生逝世感言》。[12]文章敘述了他與蔡先生的交往和「四十年來社會政治之感觸」,精練地概括了蔡元培「令人佩服」的兩大精神:一是「大事堅決而又溫和」精神:「一般說來,蔡先生是一位無可無不可的老好人;然有時有關大節的事或是他已下決心的事,都很倔強的堅持著,不肯通融,雖然態度還很溫和」。二是「容納異己的雅量,尊重學術思想自由的卓見」。這「在習於專製好同惡異的東方人中實所罕有」。文章還借題發揮,有力地批駁了流行至今的所謂五四運動「廢棄國粹與道德」的無知與毀謗,指出:「凡是一個像樣的民族,都有他的文化,或者說他的國粹;在全世界文化洪爐中,合民族有價值的文化,即是可稱為國『粹』的而不是國『渣』的,都不容易被熔毀……問題是在一民族的文化,是否保存在自己民族手中,若一民族滅亡了,甚至還未滅亡,他的文化即國粹乃由別的民族來保存,那便糟透了,『保存國粹』之說,在這點是有意義的。如果有人把民族文化離開全世界文化孤獨來看待……在保抱殘守缺的旗幟之下,閉著眼睛自大排外,拒絕域外學術之輸入……」這種「抱著國『渣』當做國『粹』」的「國粹家實在太糟了」。關於道德,文章精闢地指出:「人與人相處的社會,法律之外,道德也是一種不可少的維繫物,根本否認道德的人無論他屬那一階級,那一黨派,都必然是一個邪僻的無恥的小人」;但是,「道德是應該隨著時代及社會製度變遷,而不是一成不變的;道德是用以自律,而不是拿來責人的;道德是要躬行實踐,而不是放在口裏亂喊的,道德喊聲愈高的社會,那社會必然落後,愈墮落。」
陳獨秀「安抵重慶」那天,周欽嶽、高語罕等前往迎接,暫時安排在「上石板街十五號川源公司」樓上。[7]這是禁菸委員會李仲公的辦事處。在《新民報》《新蜀報》的朋友張恨水、張慧劍、周欽嶽等為他設宴洗塵。這說明,他出獄後為自由的努力開始獲得成果,雖然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行蹤仍被國民黨特務監視著,與托派也是藕斷絲連,但畢竟走出了黨派的陰影。然而,重慶成為國民黨的陪都後,又成為國民黨特務統治的地獄和國共角力的戰場,政治上更少民主和自由不說,經濟上的重壓也很難讓陳獨秀一家長期生活下去。再加上重慶天氣悶濕,很不利於他的日益嚴重的高血壓病,而且大量沿海地區逃難民眾集中此地,已經很難找到他合適的住處。所以,他在重慶隻住了短短的一個月,就在江津國立九中校長鄧季宣和皖籍名醫鄧仲純(二人都是陳早年的同學和朋友)的幫助下,於8月3日移居到距離重慶上遊水程約180裏的江津縣城。[8]高語罕說,他本不願意離開重慶,因他關心時局,江津太閉塞。但「政治的和物質的條件不容許,他隻好退居人事比較閑適、生活比較便宜的江津去做寓公」。[9]
江津當時約有80萬人,是川東一個大縣。由於日本侵略,沿海和中部地區的大批難民逃亡到這裏。原安徽國立第二中學給教育部批準立案後,改名江津九中遷到此地,收容淪陷區疏散到重慶的安徽教職員和學生。這樣的人員及其家屬不下數千人,形成一個「小安徽區」的氛圍。陳獨秀因這種非親即友的關係,帶著潘蘭珍和老母親(即繼母謝氏,陳昔凡之妻)及三兒陳鬆年一家幾口,流亡到此。靠了朋友的照顧,陳鬆年在九中做了一名修理校舍的木工。但陳獨秀的境況仍然十分狼狽,如他給陳鬆年信中所說:「不但用具全無,屋也沒有了。」這是指原來說好,到江津後住好友鄧仲純(又名鄧初)之宅,但因事先對鄧妻工作沒有做好,人到了,她竟「閉門謝客」。陳獨秀懊喪地說:「倘非攜帶行李多件,次日即再回重慶矣。」幸蒙同鄉舊交方孝遠先生的同情,才在一客棧暫棲下來;8月7日,又得東門郭家公館(實為客棧)房東憐憫,挪出樓房一間,住了進去,「聊以安身」。陳獨秀嘆道:「出門之難如此。」[10]
過了幾個月,做通了鄧仲純妻子的工作,再加資助鄧開設延年醫院的江津望族鄧蟾秋鄧燮康叔侄的照顧,勉強住進鄧初開的延年醫院後院——「黃荊街八十三號」,與鄧初夫婦分住一宅。由於曾遭「閉門謝客」,再次進入,陳獨秀精神上的不快與別扭可想而知。很快,潘蘭珍就與鄧妻鬧起矛盾來,又不得不通過他北大時的學生江津縣長黃鵬基的幫助,住到江津大西門外江津一中校長施明璋家「施家大院」——「延陵別墅」。月餘,因江津中學教員楊賓淑要求陳獨秀幫助整理其祖父楊魯承的遺著,陳才最後定居到距縣城約20裏的偏僻山村鶴山坪石牆院的楊魯承舊居「楊氏山莊」,直到去世。但他由於與鄧仲純的情誼深厚,又常去鄧的醫院治病,石牆院可能不通郵或通郵困難,他的晚年通信地址,始終是「黃荊街八十三號」。20世紀80年代發現的他給楊鵬升1939~1941年間的40封信,寫的全是這個地址。
陳獨秀入川,可以說是受盡顛沛流離之苦,但雪上加霜的事還不斷襲來。首先,在鄧宅時,他十分尊敬的嗣母謝氏去世,使他無比悲痛。在給友人信中,他說:「弟遭喪以後,心緒不佳,血壓高漲,兩耳日夜轟鳴幾於半聾,已五十日,未見減輕,倘長久如此,則百事俱廢矣。」這位新文化運動的旗手甚至表示要遵守「喪製」,以盡孝道:「先母撫我之恩等於生母,心喪何止三年;形式喪製,弟固主短喪,免廢人事,然酒食應酬以及為人作文作書,必待百日以後。」[11]
其次,1940年3月,他尊敬的師長蔡元培去世,使他「禁不住有很深的感觸!」在給友人信中說:「弟前在金陵(即南京——引者)獄中,多承蔡先生照拂,今乃先我而死,弟之心情上無數傷痕中又增一傷痕矣!」並專門撰文《蔡孑民先生逝世感言》。[12]文章敘述了他與蔡先生的交往和「四十年來社會政治之感觸」,精練地概括了蔡元培「令人佩服」的兩大精神:一是「大事堅決而又溫和」精神:「一般說來,蔡先生是一位無可無不可的老好人;然有時有關大節的事或是他已下決心的事,都很倔強的堅持著,不肯通融,雖然態度還很溫和」。二是「容納異己的雅量,尊重學術思想自由的卓見」。這「在習於專製好同惡異的東方人中實所罕有」。文章還借題發揮,有力地批駁了流行至今的所謂五四運動「廢棄國粹與道德」的無知與毀謗,指出:「凡是一個像樣的民族,都有他的文化,或者說他的國粹;在全世界文化洪爐中,合民族有價值的文化,即是可稱為國『粹』的而不是國『渣』的,都不容易被熔毀……問題是在一民族的文化,是否保存在自己民族手中,若一民族滅亡了,甚至還未滅亡,他的文化即國粹乃由別的民族來保存,那便糟透了,『保存國粹』之說,在這點是有意義的。如果有人把民族文化離開全世界文化孤獨來看待……在保抱殘守缺的旗幟之下,閉著眼睛自大排外,拒絕域外學術之輸入……」這種「抱著國『渣』當做國『粹』」的「國粹家實在太糟了」。關於道德,文章精闢地指出:「人與人相處的社會,法律之外,道德也是一種不可少的維繫物,根本否認道德的人無論他屬那一階級,那一黨派,都必然是一個邪僻的無恥的小人」;但是,「道德是應該隨著時代及社會製度變遷,而不是一成不變的;道德是用以自律,而不是拿來責人的;道德是要躬行實踐,而不是放在口裏亂喊的,道德喊聲愈高的社會,那社會必然落後,愈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