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日本侵略、國民黨罪惡統治下的祖國,正如歷史上多次出現的危機一樣,出路隻有一條:革命。
五四五卅亡國禍,造反武昌更不該;微笑撚須張大辮,石頭城畔日徘徊。(蔣介石謂五四運動為亡國禍)
陳獨秀雖然在獄中,但是無一日不思反抗日本侵略和推翻國民黨的罪惡統治。為此,他寫這組詩,共五十六首,頗具匠心地安排第一首為:
放棄燕雲戰馬豪,胡兒醉夢倚天驕;此身猶未成衰骨,夢裏寒霜夜渡遼。
最末一首為:
自來亡國多妖孽,一世興衰過眼明;幸有艱難能煉骨,依然白髮老書生。
這樣首尾相通,互相呼應,把平時陸續寫成的五十六首詩,組成一個整體,在「胡兒」(日本)深入國土,國民黨「妖孽」橫行,民族危亡的時刻,自己又被身陷獄中,因此無奈地隻能在夢裏去做「渡遼」抗日除妖的戰鬥了;所幸是自己「猶未成哀骨」,而且「艱難能煉骨」,這兩個「骨」字,點出了這組詩的靈魂:「依然(保存著)白髮老書生」的愛國性和革命性。
這樣一組有著強烈愛國性、革命性和高尚情操的詩作,在國民黨時代,當然屬於「反詩」,不可能公開發表。但在1934年寫好後長期放在獄中作者的身邊,也不安全,於是,就給了去探監的摯友汪孟鄒保存。一向膽小的汪這次竟接受了此作,深藏起來。
1953年,汪孟鄒把《金粉淚》的手跡原稿,作為革命文物捐獻給了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籌備處(中共一大紀念館前身),並於2月11日附信說:
一九三六年,或是一九三七年,我因事到南京,便到監獄裏去看托匪獨秀(原文如此,蓋格於當時形勢也——引者),他拿這金粉淚五十六首給我看。後來我和他說『你給我拿了去,讓我的侄輩和同事都去看看吧。』他便給了我。這個冊頁,有一個時期,很不容易收藏,隻有東收(藏)西收(藏)的,有時連自己也記不得是藏在哪裏了。今天檢出十分難得,故把來歷寫下。獨秀不曾署名,也無印章,我也應該為之證明。請給我一收條。
原中共一大紀念館副館長任武雄說:這個《金粉淚》在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中「命運」不佳。根據上級部門的規定:革命紀念館藏品應分兩類,一是文物或革命文物,二是參考品,凡是價值不大的或是反動者的墨跡、手稿、實物與書刊等均編入參考品一類,而參考品閱讀、借用較方便,一般不需要上級審核。於是《金粉淚》便成了參考品,除了任武雄與當時個別經手的幹部外,無人知悉,猶如「佳人深藏閨中無人曉」。[61]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任武雄就考慮是否發表《金粉淚》的問題。他反覆讀了《金粉淚》,認為,完全可以公之於世,這對於人們研究陳獨秀,了解中國現代史、中共黨史大有裨益。
恰巧有一天,汪原放先生突然來找他們問:「《金粉淚》還在嗎?仍在你們館裏嗎?有沒有遭破壞?」答覆:「安然無恙。」汪先生說:「那就好了,我就放心了。假如過去不交給你們保藏的話,可能我們被抄家,砸四舊,早已付之一炬,灰飛煙滅了。」[62]於是,任先生將《金粉淚》複印件交給上海人民出版社主編《黨史資料叢刊》的郝盛潮、周琪生。
郝盛潮等看後,非常高興。但陳獨秀《金粉淚》多是狂草手跡,很難辨認,且有些典故,不僅字難認識,也不懂詩意,他們便請國學根底很深的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旭麓先生為《金粉淚》詮釋,陳欣然同意。經過潛心研究,幾易其稿,於1981年底交來《簡釋〈金粉淚〉五十六首》一稿,後發表在《中共黨史資料》1983年第4期上。20世紀末,《金粉淚》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
陳獨秀對古代詩詞有很深研究。他自己愛作五言、七言詩,但不喜歡字句定型的詞牌。就是作詩,他有時也不規矩,七言詩中會偶然冒出一個八字句來,如諷刺張學良、何成濬、張群在日軍深入國土時發起「武漢射騎會」——復古倒退,意誌淪喪的《金粉淚》第六首:
抽水馬桶少不了,洋房汽車沒有不行;
此外摩登齊破壞,長袍騎射慶昇平。
這裏的第二句,「沒有」二字,雖然用小字拚在一起,以示是一個字,讀一個音(安徽方言):miu,但用在七言詩中,總有點「不守規矩」。詩如其人,無論他不喜歡詞牌也好,詩中添字擴方言也好,都反映了他那天馬行空、獨往獨來、自由奔放、放蕩不羈的性格。
* * *
[1] 參見濮清泉《我所知道的陳獨秀》,《文史資料選輯》第71輯,中華書局,1980;徐恩曾《我和共產黨鬥爭的回憶》,轉引自沈雲龍《有關陳獨秀生平的補充資料》,台北《傳記文學》第31卷第2期,1977年8月。
[2] 沈寧:《陳獨秀一二事》,香港《爭鳴》2005年第3期。
[3] 國民政府行政院檔案:院密第1277號、天字第16034號,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4] 《滬上共獄陳獨秀被捕記》,《晨報》1932年10月31日。
[5] 這些電報、文件,都保存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6] 原件藏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7] 參見《申報》1932年10月25日;《晨報》1932年10月26日;《大公報》1932年11月1日。
[8] 傅斯年:《陳獨秀案》,《獨立評論》第24號,1932年10月30日。
五四五卅亡國禍,造反武昌更不該;微笑撚須張大辮,石頭城畔日徘徊。(蔣介石謂五四運動為亡國禍)
陳獨秀雖然在獄中,但是無一日不思反抗日本侵略和推翻國民黨的罪惡統治。為此,他寫這組詩,共五十六首,頗具匠心地安排第一首為:
放棄燕雲戰馬豪,胡兒醉夢倚天驕;此身猶未成衰骨,夢裏寒霜夜渡遼。
最末一首為:
自來亡國多妖孽,一世興衰過眼明;幸有艱難能煉骨,依然白髮老書生。
這樣首尾相通,互相呼應,把平時陸續寫成的五十六首詩,組成一個整體,在「胡兒」(日本)深入國土,國民黨「妖孽」橫行,民族危亡的時刻,自己又被身陷獄中,因此無奈地隻能在夢裏去做「渡遼」抗日除妖的戰鬥了;所幸是自己「猶未成哀骨」,而且「艱難能煉骨」,這兩個「骨」字,點出了這組詩的靈魂:「依然(保存著)白髮老書生」的愛國性和革命性。
這樣一組有著強烈愛國性、革命性和高尚情操的詩作,在國民黨時代,當然屬於「反詩」,不可能公開發表。但在1934年寫好後長期放在獄中作者的身邊,也不安全,於是,就給了去探監的摯友汪孟鄒保存。一向膽小的汪這次竟接受了此作,深藏起來。
1953年,汪孟鄒把《金粉淚》的手跡原稿,作為革命文物捐獻給了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籌備處(中共一大紀念館前身),並於2月11日附信說:
一九三六年,或是一九三七年,我因事到南京,便到監獄裏去看托匪獨秀(原文如此,蓋格於當時形勢也——引者),他拿這金粉淚五十六首給我看。後來我和他說『你給我拿了去,讓我的侄輩和同事都去看看吧。』他便給了我。這個冊頁,有一個時期,很不容易收藏,隻有東收(藏)西收(藏)的,有時連自己也記不得是藏在哪裏了。今天檢出十分難得,故把來歷寫下。獨秀不曾署名,也無印章,我也應該為之證明。請給我一收條。
原中共一大紀念館副館長任武雄說:這個《金粉淚》在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中「命運」不佳。根據上級部門的規定:革命紀念館藏品應分兩類,一是文物或革命文物,二是參考品,凡是價值不大的或是反動者的墨跡、手稿、實物與書刊等均編入參考品一類,而參考品閱讀、借用較方便,一般不需要上級審核。於是《金粉淚》便成了參考品,除了任武雄與當時個別經手的幹部外,無人知悉,猶如「佳人深藏閨中無人曉」。[61]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任武雄就考慮是否發表《金粉淚》的問題。他反覆讀了《金粉淚》,認為,完全可以公之於世,這對於人們研究陳獨秀,了解中國現代史、中共黨史大有裨益。
恰巧有一天,汪原放先生突然來找他們問:「《金粉淚》還在嗎?仍在你們館裏嗎?有沒有遭破壞?」答覆:「安然無恙。」汪先生說:「那就好了,我就放心了。假如過去不交給你們保藏的話,可能我們被抄家,砸四舊,早已付之一炬,灰飛煙滅了。」[62]於是,任先生將《金粉淚》複印件交給上海人民出版社主編《黨史資料叢刊》的郝盛潮、周琪生。
郝盛潮等看後,非常高興。但陳獨秀《金粉淚》多是狂草手跡,很難辨認,且有些典故,不僅字難認識,也不懂詩意,他們便請國學根底很深的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旭麓先生為《金粉淚》詮釋,陳欣然同意。經過潛心研究,幾易其稿,於1981年底交來《簡釋〈金粉淚〉五十六首》一稿,後發表在《中共黨史資料》1983年第4期上。20世紀末,《金粉淚》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
陳獨秀對古代詩詞有很深研究。他自己愛作五言、七言詩,但不喜歡字句定型的詞牌。就是作詩,他有時也不規矩,七言詩中會偶然冒出一個八字句來,如諷刺張學良、何成濬、張群在日軍深入國土時發起「武漢射騎會」——復古倒退,意誌淪喪的《金粉淚》第六首:
抽水馬桶少不了,洋房汽車沒有不行;
此外摩登齊破壞,長袍騎射慶昇平。
這裏的第二句,「沒有」二字,雖然用小字拚在一起,以示是一個字,讀一個音(安徽方言):miu,但用在七言詩中,總有點「不守規矩」。詩如其人,無論他不喜歡詞牌也好,詩中添字擴方言也好,都反映了他那天馬行空、獨往獨來、自由奔放、放蕩不羈的性格。
* * *
[1] 參見濮清泉《我所知道的陳獨秀》,《文史資料選輯》第71輯,中華書局,1980;徐恩曾《我和共產黨鬥爭的回憶》,轉引自沈雲龍《有關陳獨秀生平的補充資料》,台北《傳記文學》第31卷第2期,1977年8月。
[2] 沈寧:《陳獨秀一二事》,香港《爭鳴》2005年第3期。
[3] 國民政府行政院檔案:院密第1277號、天字第16034號,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4] 《滬上共獄陳獨秀被捕記》,《晨報》1932年10月31日。
[5] 這些電報、文件,都保存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6] 原件藏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7] 參見《申報》1932年10月25日;《晨報》1932年10月26日;《大公報》1932年11月1日。
[8] 傅斯年:《陳獨秀案》,《獨立評論》第24號,1932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