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胡適對此沒有回應。除了對文言文和愚昧落後的國民性深惡痛絕外,對漢字的改革,胡適似乎不感興趣。其實,在這個問題上,胡適是比較理智的,陳獨秀倒有點像堂吉訶德。因為,一種文字是一個民族長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公器,特別是漢字,是幾千年的傳統產物,要改成像西文拚音文字那樣的東西,豈不與「廢除漢字」相同。這個工作,絕不是一兩個人「登高一呼」或搞一兩個運動所能解決的。漢字與西方拚音文字相比,孰優孰劣,直到今天還是個爭論的問題。特別是有了計算機以後,漢字的優越性,似乎在某些方麵還占了上風。所以,漢字改革的聲音越來越遠去了。


    陳獨秀最後似乎也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包括獄中和生命的最後幾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探索漢字的規律上,幫助人們如何較方便地掌握漢字,也就是寫一部通俗的「漢字入門」書。歸納起來,他這方麵的成果可以分為兩個方麵。


    一是音韻學方麵。


    《中國古代有復聲母說》:關於人類語言的起源與文字形成的關係,學術界有多種爭論,古代語言有無復聲母,是其爭論之一。陳獨秀寫此論文,表示自己的觀點,並作詳細的論證:「高本漢、林語堂均謂中國古代語言有復聲母gl、dl、bl,其說可信,惜語焉不詳,言古音者未以為定論,今為之疏通證明,且廣其義,以質諸同好。」陳獨秀深入研究中國古代語音後認為:「人類語言之起源,或由於驚呼感嘆,或由於擬物之音,日漸演變孳乳,遂成語言。驚呼感嘆多演為韻及韻母,擬物之音多演為復聲母。」論文對音韻學研究中傳統的「葉韻」(即「押韻」)和「通轉」之說表示異議,提出應以「復聲母說」取代之。他認為,三百年來,中國音韻學者知古韻讀音不同今韻,無所謂葉韻,然仍為廣韻韻目所拘,對許多字的讀音不能解釋,並以一字一聲為天經地義而無可疑,於一字數聲不得其解,乃造為通轉之說。他指出這些都是荒謬的;「正確之解釋,惟依古音有復聲母之說,一字之音有數聲母;古代文字聲母之音素與後代不同,無所謂通轉,猶之古代文字韻母之音素與後代不同,無所謂葉韻。」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蓋自單音象形字固定之後,無法以一字表現復聲母,而在實際語言中,復聲母則仍然存在,於是乃以聯綿字濟其窮……如劈歷、崑崙等,比合二字為一名,二聲共一韻」;從文字的形成考察,陳獨秀認為:「復聲母之說,除聯綿字外,復有字之偏旁得聲及一字二音可證也,例如:洛、落、路、賂、珞、酪、硌、駱均從各得聲;裸從果得聲……」陳獨秀在此基礎上,又有所創造:「餘且疑古音不獨有復聲母gl、dl、bl,似復有mbl……」以下又作了詳細的例證。此外,論文還廣泛列舉現代語、山西土語、西藏語、歐洲語有復聲母,加以論證,充分顯示了他的博學,立論之堅實。


    陳獨秀最後強調:「篤守成說者,或目復聲母之說為怪誕不經,餘則以為此說乃追求中國原始語音新途徑之一,其前途雖猶待芟夷開闢,而比之舊說語意含糊無發音學根據之任意通轉,不失為踏實可尋之途徑也。」[50]


    《連語類編》:此稿是為其「古代有復聲母說」進一步提供證據的,彙編了古籍中遺留復聲母痕跡的連語(即轉語、聯綿詞),分天象、山川、草木、鳥獸、蟲魚、氏族、人體、飲食、疾病、親屬、城郭宮室、服飾、用器、舟車、兵器、農器、樂曲、形況、行動、語詞共二十類,進行舉例論證,「辟華語單音節之說」,指出:「華語之非單音節,不獨可以今語證之,古語之有複音遺留其痕跡於書籍者,今日尚可得而考焉;此可證華語由單音節發展為複音節之說亦非也。」並說,作「此書非徒以考古」,乃為推動中國拚音文字的推廣;「中國拚音文字之難行,單音及方言為二大障礙,古今語皆多複音之義明,拚音文字之障礙去其一矣。」[51]此稿在獄中時未出版,隨作者輾轉跋涉到四川江津,因北京大學同學會資助其晚年生活費,1941年春找出此稿,書短序贈北大以為報答。但因戰時困難,社會難顧這類生僻的學術著作,直到他去世時也未出版。


    《古音陰陽入互用例表》:此表是向「數百年來」古韻學大家顧寧人、戴東原、段玉裁、江永等人提出挑戰的,把古音分成四類十係,將自古以來集音韻學大成的四大名著《說文》《至篇》《廣韻》《集韻》所收之字,依類錄入,見古音陰陽入三聲互相通轉,其條理至為明晰。此表在獄中寫了初稿,1941年初重訂,作自序,油印25份,徵求文字學家魏建功、陳鍾凡、顧頡剛(均是陳獨秀北大時的學生)意見,得到評價甚高,認為「此作開古音學界一新紀元」,但此評價並非出於對師長的尊敬。抗戰時期一直在研究音韻學的魏建功並說:「餘惟先生實為檢討向來古音分部結果而有此作,其要旨具詳自序,銳思精斷,非依違章(太炎)高(本漢)所可夢想。」(章、高是當時音韻學家最大的權威——筆者)說明,陳作此表,乃一大發明,魏說:「先生所由發明不過陰陽入互用一事,已大改前人陳陳相因之觀,學者儻亦學韙餘言古音研究所當新辟之途徑乎?」他亦深知此工作之艱難,指出:「理有至近淺百世不能明者,學有至幽深一語無足奇者,眾共鹵莽,大道所以艱難也。老聃有言:『吾不知誰之子,像帝之先!』」[52]至於具體的學術觀點,有人不能苟同。陳鍾凡認為:「古韻非一成不變之物,周秦與漢魏,未必同符,隋唐以後,變化益繁;欲範以定型,恐難苟合。」[53]他寫信給陳獨秀說:「今所謂古人陰陽互用之字,當古人互用時,其音值究為何如,似尚待精密之研討,遽難加以斷論。」[54]陳獨秀表示,此乃一人之見,持反對意見者必不乏人,各方異議,擬匯齊將來作一後序總討論,給予答覆。畢竟是學術問題,陳表示可以自由討論。不像新文化運動時期,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對者有討論之餘地,必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這就是陳獨秀的風格:無論政治問題或學術問題,他有自己明確的立場和觀點,有的他會堅持,不容他人討論;有的則歡迎討論。但是,後來沒有來得及作「後序」給予答覆,他就去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人物傳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德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德宏並收藏民國人物傳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