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民眾書》表現出「反蔣抗日」——「抗日必須先推翻國民黨政府」的強烈色彩:「國民黨反動統治之存在,不但是日帝國主義此次兇殘地進攻中國和堅持強硬態度之唯一原因,不但是國聯和美國此次對日妥協、夥同壓迫中國之重要原因,而且是繼續阻礙中國民眾抵抗日帝國主義之唯一障礙物;此障礙物不掃除,在中國任何反帝國主義的運動都不會有什麽真正效果的。民眾現在應該有明確的認識:抵抗國民黨政府乃是抵抗日帝國主義之前提!」[7]
1931年12月15日,蔣介石在抗日民主運動的衝擊下(自然也包括陳獨秀托派的揭露與批判)被迫下野。汪精衛上台後,打出「民主政治」的招牌,高唱「一麵抵抗,一麵交涉」,迷惑了許多人。有人甚至寫文章歡呼「接觸到民主政治的曙光」。陳獨秀又立即予以揭露,指出:在對日避戰求和、偷安政策和對民眾反日運動的高壓手段上,「汪精衛政府和蔣介石政府將沒有什麽不同」。[8]事實很快證明了他的論斷。汪上台後第三天就製造了震驚全國的「一二·一七」血案。當時先後到南京請願示威團有平、津、京、濟、蘇、皖各地學生萬餘人。12月15日,上海示威團學生到國民黨中央黨部請願,當時中央委員正在開會,推代理行政院長陳銘樞和蔡元培接見,因二人「大致其訓詞,答非所問,並嚴詞詰責學生,一時群情憤激」,有人打了陳、蔡。當場逮捕學生11人(有說70餘人)。次日,同學們見《中央日報》登滿了「莫須有」的謠言,誣衊學生,「無理搗亂」等,又激起眾憤。於是17日,各地在京學生萬餘人整隊赴中央黨部質問《中央日報》報導不實,並要求釋放被捕學生。因黨部閉門不納,學生砸毀懸掛在中央黨部大門口的黨徽,然後徑赴中央日報社。憤怒的學生衝進報館,搗毀了一部分設施,政府急派軍警前來鎮壓,傷30餘人。更有上海學生楊桐恆死於刺刀之下,屍體被拋入報館門前河中。河上有座珍珠橋,在這危急混亂的情況下,因橋麵狹窄,又有多人被擠踏落水。因此「一二·一七」血案,又稱「珍珠橋慘案」。
血案發生後第三天,《熱潮》即出版「一二·一七血案專號」,陳獨秀以「頑石」「三戶」,彭述之以「南冠」,劉仁靜以「胡年」等筆名,分別撰文,從「一二·一七」血案中,分析批判汪精衛、蔣介石國民黨政府、改組派和國家主義派,並指導「今後學生運動的進路」。陳獨秀在文章中進一步揭露:「在此次血案發生前二日,所謂『民主政治』的新政權之主腦人物汪精衛,已開始痛哭愛國青年是『少數不良分子』,欲假借對外問題以危害黨國,譬諸敗群之馬,自無許其有存在之餘地』……不許其存在,自然便是屠殺!所以此次血案,便算是汪精衛所謂『民主政治』史上光榮的第一頁。」
陳獨秀揭露汪精衛改組派所謂「民主政治」家,隻是替蔣介石做兩件事:「一是替他屠殺愛國民眾,一是替他簽訂賣國條約。」[9]
陳獨秀還明確指出,蔣介石與汪精衛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因此蔣可能「馬上就會復辟」。[10]果真不到一個月,1932年1月21日,蔣介石返回南京,表麵上與汪精衛共同執掌政權,實際上汪隻是個空頭的行政院長,蔣則很快出任掌握實權的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參謀總長。
三是指導學生救亡運動。
《熱潮》每期都有報導和評論學生運動的文章。早在北京大學學生到南京示威時,陳獨秀就發表文章,警告「時局到了轉變點」:「政府如果不願公開的露骨的撕下欺騙人民的假麵,隻有退出國聯和對日開戰;如果繼續任國聯接受日本的要求,其勢必須對人民取高壓手段。站在人民方麵,或站在帝國主義方麵,它立須選擇其一,再不能在現狀之下含糊敷衍下去了」;人民方麵也立須做出選擇:「或者是服從政府安心當亡國奴,或是起來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血汗來決定自己的命運。」「一二·一七」血案發生後,汪精衛改組派和國家主義派紛紛指責學生運動「行動越軌」的「錯誤和過失」,甚至「受赤黨利用」。例如國家主義派所領導的上海各大學教授抗日會,一麵致電蔡元培,一麵致電赴京示威學生,宣告「北平學生對外交部搗毀文件,又赴中央黨部毆擊蔡陳兩先生,本會……對於此類不辨是非利害之舉動,認為不當」;同是國家主義派所組織的上海市教育界救國會,也發出《勸告學生複課書》,認為錦州中立,天津共管「暫時或不至實現」,而蔣介石急流勇退,通電辭職,「我青年學子,處此時機,當決然躍出漩渦,歸潔其身體,約束其思想,潛修其德業……勒馬峻阪,返動為靜」。於是,學生中一部分人產生了動搖和妥協的傾向。
陳獨秀對初期的學生和平請願,既抱同情,又持否定態度,指出他們「聲勢似乎是很浩大,而在行動上還是學生孤軍獨戰,大多數民眾雖有奮起之可能,實際還並沒有起來;即學生運動雖已開始「左」傾,而到處仍不免表現出懦弱與妥協」,並批評學生「隨在他們的上層領袖和一般高等華人的尾巴後」,任人「玩弄和欺騙」,對統治者抱有幻想。
當運動洶湧發展,衝破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上層分子及黃色工會頭目的束縛時,陳獨秀又發出了「擠他們到後台去」的號召,指出這些動搖和妥協的分子「必然會被前進分子擠到鬥爭的後台去;同時也必須把他們擠到後台去,反日鬥爭才能向前發展」。[11]
1931年12月15日,蔣介石在抗日民主運動的衝擊下(自然也包括陳獨秀托派的揭露與批判)被迫下野。汪精衛上台後,打出「民主政治」的招牌,高唱「一麵抵抗,一麵交涉」,迷惑了許多人。有人甚至寫文章歡呼「接觸到民主政治的曙光」。陳獨秀又立即予以揭露,指出:在對日避戰求和、偷安政策和對民眾反日運動的高壓手段上,「汪精衛政府和蔣介石政府將沒有什麽不同」。[8]事實很快證明了他的論斷。汪上台後第三天就製造了震驚全國的「一二·一七」血案。當時先後到南京請願示威團有平、津、京、濟、蘇、皖各地學生萬餘人。12月15日,上海示威團學生到國民黨中央黨部請願,當時中央委員正在開會,推代理行政院長陳銘樞和蔡元培接見,因二人「大致其訓詞,答非所問,並嚴詞詰責學生,一時群情憤激」,有人打了陳、蔡。當場逮捕學生11人(有說70餘人)。次日,同學們見《中央日報》登滿了「莫須有」的謠言,誣衊學生,「無理搗亂」等,又激起眾憤。於是17日,各地在京學生萬餘人整隊赴中央黨部質問《中央日報》報導不實,並要求釋放被捕學生。因黨部閉門不納,學生砸毀懸掛在中央黨部大門口的黨徽,然後徑赴中央日報社。憤怒的學生衝進報館,搗毀了一部分設施,政府急派軍警前來鎮壓,傷30餘人。更有上海學生楊桐恆死於刺刀之下,屍體被拋入報館門前河中。河上有座珍珠橋,在這危急混亂的情況下,因橋麵狹窄,又有多人被擠踏落水。因此「一二·一七」血案,又稱「珍珠橋慘案」。
血案發生後第三天,《熱潮》即出版「一二·一七血案專號」,陳獨秀以「頑石」「三戶」,彭述之以「南冠」,劉仁靜以「胡年」等筆名,分別撰文,從「一二·一七」血案中,分析批判汪精衛、蔣介石國民黨政府、改組派和國家主義派,並指導「今後學生運動的進路」。陳獨秀在文章中進一步揭露:「在此次血案發生前二日,所謂『民主政治』的新政權之主腦人物汪精衛,已開始痛哭愛國青年是『少數不良分子』,欲假借對外問題以危害黨國,譬諸敗群之馬,自無許其有存在之餘地』……不許其存在,自然便是屠殺!所以此次血案,便算是汪精衛所謂『民主政治』史上光榮的第一頁。」
陳獨秀揭露汪精衛改組派所謂「民主政治」家,隻是替蔣介石做兩件事:「一是替他屠殺愛國民眾,一是替他簽訂賣國條約。」[9]
陳獨秀還明確指出,蔣介石與汪精衛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因此蔣可能「馬上就會復辟」。[10]果真不到一個月,1932年1月21日,蔣介石返回南京,表麵上與汪精衛共同執掌政權,實際上汪隻是個空頭的行政院長,蔣則很快出任掌握實權的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參謀總長。
三是指導學生救亡運動。
《熱潮》每期都有報導和評論學生運動的文章。早在北京大學學生到南京示威時,陳獨秀就發表文章,警告「時局到了轉變點」:「政府如果不願公開的露骨的撕下欺騙人民的假麵,隻有退出國聯和對日開戰;如果繼續任國聯接受日本的要求,其勢必須對人民取高壓手段。站在人民方麵,或站在帝國主義方麵,它立須選擇其一,再不能在現狀之下含糊敷衍下去了」;人民方麵也立須做出選擇:「或者是服從政府安心當亡國奴,或是起來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血汗來決定自己的命運。」「一二·一七」血案發生後,汪精衛改組派和國家主義派紛紛指責學生運動「行動越軌」的「錯誤和過失」,甚至「受赤黨利用」。例如國家主義派所領導的上海各大學教授抗日會,一麵致電蔡元培,一麵致電赴京示威學生,宣告「北平學生對外交部搗毀文件,又赴中央黨部毆擊蔡陳兩先生,本會……對於此類不辨是非利害之舉動,認為不當」;同是國家主義派所組織的上海市教育界救國會,也發出《勸告學生複課書》,認為錦州中立,天津共管「暫時或不至實現」,而蔣介石急流勇退,通電辭職,「我青年學子,處此時機,當決然躍出漩渦,歸潔其身體,約束其思想,潛修其德業……勒馬峻阪,返動為靜」。於是,學生中一部分人產生了動搖和妥協的傾向。
陳獨秀對初期的學生和平請願,既抱同情,又持否定態度,指出他們「聲勢似乎是很浩大,而在行動上還是學生孤軍獨戰,大多數民眾雖有奮起之可能,實際還並沒有起來;即學生運動雖已開始「左」傾,而到處仍不免表現出懦弱與妥協」,並批評學生「隨在他們的上層領袖和一般高等華人的尾巴後」,任人「玩弄和欺騙」,對統治者抱有幻想。
當運動洶湧發展,衝破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上層分子及黃色工會頭目的束縛時,陳獨秀又發出了「擠他們到後台去」的號召,指出這些動搖和妥協的分子「必然會被前進分子擠到鬥爭的後台去;同時也必須把他們擠到後台去,反日鬥爭才能向前發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