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日報》在刊登此文時,特加「附識」說此文「隻稱許國民黨有民主革命的歷史……那麽中國要組織強大的政黨,最好的方法是全國民主主義的分子都來加入國民黨」。
同時,陳獨秀的文章還針對有些國民黨員擔心共產黨來赤化國民黨的疑慮,指出:中國階級鬥爭分為兩段路程:「第一段是大的和小的資產階級對於封建軍閥之民主主義的鬥爭,第二段是新起的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之社會主義的爭鬥。因為中國勞苦群眾的潛勢力雖然是無限的偉大,但是他們階級的形成及意識方在萌芽時代,所以他們所表現的,隻是組織工會和罷工運動,可以說純粹為他們自己階級的政治鬥爭時期還未成熟。」
對此,《民國日報》在9月14日發表重要文章《國民黨主義並無變更》,解釋由陳獨秀加入國民黨引起的「種種揣測」和「殊多誤會」,稱:「中國國民黨為民國惟一之政黨,入黨手續,中山先生已允加變通……若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之黨綱,則決無所更變。陳獨秀君最近曾有《對於現在中國政治問題的我見》一文(曾載本報來論欄),其加入中國國民黨,於思想上亦似無矛盾也。」
總之,陳獨秀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說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及他們的政黨都很幼稚和萎弱,隻有聯合起來才能打倒強大的軍閥和帝國主義,隻是因為國民黨有民主主義的歷史的影響,所以應該把國民黨作為這個聯盟的形式。
不過,與此同時,陳獨秀對國民黨的認識,也明顯受到了馬林觀點的影響,改變了過去一貫的特別是4月6日給維經斯基信中對國民黨資產階級性質的認識。這表現了他理論上的弱點以及思想方法上時有片麵性,過於敏感,容易受表麵現象所惑及聽信他人之言的缺點。例如,9月20日,他為了說服黨內反對者,在機關報《嚮導》上發表《國民黨是什麽》,竟說:「中國國民黨是一個代表國民運動的革命黨,不是代表那一個階級的政黨;因為他的政綱所要求乃是國民的一般利益,不是那一個階級的特殊利益;黨員的分子中,代表資產階級的知識者和無產階級的工人幾乎勢均力敵。」他的錯誤在於一個階級在某個歷史階段提出符合「國民的一般利益」的政綱和黨員中有其他階級的成員,並不能改變這個政黨的階級性質。正如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政綱是反帝反封建,保護資本主義,允許其他階級成員入黨,並不能改變共產黨的性質一樣。不過,陳獨秀的這個錯誤觀點沒有堅持太久,很快就改變了。
由於中共中央接受了以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的黨內合作方式實行「國共合作」的方針,加上11~12月陳獨秀率領中共代表團參加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四大對此再次加以確認,1923年1月12日,共產國際正式做出了關於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的決議——《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關於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關係問題的決議》。決議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關於國民黨的性質。「中國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團是國民黨,它既依靠自由資產階級民主派和小資產階級,又依靠知識分子和工人。」——這同陳獨秀一樣,是接受了馬林的觀點,為當時國民黨的表麵(如支持香港罷工等)所迷惑,抹殺了國民黨的資產階級性質。
二、關於國共合作的必要性和黨內合作的形式。「由於國內獨立的工人運動尚不強大,由於中國的中心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者及其在中國的封建代理人的民族革命,而且由於這個民族革命問題的解決直接關係到工人階級的利益,而工人階級又尚未完全形成為獨立的社會力量,所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認為,國民黨與年青的中國共產黨合作是必要的。」「因此,在目前條件下,中國共產黨黨員留在國民黨內是適宜的。」
以上兩條,從當時陳獨秀發表的文章和演說來對照,陳獨秀是接受的。
三、關於加入國民黨的原則和目的。原則是:
「不能以取消中國共產黨獨特的政治麵貌為代價。黨必須保持自己原有的組織和嚴格集中的領導機構。」
「中國共產黨應當在自己的旗幟下行動,不依賴於其他任何政治集團,但同時要避免同民族革命運動發生衝突。」
「隻要國民黨在客觀上實行正確的政策,中國共產黨就應當在民族革命戰線的一切運動中支持它。但是,中國共產黨絕對不能與它合併,也絕對不能在這些運動中捲起自己原來的旗幟。」
目的是:「組織和教育工人群眾,建立工會,以便為強大的群眾性的共產黨準備基礎。」
站在中共的立場上,這些規定無疑是十分明確而正確的。中心思想是必須保持中共的獨立性。支持國民黨是有條件的:「國民黨在客觀上實行正確的政策。」這就意味著如果違背這些原則,失去了這個條件,中共就應該及時退出國民黨。
這就表明:除了對國民黨性質判斷失誤外,共產國際當初製定這個方針基本上是正確的。這些正確的方麵,明顯是受了陳獨秀4月6日信的影響。此後,陳獨秀在宣傳共產國際這個決議時,還強調:「此種聯合,純粹是兩階級革命行動之聯合,決非兩階級主義之聯合,此絕對不容混同者也。」[42]但是,在1925年8月以後,共產國際受了史達林為首的聯共中央的壓力,逐漸違背這些原則,剝奪中共的獨立性,使其變成任國民黨宰割的附庸。陳獨秀在這個過程中也深受其害。
同時,陳獨秀的文章還針對有些國民黨員擔心共產黨來赤化國民黨的疑慮,指出:中國階級鬥爭分為兩段路程:「第一段是大的和小的資產階級對於封建軍閥之民主主義的鬥爭,第二段是新起的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之社會主義的爭鬥。因為中國勞苦群眾的潛勢力雖然是無限的偉大,但是他們階級的形成及意識方在萌芽時代,所以他們所表現的,隻是組織工會和罷工運動,可以說純粹為他們自己階級的政治鬥爭時期還未成熟。」
對此,《民國日報》在9月14日發表重要文章《國民黨主義並無變更》,解釋由陳獨秀加入國民黨引起的「種種揣測」和「殊多誤會」,稱:「中國國民黨為民國惟一之政黨,入黨手續,中山先生已允加變通……若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之黨綱,則決無所更變。陳獨秀君最近曾有《對於現在中國政治問題的我見》一文(曾載本報來論欄),其加入中國國民黨,於思想上亦似無矛盾也。」
總之,陳獨秀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說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及他們的政黨都很幼稚和萎弱,隻有聯合起來才能打倒強大的軍閥和帝國主義,隻是因為國民黨有民主主義的歷史的影響,所以應該把國民黨作為這個聯盟的形式。
不過,與此同時,陳獨秀對國民黨的認識,也明顯受到了馬林觀點的影響,改變了過去一貫的特別是4月6日給維經斯基信中對國民黨資產階級性質的認識。這表現了他理論上的弱點以及思想方法上時有片麵性,過於敏感,容易受表麵現象所惑及聽信他人之言的缺點。例如,9月20日,他為了說服黨內反對者,在機關報《嚮導》上發表《國民黨是什麽》,竟說:「中國國民黨是一個代表國民運動的革命黨,不是代表那一個階級的政黨;因為他的政綱所要求乃是國民的一般利益,不是那一個階級的特殊利益;黨員的分子中,代表資產階級的知識者和無產階級的工人幾乎勢均力敵。」他的錯誤在於一個階級在某個歷史階段提出符合「國民的一般利益」的政綱和黨員中有其他階級的成員,並不能改變這個政黨的階級性質。正如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政綱是反帝反封建,保護資本主義,允許其他階級成員入黨,並不能改變共產黨的性質一樣。不過,陳獨秀的這個錯誤觀點沒有堅持太久,很快就改變了。
由於中共中央接受了以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的黨內合作方式實行「國共合作」的方針,加上11~12月陳獨秀率領中共代表團參加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四大對此再次加以確認,1923年1月12日,共產國際正式做出了關於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的決議——《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關於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關係問題的決議》。決議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關於國民黨的性質。「中國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團是國民黨,它既依靠自由資產階級民主派和小資產階級,又依靠知識分子和工人。」——這同陳獨秀一樣,是接受了馬林的觀點,為當時國民黨的表麵(如支持香港罷工等)所迷惑,抹殺了國民黨的資產階級性質。
二、關於國共合作的必要性和黨內合作的形式。「由於國內獨立的工人運動尚不強大,由於中國的中心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者及其在中國的封建代理人的民族革命,而且由於這個民族革命問題的解決直接關係到工人階級的利益,而工人階級又尚未完全形成為獨立的社會力量,所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認為,國民黨與年青的中國共產黨合作是必要的。」「因此,在目前條件下,中國共產黨黨員留在國民黨內是適宜的。」
以上兩條,從當時陳獨秀發表的文章和演說來對照,陳獨秀是接受的。
三、關於加入國民黨的原則和目的。原則是:
「不能以取消中國共產黨獨特的政治麵貌為代價。黨必須保持自己原有的組織和嚴格集中的領導機構。」
「中國共產黨應當在自己的旗幟下行動,不依賴於其他任何政治集團,但同時要避免同民族革命運動發生衝突。」
「隻要國民黨在客觀上實行正確的政策,中國共產黨就應當在民族革命戰線的一切運動中支持它。但是,中國共產黨絕對不能與它合併,也絕對不能在這些運動中捲起自己原來的旗幟。」
目的是:「組織和教育工人群眾,建立工會,以便為強大的群眾性的共產黨準備基礎。」
站在中共的立場上,這些規定無疑是十分明確而正確的。中心思想是必須保持中共的獨立性。支持國民黨是有條件的:「國民黨在客觀上實行正確的政策。」這就意味著如果違背這些原則,失去了這個條件,中共就應該及時退出國民黨。
這就表明:除了對國民黨性質判斷失誤外,共產國際當初製定這個方針基本上是正確的。這些正確的方麵,明顯是受了陳獨秀4月6日信的影響。此後,陳獨秀在宣傳共產國際這個決議時,還強調:「此種聯合,純粹是兩階級革命行動之聯合,決非兩階級主義之聯合,此絕對不容混同者也。」[42]但是,在1925年8月以後,共產國際受了史達林為首的聯共中央的壓力,逐漸違背這些原則,剝奪中共的獨立性,使其變成任國民黨宰割的附庸。陳獨秀在這個過程中也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