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蔡元培與陳獨秀改革北大、民主辦校,還有不少故事,這裏隻舉一例。
據當時在北大英文學門(即英文係)上學的許德珩回憶:陳獨秀來北大之前,雖然不認識他,但他的文章我早就在《甲寅》雜誌上讀過了,因為他是首倡新文化運動的人物,所以給我的印象很深……陳獨秀任北大文科學長之後,和蔡元培一起,積極推動北大的改革,在整頓上課紀律當中,還與我鬧過一場誤會。當時我們班上有一同學是黎元洪的侄子。此人經常缺課,並叫人代他簽到。陳獨秀不調查研究,誤聽人言,就把這件事記在我的身上,在布告牌子上公布我經常曠課,記大過一次。我當時是一個窮苦學生,冬天穿袷衣過冬,宿舍裏沒有火,所以我不是在講堂上,就是在圖書館裏。當我見到這個記過布告時,十分驚異,並極端憤怒。我一怒之下,就把布告牌砸碎了。陳獨秀性情一貫的急躁,他也大怒,對我的砸布告牌又記了一過。我又把第二個布告牌砸了,並站在他的辦公室門前,叫陳獨秀出來同他說理。此事立即為蔡校長所知,經過蔡的調查,才知道是陳獨秀搞錯了,叫陳收回成命,並向我進行勸慰,此事遂告平息。「這就是陳獨秀認識我的開始。」[104]
真是不打不相識,他們二人以後的關係很好,下麵有所敘述。
傳統黨史為了政治需要醜化陳獨秀,往往把陳獨秀描寫成愛發火、拍桌子、訓人罵人那樣的「家長主義」,「凶神惡煞」。實際上,他是一個很講理,也很風趣的人。前述陳獨秀與黃侃的調侃,對沈尹默字的評論,都是如此。馮友蘭也說過一個故事:「我們畢業的時候,師生在一起照了一張相,老師們坐在前一排……陳獨秀恰好和梁漱溟坐在一起。梁漱溟很謹慎,把腳收在椅子下麵;陳獨秀很豪放,把腳一直伸到梁漱溟的前麵。相片出來後,我們班長孫本文給他送去了一張,他一看,說:『照得很好,就是梁先生的腳伸得太遠一點。』孫本文說:『這是你的腳。』」於是大家「哈哈」大笑起來。[105]
1918年夏北大文科哲學門畢業照,前排右三為陳獨秀,右二為梁漱溟
沈尹默這個人也很有意思。陳獨秀對他寫的字,上門直率惡評,促使他狠練書法,對陳感激一輩子。胡適與他沒有交惡,他卻把胡適說成是不肖之徒:「胡適這個人,因緣時會,盜竊虛名,實際他是一個熱衷利祿的政客,並非潛心學術的文士。」他說有個叫陳仲恕的人,「震於胡適之聲名」,到北大來聽過一次胡適講演,一聽之下,就聽出問題來了。他越聽越覺得熟悉,原來所講的是從顏習齋書上搬來,並且不加說明,據為己有;又說錢玄同也知道胡適這個秘密。有一次,胡適被邀做學術講演,此公既已成為時下忙人,自無功夫做什麽準備。玄同曾親眼看見胡適在講演之前,匆匆赴琉璃廠舊書鋪找了一本不知什麽書,大約就是一般人不大看的顏習齋著作之類吧,「在洋車上翻閱一過,他這點鬼聰明是有的,裁裁剪剪,上講台發揮一通,此公行事,大率如此」。[106]
沈先生攻其一點,否定全人,沒有看到胡適確有「大學問家」的一麵,可見評人之難。當時在這個新文化陣營中,胡適除了陳獨秀這位「伯樂」之外,與其他人如魯迅(「武器庫門上拈小紙條」比喻)、錢玄同、劉半農(關於「王敬軒的雙簧戲」及瞧不起劉半農當時沒有留過學)、沈尹默等人的關係都不好。似乎在人際關係上,胡適有點傲氣和霸氣。自然,這裏也有中國文人的通病:文人相輕。但陳獨秀則相反,在文學革命上有「不容討論」的霸氣,在人際關係上,卻能團結各種人。這是難能可貴的,也是新文化運動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這裏也暗藏著將來陳獨秀一走,《新青年》陣營必然分裂的危機。
培育一代「新青年」
從1915年至1918年,以《新青年》及北京大學為中心的新文化運動,已經開展了四年。由於《新青年》在全國各大城市都有銷售處;教育部又以北大教育改革為試點輻射全國學校教育,於是,這個運動在全國發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蕩滌神州大地的一股衝擊波。大批青年甚至中老年(如北大教授、後來成為毛澤東嶽父的楊昌濟等)受到它的啟蒙,人生觀發生根本性轉變,成為一代「新青年」。這一代人,除了《新青年》編輯部成員(他們在發起和進行新文化運動的同時,自己的世界觀也得到了轉變)、《新青年》和後來《每周評論》的作者群〔《新青年》雖然是一個同人刊物,主要文章多由編輯部成員撰寫,但也發表了不少編輯部以外作者的文章,其中在《新青年》1~9卷共54號上公布的讀者來信,就有109封,扣除重複的21人,有88位不同的讀者(有的是以學校集體或其他團體名義寫的信,如此就不止88人了)〕,及上述北京大學和北京直接受到教育的學生以外,像遠在湖南的毛澤東、彭述之,湖北的惲代英,天津及隨後留學日本的周恩來都受到《新青年》的洗禮。
據統計,《新青年》的發行量從創刊初期的1000冊,1917年以後發展到一萬五六千冊。[107]而從以下毛澤東及周恩來的敘述中可知,一本雜誌往往不是一人閱讀,而是轉輾傳閱。那麽,全國各地有多少萬人受到《新青年》的教育和影響,可以想像是相當的可觀了。許多讀者受到思想啟蒙後,情不自禁地發出心底的激動,稱陳獨秀《新青年》為「思想界的明星」「金針」「藥石」「良師益友」,說:「青年得此,如清夜聞鍾,如當頭一棒。」[108]可見其影響之廣大和深遠。所以說陳獨秀、《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為中國的新時代培育了整整一代「新青年」,是絕不為過的。連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勝利前夕的1945年中共七大預備會議的內部講話中,麵對中共奪取政權的第一代領導人,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
據當時在北大英文學門(即英文係)上學的許德珩回憶:陳獨秀來北大之前,雖然不認識他,但他的文章我早就在《甲寅》雜誌上讀過了,因為他是首倡新文化運動的人物,所以給我的印象很深……陳獨秀任北大文科學長之後,和蔡元培一起,積極推動北大的改革,在整頓上課紀律當中,還與我鬧過一場誤會。當時我們班上有一同學是黎元洪的侄子。此人經常缺課,並叫人代他簽到。陳獨秀不調查研究,誤聽人言,就把這件事記在我的身上,在布告牌子上公布我經常曠課,記大過一次。我當時是一個窮苦學生,冬天穿袷衣過冬,宿舍裏沒有火,所以我不是在講堂上,就是在圖書館裏。當我見到這個記過布告時,十分驚異,並極端憤怒。我一怒之下,就把布告牌砸碎了。陳獨秀性情一貫的急躁,他也大怒,對我的砸布告牌又記了一過。我又把第二個布告牌砸了,並站在他的辦公室門前,叫陳獨秀出來同他說理。此事立即為蔡校長所知,經過蔡的調查,才知道是陳獨秀搞錯了,叫陳收回成命,並向我進行勸慰,此事遂告平息。「這就是陳獨秀認識我的開始。」[104]
真是不打不相識,他們二人以後的關係很好,下麵有所敘述。
傳統黨史為了政治需要醜化陳獨秀,往往把陳獨秀描寫成愛發火、拍桌子、訓人罵人那樣的「家長主義」,「凶神惡煞」。實際上,他是一個很講理,也很風趣的人。前述陳獨秀與黃侃的調侃,對沈尹默字的評論,都是如此。馮友蘭也說過一個故事:「我們畢業的時候,師生在一起照了一張相,老師們坐在前一排……陳獨秀恰好和梁漱溟坐在一起。梁漱溟很謹慎,把腳收在椅子下麵;陳獨秀很豪放,把腳一直伸到梁漱溟的前麵。相片出來後,我們班長孫本文給他送去了一張,他一看,說:『照得很好,就是梁先生的腳伸得太遠一點。』孫本文說:『這是你的腳。』」於是大家「哈哈」大笑起來。[105]
1918年夏北大文科哲學門畢業照,前排右三為陳獨秀,右二為梁漱溟
沈尹默這個人也很有意思。陳獨秀對他寫的字,上門直率惡評,促使他狠練書法,對陳感激一輩子。胡適與他沒有交惡,他卻把胡適說成是不肖之徒:「胡適這個人,因緣時會,盜竊虛名,實際他是一個熱衷利祿的政客,並非潛心學術的文士。」他說有個叫陳仲恕的人,「震於胡適之聲名」,到北大來聽過一次胡適講演,一聽之下,就聽出問題來了。他越聽越覺得熟悉,原來所講的是從顏習齋書上搬來,並且不加說明,據為己有;又說錢玄同也知道胡適這個秘密。有一次,胡適被邀做學術講演,此公既已成為時下忙人,自無功夫做什麽準備。玄同曾親眼看見胡適在講演之前,匆匆赴琉璃廠舊書鋪找了一本不知什麽書,大約就是一般人不大看的顏習齋著作之類吧,「在洋車上翻閱一過,他這點鬼聰明是有的,裁裁剪剪,上講台發揮一通,此公行事,大率如此」。[106]
沈先生攻其一點,否定全人,沒有看到胡適確有「大學問家」的一麵,可見評人之難。當時在這個新文化陣營中,胡適除了陳獨秀這位「伯樂」之外,與其他人如魯迅(「武器庫門上拈小紙條」比喻)、錢玄同、劉半農(關於「王敬軒的雙簧戲」及瞧不起劉半農當時沒有留過學)、沈尹默等人的關係都不好。似乎在人際關係上,胡適有點傲氣和霸氣。自然,這裏也有中國文人的通病:文人相輕。但陳獨秀則相反,在文學革命上有「不容討論」的霸氣,在人際關係上,卻能團結各種人。這是難能可貴的,也是新文化運動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這裏也暗藏著將來陳獨秀一走,《新青年》陣營必然分裂的危機。
培育一代「新青年」
從1915年至1918年,以《新青年》及北京大學為中心的新文化運動,已經開展了四年。由於《新青年》在全國各大城市都有銷售處;教育部又以北大教育改革為試點輻射全國學校教育,於是,這個運動在全國發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蕩滌神州大地的一股衝擊波。大批青年甚至中老年(如北大教授、後來成為毛澤東嶽父的楊昌濟等)受到它的啟蒙,人生觀發生根本性轉變,成為一代「新青年」。這一代人,除了《新青年》編輯部成員(他們在發起和進行新文化運動的同時,自己的世界觀也得到了轉變)、《新青年》和後來《每周評論》的作者群〔《新青年》雖然是一個同人刊物,主要文章多由編輯部成員撰寫,但也發表了不少編輯部以外作者的文章,其中在《新青年》1~9卷共54號上公布的讀者來信,就有109封,扣除重複的21人,有88位不同的讀者(有的是以學校集體或其他團體名義寫的信,如此就不止88人了)〕,及上述北京大學和北京直接受到教育的學生以外,像遠在湖南的毛澤東、彭述之,湖北的惲代英,天津及隨後留學日本的周恩來都受到《新青年》的洗禮。
據統計,《新青年》的發行量從創刊初期的1000冊,1917年以後發展到一萬五六千冊。[107]而從以下毛澤東及周恩來的敘述中可知,一本雜誌往往不是一人閱讀,而是轉輾傳閱。那麽,全國各地有多少萬人受到《新青年》的教育和影響,可以想像是相當的可觀了。許多讀者受到思想啟蒙後,情不自禁地發出心底的激動,稱陳獨秀《新青年》為「思想界的明星」「金針」「藥石」「良師益友」,說:「青年得此,如清夜聞鍾,如當頭一棒。」[108]可見其影響之廣大和深遠。所以說陳獨秀、《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為中國的新時代培育了整整一代「新青年」,是絕不為過的。連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勝利前夕的1945年中共七大預備會議的內部講話中,麵對中共奪取政權的第一代領導人,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