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舍離別而又不得不離別的情感,是多麽的感人肺腑。
在消沉與苦悶中隱居、讀書、作詩
陳獨秀從1902年加入日本留學生中的革命團體青年會起,就以滿腔激情投入到一係列愛國救亡和反清革命的運動中去,但是,其結果是不斷失敗,遭到清政府的通緝,諸多戰友被殺或被迫流亡而去,報紙學校紛紛解散,更有嶽王會的弟子幾乎是集體加入了他看不上的同盟會。而對同盟會,他又因對其綱領、組織、行動有看法,自命清高而不能隨「俗」,陷於自我孤立。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他自己探索的喚起民眾、反帝反清的革命道路又因曲高和寡而行不通……所有這些使他從1907年起逐漸陷入寂寞、消沉、苦悶、彷徨之中。而到1909~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前,因親愛的兄長陳孟吉,至友汪仲尹、熊子政、章穀士、趙聲等人的相繼去世,這種孤苦、消沉的情緒又加重到了極致。
1909年9月、10月間,陳獨秀由日本返國,到杭州。不久,接兄凶訊,到瀋陽護孟吉棺木返回故裏,憶及早年兄和母親撫育之恩,不禁淚如泉湧,作《述哀》五言長詩痛悼:「……見兄不見母,今兄亦亡焉。兄亡歸母側,孑身苦迍邅。地下語老母,兒命青絲懸。老母喜兄至,淚落如流泉。同根復相愛,怎不雙來還……」[66]
這並不像1903年《哭汪希顏》那樣,化悲痛為力量,抒發豪情壯誌,而是述說「兒命青絲懸」,希望與兄同去「雙還」;表示悲傷之深,同時也表示其這時的誌氣之消沉。
陳獨秀這次住家,時間較長,約有兩三個月。在此期間,他與胡淵如曾去拜訪程演生,二人結為終生友好。程演生與陳是同鄉,曾遊學歐洲,學識廣博。後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安徽大學校長、安徽學院院長,並先後出使阿富汗、波斯(伊朗)、土耳其、暹羅(泰國)。五四時期,他在北京大學當教授,是北大文科學長陳獨秀領導新文化運動的積極支持者和合作者,曾親自支持陳對文科教學進行改革,囑陳「萬望鼓勇而前,勿為俗見所阻」。[67]
己酉歲末(1910年2月初),陳獨秀再到杭州。有人說,他此次在杭州隱居一年半左右,根據是1911年1月5日《民立報》上「小奢摩室詩話」欄裏發表的陳獨秀所寫的兩首《感遇詩》。編者「大哀」在詩前序中說:
吾友懷寧陳仲甫,弱冠工屬文,往曾訪予揚州,相得甚歡。此後,君即留學東瀛。去歲歸國後,隱居杭州,日以讀書為事。所為詩日益精進。今春曾以《遊山》諸作見示,予性善忘,都不省記。昨又得近作《感遇詩》五古念餘首,皆憂時感世之作,說者謂有陳伯玉、阮嗣宗之遺。
這篇短序,概括了辛亥革命前夕陳獨秀的思想和生活狀況。「大哀」即王旡生,名鍾麒。1908年陳獨秀由日本回國度假路過揚州時,王曾拜訪。為什麽二人一見如故,「相得甚歡」?不僅因為二人是安徽同鄉,都博學並有共同的愛好和興趣(王旡生對時政、民生、宗教、文藝等都有研究,發表過重要文章,並擅長駢文,熟於稗史,能夠以芳馨悱惻之詞,達小雅詩人之誌),更主要的是二人都是反帝反清的激進派。王曾歷主激進的《神州日報》《民籲報》《天鐸報》筆政,現在又主政《民立報》,受到陳獨秀的信任和尊敬。於是,他主持的「小奢摩室詩話」成為陳獨秀髮泄情緒的一個渠道。1907年,洋人在上海租界創辦電車,王在《神州日報》上撰寫社論,痛罵洋人搜刮金錢,斷絕人力車夫生計。洋人即派警探四出捉拿他,逼得他逃亡揚州。所以,陳獨秀與他保持密切關係,說明這時他雖有消極情緒,但反帝反清激進派的立場沒有改變。
陳獨秀這時的確情緒消沉。當時在同盟會的領導下,全國反清排滿革命運動是如火如荼,風雲激盪,而他卻「日以讀書為事」,還有心思「遊山」,寫詩吟詩,發「憂時感時」之情。這是為什麽?這20首詩,充分展示了他當時複雜的心情和對人生與革命重大問題的一些思考。《民立報》隻發表了兩首,後來在1917年5月1日的《丙辰》雜誌上20首全部刊出。以下根據此詩作和參考王昭訓女士《陳獨秀〈感懷〉20首闡釋》及任建樹、靳樹鵬、李嶽山先生《陳獨秀詩集》注,來全麵觀察一下陳獨秀當時隱居、讀書時的所思所想——利用所讀書中的故事典故即興抒發自己的情懷和經驗。
第一,抒發自己抱著救國救民的誌向,又對當時的形勢悲觀,行動上自然處於一種消極狀態。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一是感嘆找不到力量施展自己的抱負,如第一首:
委巷有佳人,顏色艷桃李。珠翠不增妍,所佩蘭與芷。
相遇非深恩,羞為發皓齒。閉戶弄朱弦,江湖萬餘裏。
前四句,把自己比作天生麗質的「佳人」。陳早期詩作常以屈原、湘娥、靈均自喻,寄託他憂國憂民的情思。後四句,雖然誌在江湖萬裏,即心懷國難家仇,但隻得閉門弄琴,因知音難覓。反過來說,就是現在因找不到可以信賴的同誌,隻得閉戶讀書,等待時機再施展救國救民的抱負。又如第二首:
春日二三月,百草恣妍美。瘦馬仰天鳴,壯心殊未已。
日望蒼梧雲,夜夢湘江水。曉鏡覽朱顏,憂傷自此始。
前四句寫革命形勢和自己的雄心壯誌,後四句借用帝舜兩個妃子萬裏尋夫,已到湘江蒼梧之野卻見帝舜已死的故事,哀嘆革命屢遭失敗,戰友相繼離去、病逝或犧牲,一時找不到出路的彷徨與惆悵。這種情緒,在陳獨秀1910年所作的《存歿六絕句》[68]中,表現得更是淋漓盡致,在該詩中,他一一懷念了12位一起奮鬥的摯友,其中六人已逝或犧牲,六人還活著但已遠離。
在消沉與苦悶中隱居、讀書、作詩
陳獨秀從1902年加入日本留學生中的革命團體青年會起,就以滿腔激情投入到一係列愛國救亡和反清革命的運動中去,但是,其結果是不斷失敗,遭到清政府的通緝,諸多戰友被殺或被迫流亡而去,報紙學校紛紛解散,更有嶽王會的弟子幾乎是集體加入了他看不上的同盟會。而對同盟會,他又因對其綱領、組織、行動有看法,自命清高而不能隨「俗」,陷於自我孤立。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他自己探索的喚起民眾、反帝反清的革命道路又因曲高和寡而行不通……所有這些使他從1907年起逐漸陷入寂寞、消沉、苦悶、彷徨之中。而到1909~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前,因親愛的兄長陳孟吉,至友汪仲尹、熊子政、章穀士、趙聲等人的相繼去世,這種孤苦、消沉的情緒又加重到了極致。
1909年9月、10月間,陳獨秀由日本返國,到杭州。不久,接兄凶訊,到瀋陽護孟吉棺木返回故裏,憶及早年兄和母親撫育之恩,不禁淚如泉湧,作《述哀》五言長詩痛悼:「……見兄不見母,今兄亦亡焉。兄亡歸母側,孑身苦迍邅。地下語老母,兒命青絲懸。老母喜兄至,淚落如流泉。同根復相愛,怎不雙來還……」[66]
這並不像1903年《哭汪希顏》那樣,化悲痛為力量,抒發豪情壯誌,而是述說「兒命青絲懸」,希望與兄同去「雙還」;表示悲傷之深,同時也表示其這時的誌氣之消沉。
陳獨秀這次住家,時間較長,約有兩三個月。在此期間,他與胡淵如曾去拜訪程演生,二人結為終生友好。程演生與陳是同鄉,曾遊學歐洲,學識廣博。後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安徽大學校長、安徽學院院長,並先後出使阿富汗、波斯(伊朗)、土耳其、暹羅(泰國)。五四時期,他在北京大學當教授,是北大文科學長陳獨秀領導新文化運動的積極支持者和合作者,曾親自支持陳對文科教學進行改革,囑陳「萬望鼓勇而前,勿為俗見所阻」。[67]
己酉歲末(1910年2月初),陳獨秀再到杭州。有人說,他此次在杭州隱居一年半左右,根據是1911年1月5日《民立報》上「小奢摩室詩話」欄裏發表的陳獨秀所寫的兩首《感遇詩》。編者「大哀」在詩前序中說:
吾友懷寧陳仲甫,弱冠工屬文,往曾訪予揚州,相得甚歡。此後,君即留學東瀛。去歲歸國後,隱居杭州,日以讀書為事。所為詩日益精進。今春曾以《遊山》諸作見示,予性善忘,都不省記。昨又得近作《感遇詩》五古念餘首,皆憂時感世之作,說者謂有陳伯玉、阮嗣宗之遺。
這篇短序,概括了辛亥革命前夕陳獨秀的思想和生活狀況。「大哀」即王旡生,名鍾麒。1908年陳獨秀由日本回國度假路過揚州時,王曾拜訪。為什麽二人一見如故,「相得甚歡」?不僅因為二人是安徽同鄉,都博學並有共同的愛好和興趣(王旡生對時政、民生、宗教、文藝等都有研究,發表過重要文章,並擅長駢文,熟於稗史,能夠以芳馨悱惻之詞,達小雅詩人之誌),更主要的是二人都是反帝反清的激進派。王曾歷主激進的《神州日報》《民籲報》《天鐸報》筆政,現在又主政《民立報》,受到陳獨秀的信任和尊敬。於是,他主持的「小奢摩室詩話」成為陳獨秀髮泄情緒的一個渠道。1907年,洋人在上海租界創辦電車,王在《神州日報》上撰寫社論,痛罵洋人搜刮金錢,斷絕人力車夫生計。洋人即派警探四出捉拿他,逼得他逃亡揚州。所以,陳獨秀與他保持密切關係,說明這時他雖有消極情緒,但反帝反清激進派的立場沒有改變。
陳獨秀這時的確情緒消沉。當時在同盟會的領導下,全國反清排滿革命運動是如火如荼,風雲激盪,而他卻「日以讀書為事」,還有心思「遊山」,寫詩吟詩,發「憂時感時」之情。這是為什麽?這20首詩,充分展示了他當時複雜的心情和對人生與革命重大問題的一些思考。《民立報》隻發表了兩首,後來在1917年5月1日的《丙辰》雜誌上20首全部刊出。以下根據此詩作和參考王昭訓女士《陳獨秀〈感懷〉20首闡釋》及任建樹、靳樹鵬、李嶽山先生《陳獨秀詩集》注,來全麵觀察一下陳獨秀當時隱居、讀書時的所思所想——利用所讀書中的故事典故即興抒發自己的情懷和經驗。
第一,抒發自己抱著救國救民的誌向,又對當時的形勢悲觀,行動上自然處於一種消極狀態。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一是感嘆找不到力量施展自己的抱負,如第一首:
委巷有佳人,顏色艷桃李。珠翠不增妍,所佩蘭與芷。
相遇非深恩,羞為發皓齒。閉戶弄朱弦,江湖萬餘裏。
前四句,把自己比作天生麗質的「佳人」。陳早期詩作常以屈原、湘娥、靈均自喻,寄託他憂國憂民的情思。後四句,雖然誌在江湖萬裏,即心懷國難家仇,但隻得閉門弄琴,因知音難覓。反過來說,就是現在因找不到可以信賴的同誌,隻得閉戶讀書,等待時機再施展救國救民的抱負。又如第二首:
春日二三月,百草恣妍美。瘦馬仰天鳴,壯心殊未已。
日望蒼梧雲,夜夢湘江水。曉鏡覽朱顏,憂傷自此始。
前四句寫革命形勢和自己的雄心壯誌,後四句借用帝舜兩個妃子萬裏尋夫,已到湘江蒼梧之野卻見帝舜已死的故事,哀嘆革命屢遭失敗,戰友相繼離去、病逝或犧牲,一時找不到出路的彷徨與惆悵。這種情緒,在陳獨秀1910年所作的《存歿六絕句》[68]中,表現得更是淋漓盡致,在該詩中,他一一懷念了12位一起奮鬥的摯友,其中六人已逝或犧牲,六人還活著但已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