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比陳大兩歲,由於年幼喪母,受繼母亓氏虐待,在家中處於奴婢地位,隻能穿布衣,吃粗飯,幹重活,當丫鬟使喚。高登科常年在外,後來知道大眾的處境後,由於自己童年時期也有類似經歷,十分同情女兒的遭遇,於是嚴斥亓氏一頓,把大眾帶在身邊,親自教養。然而,一是忙於軍務,二是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觀念的影響,他也沒有怎樣特殊地教育。因此,大眾長大後,成了一個目不識丁、三從四德的典型的舊式女子。但是,大眾十分勤勞樸素。據她的侄媳婦鄔蘭芳回憶:「她個條很高,總是穿著長長的大襟褂子,老藍布的或是由洋藍布做的,長褲的褲管用小繩子紮緊著,是一雙小腳。我沒有看見她穿過鮮艷的衣服。」陳的早期至友潘贊化說:她思想「完全舊式的,與陳思想相隔距離不止一世紀」。而陳是一個性情中人,思想距離導致感情不融洽,「平時家庭不和,多口舌之爭。留洋,欲借其夫人十兩重金鐲作為遊資,堅決不肯,時常吵嘴」。[18]大眾特別不支持陳在外奔波而不顧家庭。其實這是一個妻子的普通要求,隻是這種要求對陳而言,太難以忍受了。陳這時已經眼觀中國,心懷世界,小小的家庭,豈能籠住這隻雄鷹。因此,他也不妥協,再加上二人婚後聚少離多,雙方都飽嚐了封建包辦婚姻之苦。這是陳後來浪漫情史的根源。而高大眾卻隻得終生不離家門一步,奉養老人,撫育子女,竭盡一個媳婦和母親的責任,但在愛情和婚姻的世界裏,她一生落寞,淒涼之至。因此,陳婚後不久寫的批判封建包辦婚姻的文章,特別深切感人:


    夫婦乃人倫之首,為人間第一件要緊的勾當,若無夫婦,便沒有世界。偏偏我們中國人,於夫婦一事不甚講究,草草了事,往往不合情理……原來人類婚嫁的緣由,乃因男女相悅,不忍相離,所以男女結婚。不由二人心服情願,要由旁人替他作主,強逼成婚,這不是大大的不合情理嗎?……若是配得兩下裏都還合式哩,就算是天大的幸福,但要相貌、才能、性情、德性,有一樣不合式,便終身難以和睦,生出多少參差,鬧出許多新鮮的笑話兒來……男女婚姻,乃終身大事,就是這樣糊塗辦法,天下做老子娘的,豈不坑害了多少好兒女嗎……現在世界萬國結婚的規矩,要算西洋各國頂文明。他們都是男女自己擇配,相貌才能性情德性,兩邊都是旗鼓相當的,所以西洋人夫妻的愛情,中國人做夢也想不到。[19]


    為此,他提議,對於不合情理的婚姻,男女雙方有離婚和再婚的自由,並深刻認為這樣做有兩大好處:「一是增進人類幸福;一是保全國家的安寧。」


    在這個問題上,陳給予婦女更大的同情,因為婦女是封建傳統觀念最大的受害者,他說:「我們中國的律例,女子不好,男子有七出的權利,男子不好,卻沒說女子可以退婚,這不是大大不平等的事嗎?天生男女都是一樣,怎麽男子可以退女人,女人就不可以退男人呢」;「我們中國還有一樣壞風俗,說起來更是可惡得很,女人死了,男人照例可以續弦,人人不以為奇。男人死了,女人便要守寡。若是夫妻恩愛得很,丈夫死了,女人不肯改嫁他人,這也是她的戀愛自由,旁人要逼她嫁人,這本是不通的話。但是,她自己本來願意改嫁,若是拘了守節、體麵、請旌表、樹節孝坊種種迂腐的話,不能改嫁,真是冤沉苦海了」。


    陳這時以「三愛」的筆名,寫了三篇《婚姻》文章,涉及說媒、婚禮、婚後生活等有關婚姻愛情的廣泛領域,對於封建的婚姻傳統觀念和習俗,進行了相當徹底的揭露和批判,至今還是這個領域的好文章,並不失為有現實意義的思想深刻之作。可見,從1897年稀裏糊塗地接受舊式婚姻而結婚,到這時(1904年)寫這三篇文章,這七年中,他對男婚女嫁問題,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做了廣泛的調查和思考。他自己在這個問題上是想通想透了,因此在以後的人生中,他再也無所顧忌,成為一個徹底的性解放者,做出了不少令世俗者瞠目結舌的事情來。但當時的社會畢竟在封建倫理的桎梏中,所以,他的妻子(包括第二位妻子高君曼)卻不得不忍受封建傳統及他的乖張行為帶來的雙重苦難。


    成「康黨」 舌戰群儒


    1897年8月,在陳獨秀與高大眾訂婚以後,陳到南京參加鄉試,若考中舉人,就可以當官了。這回,該應著那句「有意栽花花不發」半句話了。本來,陳獨秀是做了準備,希望中舉的,倒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考個舉人以了母親的心願,以後好讓我專心做點正經學問」,「隻想考個舉人了事,決不願再上進(指進京考進士——引者)」。為此,在中舉人後約一年的時間裏,「雖然多病,也還著實準備了考試的工夫……八股文也勉強研究了一番」。而且,對他這第一次離家遠行去考試,全家著實是隆重安排了一番,竟有大哥、大哥的先生、大哥的同學和先生的幾位弟兄同行,對他來說頗有一種保駕護航、保送考中的架勢。


    但是,這次命運之神不再眷顧他,他落榜了。奇怪的是,他非但不沮喪,反而有一種解放感。因為,不管怎麽說,為了應付母命,十年寒窗,讀那自己不喜歡的四書五經和練八股文的苦日子,現在終於結束了。他的思想可以衝出牢籠了。他自述:「考個舉人以了母親的心願,以後好讓我專心做點正經學問」;「隻想考個舉人了事,決不願再上進」,說明他並不把讀經書、寫八股當作「正經學問」,但是,十年來,他又不得不受這種封建禮教的束縛,而現在他多麽希望能迅速擺脫這種束縛,到他認為「正經學問」的廣闊天地裏去自由飛翔。此其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人物傳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德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德宏並收藏民國人物傳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