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不在乎別人怎麽說,陳獨秀自己卻不以這個書香門第、官宦世家為榮,更拒絕享受這個家世提供的庇蔭,一生過著清貧險惡的生活。上述胡適在北大的講演說(當時陳被國民黨關在監獄中):「有一次他(陳)到北京,他家開的一所大鋪子(即琉璃廠的古玩店——引者)的掌櫃聽說小東人來了,請他到鋪子去一趟,賞個麵子,但他卻說:『鋪子不是我的。』」所以,陳獨秀後來多次宣稱他是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還把這句話作為他兩章自傳中第一章的標題。
陳獨秀為什麽拒絕接受這個家庭出身,這就要說到本傳主人公的特殊品性了。這個家庭的品位與當時千千萬萬個家庭一樣,是科舉製度的產物,儒家倫理道德文化的產物。所以,它把「忠」「孝」視為最高準則。「忠」即無條件地擁護統治者,特別是一生享受清王朝「隆恩」的嗣父陳衍庶,對皇上更是感恩戴德。「孝」則無條件地聽從家長的意誌,特別在事業和婚姻問題上。而陳是個天生「不忠不孝」的「亂臣逆子」。他一生堅決要推翻當時的反動統治者:清王朝、北洋軍閥、國民黨。在事業和婚姻問題上,陳更是離經叛道了。事業上,如上所述,他母親和陳衍庶曾對他寄予厚望,走仕途,升官發財。他卻偏偏厭棄科舉,當了一個職業革命家。在婚姻上,竟然在與元配保持夫妻關係的情況下,與小姨子雙宿雙飛,在封建家長眼中,簡直是「亂倫」。於是,陳衍庶就與陳脫離了關係,並把其與小姨子轟出家門。胡適甚至說陳不僅參加政治革命,還「實行家庭革命,他家是所謂大世家,但因戀愛問題及其他問題同家庭脫離了關係,甚至他父親要告他」。[11]在這種情況下,陳當然也就不承認這個所謂的父親了。幸虧他的親生父親去世得早,否則也會被陳活活氣煞。就這樣,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出來了。
厭棄科舉的「選學妖孽」
陳獨秀可以拒絕家庭出身,但是擺脫不了早期的家庭教育。這種教育在陳這個特殊的孩子身上,產生了各種奇特的效應,影響了他的一生。觀察人類文明發展史,可以看到,人對教育的傳授,一般採取兩種模式:正麵承受與逆反承受。前者若是單純的繼承,即所謂「聽話」,「順者為孝」,當「馴服工具」,一般隻能培養出循規蹈矩的沒有出息的保守性人物;若在繼承上有所發揚,才可能成為傑出人物。後者的逆反承受,若無理性指導,必成為罪犯一樣的破壞者;若順應時代突變和飛躍發展的潮流,則可成為破壞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偉人。陳從小就是這樣的逆反承受者,直到他去世前一天,還保持著這樣的品性。胡適曾送他一個「終身反對派」的諢號,他竟然樂意接受。在中國或世界上,很少有陳這樣徹底的逆反承受者。既然是逆反,為什麽還承受呢?二者豈不矛盾。不,因為我們畢竟生活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真如不能拉著自己的頭髮上天一樣,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你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承受著社會的某些傳統,而陳這樣的人,卻同時又以敏銳而挑剔的眼光,激烈反對那些他認為是錯誤的傳統。
不用說,逆反的承受者因為要自己動腦子,找出種種反對舊傳統的理由,繪出新世界的藍圖,一般都是比較聰明的孩子。
當時中國社會最大的傳統就是「科舉」。陳家「十二世業儒」得以存在而不敗,也是有賴於這個傳統支撐的。陳在上述自傳中,對這一點有十分生動而深刻的描寫:在那一時代的社會,「科舉不僅僅是一個虛榮,實已支配了全社會一般人的實際生活」,有了功名才能做大官,做大官才能發大財,發了財才能買田置地,做地主,蓋大屋,欺壓鄉農,榮宗耀祖;那時人家生了獨生子恭維他將來,「普遍的吉利話,一概是進學,中舉,會進士,點狀元」;婆婆看待媳婦之厚薄,全以獨生子有無功名和功名大小為標準,丈夫有功名的,公婆便捧在頭上,沒有功名的連用人的氣都得受;貧苦農民的兒子,舉人、進士、狀元不用說,連秀才的好夢都不敢做,用盡九牛二虎之力,供給兒子讀幾年書,好歹能寫出百八十個字,已經算是才子,如果能夠跟著先生進城過一次考,胡亂寫幾百字交了卷,哪怕第一場主榜上無名,回家也算得出人頭地。窮凶極惡的地主們,對這一家佃戶,便另眼看待,所以當時鄉間有這樣兩句流行的諺語:「去到考場放個屁,也替祖宗爭口氣」;「在這樣的社會空氣中,在人們尤其是婦女的頭腦裏麵,科舉當然是一件神聖事業了」。
「在這樣的社會空氣中」,又是在「十二世業儒,功名未顯」的家庭裏,陳從小所受的教育和期待就可想而知了。他的自傳中說,從六歲開始,直接教育他的是他身邊的三個親人:一個嚴厲的祖父,一個能幹而慈愛的母親,一個阿彌陀佛的大哥。六歲到八九歲,由祖父親自教他讀書。關於這個祖父,他說:「親戚本家都綽號我的這位祖父為『白胡爹爹』,孩子們哭時,一說白胡爹爹來了便停聲不敢哭,這位白胡爹爹的嚴厲可怕便可想見了。」可是,這位飽經風霜,一生不富,官運也不通的封建傳統的篤信者,晚年就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陳獨秀身上。尤其是因為看到小孫子比大孫子聰明,對陳獨秀更是心切而嚴狠。「我從小有點小聰明,可是這點小聰明卻害苦了我。我大哥的讀書,他從來不大注意,獨獨看中了我,恨不得我一年之中把《四書》、《五經》都讀完,他才稱意……幸虧這位祖父或者還不知道『三禮』的重要,否則會送掉我的小性命。」陳這裏說的是,祖父一方麵提出不切實際的教育要求,另一方麵又動不動進行體罰——打板子。要求太高,當然達不到;達不到,就狠狠地打;而你越是狠打,我越是不好好讀,以至有些該背的書也背不出來了。如此惡性循環,長此以往,當然這條小性命就難保了。好在祖父也是這種教育方法的受害者——受不住這樣的氣。陳說:「我背書背不出,使他生氣動手打,還是小事;使他最生氣、氣得怒目切齒幾乎發狂令人可怕的,是我無論挨了如何毒打,總一聲不哭,他不隻一次憤怒而傷感地罵道:『這個小東西,將來長大成人必定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兇惡強盜,真是家門不幸!』」[12]同時,在背後,他又對人說:「這孩子將來不成龍就成蛇。」[13]
陳獨秀為什麽拒絕接受這個家庭出身,這就要說到本傳主人公的特殊品性了。這個家庭的品位與當時千千萬萬個家庭一樣,是科舉製度的產物,儒家倫理道德文化的產物。所以,它把「忠」「孝」視為最高準則。「忠」即無條件地擁護統治者,特別是一生享受清王朝「隆恩」的嗣父陳衍庶,對皇上更是感恩戴德。「孝」則無條件地聽從家長的意誌,特別在事業和婚姻問題上。而陳是個天生「不忠不孝」的「亂臣逆子」。他一生堅決要推翻當時的反動統治者:清王朝、北洋軍閥、國民黨。在事業和婚姻問題上,陳更是離經叛道了。事業上,如上所述,他母親和陳衍庶曾對他寄予厚望,走仕途,升官發財。他卻偏偏厭棄科舉,當了一個職業革命家。在婚姻上,竟然在與元配保持夫妻關係的情況下,與小姨子雙宿雙飛,在封建家長眼中,簡直是「亂倫」。於是,陳衍庶就與陳脫離了關係,並把其與小姨子轟出家門。胡適甚至說陳不僅參加政治革命,還「實行家庭革命,他家是所謂大世家,但因戀愛問題及其他問題同家庭脫離了關係,甚至他父親要告他」。[11]在這種情況下,陳當然也就不承認這個所謂的父親了。幸虧他的親生父親去世得早,否則也會被陳活活氣煞。就這樣,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出來了。
厭棄科舉的「選學妖孽」
陳獨秀可以拒絕家庭出身,但是擺脫不了早期的家庭教育。這種教育在陳這個特殊的孩子身上,產生了各種奇特的效應,影響了他的一生。觀察人類文明發展史,可以看到,人對教育的傳授,一般採取兩種模式:正麵承受與逆反承受。前者若是單純的繼承,即所謂「聽話」,「順者為孝」,當「馴服工具」,一般隻能培養出循規蹈矩的沒有出息的保守性人物;若在繼承上有所發揚,才可能成為傑出人物。後者的逆反承受,若無理性指導,必成為罪犯一樣的破壞者;若順應時代突變和飛躍發展的潮流,則可成為破壞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偉人。陳從小就是這樣的逆反承受者,直到他去世前一天,還保持著這樣的品性。胡適曾送他一個「終身反對派」的諢號,他竟然樂意接受。在中國或世界上,很少有陳這樣徹底的逆反承受者。既然是逆反,為什麽還承受呢?二者豈不矛盾。不,因為我們畢竟生活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真如不能拉著自己的頭髮上天一樣,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你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承受著社會的某些傳統,而陳這樣的人,卻同時又以敏銳而挑剔的眼光,激烈反對那些他認為是錯誤的傳統。
不用說,逆反的承受者因為要自己動腦子,找出種種反對舊傳統的理由,繪出新世界的藍圖,一般都是比較聰明的孩子。
當時中國社會最大的傳統就是「科舉」。陳家「十二世業儒」得以存在而不敗,也是有賴於這個傳統支撐的。陳在上述自傳中,對這一點有十分生動而深刻的描寫:在那一時代的社會,「科舉不僅僅是一個虛榮,實已支配了全社會一般人的實際生活」,有了功名才能做大官,做大官才能發大財,發了財才能買田置地,做地主,蓋大屋,欺壓鄉農,榮宗耀祖;那時人家生了獨生子恭維他將來,「普遍的吉利話,一概是進學,中舉,會進士,點狀元」;婆婆看待媳婦之厚薄,全以獨生子有無功名和功名大小為標準,丈夫有功名的,公婆便捧在頭上,沒有功名的連用人的氣都得受;貧苦農民的兒子,舉人、進士、狀元不用說,連秀才的好夢都不敢做,用盡九牛二虎之力,供給兒子讀幾年書,好歹能寫出百八十個字,已經算是才子,如果能夠跟著先生進城過一次考,胡亂寫幾百字交了卷,哪怕第一場主榜上無名,回家也算得出人頭地。窮凶極惡的地主們,對這一家佃戶,便另眼看待,所以當時鄉間有這樣兩句流行的諺語:「去到考場放個屁,也替祖宗爭口氣」;「在這樣的社會空氣中,在人們尤其是婦女的頭腦裏麵,科舉當然是一件神聖事業了」。
「在這樣的社會空氣中」,又是在「十二世業儒,功名未顯」的家庭裏,陳從小所受的教育和期待就可想而知了。他的自傳中說,從六歲開始,直接教育他的是他身邊的三個親人:一個嚴厲的祖父,一個能幹而慈愛的母親,一個阿彌陀佛的大哥。六歲到八九歲,由祖父親自教他讀書。關於這個祖父,他說:「親戚本家都綽號我的這位祖父為『白胡爹爹』,孩子們哭時,一說白胡爹爹來了便停聲不敢哭,這位白胡爹爹的嚴厲可怕便可想見了。」可是,這位飽經風霜,一生不富,官運也不通的封建傳統的篤信者,晚年就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陳獨秀身上。尤其是因為看到小孫子比大孫子聰明,對陳獨秀更是心切而嚴狠。「我從小有點小聰明,可是這點小聰明卻害苦了我。我大哥的讀書,他從來不大注意,獨獨看中了我,恨不得我一年之中把《四書》、《五經》都讀完,他才稱意……幸虧這位祖父或者還不知道『三禮』的重要,否則會送掉我的小性命。」陳這裏說的是,祖父一方麵提出不切實際的教育要求,另一方麵又動不動進行體罰——打板子。要求太高,當然達不到;達不到,就狠狠地打;而你越是狠打,我越是不好好讀,以至有些該背的書也背不出來了。如此惡性循環,長此以往,當然這條小性命就難保了。好在祖父也是這種教育方法的受害者——受不住這樣的氣。陳說:「我背書背不出,使他生氣動手打,還是小事;使他最生氣、氣得怒目切齒幾乎發狂令人可怕的,是我無論挨了如何毒打,總一聲不哭,他不隻一次憤怒而傷感地罵道:『這個小東西,將來長大成人必定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兇惡強盜,真是家門不幸!』」[12]同時,在背後,他又對人說:「這孩子將來不成龍就成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