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樹棠 105,137


    楊廉 117,252


    楊亮功 45,80,83,84


    楊銓(杏佛) 172,178,193,198


    葉聖陶 245


    儀式 7,8,11~13,15,17,217,218,229,231,234,235,238~240,242,244,262,266


    易培基(寅村) 172,177~179,188,204,208


    《益世報》 195,200


    於右任 184,230~232,241,242


    袁希濤 83~85,216


    惲代英 147,148


    z


    張厚載 78


    張繼 124,185,199,231,232


    張靜江 165,172


    張瀾 151


    張乃燕 178,180


    張紹曾 110,120,123,128


    張申府 236


    張元濟 129,145,202


    張作霖 93,155,158,161


    章士釗 109,156,181,196,232


    章太炎 47,74,75,149


    趙子懋 162,175,192,201,202


    中華大學 170~172,176~179,182,184,185,187,191,192,194,208


    中央大學區 168,173,178,202


    《中央日報》 20,24,230,233,236,239,241,244,247,248,250~253,256


    中央研究院 1,153,154,156,166,167,183,184,203,206,229,231~233,236,238,241~244,247


    周恩來 254


    周作人 32,57,62,76,88,134,135,143,158,159,181,190,196,199


    朱家驊 20,143,173,189,230,236,241,243~245


    朱務善 221


    朱希祖 103,192


    宗白華 237


    後記


    本書是在我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選定題目之後,論文寫作過程中充滿著對新視角解讀的期待以及對自己駕馭該問題能力的懷疑。即便是在畢業後多年重新提筆修改之時,那種交織著複雜情緒的記憶和當年寫作過程中的諸多細節,仍會不時襲來,揮之不去。這一情緒狀態,或許大部分隻是性格使然,卻相伴遊走於寫作始終,冷暖自知。


    如影隨形的惴惴不安,最初帶來的是無盡的煩惱。情緒問題大多不受理性控製,而越是受感性的控製反而越有可能偏離研究正軌。不過,幸運的是,這種狀態卻為我接近和理解研究對象帶來了意外的收穫。雖然蔡元培所處之時代、所歷之事、所見之人,與我的日常經驗可說是天壤之別,但從他的文字和時人的記述中,他的以教育學術為出發點,誠意正心處事為人,雖不時落入爭鬥泥沼,做事多有掣肘,卻又能泰然處之的人生境遇和心態,與我在寫作及修改時之心境頗為接近,自然而然地成為解讀的切入點。正所謂「知人論世」,有此立場,蔡元培之於我,便不再隻是書本上那個百餘年前行走於政教兩界的歷史人物,而成了映照自身、反躬自問的良師。正所謂「史無定法」,麵對這個已有豐碩成果的主題,能做到自認為與研究對象有心靈相通之處,也是可遇不可求。從心態和心境入手去體貼人物,雖算不上劍走偏鋒,我卻是想藉此獨闢蹊徑。


    過於貼近自己的研究對象,會有「為賢者諱」的危險,也是人物研究的大忌。教育學界對歸屬於「教育家」的人物研究,一般更注重的是其教育思想與實踐,但晚清民國一代的學人多是「跨界」發展,教育並不完全是一個獨立而專門的領域。他們以教育學術救國,所得助力部分即來自教育學術界之外,教育界無時無刻不被牽涉進複雜動盪的時局之中。如何去重建晚清民國變局之中的歷史語境,將教育放置於學術與社會的互動之中思考,並在此基礎上去理解那一代學人的痛苦與抉擇,恐怕是進行與教育相關人物的研究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我更偏向於認可這樣的假設: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軌跡。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人都無法預知未來和結果,所有的選擇都是基於過往的經驗,當下如此,過去亦然。麵對各種選擇和無盡的可能性,歷史人物也有七情六慾,即便他們天賦異稟,抉擇時的躊躇不安也恐難以逾越。從動態歷史中互通的情緒和心態入手,有助於將歷史人物回歸於「人」本身,這一點在蔡元培研究中尤其具有意義。


    我的情緒雖於研究不無裨益,卻也因此煩擾了不少師友。如果說這本書在教育史研究中能取得一點點成績,實得益於於師述勝的悉心指導。在求學階段,幸得於師不棄,得以忝列門牆,聆聽教誨。在我的思路陷入僵局之時,於師寥寥數語便助我撥開迷霧。隻可惜那時懵懂無知,加之當局者迷,於師肺腑之言大多還是未能參悟透徹,要到畢業多年之後才有所體會。於師對學術的勤勉和專注,一直以來都是我的榜樣。


    在博士論文寫作期間,正值蔡元培研究會組織「蔡元培與現代中國——蔡元培先生誕辰140周年學術研討會」。藉此機會,我得以結識諸多蔡元培研究的前輩學者,特別是南開大學的張曉唯先生、北京大學的蔡磊砢女士、台灣花蓮教育大學的吳家瑩先生、紹興文理學院的錢斌女士,他們或指點迷津,或惠贈資料,論文寫作能夠順利進行,多賴於他們的熱心幫助和提攜。


    本書部分章節曾發表於《教育學報》。該刊是我國學界中為數不多的還為教育史類文章留有版麵的學術刊物之一,諸位編輯老師的鞭策和督促,也使我有機會反思自己的研究,不斷尋找新的突破。


    當然,本書的寫作仍有很多不足之處,對蔡元培與北大的解釋也還有拓展的空間,如對蔡元培入北大之前的經歷,特別是他早年之人際交遊往來對其長校後延攬教師的影響未能有充分的討論。此外,對1949年之後蔡元培之於北大的影響也沒能涉及。希望今後可以有機會彌補以上缺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人物傳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德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德宏並收藏民國人物傳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