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阿蘭·梅吉爾:《記憶與歷史》,趙晗譯,《學術研究》2005年第8期。
陳洪捷:《蔡元培對德國大學理念的接受——基於譯文〈德意誌大學之特色〉的討論》,《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第3期。
陳洪捷:《什麽是洪堡的大學思想》,《中國大學教學》2003年第6期。
陳平原:《思想史視野中的文學——〈新青年〉研究》(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第3期。
陳平原:《思想史視野中的文學——〈新青年〉研究》(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第4期。
〔美〕戴維翰:《蔡元培的人文主義與民國的教育改革》,戚雯英譯,薑義華編《港台及海外學者論近代中國文化》,重慶出版社,1987。
〔美〕戴維翰:《蔡元培與儒家傳統》,張力譯,〔美〕史華慈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0。
高華:《關於南京十年(1928~1937)國民政府的若幹問題》,《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
高天明:《近代中國大學精神研究》,博士後出站報告,浙江大學,2004。
韓水法:《世上已無蔡元培》,《讀書》2005年第4期。
黃啟兵:《北平大學區時期北京大學的合併與分離》,《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7期。
〔德〕康拉德·雷施格:《蔡元培在萊比錫大學》,李張林、沈國琴譯,《應用心理學》1996年第2期。
林輝鋒:《「五四」運動中的「留蔡助蔣」再探》,《學術研究》2007年第11期。
林輝鋒:《再論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的由來》,《史學月刊》2008年第3期。
盧元偉:《歷史記憶的建構及其限製——以林則徐英雄形象的建構為例的考察》,《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第9期。
羅誌田:《歷史記憶中抹去的五四新文化研究》,《讀書》1999年第5期。
羅誌田:《林紓的認同危機與民初的新舊之爭》,《歷史研究》1995年第5期。
寧衛萍:《吳稚暉與蔡李之爭——以1928~1929年北大護校風潮為中心》,《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2013年第3期。
彭剛:《歷史記憶與歷史書寫——史學理論視野下的「記憶的轉向」》,《史學史研究》2014年第2期。
散木:《也說北大講義費風潮——兼說蔡元培的小題大做和魯迅的即小見大以及馮省三其人》,《魯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12期。
沈堅:《法國史學的新發展》,《史學理論研究》2000年第3期。
沈堅:《記憶與歷史的博弈:法國記憶史的建構》,《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
沈鬆僑:《五四時期章士釗的保守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5期下冊,1986年12月。
湯誌傑:《追尋記憶的痕跡——二階觀察的解謎活動》,《新史學》2003年第3期。
唐振常:《從兩次辭職事件論蔡元培》,《當代學者自選文集·唐振常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陶英惠:《蔡元培與北京大學》,《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22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陶英惠:《蔡元培與大學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期上冊,1972。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幹思考》,《新史學》2003年第4期。
王楓:《林紓非桐城派說》,汪暉、陳平原、王守常主編《學人》第9輯,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
王楓:《五四前後的林紓》,《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0年第1期。
王昊:《民國時期的北平大學區風潮》,《百年潮》2002年第2期。
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
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運動」起來的——以〈新青年〉為視點》,《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美〕魏定熙:《蔡元培與北大——還原神話背後的歷史》,《讀書》1998年第8期。
許小青:《北伐前後北京的國立大學合併風潮 (1925~1929)》,《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許小青:《南京國民政府初期中央大學區試驗及其困境》,《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2期。
嚴海建:《南京國民政府初期北平大學區風潮論析》,《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德〕揚·阿斯曼:《有文字的和無文字的社會——對記憶的記錄及其發展》,王霄兵譯,《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
〔德〕揚·阿斯曼:《什麽是「文化記憶」?》,陳國戰譯,《國外理論動態》2016年第6期。
〔德〕揚·阿斯曼:《「文化記憶」理論的形成和建構》,金壽福譯,《光明日報》2016年3月26日。
楊琥:《蔡元培出長北京大學的前前後後》,《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
楊天宏:《法政糾結:「羅文幹案」的告訴與檢審》,《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5期。
應星:《塑造中國大學精神的現代實踐——以蔡元培1917年~1923年對北京大學的改造為中心》,甘陽、李猛主編《中國大學改革之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陳洪捷:《蔡元培對德國大學理念的接受——基於譯文〈德意誌大學之特色〉的討論》,《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第3期。
陳洪捷:《什麽是洪堡的大學思想》,《中國大學教學》2003年第6期。
陳平原:《思想史視野中的文學——〈新青年〉研究》(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第3期。
陳平原:《思想史視野中的文學——〈新青年〉研究》(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第4期。
〔美〕戴維翰:《蔡元培的人文主義與民國的教育改革》,戚雯英譯,薑義華編《港台及海外學者論近代中國文化》,重慶出版社,1987。
〔美〕戴維翰:《蔡元培與儒家傳統》,張力譯,〔美〕史華慈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0。
高華:《關於南京十年(1928~1937)國民政府的若幹問題》,《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
高天明:《近代中國大學精神研究》,博士後出站報告,浙江大學,2004。
韓水法:《世上已無蔡元培》,《讀書》2005年第4期。
黃啟兵:《北平大學區時期北京大學的合併與分離》,《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7期。
〔德〕康拉德·雷施格:《蔡元培在萊比錫大學》,李張林、沈國琴譯,《應用心理學》1996年第2期。
林輝鋒:《「五四」運動中的「留蔡助蔣」再探》,《學術研究》2007年第11期。
林輝鋒:《再論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的由來》,《史學月刊》2008年第3期。
盧元偉:《歷史記憶的建構及其限製——以林則徐英雄形象的建構為例的考察》,《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第9期。
羅誌田:《歷史記憶中抹去的五四新文化研究》,《讀書》1999年第5期。
羅誌田:《林紓的認同危機與民初的新舊之爭》,《歷史研究》1995年第5期。
寧衛萍:《吳稚暉與蔡李之爭——以1928~1929年北大護校風潮為中心》,《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2013年第3期。
彭剛:《歷史記憶與歷史書寫——史學理論視野下的「記憶的轉向」》,《史學史研究》2014年第2期。
散木:《也說北大講義費風潮——兼說蔡元培的小題大做和魯迅的即小見大以及馮省三其人》,《魯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12期。
沈堅:《法國史學的新發展》,《史學理論研究》2000年第3期。
沈堅:《記憶與歷史的博弈:法國記憶史的建構》,《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
沈鬆僑:《五四時期章士釗的保守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5期下冊,1986年12月。
湯誌傑:《追尋記憶的痕跡——二階觀察的解謎活動》,《新史學》2003年第3期。
唐振常:《從兩次辭職事件論蔡元培》,《當代學者自選文集·唐振常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陶英惠:《蔡元培與北京大學》,《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22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陶英惠:《蔡元培與大學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期上冊,1972。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幹思考》,《新史學》2003年第4期。
王楓:《林紓非桐城派說》,汪暉、陳平原、王守常主編《學人》第9輯,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
王楓:《五四前後的林紓》,《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0年第1期。
王昊:《民國時期的北平大學區風潮》,《百年潮》2002年第2期。
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
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運動」起來的——以〈新青年〉為視點》,《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美〕魏定熙:《蔡元培與北大——還原神話背後的歷史》,《讀書》1998年第8期。
許小青:《北伐前後北京的國立大學合併風潮 (1925~1929)》,《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許小青:《南京國民政府初期中央大學區試驗及其困境》,《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2期。
嚴海建:《南京國民政府初期北平大學區風潮論析》,《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德〕揚·阿斯曼:《有文字的和無文字的社會——對記憶的記錄及其發展》,王霄兵譯,《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
〔德〕揚·阿斯曼:《什麽是「文化記憶」?》,陳國戰譯,《國外理論動態》2016年第6期。
〔德〕揚·阿斯曼:《「文化記憶」理論的形成和建構》,金壽福譯,《光明日報》2016年3月26日。
楊琥:《蔡元培出長北京大學的前前後後》,《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
楊天宏:《法政糾結:「羅文幹案」的告訴與檢審》,《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5期。
應星:《塑造中國大學精神的現代實踐——以蔡元培1917年~1923年對北京大學的改造為中心》,甘陽、李猛主編《中國大學改革之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