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在昆明舉行雲南各界追悼大會,參加者有龍雲、梅貽琦、熊慶來、趙世卿、襲自知等人。由雲南省主席龍雲主祭,恭讀祭文,繼由梅貽琦報告蔡元培生平事略,次由襲自知講述蔡氏生前努力思想解放及提倡學術研究自由之精神,再次由北大校友常宗會演說,末由林文錚代表蔡先生家屬致答詞。


    貴州各界的追悼大會則在省府貴陽舉行。到會者有各機關團體學校民眾兩千餘人。由黨政軍各界組主席團,教育廳長張誌韓主席,報告蔡先生「溫、良、恭、儉、讓」之美德和「德、智、體、群、美」之主張。繼由大夏大學理學院院長夏元瑮報告蔡先生言行,全場情緒極為肅穆。會後各界民眾前往致祭者,自晨至暮,絡繹不絕。


    廣西各界也於當日齊集桂林省府大禮堂舉行追悼大會。到會者有各機關團體代表、各校學生、北大同學等千餘人。大會由省主席黃旭初主祭,並致哀悼詞。北大同學會則由省民政廳長邱昌渭代表致追悼詞。儀式莊嚴肅穆。是日《廣西日報》《掃蕩報》《力報》《救亡日報》等均出特刊,刊登了各界紀念文字。會後集結各類追憶紀念文章為《廣西各界追悼蔡孑民先生紀念冊》出版。[60]


    紀念儀式呈現了對過去的儀式性記憶,也使參與者更加集中地達成集體認同。[61]不難發現,各地的蔡元培紀念儀式都包含了大致統一的時間和相似的祭奠順序。國家行政命令統一規定的祭奠時間,強化了這一紀念儀式可能帶來的影響力。在由國民政府及國民黨中央執行監察委員會出麵組織的紀念儀式中,參與者的身份、級別可謂高矣,絕大多數政界、學界的重量級人物均參與其中。因蔡元培生前交遊廣泛,且對後輩或是提攜相助,或是施以援手,其身後哀榮備至。參與者緬懷賢者多出於真心實意而非外力強製,按照既定規則的操演,又為紀念儀式注入了更多理性化的成分。紀念儀式通過不斷重複敘說蔡元培的生平事跡,使得參與者的理性與感性情緒得以抒發。國家力量的直接介入,肯定了蔡元培的特殊貢獻與功績,確認了其作為青年榜樣,是無可替代之導師。


    1940年3月,即蔡元培逝世當月,是各界公祭與追悼最為集中的時間。如果以此時間為限,盡管各地的公祭過程中均不乏當權者的身影,但用力最勤者仍屬教育文化界。比如,以報紙、雜誌為代表的輿論媒介就是其中頗為活躍的代表。它們憑藉快速更新的消息和廣泛的傳播,突出和強化的是蔡元培自晚清以來執掌文化教育界的一麵,特別是其出長北大與創辦中央研究院的經歷,以及由此映襯出的蔡元培品格德行與人格魅力等精神層麵,而較少關注其國民黨元老的政治身份與其現實中的政治立場。


    蔡元培逝世的消息一經披露,各大報紙、雜誌皆適時開闢紀念特輯或專號,以資紀念。香港《大公報》利用在港出版發行的便利,第一時間對蔡元培在港救治及臨終情況進行了及時報導。有關蔡元培遺體入殮、靈柩出殯以及香港各界送葬、祭奠等一係列後續事件,該報也都有詳細的介紹。作為中國國民黨機關報的《中央日報》,除了在第一時間報導蔡元培逝世的消息之外,也於3月24日各界公祭當日特辟「蔡委員孑民先生追悼紀念特刊」,以五個版麵的篇幅分別刊載了蔡元培生前的代表性憶舊文章《我在教育界的經驗》《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以及吳稚暉、朱家驊、王世傑、蔣夢麟、陳獨秀、羅家倫、翁文灝、陳西瀅等人的悼念和追憶文章二十餘篇。


    3月24日,在重慶發行的《新蜀報》也出版了「追悼蔡孑民先生紀念特刊」。張申府在特刊上發表了《蔡先生的一生與我們應當怎樣悼念他》一文。他特意署名為北大就讀時的學名「張崧年」,以示對蔡校長的崇敬。張申府以三點來概括蔡元培的一生:一是寬宏博大,兼容並包;二是好學不厭;三是有骨氣,有誌氣。所以,他提出:「我們不但不可以因他非一派一係之人而不大悼念他,我們實在更應該因他非一派一係之人,而以為他為國家的人,民族的人,來悼念他。」同時,張申府表示,紀念和追悼蔡元培不僅是應該繼續他的精神,傳衍他的事業,「更應發揚光大他的精神與事業」,甚至是「宣付國史立傳,優給治喪費;更進一步予以國葬,都是應該的」,都還做得不夠。所以,他還建議「編刊其全集;以至為之辦紀念學校,設紀念圖書館」,「無一不是應該而必要的」。[62]


    中央大學哲學係教授宗白華則通過他主編的《時事新報》(渝版)《學燈》版傳遞了另一種方式的哀悼。3月24日各界公祭蔡元培當日,《學燈》便刊載了蔡元培生前為《教育大辭書》撰寫的《美育》一文。此後三期《學燈》接連發表了李長之的《中國美育之今昔及其未來——為紀念蔡孑民先生逝世作》、朱寶昌的《平心物》、潘菽的《美育管見——紀念蔡元培先生》等文章。宗白華在每篇文章之後都附以編輯按語,不僅重溫了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與見解,也借紀念蔡元培之際引申展開了關於美育問題的討論。[63]


    1940年4月16日發行的《東方雜誌》第37卷第8號,開設「追念蔡孑民先生特輯」。除特載王雲五《蔡孑民先生的貢獻》之外,另收錄《大公報》《國民日報》開會追悼蔡元培當日吳鐵城、許地山、顧孟餘、葉恭綽等人的紀念文字。由林語堂等人編輯的《宇宙風·乙刊》,也在1940年5月1日出版的第24期開闢「蔡孑民先生紀念特輯」,收錄周成、呂思勉、蔣維喬等人的追憶文章。商務印書館另一頗有影響力的刊物《學生雜誌》,也在4月出版的第20卷第4號開闢專欄,追思蔡元培生前事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人物傳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德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德宏並收藏民國人物傳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