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俄國庚款管理權問題之內容》,《益世報》1925年3月2日,第6版。


    [41] 《劉哲極力主張以俄庚款作教育費》,《晨報》1927年7月18日,第7版;猶豫:《潘復劉哲將動用俄款》,《申報》1927年8月2日,第7版。


    [42] 《京大昨發訖九月份經費》,《益世報》10月5日,第16版;《京大十月份經費已發出十二萬五千》,《益世報》1927年10月27日,第16版;《十一月份京大經費昨發出》,《益世報》1927年11月27日,第16版。


    [43] 《劉哲昨與教部員話別》,《晨報》1928年6月3日,第7版。


    [44] 《青天白日旗下京校煥然一新》,《益世報》1928年6月9日,第16版。


    [45] 趙子懋:《國立北京大學復校運動》,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教育》,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第50頁。


    [46] 《北京教育界》,《大公報》1928年6月10日,第3版;《鼓舞歡忭之北京教育界》,《民國日報》1928年6月21日,第4版。


    [47] 廬:《粵省組設教育行政委員會》,《申報》1926年3月2日,第11版。


    [48] 《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秘書處關於教育行政委員會行使教育部職權案復國民政府秘書處函》,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1編,教育(一),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第21頁。


    [49] 《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關於以大學區為教育行政單元谘》,《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1編,教育(一),第23~25頁。


    [50] 《大學院組織緣起》,《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1編,教育(一),第31頁。


    [51]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508頁。


    [52] 蔡元培:《教育獨立議》,《蔡元培全集》第4卷,第586~587頁。


    [53] 蔡元培:《湖南自修大學介紹與說明》,《蔡元培全集》第4卷,第732~734頁。


    [54] 美國學者林敦(allen b. linden)指出,蔡元培之所以支持蔣介石,主要是因為兩點:一是密友吳稚暉、李石曾、張靜江等人都是積極支持蔣介石的,他們說服了蔡元培;二是蔡元培和李石曾相信,利用他們在國民黨的影響可以在中國建立類似法國教育製度的近代教育體係。參見〔美〕林敦《蔡元培和中國國民黨(1926~1940)》,《論蔡元培》,第283頁。


    [55] 蔡元培:《關於大學院組織之談話》,《蔡元培全集》第6卷,第209頁。


    [56] 《中華民國大學院組織大綱》,《申報》1927年6月17日,第10版。


    [57] 蔡元培:《〈大學院公報〉發刊詞》,《蔡元培全集》第6卷,第159頁。


    [58] 《關於大學院組織之談話》,《蔡元培全集》第6卷,第209頁。


    [59] 參考浙江教育出版社《蔡元培全集》中對《修正中華民國大學院組織法》的注釋,見《蔡元培全集》第18卷,第455頁。


    [60] 陶英惠:《胡適與蔡元培》,氏著《中研院六院長》,文匯出版社,2009,第148頁。


    [61] 陶英惠:《蔡元培與大學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期上冊,1972,第199頁。


    [62] 《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關於以大學區為教育行政單元谘》,《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1編,教育(一),第23~24頁。


    [63] 吳稚暉:《向大學院提分區大學問題之餘議案》,羅家倫、黃季陸編《吳稚暉先生全集》第2卷,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9,第167頁。


    [64] 許小青:《南京國民政府初期中央大學區試驗及其困境》,《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40~60頁。


    [65] 中央大學區中等學校聯合會將大學區製弊端總結為以下幾點:第一,經費分配不均,大學呈畸形之發展;第二,易受政潮之牽涉,各級學校均有橫被牽連之危險;第三,釀成學閥把持之勢力、評議會之組織,側重大學而忽視中學,且仍受校長之操縱;第四,行政效率減低,校長、處長對校務、政務不能兼顧,各校公文往往延至三月尚未批答;第五,大學屢起風潮,延及中學,對學風影響負麵。參見《中央大學區中等學校聯合會關於大學區製忽略中等教育請設法變更呈》,《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1編,教育(一),第39~41頁。


    [66] 《郭春濤、劉守中等在國民黨二屆五次全會上提議撤銷大學院改設教育部案》,《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1編,教育(一),第47~50頁。


    [67] 《蔡元培談青年運動及大學院問題》,《中央日報》1928年8月13日,第2版。


    [68] 《國民政府停止大學區製令》,《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1編,教育(一),第57頁。


    [69] 章清:《學術與社會:近代中國「社會重心」的轉移與讀書人新的角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第280頁。


    [70] 關於北平大學區的相關研究,可參看趙峻岩《民國時期大學區製度變遷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第190~219頁。有關北平大學區風潮的研究,可以參看嚴海建《南京國民政府初期北平大學區風潮論析》,《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第85~94頁;許小青《北伐前後北京的國立大學合併風潮 (1925~1929)》,《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第77~88頁;寧衛萍《吳稚暉與蔡李之爭——以1928~1929年北大護校風潮為中心》,《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2013年第3期,第5~9頁;黃啟兵《北平大學區時期北京大學的合併與分離》,《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7期,第83~89頁;王昊《民國時期的北平大學區風潮》,《百年潮》2002年第2期,第63~66頁;林輝鋒《馬敘倫與民國教育界》,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第219~222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人物傳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德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德宏並收藏民國人物傳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