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北京大學也開始得到學界更多的關注,成了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無可替代的力量,也逐漸成為嚮往新文化青年追捧的對象。1919年3月的《東方雜誌》轉載了《時事新報》記者公時對北大的報導。報導稱,蔡元培乃「學界泰鬥,哲理名家,就職後勵行改革,大加擴充,本其歷年之之蘊蓄,樂育國內之英才,使數年來無聲無臭生機殆盡之北京大學校,挺然特出,褒然獨立,延名師,嚴去取,整頓校規,祛除弊習。……學風丕振,聲譽日隆。各省士子莫不聞風興起,擔簦負笈,相屬於道,二十二行省,皆有來學者」。[223]1920年3月,《北京大學日刊》曾轉發上海《新申報》的報導。該文的「主腦」是討論「廢除道尹製,多設大學校」問題。文章從北大已有的成績談起,認為北大的教師和學生自五四之後已「漸漸有了大覺悟」,「曉得他們的職誌,在製造文化」。於是,北大「一洗從前頑舊不堪的習慣」,做出了「文化運動」這個「驚天動地的事業」。作者還在文中感慨道:「要是中國像北京大學那樣的學校,設滿各省,這文化運動的勢力,足以改良社會而有餘。」「要是沒有北京大學那樣的學校,那麽這文化運動就失了主持者,就不能夠發生文化運動」,進而得出結論說,「北京大學是最應當希望他擴充的,各省也最應當多設像北京大學那樣的大學校」。[224]
1921年7月,蔡元培遊走歐美各國,考察教育。在舊金山華僑的歡迎會上,作為校長的蔡元培介紹說:「國立大學隻有四個。其中,天津之北洋大學,隻有法、工兩科。山西大學雖有四科,惟因交通不便,學生亦僅幾百人。東南大學新辦預科,其幼稚可以想見。……中國之私立大學,亦寥若晨星,北京則有中國、民國,上海則有大同、復旦,且經費均感困難。此外則有廈門大學,由陳嘉庚先生獨捐四百萬,辦預科。……力量較大者,惟一北京大學,有三千餘學生,一百六十餘教授,單獨擔任全國教育。」[225]北大在當時學界的統帥地位可見一斑。
北京大學在蔡元培的治理之下,可謂重獲新生;而蔡元培也借北京大學這個舞台成就了一生功業上的輝煌。作為北大校長的蔡元培,經由新文化運動以及五四運動的洗禮,不再僅僅是北大一校的領袖,而是擁有了代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象徵意義。蔡元培作為學界領袖的地位也由此逐漸確立起來。
* * *
[1] 周作人:《紅樓內外》,陳平原、夏曉虹編《北大舊事》,第393頁。
[2] 蔡元培:《大學令》,《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第 212頁。
[3] 民國初年(1912~1916年)到蔡元培就任之前北大的改革狀況,可參見蕭超然等《北京大學校史(1898~1949)》(增訂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第35~49頁;〔美〕魏定熙《權力源自地位》,第79~117頁。
[4] 嚴復:《論北京大學不可停辦說帖》,王學珍、郭建榮主編《北京大學史料》第2卷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第29頁。
[5] 《代理大學校長就任之演說》,王學珍、郭建榮主編《北京大學史料》第2卷下冊,第236頁。
[6] 梁啓超:《蒞北京大學校歡迎會演說辭》,《飲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第4冊,中華書局,1989年影印版,第40~41頁。
[7] 胡仁源:《北京大學計劃書》,轉引自蕭超然等《北京大學校史(1898~1949)》(增訂本),第47頁。
[8] 顧頡剛:《蔡元培先生與五四運動》,鍾叔河、朱純編《過去的學校》,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第11頁。
[9] 陶希聖:《蔡先生任北大校長對近代中國發生的巨大影響》,陳平原、夏曉虹編《北大舊事》,第44、46頁。
[10] 陳其鹿:《聽蔡孑民先生演辭感言》,《新青年》第2卷第6號,1917,第51~52頁。
[11] 杜亞泉:《教育之指導》,許紀霖、田建業編《杜亞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332頁。
[12] 黃炎培:《教育前途危險之現象》,中華職業教育社編《黃炎培教育文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第10頁。
[13] 馮友蘭:《五四前的北大和五四後的清華》,鍾叔河、朱純編《過去的學校》,第56頁。
[14] 馮友蘭:《我所認識的蔡孑民先生》,陳平原、鄭勇編《追憶蔡元培》,第 165頁。
[15]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蔡元培全集》第7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第500~501頁。
[16] 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經驗》,《蔡元培全集》第8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第510頁;蔡元培:《對大公報記者談話》,《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第36頁。
[17] 蔡元培:《在直隸省定縣中學的演說》,《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54頁。
[18] 黃炎培:《吾師蔡孑民先生哀悼辭》,陳平原、鄭勇編《追憶蔡元培》,第 116頁。
[19] 蔡元培:《傳略》(上),《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666頁。關於蔡元培在德所修課程,可參見〔德〕費路(rnd felber)《蔡元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蔡元培研究會編《論蔡元培》,第460~465頁;還可參見〔德〕康拉德·雷施格《蔡元培在萊比錫大學》,李張林、沈國琴譯,《應用心理學》1996年第2期,第56~60頁。
1921年7月,蔡元培遊走歐美各國,考察教育。在舊金山華僑的歡迎會上,作為校長的蔡元培介紹說:「國立大學隻有四個。其中,天津之北洋大學,隻有法、工兩科。山西大學雖有四科,惟因交通不便,學生亦僅幾百人。東南大學新辦預科,其幼稚可以想見。……中國之私立大學,亦寥若晨星,北京則有中國、民國,上海則有大同、復旦,且經費均感困難。此外則有廈門大學,由陳嘉庚先生獨捐四百萬,辦預科。……力量較大者,惟一北京大學,有三千餘學生,一百六十餘教授,單獨擔任全國教育。」[225]北大在當時學界的統帥地位可見一斑。
北京大學在蔡元培的治理之下,可謂重獲新生;而蔡元培也借北京大學這個舞台成就了一生功業上的輝煌。作為北大校長的蔡元培,經由新文化運動以及五四運動的洗禮,不再僅僅是北大一校的領袖,而是擁有了代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象徵意義。蔡元培作為學界領袖的地位也由此逐漸確立起來。
* * *
[1] 周作人:《紅樓內外》,陳平原、夏曉虹編《北大舊事》,第393頁。
[2] 蔡元培:《大學令》,《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第 212頁。
[3] 民國初年(1912~1916年)到蔡元培就任之前北大的改革狀況,可參見蕭超然等《北京大學校史(1898~1949)》(增訂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第35~49頁;〔美〕魏定熙《權力源自地位》,第79~117頁。
[4] 嚴復:《論北京大學不可停辦說帖》,王學珍、郭建榮主編《北京大學史料》第2卷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第29頁。
[5] 《代理大學校長就任之演說》,王學珍、郭建榮主編《北京大學史料》第2卷下冊,第236頁。
[6] 梁啓超:《蒞北京大學校歡迎會演說辭》,《飲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第4冊,中華書局,1989年影印版,第40~41頁。
[7] 胡仁源:《北京大學計劃書》,轉引自蕭超然等《北京大學校史(1898~1949)》(增訂本),第47頁。
[8] 顧頡剛:《蔡元培先生與五四運動》,鍾叔河、朱純編《過去的學校》,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第11頁。
[9] 陶希聖:《蔡先生任北大校長對近代中國發生的巨大影響》,陳平原、夏曉虹編《北大舊事》,第44、46頁。
[10] 陳其鹿:《聽蔡孑民先生演辭感言》,《新青年》第2卷第6號,1917,第51~52頁。
[11] 杜亞泉:《教育之指導》,許紀霖、田建業編《杜亞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332頁。
[12] 黃炎培:《教育前途危險之現象》,中華職業教育社編《黃炎培教育文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第10頁。
[13] 馮友蘭:《五四前的北大和五四後的清華》,鍾叔河、朱純編《過去的學校》,第56頁。
[14] 馮友蘭:《我所認識的蔡孑民先生》,陳平原、鄭勇編《追憶蔡元培》,第 165頁。
[15]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蔡元培全集》第7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第500~501頁。
[16] 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經驗》,《蔡元培全集》第8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第510頁;蔡元培:《對大公報記者談話》,《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第36頁。
[17] 蔡元培:《在直隸省定縣中學的演說》,《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54頁。
[18] 黃炎培:《吾師蔡孑民先生哀悼辭》,陳平原、鄭勇編《追憶蔡元培》,第 116頁。
[19] 蔡元培:《傳略》(上),《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666頁。關於蔡元培在德所修課程,可參見〔德〕費路(rnd felber)《蔡元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蔡元培研究會編《論蔡元培》,第460~465頁;還可參見〔德〕康拉德·雷施格《蔡元培在萊比錫大學》,李張林、沈國琴譯,《應用心理學》1996年第2期,第56~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