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吉田熊次在《德國教育之精神》中總結了德國大學的特點,認為:「德國大學之教育主義,可以自由研究四字盡之。德之學校教育,本施極嚴肅之訓育,惟大學則全然不同,而施無製限之自由主義教育。大學教授得以己所欲講者講之,大學學生亦得學己之所欲學,潛心於己所欲研究之問題,遂以是為學製而公認之。」[21]回溯蔡元培在德國的經歷,他生活和學習的範圍主要以大學為中心,注意力也多集中於他所偏好的哲學與美術,而對德國教育問題的考察,可供參考記錄的,隻有翻譯他人的《德意誌大學之特色》(1910)與《撒克遜小學(國民學校)製度》(1911)。由於資料的限製,我們對蔡元培了解德國大學的程度還難以妄下定論。[22]但就目前所能掌握的資料來分析,蔡元培對德國大學的理解可能更多是基於自身的經驗認識,而較少有係統和深入的研究。他比較了解的德國大學——無論是萊比錫大學,還是柏林大學——所秉承的都是由洪堡所開創的以學術研究為取向的學風。受此種學術氛圍的薰陶,再加上蔡元培「性近於此」,「大學為純粹研究學問之機關」的認識就更為強化。
他選擇留學德國,除了認定「世界學術德最尊」之外,也暗含著學習德國大學救國經驗的動機。[23]他曾在日記中寫道:「德國先賢薄爾泥曰:『將來世界,惟在教育者掌握之中。』福斐得爾見拿破崙蹂躪柏靈,乃立市中,揚言曰:『振興我國以規復其勢力者,惟教育耳。』」[24]能在日記中摘錄此段名言,顯然是對引用的觀點頗為認同。1910年底,蔡元培所譯《德意誌大學之特色》一文在《教育雜誌》上發表。「此篇為故柏林大學教授、博士巴留岑所著《德意誌大學》總論(部分)。博士在德國學界重名,是篇又為名著,頗足供參考。」[25]文中對德國大學職員的選舉,教授的任免,校內有決定權,以及德國大學將學術研究與講授知識「融合而為一」等均有扼要的論述。此文作者巴留岑(今譯鮑爾生)將歐洲近代大學約分為三種,「即別各國大學為英國風、法國風、德意誌風三者是也」,將「德國大學之特質」概括為「為研究科學之實驗場。而一方且為教授普通及專門知識高等學科之黌舍」,並認為:「大學教育,以科學的教育為主,實為事理所必至。蓋其目的,非職業上實地之訓練,而在授以科學的知識與科學的研究之徑途也。故德國大學之特色,能使研究教授,融合而一。」[26]蔡元培選擇此文進行翻譯,除了其「為名著」之外,更為重要的還是看重其「參考」價值,即在中國實現的可能性。[27]
吳稚暉1913年的日記中有這麽一段記載:「近日餘與孑民、石曾、精衛等聚談,皆確然深信:唯一之救國方法,止當致意青年有誌力者,從事於最高深之學問,歷二三十年沉浸於一學。專門名家之學者出,其一言一行,皆足以起社會之尊信,而後學風始以丕變。」[28]至蔡元培就任校長,他在邀請汪精衛任教北大時,也堅信「苟切實從教育著手,未嚐不可使吾國轉危為安」。蔡元培認為,德意誌的統一正是發端於大學教育的改良,還把汪精衛與菲希脫(今譯費希特)相類比,希望汪氏能起到「主持國文類教科,以真正之國粹,喚起青年之精神」的作用。[29]
1917年,蔡元培在北大二十周年紀念會上把北大與德國大學做了一番比較。他從校製沿革「頗與德國大學相類」出發,認為如果北大「能急起直追,何嚐不可與為平行之發展」。在蔡元培看來,德國大學初立時「本以神學、法學、醫學三科為主,……十八世紀以後,學問家輩出,學理一方麵逐漸發達。於是哲學一科,遂駕於其他三科之上,而為大學中最重要之部分」;而北大近年來的改革「又於文、理兩科特別注意,亦與德國大學哲學科之發達相類」。按照這樣的思路,如果北大於文、理兩科的「內容以漸充實」,自然「能與彼國之柏林大學相頡頏耳」。[30]
柏林大學的主要倡導者是人文主義者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他認為,大學的任務可以概括為「由科學而達致修養」。洪堡所說的科學即所謂純科學,是指哲學。它能夠統領一切學科,是關於世上萬般現象知識的最終歸宿。純科學不追求任何自身之外的目標,隻進行純知識、純學理的探求。在大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隻要進行創造性的科學研究,修養的目標就都會隨之實現。所以,大學教授的主要任務並不是教,大學學生的任務也並不是學;大學學生需要獨立地去從事研究,至於大學教授的工作,則在誘導學生的研究興趣,再進一步去指導並幫助學生去做研究工作。由洪堡及其後繼者所開創的「這種大學的新模式,無論作為一種觀念還是作為一種組織機構,在柏林大學建立後不久,便在德國得到普遍的接受。……(新的大學觀念)大約到(19世紀)40年代被廣為接受,由此極大地促進了研究活動和科學的崛起」。[31]
柏林大學建立時,德國即有把它發展為德國科學與學術中心的願望,希望能用德國大學的腦力來彌補普魯士在物質方麵的不足。[32]德國也正是憑藉其大學的學術力量,在很短的時間內得以躋身世界強國。就20世紀初的中國而言,確實在某些方麵與當年的德國相類似。由此,教育救國無論在理路上還是現實中都有了可以利用的經驗,援引德國大學的經驗作用於北大也變得順理成章。蔡元培一直苦苦尋找的解決中國問題的路徑似乎也隨之明朗起來。
他選擇留學德國,除了認定「世界學術德最尊」之外,也暗含著學習德國大學救國經驗的動機。[23]他曾在日記中寫道:「德國先賢薄爾泥曰:『將來世界,惟在教育者掌握之中。』福斐得爾見拿破崙蹂躪柏靈,乃立市中,揚言曰:『振興我國以規復其勢力者,惟教育耳。』」[24]能在日記中摘錄此段名言,顯然是對引用的觀點頗為認同。1910年底,蔡元培所譯《德意誌大學之特色》一文在《教育雜誌》上發表。「此篇為故柏林大學教授、博士巴留岑所著《德意誌大學》總論(部分)。博士在德國學界重名,是篇又為名著,頗足供參考。」[25]文中對德國大學職員的選舉,教授的任免,校內有決定權,以及德國大學將學術研究與講授知識「融合而為一」等均有扼要的論述。此文作者巴留岑(今譯鮑爾生)將歐洲近代大學約分為三種,「即別各國大學為英國風、法國風、德意誌風三者是也」,將「德國大學之特質」概括為「為研究科學之實驗場。而一方且為教授普通及專門知識高等學科之黌舍」,並認為:「大學教育,以科學的教育為主,實為事理所必至。蓋其目的,非職業上實地之訓練,而在授以科學的知識與科學的研究之徑途也。故德國大學之特色,能使研究教授,融合而一。」[26]蔡元培選擇此文進行翻譯,除了其「為名著」之外,更為重要的還是看重其「參考」價值,即在中國實現的可能性。[27]
吳稚暉1913年的日記中有這麽一段記載:「近日餘與孑民、石曾、精衛等聚談,皆確然深信:唯一之救國方法,止當致意青年有誌力者,從事於最高深之學問,歷二三十年沉浸於一學。專門名家之學者出,其一言一行,皆足以起社會之尊信,而後學風始以丕變。」[28]至蔡元培就任校長,他在邀請汪精衛任教北大時,也堅信「苟切實從教育著手,未嚐不可使吾國轉危為安」。蔡元培認為,德意誌的統一正是發端於大學教育的改良,還把汪精衛與菲希脫(今譯費希特)相類比,希望汪氏能起到「主持國文類教科,以真正之國粹,喚起青年之精神」的作用。[29]
1917年,蔡元培在北大二十周年紀念會上把北大與德國大學做了一番比較。他從校製沿革「頗與德國大學相類」出發,認為如果北大「能急起直追,何嚐不可與為平行之發展」。在蔡元培看來,德國大學初立時「本以神學、法學、醫學三科為主,……十八世紀以後,學問家輩出,學理一方麵逐漸發達。於是哲學一科,遂駕於其他三科之上,而為大學中最重要之部分」;而北大近年來的改革「又於文、理兩科特別注意,亦與德國大學哲學科之發達相類」。按照這樣的思路,如果北大於文、理兩科的「內容以漸充實」,自然「能與彼國之柏林大學相頡頏耳」。[30]
柏林大學的主要倡導者是人文主義者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他認為,大學的任務可以概括為「由科學而達致修養」。洪堡所說的科學即所謂純科學,是指哲學。它能夠統領一切學科,是關於世上萬般現象知識的最終歸宿。純科學不追求任何自身之外的目標,隻進行純知識、純學理的探求。在大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隻要進行創造性的科學研究,修養的目標就都會隨之實現。所以,大學教授的主要任務並不是教,大學學生的任務也並不是學;大學學生需要獨立地去從事研究,至於大學教授的工作,則在誘導學生的研究興趣,再進一步去指導並幫助學生去做研究工作。由洪堡及其後繼者所開創的「這種大學的新模式,無論作為一種觀念還是作為一種組織機構,在柏林大學建立後不久,便在德國得到普遍的接受。……(新的大學觀念)大約到(19世紀)40年代被廣為接受,由此極大地促進了研究活動和科學的崛起」。[31]
柏林大學建立時,德國即有把它發展為德國科學與學術中心的願望,希望能用德國大學的腦力來彌補普魯士在物質方麵的不足。[32]德國也正是憑藉其大學的學術力量,在很短的時間內得以躋身世界強國。就20世紀初的中國而言,確實在某些方麵與當年的德國相類似。由此,教育救國無論在理路上還是現實中都有了可以利用的經驗,援引德國大學的經驗作用於北大也變得順理成章。蔡元培一直苦苦尋找的解決中國問題的路徑似乎也隨之明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