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胡適日記,1917年3月8日
[2] 胡適日記,1921年4月30日。
[3] 餘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24頁;《口述自傳》,第137頁;唐德剛:《胡適雜憶》,第98頁。
[4] 本段與下段參見胡適《歷史的文學觀念論》(1917年5月),《胡適文存》卷一,第45—49頁;胡適日記,1921年7月3日、6月3日。
[5] 《談話錄》,第66頁。
[6] 參見胡適《白話文學史》上卷,新月書店,1928,「引子」。
[7] 《談話錄》,第131、242頁。
[8] 《談話錄》,第23、240、66頁;唐德剛:《胡適雜憶》,第70頁;《四十自述》,第123頁。
[9] 胡適日記,1915年7月10日、8月18日。
[10] 胡適:《逼上梁山》,收入曹伯言選編《胡適自傳》,黃山書社,1986,第111頁。關於胡適思想中把一切學術思想以至整個文化都化約為方法的傾向,餘英時師已有詳論,參見《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40—44頁。
[11] 胡適日記,1914年7月7日。
[12] 本段及下段參見胡適日記,1915年8月26日、6月6日,1914年9月13日;胡適《逼上梁山》,第104—105頁;《口述自傳》,第137—140頁。
[13] 《談話錄》,第280頁;胡適日記,1914年9月13日、1911年8月25日。
[14] 《口述自傳》,第141—146頁;胡適日記,1916年2月10日。
[15] 胡適自己的敘述則參見《逼上梁山》全文(第104—132頁)和《口述自傳》第七、八章。
[16] 《梅光迪致胡適》(1916年8月8日),在《年譜》第52頁和胡適日記1916年8月各有所記。
[17] 胡適日記,1915年9月17、19、21日。
[18] 胡適日記,1915年2月11日、1916年2月24日;《談話錄》,第280頁。
[19] 胡適日記,1917年6月所附「歸國記」;周策縱:《論胡適的詩》,收在唐德剛《胡適雜憶》,第274—276頁。
[20] 參見耿雲誌《胡適研究論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第242—243頁。
[21] 胡適:《白話文學史》,第7頁。
[22] 本段及下段參見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1922年),《胡適文存》二集卷二,第192頁。
[23] 餘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26—27頁。
[24] 唐德剛:《胡適雜憶》,第90頁。
[25] 《口述自傳》,第166頁。應該指出,胡適的「最重要」是數個並列,而不是通常的唯一之「最」。
[26] 餘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25頁,陳獨秀語也引在此。
[27] 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閱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28] 此文收入薑義華主編的《胡適學術文集·新文學運動》,中華書局,1998,引文在第239頁。
[29] 胡適:《歸國雜感》(1918年1月),《胡適文存》卷四,第10頁。
[30] 《口述自傳》,第229、166、163頁。
[31] 胡適日記,1921年6月3日;《口述自傳》,第149頁。
[32] 《口述自傳》,第164頁;餘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13—14頁。
[33] 本書所用的是朱維錚校注《梁啓超論清學史二種》,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第80頁。
[34] 胡適:《非留學篇》;胡適日記,1914年6月29日。
[35] 胡適日記,1917年6月所附「歸國記」。
[36] 胡適:《五十年來之中國文學》(1922年),《胡適文存》二集卷二,第164—165頁。
[37] 胡適日記,1916年7月22、24日(7月30日補記)。
[38] 《口述自傳》,第164頁。
[39] perry link,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popr urban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berkeley &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lia press,1981.
[40] 參見餘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24、29頁。
[41] 《口述自傳》,第164頁。
[42] 胡適日記,1917年6—7月之「歸國記」。
[43] 胡適日記,1912年10月30日。
[44] 參見羅誌田《胡適與社會主義的合離》,第19—24頁,引文在第20、24頁。
[45] 參見《口述自傳》,第43頁注4;嚴復語轉引自餘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11頁。
[46] 《胡適致蘇雪林》(1961年10月10日),引自《年譜長編》第10冊,第3768—3769頁。
[47] 胡適:《我們走哪條路》,《胡適作品集》第18冊,第16頁;《口述自傳》,第153頁。
[48] 錢玄同自署名的「通信」及化名王敬軒的《文學革命之反響》,《新青年》第3卷第6號,1915年2月;第4卷第3號,1918年3月。魯迅:《吶喊·自序》,《魯迅全集》第1卷,第419頁。
[49] 蕭公權:《康有為思想研究》,汪榮祖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第374頁;《談話錄》,第240、233頁。
[50] 陳獨秀:《調和論與舊道德》(1919年),任建樹等編《陳獨秀著作選》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第46頁;魯迅:《無聲的中國》,《魯迅全集》第4卷,第13—14頁;胡適:《編輯後記》,《獨立評論》第142號,1935年3月17日,第24頁。
[51] 《口述自傳》,第36頁。
[52] ying-shih yu,「the radicalization of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daedalus,122:2(spring 1993),pp.125-150.
[1] 胡適日記,1917年3月8日
[2] 胡適日記,1921年4月30日。
[3] 餘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24頁;《口述自傳》,第137頁;唐德剛:《胡適雜憶》,第98頁。
[4] 本段與下段參見胡適《歷史的文學觀念論》(1917年5月),《胡適文存》卷一,第45—49頁;胡適日記,1921年7月3日、6月3日。
[5] 《談話錄》,第66頁。
[6] 參見胡適《白話文學史》上卷,新月書店,1928,「引子」。
[7] 《談話錄》,第131、242頁。
[8] 《談話錄》,第23、240、66頁;唐德剛:《胡適雜憶》,第70頁;《四十自述》,第123頁。
[9] 胡適日記,1915年7月10日、8月18日。
[10] 胡適:《逼上梁山》,收入曹伯言選編《胡適自傳》,黃山書社,1986,第111頁。關於胡適思想中把一切學術思想以至整個文化都化約為方法的傾向,餘英時師已有詳論,參見《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40—44頁。
[11] 胡適日記,1914年7月7日。
[12] 本段及下段參見胡適日記,1915年8月26日、6月6日,1914年9月13日;胡適《逼上梁山》,第104—105頁;《口述自傳》,第137—140頁。
[13] 《談話錄》,第280頁;胡適日記,1914年9月13日、1911年8月25日。
[14] 《口述自傳》,第141—146頁;胡適日記,1916年2月10日。
[15] 胡適自己的敘述則參見《逼上梁山》全文(第104—132頁)和《口述自傳》第七、八章。
[16] 《梅光迪致胡適》(1916年8月8日),在《年譜》第52頁和胡適日記1916年8月各有所記。
[17] 胡適日記,1915年9月17、19、21日。
[18] 胡適日記,1915年2月11日、1916年2月24日;《談話錄》,第280頁。
[19] 胡適日記,1917年6月所附「歸國記」;周策縱:《論胡適的詩》,收在唐德剛《胡適雜憶》,第274—276頁。
[20] 參見耿雲誌《胡適研究論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第242—243頁。
[21] 胡適:《白話文學史》,第7頁。
[22] 本段及下段參見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1922年),《胡適文存》二集卷二,第192頁。
[23] 餘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26—27頁。
[24] 唐德剛:《胡適雜憶》,第90頁。
[25] 《口述自傳》,第166頁。應該指出,胡適的「最重要」是數個並列,而不是通常的唯一之「最」。
[26] 餘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25頁,陳獨秀語也引在此。
[27] 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閱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28] 此文收入薑義華主編的《胡適學術文集·新文學運動》,中華書局,1998,引文在第239頁。
[29] 胡適:《歸國雜感》(1918年1月),《胡適文存》卷四,第10頁。
[30] 《口述自傳》,第229、166、163頁。
[31] 胡適日記,1921年6月3日;《口述自傳》,第149頁。
[32] 《口述自傳》,第164頁;餘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13—14頁。
[33] 本書所用的是朱維錚校注《梁啓超論清學史二種》,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第80頁。
[34] 胡適:《非留學篇》;胡適日記,1914年6月29日。
[35] 胡適日記,1917年6月所附「歸國記」。
[36] 胡適:《五十年來之中國文學》(1922年),《胡適文存》二集卷二,第164—165頁。
[37] 胡適日記,1916年7月22、24日(7月30日補記)。
[38] 《口述自傳》,第164頁。
[39] perry link,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popr urban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berkeley &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lia press,1981.
[40] 參見餘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24、29頁。
[41] 《口述自傳》,第164頁。
[42] 胡適日記,1917年6—7月之「歸國記」。
[43] 胡適日記,1912年10月30日。
[44] 參見羅誌田《胡適與社會主義的合離》,第19—24頁,引文在第20、24頁。
[45] 參見《口述自傳》,第43頁注4;嚴復語轉引自餘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11頁。
[46] 《胡適致蘇雪林》(1961年10月10日),引自《年譜長編》第10冊,第3768—3769頁。
[47] 胡適:《我們走哪條路》,《胡適作品集》第18冊,第16頁;《口述自傳》,第153頁。
[48] 錢玄同自署名的「通信」及化名王敬軒的《文學革命之反響》,《新青年》第3卷第6號,1915年2月;第4卷第3號,1918年3月。魯迅:《吶喊·自序》,《魯迅全集》第1卷,第419頁。
[49] 蕭公權:《康有為思想研究》,汪榮祖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第374頁;《談話錄》,第240、233頁。
[50] 陳獨秀:《調和論與舊道德》(1919年),任建樹等編《陳獨秀著作選》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第46頁;魯迅:《無聲的中國》,《魯迅全集》第4卷,第13—14頁;胡適:《編輯後記》,《獨立評論》第142號,1935年3月17日,第24頁。
[51] 《口述自傳》,第36頁。
[52] ying-shih yu,「the radicalization of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daedalus,122:2(spring 1993),pp.12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