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會通常隻需要少數特立獨行之士,若人人都「屹然當橫流」,則社會不復能有相對持續一段時間的「大潮」,一般人也無法隨之漂泛。眾無所趨,就隻有成一片亂象了(隻能維持很短一段時間的大潮,如章太炎所說的「因盛雨而成橫潦」,轉眼即逝,也隻會加劇亂象)。實際上,也隻有具相當根基和學養者,才可以去求本。若人人求本,而又無學養上的準備,結果隻能是本沒有求到,枝葉也丟掉了。當然,枝葉的尋求,同樣需要相當的根基和具體的學業準備。近代中國之人,講製造時人人都在講製造,眼看有了一點做事的氣象,為真正的實業打下一點基礎,卻忽然大家都一轉,去談什麽「西政為要」的西學,不復有人再講製造,那好不容易造成的一點基礎也就付之東流了。結果隻剩下少數人堅持搞製造,那本應是大多數人求的枝葉,竟然成了少數特立獨行之人在做,本末至少在分工上是倒過來了。
所以,與近代中國的激進化相表裏的一個特點,就是大家都在一窩蜂似地「尋本」(即使講製造之時,也是都以為在講求富強之本),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倒是還留在那裏講求前次之「本」者,反成了少數特立獨行之士了。而一開始大聲疾呼不要都去求末而忘了本的另一類少數特立獨行之士,也常因更新的「本」又被發現而落在大眾之後,旋即成了群眾的尾巴。以後的情形大體類似,到民國初年大家都講究文化時,講西政又不時興,這正是北洋政府能屢次停開或廢黜國會的思想大語境。而且國會廢了也沒有幾個人覺得有什麽了不起。一則大家對北洋本無多少期望,更主要的還是都去尋求「更加根本的」文化,以為把根本解決了,政治也自然會好起來,還是想畢其功於一役。我們看民初痛惜國會不存的幾個人,多半是已「落伍」的什麽「派」,找不到多少追隨者。
這個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當時讀書人的共相。這也反映了從士轉化為知識人那一代人在身份轉換時的某種困境。士集道統與政統於一身,對於眼前的國是,必須有以因應。知識人則相對要超然一些,對政治可議而不參,也可視而不見,待在象牙塔裏完全不議。前者是新文化運動諸人所一意提倡,後者雖被魯迅視為「新思想中了『老法子』的計」,但確實是五四之後幾年間許多知識人「自己願意」的。[57]問題在於,讀書人在社會意義上從士轉化為知識人似乎比其心態的轉變要來得徹底。或者說,士與知識人在社會意義上似乎已截然兩分,在思想上卻仍蟬聯而未斷離。民初的知識人雖然有意識要起新的社會作用,扮演新型的社會角色,其心態卻在無意識中仍傳承了士對國是的當下關懷。身已新而心尚舊(有意識要新而無意識仍舊),是民初知識人的許多行為在今人看來充滿「矛盾」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其不全為時人所理解接受的一個根本因素。
胡適也是這樣。他的知識人訓練使他考慮問題總是從長遠著眼,而且有時恐怕是太長遠,結果提出的解決方案就不免脫離當下的實際,難為人所理解。胡適在1937年致翁文灝的信中將其注重長遠之計的意思說得很明白。他以為像北大這樣的國立機關「仍宜繼續為國家打長久的算盤,注重國家的基本需要,不必亟亟圖謀適應眼前的需要……我們所應提倡的,似仍在社會不注意的純粹理論科學及領袖人才的方麵……無用之用,知之者稀。若吾輩不圖,國家將來必蒙其禍」。[58]這話雖是新文化運動後二十年才說的,卻與他早年的思想殊無二致。而胡適的士大夫意識又促使他關心眼前的國是,必須對當下的國事做出反應;不隻是議政,而且必須要提出解決的辦法。且胡適又特別注重青年,不管別人聽不聽,總要對他們說法。
結果胡適實際上是在同時向至少兩方麵的人說不同的法,但聽眾卻未必總是了解他每一具體的「法」是在向誰說。當其對某一方麵所說的法為別的方麵聽到時,自然不知其所雲何意。且胡適這些「我們」有時說得順口,或來不及分辨聽眾時,也常將高級機關應注重的事向大眾說法,或反之。由於收發者心態不是同時,視點不相接近,則說者自說自話,聽者各取所愛,就發展成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情景,未能形成今人所謂的共同思想言說。結果是大眾常覺不知其所雲,而高級機關如北大倒培養出不少更關心「十字街頭」而少注重象牙塔的學生。20年代清華國學院鼎盛時,清華人常以為北大人隻會搞運動,真正做學問的人還在清華,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某種程度上,能在許多人求末時提出還有更重要的本,也是社會分工上已不再為四民之首,而在思想上多少還能為社會指方向的民初知識人存在的一項主要社會價值。可是在求本求到文化之時,似乎也難以再進(再進就隻有說什麽「全盤」一類,連本帶末一起講了)。而且他們即使在務本時,講的還是破壞多於建設。知識人既然不能為社會指引方向,其存在價值自然就降低,不得不讓位給具體做事的邊緣知識青年了。胡適與孫中山論「知難行易」還是「知難行也不易」,觀點雖對立,但都著眼於「行」的青年,正是「知」與知的載體都已差不多到頭,隻好讓位於「行」和行的載體的一個表徵。
這也是民初社會變動的思想語境。本來邊緣知識青年因在社會變動中上升的困難,就更迫切需要寄託於一種高遠的理想,以成為社會上某種更大的事業的一部分。所以他們對社會政治等的參與感要比其他許多社會群體更強。白話文的推廣既擴大了邊緣知識青年的隊伍也增強了他們的影響,五四運動更使社會各界注意到學生力量的重要。胡適等新文化人提倡在先,邊緣知識青年自覺在後;他們一旦自我覺醒,參與意識更強,就要在社會政治生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同時,邊緣知識青年自身也要受時代激進趨勢的影響,其激進也隨時代而進步;而且他們一旦激進起來,其速度又比老師輩更為迅猛。
所以,與近代中國的激進化相表裏的一個特點,就是大家都在一窩蜂似地「尋本」(即使講製造之時,也是都以為在講求富強之本),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倒是還留在那裏講求前次之「本」者,反成了少數特立獨行之士了。而一開始大聲疾呼不要都去求末而忘了本的另一類少數特立獨行之士,也常因更新的「本」又被發現而落在大眾之後,旋即成了群眾的尾巴。以後的情形大體類似,到民國初年大家都講究文化時,講西政又不時興,這正是北洋政府能屢次停開或廢黜國會的思想大語境。而且國會廢了也沒有幾個人覺得有什麽了不起。一則大家對北洋本無多少期望,更主要的還是都去尋求「更加根本的」文化,以為把根本解決了,政治也自然會好起來,還是想畢其功於一役。我們看民初痛惜國會不存的幾個人,多半是已「落伍」的什麽「派」,找不到多少追隨者。
這個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當時讀書人的共相。這也反映了從士轉化為知識人那一代人在身份轉換時的某種困境。士集道統與政統於一身,對於眼前的國是,必須有以因應。知識人則相對要超然一些,對政治可議而不參,也可視而不見,待在象牙塔裏完全不議。前者是新文化運動諸人所一意提倡,後者雖被魯迅視為「新思想中了『老法子』的計」,但確實是五四之後幾年間許多知識人「自己願意」的。[57]問題在於,讀書人在社會意義上從士轉化為知識人似乎比其心態的轉變要來得徹底。或者說,士與知識人在社會意義上似乎已截然兩分,在思想上卻仍蟬聯而未斷離。民初的知識人雖然有意識要起新的社會作用,扮演新型的社會角色,其心態卻在無意識中仍傳承了士對國是的當下關懷。身已新而心尚舊(有意識要新而無意識仍舊),是民初知識人的許多行為在今人看來充滿「矛盾」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其不全為時人所理解接受的一個根本因素。
胡適也是這樣。他的知識人訓練使他考慮問題總是從長遠著眼,而且有時恐怕是太長遠,結果提出的解決方案就不免脫離當下的實際,難為人所理解。胡適在1937年致翁文灝的信中將其注重長遠之計的意思說得很明白。他以為像北大這樣的國立機關「仍宜繼續為國家打長久的算盤,注重國家的基本需要,不必亟亟圖謀適應眼前的需要……我們所應提倡的,似仍在社會不注意的純粹理論科學及領袖人才的方麵……無用之用,知之者稀。若吾輩不圖,國家將來必蒙其禍」。[58]這話雖是新文化運動後二十年才說的,卻與他早年的思想殊無二致。而胡適的士大夫意識又促使他關心眼前的國是,必須對當下的國事做出反應;不隻是議政,而且必須要提出解決的辦法。且胡適又特別注重青年,不管別人聽不聽,總要對他們說法。
結果胡適實際上是在同時向至少兩方麵的人說不同的法,但聽眾卻未必總是了解他每一具體的「法」是在向誰說。當其對某一方麵所說的法為別的方麵聽到時,自然不知其所雲何意。且胡適這些「我們」有時說得順口,或來不及分辨聽眾時,也常將高級機關應注重的事向大眾說法,或反之。由於收發者心態不是同時,視點不相接近,則說者自說自話,聽者各取所愛,就發展成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情景,未能形成今人所謂的共同思想言說。結果是大眾常覺不知其所雲,而高級機關如北大倒培養出不少更關心「十字街頭」而少注重象牙塔的學生。20年代清華國學院鼎盛時,清華人常以為北大人隻會搞運動,真正做學問的人還在清華,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某種程度上,能在許多人求末時提出還有更重要的本,也是社會分工上已不再為四民之首,而在思想上多少還能為社會指方向的民初知識人存在的一項主要社會價值。可是在求本求到文化之時,似乎也難以再進(再進就隻有說什麽「全盤」一類,連本帶末一起講了)。而且他們即使在務本時,講的還是破壞多於建設。知識人既然不能為社會指引方向,其存在價值自然就降低,不得不讓位給具體做事的邊緣知識青年了。胡適與孫中山論「知難行易」還是「知難行也不易」,觀點雖對立,但都著眼於「行」的青年,正是「知」與知的載體都已差不多到頭,隻好讓位於「行」和行的載體的一個表徵。
這也是民初社會變動的思想語境。本來邊緣知識青年因在社會變動中上升的困難,就更迫切需要寄託於一種高遠的理想,以成為社會上某種更大的事業的一部分。所以他們對社會政治等的參與感要比其他許多社會群體更強。白話文的推廣既擴大了邊緣知識青年的隊伍也增強了他們的影響,五四運動更使社會各界注意到學生力量的重要。胡適等新文化人提倡在先,邊緣知識青年自覺在後;他們一旦自我覺醒,參與意識更強,就要在社會政治生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同時,邊緣知識青年自身也要受時代激進趨勢的影響,其激進也隨時代而進步;而且他們一旦激進起來,其速度又比老師輩更為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