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救國」最重要的方針,就是辦中國自己的大學。「俾固有之文明,得有所積聚而保存;而輸入之文明,亦有所依歸而同化。」因為,「大學乃一國教育學問之中心。無大學,則一國之學問無所折衷,無所歸宿,無所附麗,無所繼長增高。」就眼前看,中國人還必須留學,「以己所無有,故不得不求於人。」留學的目的,就是「乞醫國之金丹」,攜之以歸,「以他人之所長,補我之不足。庶令吾國古文明,得新生機而益發揚張大,為神州造一新舊泯合之新文明。」所謂「植才異國,輸入文明,以為吾國造新文明之張本」。大學的作用,尤在不使「輸入之文明,皆如舶來之入口貨,一入口立即銷售無餘,終無繼長增高之望。」無論如何,留學是以不留學為目的。「留學乃一時緩急之計,而振興國內高等教育,乃萬世久遠之圖。」如果後者不能成功,則學子不得不長期留學,將「永永北麵受學稱弟子國」。而「神州新文明之夢,終成虛願耳」(《非留學篇》)。
具體言之,自己曾從農科轉到文科的胡適特別主張重文科,興國學。他說:「即令工程之師遍於中國,遂可以致吾國於富強之域乎?」實際上,中國的諸多問題都不是「算學之程式、機械之圖形」可以解決的。如政治、法律、道德、教化等都比機械工程要重要千百倍。因為它們所關係者不止是一路一礦的枝節問題,而是「國家種姓文化存亡之樞機」。胡適以梁啓超和詹天佑對中國的影響為例,說明文理科是本,實業是末,中國人「決不可忘本而逐末」。胡適認為,辦國立大學的一個目的就是要昌明國學。他說:「今國學荒廢極矣。有大學在,設為專科,有誌者有所肄習,或尚有國學昌明之一日。」無大學,「則全國乃無地可習吾國高等文學」。他之所以覺得把中國比作睡獅不如比作等待愛情之吻的睡美人,就因為像中國這樣的「東方文明古國,他日有所貢獻於世界,當在文物風教,而不在武力」。隻要中國醒來換上時裝,就可以「百倍舊姝媚」。[14]
1915年初,胡適的英文老師亞當斯問他:「中國有大學乎?」胡適不好意思,「無以對也」。老師告訴他:「如中國欲保全固有文明而創造新文明,非有國家的大學不可。一國之大學,乃一國文學思想之中心,無之則所謂新思潮新知識皆無所附麗。」故「國之先務,莫大於是」。不知是老師與他的觀念完全一致,還是胡適無意中把自己的一些觀點投射到老師身上,總之胡適自己是覺得他的看法得到了印證。老師並鼓勵他說,「報國之義務莫急於此矣」。胡適回來慨嘆:「世安可容無大學之四百萬方裏四萬萬人口之大國乎!世安可容無大學之國乎!」第二天,他心情仍未平靜,再次感嘆道:「國無海軍,不足恥也!國無陸軍,不足恥也!國無大學,無公共藏書樓,無博物院,無美術館,乃可恥耳。我國人其洗此恥哉!」他發願說:「吾他日能生見中國有一國家的大學可比此邦的哈佛,英國之康橋[今譯劍橋]、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15]胡適這裏所列的西方大學並不都是國立大學,可他願望中的中國大學,卻是國立的。其民族主義情緒,不能說不明顯。
二 世界主義中的民族主義關懷
隻有充分理解胡適這種從在上海做「新人物」時已具有的強烈的民族主義情感,才能領會他那著名的世界大同主義的真意。胡適自稱,他的大同主義是「經十餘次演說而來,始成一有統係的主義」。值得注意的是那時他給大同主義或世界主義所下的英譯名詞是cosmopolitanism或internationalism(今譯國際主義),兩者意義本是不同的。可知胡適在一開始時概念確實不十分肯定,後來才逐步發展確立。他在晚年口述其自傳時,特別注意把他所謂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區分開,以後者來發揮他稍後的「新和平主義」。[16]國際主義在意義上當然沒有世界主義那麽超越,其胸懷更小但卻更注重各自之國。這恰是胡適的世界主義一開始就有的特點,其實也是自然的發展。要了解胡適的世界大同主義思想,最好是從其發展進程來考察。
1912年10月,胡適在讀希臘史時,「忽念及羅馬所以衰亡,亦以統一過久,人有天下思想而無國家觀念,與吾國十年前同一病也。」羅馬不少先哲「倡世界大同主義,雖其說未可厚非,然其影響所及,乃至見滅於戎狄,可念也」。可知此時他尚存晚清人的觀念,並不十分欣賞世界主義。到1913年初,胡適曾就他的「世界觀念」做演說,以為西方古代的世界主義者「不特知有世界而不知有國家,甚至深惡國家之說,其所期望在於為世界之人(a citizen of the world),而不認為某國之人。今人所持之世界主義則大異於是。今日稍有知識之人,莫不知愛其國」。故胡適給他的世界觀念下的定義是:「世界主義者,愛國主義而柔之以人道主義者也。」他特別認為丁尼生的詩「彼愛其祖國最摯者,乃真世界公民也」與他的見解暗合。這時胡適仍不欣賞西方古代的世界主義,但已有了他的以愛國主義為基礎的「現代世界主義」觀念。這個見解胡適後來講得不算多,實際一直保持。1917年時他還專門摘錄威爾遜的話,威氏說歐戰已使美國人不得不變成「世界公民」(此已與古希臘人之義不同),但並不因此減少其美國特色。[17]
具體言之,自己曾從農科轉到文科的胡適特別主張重文科,興國學。他說:「即令工程之師遍於中國,遂可以致吾國於富強之域乎?」實際上,中國的諸多問題都不是「算學之程式、機械之圖形」可以解決的。如政治、法律、道德、教化等都比機械工程要重要千百倍。因為它們所關係者不止是一路一礦的枝節問題,而是「國家種姓文化存亡之樞機」。胡適以梁啓超和詹天佑對中國的影響為例,說明文理科是本,實業是末,中國人「決不可忘本而逐末」。胡適認為,辦國立大學的一個目的就是要昌明國學。他說:「今國學荒廢極矣。有大學在,設為專科,有誌者有所肄習,或尚有國學昌明之一日。」無大學,「則全國乃無地可習吾國高等文學」。他之所以覺得把中國比作睡獅不如比作等待愛情之吻的睡美人,就因為像中國這樣的「東方文明古國,他日有所貢獻於世界,當在文物風教,而不在武力」。隻要中國醒來換上時裝,就可以「百倍舊姝媚」。[14]
1915年初,胡適的英文老師亞當斯問他:「中國有大學乎?」胡適不好意思,「無以對也」。老師告訴他:「如中國欲保全固有文明而創造新文明,非有國家的大學不可。一國之大學,乃一國文學思想之中心,無之則所謂新思潮新知識皆無所附麗。」故「國之先務,莫大於是」。不知是老師與他的觀念完全一致,還是胡適無意中把自己的一些觀點投射到老師身上,總之胡適自己是覺得他的看法得到了印證。老師並鼓勵他說,「報國之義務莫急於此矣」。胡適回來慨嘆:「世安可容無大學之四百萬方裏四萬萬人口之大國乎!世安可容無大學之國乎!」第二天,他心情仍未平靜,再次感嘆道:「國無海軍,不足恥也!國無陸軍,不足恥也!國無大學,無公共藏書樓,無博物院,無美術館,乃可恥耳。我國人其洗此恥哉!」他發願說:「吾他日能生見中國有一國家的大學可比此邦的哈佛,英國之康橋[今譯劍橋]、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15]胡適這裏所列的西方大學並不都是國立大學,可他願望中的中國大學,卻是國立的。其民族主義情緒,不能說不明顯。
二 世界主義中的民族主義關懷
隻有充分理解胡適這種從在上海做「新人物」時已具有的強烈的民族主義情感,才能領會他那著名的世界大同主義的真意。胡適自稱,他的大同主義是「經十餘次演說而來,始成一有統係的主義」。值得注意的是那時他給大同主義或世界主義所下的英譯名詞是cosmopolitanism或internationalism(今譯國際主義),兩者意義本是不同的。可知胡適在一開始時概念確實不十分肯定,後來才逐步發展確立。他在晚年口述其自傳時,特別注意把他所謂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區分開,以後者來發揮他稍後的「新和平主義」。[16]國際主義在意義上當然沒有世界主義那麽超越,其胸懷更小但卻更注重各自之國。這恰是胡適的世界主義一開始就有的特點,其實也是自然的發展。要了解胡適的世界大同主義思想,最好是從其發展進程來考察。
1912年10月,胡適在讀希臘史時,「忽念及羅馬所以衰亡,亦以統一過久,人有天下思想而無國家觀念,與吾國十年前同一病也。」羅馬不少先哲「倡世界大同主義,雖其說未可厚非,然其影響所及,乃至見滅於戎狄,可念也」。可知此時他尚存晚清人的觀念,並不十分欣賞世界主義。到1913年初,胡適曾就他的「世界觀念」做演說,以為西方古代的世界主義者「不特知有世界而不知有國家,甚至深惡國家之說,其所期望在於為世界之人(a citizen of the world),而不認為某國之人。今人所持之世界主義則大異於是。今日稍有知識之人,莫不知愛其國」。故胡適給他的世界觀念下的定義是:「世界主義者,愛國主義而柔之以人道主義者也。」他特別認為丁尼生的詩「彼愛其祖國最摯者,乃真世界公民也」與他的見解暗合。這時胡適仍不欣賞西方古代的世界主義,但已有了他的以愛國主義為基礎的「現代世界主義」觀念。這個見解胡適後來講得不算多,實際一直保持。1917年時他還專門摘錄威爾遜的話,威氏說歐戰已使美國人不得不變成「世界公民」(此已與古希臘人之義不同),但並不因此減少其美國特色。[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