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士人一旦主動學習西方,西方文化優越性的確立就隻是時間問題了。從「夷務」到「洋務」再到「時務」,由貶義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西方在中國人思想中的地位步步上升。1891年,康有為已指出當時士人「稍知西學,則尊奉太過,而化為西人」。[40]到1898年,熱心傳教事業的立德(archibald little)已肯定地寫道:「西方思想方式[在中國]取得控製地位的日子一定會來到。」[41]若比較立德的滿懷信心與1869年時楊格菲的猶疑,中國思想界的變化之大就可見一斑了。


    的確,問題並不在康有為所說的知多少西學。因為太平天國以還,出將入相影響朝政最大的幾位漢臣如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以及後來的維新變法諸人,均是在往西走的方向上,而且越走越遠。在這種情形下,「喬木世臣、篤故舊紳,亦相率襲取口頭皮毛,求見容悅」。[42]如此流風所播,到20世紀初,「國粹學派」的鄧實已形容當時知識界的風氣是「尊西人若帝天,視西籍如神聖」。故餘英時師判定:「西方理論代表普遍真理的觀念」在1905—1911年間已「深深地植根於中國知識分子的心中」了。[43]


    中國士人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並敢於將重心放在後者之上,是基於中學可以為體而文化體係可分的信念。但由於未能認識到文化競爭的嚴重性,就順著「西學為用」的路徑走入了西方的思想方式。一旦中國人承認自己文化低劣,則為了自救,除了學習西方之外別無選擇。在這種情形下,自以為「野蠻」,主張為重建新中國新文化而破壞自己的傳統,都是順理成章的發展。到1895年,嚴復就認定所有中國學問既不能致中國於富強,也不能救中國於危亡,故通通可說是「無用」,皆應暫時「束之高閣」。[44]一句話,中學已不能為體。


    四 中學不能為體


    蔣介石在《中國之命運》(據說主要為陶希聖所撰)中說:「中國人本為不甘心做奴隸而學西洋的文化,然而結果卻因學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覺之中做了外國文化的奴隸。」這正是在「西學為用」之後,中學卻不能為體這個詭論現象的具體寫照。嚴復在甲午之後主張把無用的中國學問「束之高閣」,已道出了中學不能為體的消息。不過,嚴復這樣的「先知先覺者」,起初尚不能代表整個中國思想界。隨著中國在義和團一役的再次慘敗,嚴氏的觀念不久即成為士人的共識。


    1903年,一個湖南留日學生自問:「中國有何種學問適用於目前,而能救我四萬萬同胞急切之大禍也?」這一問十分有力,而答案是否定的。故他斷定:「惟遊學外洋者,為今日救吾國惟一之方針。」而且,據此人的看法,中國學問不僅不能救亡,實際上中國麵臨亡國亡種的危局,正「守舊主義鄙棄西學者之一方針之所釀成」。[45]這個看法在當時有相當的代表性。


    這也是中西學戰的結果。章太炎注意到,西人慾絕中國種性,必先廢其國學。初僅傳教士鼓動之。後留學生接受了西人觀念,以為中國科學不如西方,遂謂「一切禮俗文史皆可廢」。[46]的確,帝國主義侵略所至,總要爭奪被侵略國的文化控製權。其主要的方式,就是貶低打壓本土文化。在此文化競爭中,一般而言,被侵略各國的人民有一個共同的傾向,即回向傳統尋找思想資源和昔日的光榮以增強自信心。[47]康有為革新孔子,雖然已攙和了不少西洋內容,到底還是在傳統中尋找思想資源。但中學不能為體之後的中國人則反是,他們回向傳統看到的更多是問題和毛病。


    結果,不僅中國學問是無用有害,中國風俗也變得野蠻起來。1904年,一位署名陳王的作者在討論中國婚禮之弊時,先略述西方婚俗,斷言已「足征其風俗之至則,人倫之樂事」。再「返而觀之中國之社會」,所見則是「婦姑勃溪矣,兄弟鬩牆矣,而大好之家庭,自此終無寧歲」。他進而總結出六條中國婚禮的通弊,下結論曰:「世界皆入於文明,人類悉至於自由,獨我中國,猶堅持其野蠻主義、墨守其腐敗風俗,以自表異於諸文明國之外。遂使神明之裔瀕於淪亡,衣冠之族儕於蠻貉。」[48]


    論者顯然是先存西文明中野蠻之定見,據西例以反觀中國家庭。其實,中國婚姻固不尚自由選擇,而家庭之穩固則遠過於西方。論者本不知西,而敢下斷語,足見中西文野之殊,已成為時人固定認知。認知一變,再據此義檢討所有中國製度風俗,自無不野蠻腐敗,「儕於蠻貉」固亦宜焉。惟彼時人所用之「野蠻」,實亦與「文明」相對應,要皆新入之西詞,已不盡是中文原始之意。其價值判斷的強烈,猶遠過於中文原始之意。


    孔子嚐謂:我欲仁,斯仁至矣。章太炎指出,這也可反推而言之曰:我欲不仁,斯不仁至矣。傳統範圍本來博大,要找什麽通常就能找到什麽。關鍵還是人的主觀取向在起作用。且中國傳統本有一種「反求諸己」的取向。用今日的話說,就是有了問題先做自我批評。故我們若看本世紀初以來的中國思想言論,凡說及中國的弊病,均下筆順暢,出口成章;到說及救弊治病之法,則又多婉轉羞澀,常常不知所雲。到辛亥革命之前,據太炎的觀察,反求諸己的取向已造成「糜爛不可收拾」之局麵。[49]中學不能為體已是顯而易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人物傳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德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德宏並收藏民國人物傳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