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胡適:《我的歧路》(1922年6月)、《與一涵等四位的信》(1923年10月9日),《胡適文存》(本書所用《胡適文存》初集和二、三集,均為上海亞東版,以下均作《胡適文存》加集、卷數)二集卷三,第92—94、100、143頁。
[20] 然而在吳稚暉眼裏,胡適基本是個純粹的「文章士」,不像梁啓超還可能有事功方麵的貢獻。吳氏曾明確指出,國學書目一類事便「止許胡適之做,不許梁卓如做」。參見《吳稚暉先生來信》,《晨報副刊》1923年10月15日,第1—2頁。
[21] 胡適留學之初,即「反觀國勢」,立誌要「周知博覽,以為他日為國人導師之預備」。見胡適日記,1915年5月28日。
[22] 《談話錄》,第156頁。
[23] 如梁啓超也曾自謂其對於晚清思想界「破壞力確不小,而建設則未有聞」。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朱維錚校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89頁。
[24] 唐德剛:《胡適雜憶》,第268頁;胡適日記,1915年2月20日;《談話錄》,第299頁。
[25] 原件照片已影印在顏振吾編《胡適研究叢錄》,三聯書店,1989,插頁。
[26] 《談話錄》,第96頁;《年譜長編》第9冊,第3398頁。
[27] 另一位曾開風氣者嚴復在去世前不久也說:「旦暮入地,睹茲世運,惟有傷心無窮而已。」嚴復:《與熊純如書》(1920年7月10日),王栻編《嚴復集》第3冊,中華書局,1986,第708頁。開拓者的遺憾,或也是共同的?
[28] 《胡適致陶孟和》(1918年5月8日),引自耿雲誌《胡適年譜》(以下簡作《年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第62—63頁。
[29] 朱自清:《動亂時代》(1946年7月),朱喬森編《朱自清全集》(3),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第115頁。
[30] 《胡適致高一涵等(稿)》(1919年10月8日),《胡適來往書信選》(以下簡作《書信選》)上冊,中華書局,1979,第72頁。
[31] 《談話錄》,第31頁。可參閱梁啓超自己的比較:「啟超與康有為最相反之一點,有為太有成見,啟超太無成見。其應事也有然,其治學也亦有然。有為常言:『吾學三十歲已成,此後不復有進,亦不必求進。』啟超不然,常自覺其學未成,且憂其不成,數十年日在旁皇求索中。」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第89—90頁。
[32] 參見陳源為胡適的《整理國故與「打鬼」》寫的《西瀅跋語》(1927年3月),收入《胡適文存》三集卷一,第213—218頁。
[33] 魯迅:《故鄉》(1921年1月),《魯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第485頁。
[34] 出自1927年2月26日胡適在紐約對外政策協會的演講,由peking leader社刊在該社1927年出版的forward or backward in china?一書中,pp.5-12.
[35] 胡適:《嚐試篇》(1917年),《嚐試集》,《胡適全集》(10),第48頁。
[36] 餘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62頁。
第二章 語境:從西學為用到中學不能為體
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以一個沒有什麽身世憑藉的二十多歲的青年,回國兩年間,即「暴得大名」,一舉成為士林之首,真是中國近代史上絕無僅有之事。這個極有意思的事例,幾十年來吸引了無數學者。有人或以為,那一定是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其實,那時候中國近代思想史上影響極大的幾位人物如嚴復、康有為、章炳麟、梁啓超等均還健在,其中年齡最小而影響最大的梁啓超不過四十多歲,決不可說是時無英雄。但是,正如餘英時師指出的,「以思想影響而言,他們顯然都已進入『功成身退』的階段,不再活躍在第一線了。」故此,餘先生以為,胡適的「暴得大名」,就是因為「中國思想界有一段空白而恰好被他填上了」。[1]
胡適自己在回國的第二年,也就是1918年,寫了一篇《歸國雜感》,以上海大舞台為「中國的一個絕妙的縮本模型」,指出:在台上支撐場麵的「沒有一個不是二十年前的舊古董!」換言之,這麽多年中國並沒有造出什麽「新角色」。[2]但是,1918年前的一二十年是中國變化最大的一段時間:政治舞台上的新角色層出不窮,正是典型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局麵;思想界其實也是新人輩出,但新人中確實沒有能像梁啓超那樣一呼百應的時代人物。特別是民國建立之後的那幾年,可以說政治變化的高潮恰伴隨著思想變化的低潮。用胡適的話說,就是「政治走到文化前頭去了」。這樣一種政治發展與思想發展的時段錯位,應該引起學人的進一步重視。新人輩出而又不能一呼百應,提示著一種存在問題又尚未解答的時代需要。
過去歐陽竟無讀佛教俱舍,三年而不能通。後得沈曾植指點,尋找俱舍前後左右之書讀之,三月乃燦然明俱舍之意。蒙文通曾以此為例,強調讀書當「自前後左右之書比較研讀,則異同自見,大義頓顯」。[3]西人近些年也提倡這種讀書方法,且發展出各種係統的理論,專講文本(text)和語境(context)的互動關係。[4]前後左右之書即在一定程度上構成語境;語境一明,文本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廣義地看,胡適的一生也可視為一文本。要了解胡適,必須將其放入其時代語境之中參照考察。而且,隻有弄明白胡適得名之前中國思想界處於何種狀態,才能了解胡適何以能一舉成為士林之首。故我們要觀察和理解胡適及其時代,又不可不先對產生那些「二十年前的舊角色」的語境認真檢討。
[20] 然而在吳稚暉眼裏,胡適基本是個純粹的「文章士」,不像梁啓超還可能有事功方麵的貢獻。吳氏曾明確指出,國學書目一類事便「止許胡適之做,不許梁卓如做」。參見《吳稚暉先生來信》,《晨報副刊》1923年10月15日,第1—2頁。
[21] 胡適留學之初,即「反觀國勢」,立誌要「周知博覽,以為他日為國人導師之預備」。見胡適日記,1915年5月28日。
[22] 《談話錄》,第156頁。
[23] 如梁啓超也曾自謂其對於晚清思想界「破壞力確不小,而建設則未有聞」。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朱維錚校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89頁。
[24] 唐德剛:《胡適雜憶》,第268頁;胡適日記,1915年2月20日;《談話錄》,第299頁。
[25] 原件照片已影印在顏振吾編《胡適研究叢錄》,三聯書店,1989,插頁。
[26] 《談話錄》,第96頁;《年譜長編》第9冊,第3398頁。
[27] 另一位曾開風氣者嚴復在去世前不久也說:「旦暮入地,睹茲世運,惟有傷心無窮而已。」嚴復:《與熊純如書》(1920年7月10日),王栻編《嚴復集》第3冊,中華書局,1986,第708頁。開拓者的遺憾,或也是共同的?
[28] 《胡適致陶孟和》(1918年5月8日),引自耿雲誌《胡適年譜》(以下簡作《年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第62—63頁。
[29] 朱自清:《動亂時代》(1946年7月),朱喬森編《朱自清全集》(3),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第115頁。
[30] 《胡適致高一涵等(稿)》(1919年10月8日),《胡適來往書信選》(以下簡作《書信選》)上冊,中華書局,1979,第72頁。
[31] 《談話錄》,第31頁。可參閱梁啓超自己的比較:「啟超與康有為最相反之一點,有為太有成見,啟超太無成見。其應事也有然,其治學也亦有然。有為常言:『吾學三十歲已成,此後不復有進,亦不必求進。』啟超不然,常自覺其學未成,且憂其不成,數十年日在旁皇求索中。」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第89—90頁。
[32] 參見陳源為胡適的《整理國故與「打鬼」》寫的《西瀅跋語》(1927年3月),收入《胡適文存》三集卷一,第213—218頁。
[33] 魯迅:《故鄉》(1921年1月),《魯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第485頁。
[34] 出自1927年2月26日胡適在紐約對外政策協會的演講,由peking leader社刊在該社1927年出版的forward or backward in china?一書中,pp.5-12.
[35] 胡適:《嚐試篇》(1917年),《嚐試集》,《胡適全集》(10),第48頁。
[36] 餘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第62頁。
第二章 語境:從西學為用到中學不能為體
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以一個沒有什麽身世憑藉的二十多歲的青年,回國兩年間,即「暴得大名」,一舉成為士林之首,真是中國近代史上絕無僅有之事。這個極有意思的事例,幾十年來吸引了無數學者。有人或以為,那一定是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其實,那時候中國近代思想史上影響極大的幾位人物如嚴復、康有為、章炳麟、梁啓超等均還健在,其中年齡最小而影響最大的梁啓超不過四十多歲,決不可說是時無英雄。但是,正如餘英時師指出的,「以思想影響而言,他們顯然都已進入『功成身退』的階段,不再活躍在第一線了。」故此,餘先生以為,胡適的「暴得大名」,就是因為「中國思想界有一段空白而恰好被他填上了」。[1]
胡適自己在回國的第二年,也就是1918年,寫了一篇《歸國雜感》,以上海大舞台為「中國的一個絕妙的縮本模型」,指出:在台上支撐場麵的「沒有一個不是二十年前的舊古董!」換言之,這麽多年中國並沒有造出什麽「新角色」。[2]但是,1918年前的一二十年是中國變化最大的一段時間:政治舞台上的新角色層出不窮,正是典型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局麵;思想界其實也是新人輩出,但新人中確實沒有能像梁啓超那樣一呼百應的時代人物。特別是民國建立之後的那幾年,可以說政治變化的高潮恰伴隨著思想變化的低潮。用胡適的話說,就是「政治走到文化前頭去了」。這樣一種政治發展與思想發展的時段錯位,應該引起學人的進一步重視。新人輩出而又不能一呼百應,提示著一種存在問題又尚未解答的時代需要。
過去歐陽竟無讀佛教俱舍,三年而不能通。後得沈曾植指點,尋找俱舍前後左右之書讀之,三月乃燦然明俱舍之意。蒙文通曾以此為例,強調讀書當「自前後左右之書比較研讀,則異同自見,大義頓顯」。[3]西人近些年也提倡這種讀書方法,且發展出各種係統的理論,專講文本(text)和語境(context)的互動關係。[4]前後左右之書即在一定程度上構成語境;語境一明,文本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廣義地看,胡適的一生也可視為一文本。要了解胡適,必須將其放入其時代語境之中參照考察。而且,隻有弄明白胡適得名之前中國思想界處於何種狀態,才能了解胡適何以能一舉成為士林之首。故我們要觀察和理解胡適及其時代,又不可不先對產生那些「二十年前的舊角色」的語境認真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