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第六條 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一切工業產品都是人類智慧創造的。華為沒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資源,唯有在人的頭腦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礦……精神是可以轉化成物質的,物質文明有利於鞏固精神文明。我們堅持以精神文明促進物質文明的方針。
這裏的文化,不僅僅包含知識、技術、管理、情操……也包含了一切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無形因素。
(社會責任)
第七條 華為以產業報國和科教興國為己任,以公司的發展為所在社區作出貢獻。為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中華民族的振興,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二、基本目標
(質量)
第八條 我們的目標是以優異的產品、可靠的質量、優越的終生效能費用比和有效的服務,滿足顧客日益增長的需要。
質量是我們的自尊心。
(人力資本)
第九條 我們強調人力資本不斷增值的目標優先於財務資本增值的目標。
(核心技術)
第十條 我們的目標是發展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世界領先的電子和信息技術支撐體係。
(利潤)
第十一條 我們將按照我們的事業可持續成長的要求,設立每個時期的合理的利潤率和利潤目標,而不單純追求利潤的最大化。
三、公司的成長
(成長領域)
第十二條 我們進入新的成長領域,應當有利於提升公司的核心技術水平,有利於發揮公司資源的綜合優勢,有利於帶動公司的整體擴張。順應技術發展的大趨勢,順應市場變化的大趨勢,順應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就能使我們避免大的風險。
隻有當我們看準了時機和有了新的構想,確信能夠在該領域中對顧客作出與眾不同的貢獻時,才進入市場廣闊的相關新領域。
(成長的牽引)
第十三條 機會、人才、技術和產品是公司成長的主要牽引力。這四種力量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機會牽引人才,人才牽引技術,技術牽引產品,產品牽引更多更大的機會。加大這四種力量的牽引力度,促進它們之間的良性循環,就會加快公司的成長。
(成長速度)
第十四條 我們追求在一定利潤率水平上的成長的最大化。我們必須達到和保持高於行業平均的增長速度和行業中主要競爭對手的增長速度,以增強公司的活力,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和實現公司各種經營資源的最佳配置。在電子信息產業中,要麽成為領先者,要麽被淘汰,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成長管理)
第十五條 我們不單純追求規模上的擴展,而是要使自己變得更優秀。因此,高層領導必須警惕長期高速增長有可能給公司組織造成的脆弱和隱藏的缺點,必須對成長進行有效的管理。在促進公司迅速成為一個大規模企業的同時,必須以更大的管理努力,促使公司更加靈活和更為有效。始終保持造勢與做實的協調發展。
四、價值的分配
(價值創造)
第十六條 我們認為,勞動、知識、企業家和資本創造了公司的全部價值。
(知識資本化)
第十七條 我們是用轉化為資本這種形式,使勞動、知識以及企業家的管理和風險的累積貢獻得到體現和報償;利用股權的安排,形成公司的中堅力量和保持對公司的有效控製,使公司可持續成長。知識資本化與適應技術和社會變化的有活力的產權製度,是我們不斷探索的方向。
我們實行員工持股製度。一方麵,普惠認同華為的模範員工,結成公司與員工的利益與命運共同體。另一方麵,將不斷地使最有責任心與才能的人進入公司的中堅層。
(價值分配形式)
第十八條 華為可分配的價值,主要為組織權力和經濟利益;其分配形式是:機會、職權、工資、獎金、安全退休金、醫療保障、股權、紅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我們實行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相結合的分配方式。
(價值分配原則)
第十九條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價值分配的基本原則。
按勞分配的依據是:能力、責任、貢獻和工作態度。按勞分配要充分拉開差距,分配曲線要保持連續和不出現拐點。股權分配的依據是:可持續性貢獻、突出才能、品德和所承擔的風險。股權分配要向核心層和中堅層傾斜,股權結構要保持動態合理性。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的比例要適當,分配數量和分配比例的增減應以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為原則。
(價值分配的合理性)
第二十條 我們遵循價值規律,堅持實事求是,在公司內部引入外部市場壓力和公平競爭機製,建立公正客觀的價值評價體係並不斷改進,以使價值分配製度基本合理。衡量價值分配合理性的最終標準,是公司的競爭力和成就,以及全體員工的士氣和對公司的歸屬意識。
第二章 基本經營政策
一、經營重心
(經營方向)
第二十一條 我們中短期經營方向集中在通信產品的技術與質量上,重點突破、係統領先,擺脫在低層次市場上角逐的被動局麵,同時發展相關信息產品。公司優先選擇資源共享的項目,產品或事業領域多元化緊緊圍繞資源共享展開,不進行其他有誘惑力的項目,避免分散有限的力量及資金。
第六條 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一切工業產品都是人類智慧創造的。華為沒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資源,唯有在人的頭腦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礦……精神是可以轉化成物質的,物質文明有利於鞏固精神文明。我們堅持以精神文明促進物質文明的方針。
這裏的文化,不僅僅包含知識、技術、管理、情操……也包含了一切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無形因素。
(社會責任)
第七條 華為以產業報國和科教興國為己任,以公司的發展為所在社區作出貢獻。為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中華民族的振興,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二、基本目標
(質量)
第八條 我們的目標是以優異的產品、可靠的質量、優越的終生效能費用比和有效的服務,滿足顧客日益增長的需要。
質量是我們的自尊心。
(人力資本)
第九條 我們強調人力資本不斷增值的目標優先於財務資本增值的目標。
(核心技術)
第十條 我們的目標是發展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世界領先的電子和信息技術支撐體係。
(利潤)
第十一條 我們將按照我們的事業可持續成長的要求,設立每個時期的合理的利潤率和利潤目標,而不單純追求利潤的最大化。
三、公司的成長
(成長領域)
第十二條 我們進入新的成長領域,應當有利於提升公司的核心技術水平,有利於發揮公司資源的綜合優勢,有利於帶動公司的整體擴張。順應技術發展的大趨勢,順應市場變化的大趨勢,順應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就能使我們避免大的風險。
隻有當我們看準了時機和有了新的構想,確信能夠在該領域中對顧客作出與眾不同的貢獻時,才進入市場廣闊的相關新領域。
(成長的牽引)
第十三條 機會、人才、技術和產品是公司成長的主要牽引力。這四種力量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機會牽引人才,人才牽引技術,技術牽引產品,產品牽引更多更大的機會。加大這四種力量的牽引力度,促進它們之間的良性循環,就會加快公司的成長。
(成長速度)
第十四條 我們追求在一定利潤率水平上的成長的最大化。我們必須達到和保持高於行業平均的增長速度和行業中主要競爭對手的增長速度,以增強公司的活力,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和實現公司各種經營資源的最佳配置。在電子信息產業中,要麽成為領先者,要麽被淘汰,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成長管理)
第十五條 我們不單純追求規模上的擴展,而是要使自己變得更優秀。因此,高層領導必須警惕長期高速增長有可能給公司組織造成的脆弱和隱藏的缺點,必須對成長進行有效的管理。在促進公司迅速成為一個大規模企業的同時,必須以更大的管理努力,促使公司更加靈活和更為有效。始終保持造勢與做實的協調發展。
四、價值的分配
(價值創造)
第十六條 我們認為,勞動、知識、企業家和資本創造了公司的全部價值。
(知識資本化)
第十七條 我們是用轉化為資本這種形式,使勞動、知識以及企業家的管理和風險的累積貢獻得到體現和報償;利用股權的安排,形成公司的中堅力量和保持對公司的有效控製,使公司可持續成長。知識資本化與適應技術和社會變化的有活力的產權製度,是我們不斷探索的方向。
我們實行員工持股製度。一方麵,普惠認同華為的模範員工,結成公司與員工的利益與命運共同體。另一方麵,將不斷地使最有責任心與才能的人進入公司的中堅層。
(價值分配形式)
第十八條 華為可分配的價值,主要為組織權力和經濟利益;其分配形式是:機會、職權、工資、獎金、安全退休金、醫療保障、股權、紅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我們實行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相結合的分配方式。
(價值分配原則)
第十九條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價值分配的基本原則。
按勞分配的依據是:能力、責任、貢獻和工作態度。按勞分配要充分拉開差距,分配曲線要保持連續和不出現拐點。股權分配的依據是:可持續性貢獻、突出才能、品德和所承擔的風險。股權分配要向核心層和中堅層傾斜,股權結構要保持動態合理性。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的比例要適當,分配數量和分配比例的增減應以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為原則。
(價值分配的合理性)
第二十條 我們遵循價值規律,堅持實事求是,在公司內部引入外部市場壓力和公平競爭機製,建立公正客觀的價值評價體係並不斷改進,以使價值分配製度基本合理。衡量價值分配合理性的最終標準,是公司的競爭力和成就,以及全體員工的士氣和對公司的歸屬意識。
第二章 基本經營政策
一、經營重心
(經營方向)
第二十一條 我們中短期經營方向集中在通信產品的技術與質量上,重點突破、係統領先,擺脫在低層次市場上角逐的被動局麵,同時發展相關信息產品。公司優先選擇資源共享的項目,產品或事業領域多元化緊緊圍繞資源共享展開,不進行其他有誘惑力的項目,避免分散有限的力量及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