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頁
穿越之養家餬口的方法論 作者:蝴蝶不願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昨夜真正是一夜沒睡,一晚上都在倒騰那些黃桃罐頭,放櫃檯上怕屋頂漏了,放地上怕雨水倒灌,差點兒沒把他愁死!
後來還是沈小胖說幹脆搬他們床上,他才抱著這些寶貝罐頭睡了一夜。
不過春丫壓根不知道這些,知道了也隻會說一句,沒事兒,東西不要緊,人沒事兒最重要!
她瞧著鋪子確實沒問題,又囑咐了兩句沈如海讓他不要這麽緊張,便匆匆走了。
第1155章 主要還是為了寧海祈福,不是battle
春丫第二站,去了無名小館。
到得小館,她就看到門口煮番薯粥的兩口大鍋已經支棱上了,熬粥的是王尋家門神似的家丁,兩人守著一口鍋,正在給排成兩隊的人施粥,「欸?!你這老伯都來兩回了,別以為我不知道啊,差不多得了!!走吧走吧!」
那被提溜出來的老伯,還嘟囔呢,「不就喝口粥嘛……」
立刻有情緒不怎麽好的民眾沖他喊:「不就是口粥你還搶?!沒看到小孩兒都餓哭了嗎?」
那老頭兒瞧瞧沖他喊的人,比他還高半個頭呢,也不敢再多說什麽,拿著空碗就走了。
這些小摩擦,也實屬正常,畢竟人都有私心嘛,春丫瞧著王尋家的護衛管的也挺好,便也沒多說什麽,帶著丁香就進了飯館裏頭。
飯館,就有點慘了。
這地方雖然簡單裝修過,但是當時想著也不囤貨,所以屋頂磚瓦都沒怎麽弄,全是舊的,此時瓦片飛掉了不少,時不時的還滴幾滴雨下來,看著就是個半鏤空的飯館子。
可這屋子都這樣了,還怎麽施粥啊!一會兒瓦片再掉下來砸了人可怎麽好?!
春丫忙喊了於掌櫃,「於掌櫃,趕緊把這粥攤挪了吧!挪去仁濟堂門口,也比放這兒強啊!」
於掌櫃很為難的說:「仁濟堂門口支了施藥的鍋,沒地兒放了啊。」
「那就支去海豐閣!」春丫說道。
「海豐閣門口也有兩口鍋。」單姑娘從後院兒走了出來,「王夫人和梅姨娘在那兒看著呢。」
縣衙門口人太多,進進出出也不方便,於是春丫大手一揮,「帶著鍋跟我走,咱們支去觀音廟!」
觀音廟就在老城門那裏,雖然,寧海的老城牆矮的……但凡金寶努努力,也能爬過去。
不過也不妨礙它是個地標啊。
走過路過的人基本都會在那城牆邊歇個腳,或者說好了在那裏碰頭之類的。
所以如果有避難的鄉村農戶來縣城,肯定會路過那老城牆,施粥的攤子放在那兒,倒也正好。
既然春丫這麽決定了,底下的人哪兒有不從的。
其實於掌櫃本來是挺擔心,萬一掉個瓦片啥的下來,再有來討粥吃的人訛人可怎麽好?
可一想到,自家東家可是郡主啊!!
他便也沒有這麽蠢的想法了。所以他才會把施粥的鍋子,支棱在了他們那不怎麽結實的簷廊下頭。
很快,一群人,帶著鍋碗瓢盆,和後頭跟著的更大的一群人,來到了觀音廟門口。
遠遠看著,就像丐幫搞團建似的。
其實這些人裏頭,有人家日子還是可以過的,但是因為有的屋子被昨夜的大風給刮壞了,一時半會兒做不了飯,聽說有施粥的,就來要一碗,這會兒縣城也還沒腳店開著呢!
正蹲在廟門口,心情很煩躁的道玄,看見春丫帶著一大幫子人來了,便幾步上前,抓住徒弟問:「啥意思啊?這是來咱們廟裏化緣啊?這麽有想法的嗎?」
春丫拍掉了大師傅的手,「是送緣到廟!您這兒不還有些臨時安置的難民嗎?都吃了嗎?沒吃咱們番薯粥這不給你們送來了嗎?麻煩您老人家給咱們找個不怕下雨的地兒唄。」
一聽是番薯粥,大師傅心中雖然嫌棄的很,不過這東西是純素,也能進廟,於是大手一揮,「進吧,就搭在偏殿吧。」
於是一大幫子人,帶著鍋灶和食材,呼啦啦全去了偏殿。
而春丫卻隱隱聽到了……「這是道辛師傅在念經?不對,怎麽還有洋文?別告訴我兩位在鬥法?!」
「一夜了!!」大師傅想到這個就頭疼,「就歇了兩個時辰!」
兩人都號稱為寧海祈福,可到底祈的哪門子福,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道辛師傅這是準備把這幾年沒說的話,用幾天時間全說完啊?」春丫喃喃自語。
大師傅捂著腦袋說:「求求了,你把那洋人弄走吧!」
「師傅,不瞞您說,四夷館昨夜坍塌了幾乎一半以上,那地方肯定得重建了,最快最快也得兩三個月……」
「啊!要死啊!!還讓不讓和尚活了啊?!菩薩快被他們煩死了啊!」
春丫呆呆的看著道玄,「可是師傅,您不是住海豐閣的嗎?」
大師傅一愣,然後一拍大腿,「對哦!!我都忘了!!走走走,回去回去!」
說完,頭也不回的就跑了。
到得晚間,忙碌了一晚上的眾人陸陸續續的回來了,單姑娘今日毫不矯情的做了一桌全肉宴,張大夫也沒有表示反對。
因為看著徐達和關慕青兩人的臉色,就覺得的確應該補補。
特別是徐達那炸了毛的頭髮,和血紅的眼睛,看著就感覺好像不給吃肉,他就要吃人了。
張大夫先給關慕青夾了個雞腿,然後問他,「寧海縣損失如何?」
後來還是沈小胖說幹脆搬他們床上,他才抱著這些寶貝罐頭睡了一夜。
不過春丫壓根不知道這些,知道了也隻會說一句,沒事兒,東西不要緊,人沒事兒最重要!
她瞧著鋪子確實沒問題,又囑咐了兩句沈如海讓他不要這麽緊張,便匆匆走了。
第1155章 主要還是為了寧海祈福,不是battle
春丫第二站,去了無名小館。
到得小館,她就看到門口煮番薯粥的兩口大鍋已經支棱上了,熬粥的是王尋家門神似的家丁,兩人守著一口鍋,正在給排成兩隊的人施粥,「欸?!你這老伯都來兩回了,別以為我不知道啊,差不多得了!!走吧走吧!」
那被提溜出來的老伯,還嘟囔呢,「不就喝口粥嘛……」
立刻有情緒不怎麽好的民眾沖他喊:「不就是口粥你還搶?!沒看到小孩兒都餓哭了嗎?」
那老頭兒瞧瞧沖他喊的人,比他還高半個頭呢,也不敢再多說什麽,拿著空碗就走了。
這些小摩擦,也實屬正常,畢竟人都有私心嘛,春丫瞧著王尋家的護衛管的也挺好,便也沒多說什麽,帶著丁香就進了飯館裏頭。
飯館,就有點慘了。
這地方雖然簡單裝修過,但是當時想著也不囤貨,所以屋頂磚瓦都沒怎麽弄,全是舊的,此時瓦片飛掉了不少,時不時的還滴幾滴雨下來,看著就是個半鏤空的飯館子。
可這屋子都這樣了,還怎麽施粥啊!一會兒瓦片再掉下來砸了人可怎麽好?!
春丫忙喊了於掌櫃,「於掌櫃,趕緊把這粥攤挪了吧!挪去仁濟堂門口,也比放這兒強啊!」
於掌櫃很為難的說:「仁濟堂門口支了施藥的鍋,沒地兒放了啊。」
「那就支去海豐閣!」春丫說道。
「海豐閣門口也有兩口鍋。」單姑娘從後院兒走了出來,「王夫人和梅姨娘在那兒看著呢。」
縣衙門口人太多,進進出出也不方便,於是春丫大手一揮,「帶著鍋跟我走,咱們支去觀音廟!」
觀音廟就在老城門那裏,雖然,寧海的老城牆矮的……但凡金寶努努力,也能爬過去。
不過也不妨礙它是個地標啊。
走過路過的人基本都會在那城牆邊歇個腳,或者說好了在那裏碰頭之類的。
所以如果有避難的鄉村農戶來縣城,肯定會路過那老城牆,施粥的攤子放在那兒,倒也正好。
既然春丫這麽決定了,底下的人哪兒有不從的。
其實於掌櫃本來是挺擔心,萬一掉個瓦片啥的下來,再有來討粥吃的人訛人可怎麽好?
可一想到,自家東家可是郡主啊!!
他便也沒有這麽蠢的想法了。所以他才會把施粥的鍋子,支棱在了他們那不怎麽結實的簷廊下頭。
很快,一群人,帶著鍋碗瓢盆,和後頭跟著的更大的一群人,來到了觀音廟門口。
遠遠看著,就像丐幫搞團建似的。
其實這些人裏頭,有人家日子還是可以過的,但是因為有的屋子被昨夜的大風給刮壞了,一時半會兒做不了飯,聽說有施粥的,就來要一碗,這會兒縣城也還沒腳店開著呢!
正蹲在廟門口,心情很煩躁的道玄,看見春丫帶著一大幫子人來了,便幾步上前,抓住徒弟問:「啥意思啊?這是來咱們廟裏化緣啊?這麽有想法的嗎?」
春丫拍掉了大師傅的手,「是送緣到廟!您這兒不還有些臨時安置的難民嗎?都吃了嗎?沒吃咱們番薯粥這不給你們送來了嗎?麻煩您老人家給咱們找個不怕下雨的地兒唄。」
一聽是番薯粥,大師傅心中雖然嫌棄的很,不過這東西是純素,也能進廟,於是大手一揮,「進吧,就搭在偏殿吧。」
於是一大幫子人,帶著鍋灶和食材,呼啦啦全去了偏殿。
而春丫卻隱隱聽到了……「這是道辛師傅在念經?不對,怎麽還有洋文?別告訴我兩位在鬥法?!」
「一夜了!!」大師傅想到這個就頭疼,「就歇了兩個時辰!」
兩人都號稱為寧海祈福,可到底祈的哪門子福,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道辛師傅這是準備把這幾年沒說的話,用幾天時間全說完啊?」春丫喃喃自語。
大師傅捂著腦袋說:「求求了,你把那洋人弄走吧!」
「師傅,不瞞您說,四夷館昨夜坍塌了幾乎一半以上,那地方肯定得重建了,最快最快也得兩三個月……」
「啊!要死啊!!還讓不讓和尚活了啊?!菩薩快被他們煩死了啊!」
春丫呆呆的看著道玄,「可是師傅,您不是住海豐閣的嗎?」
大師傅一愣,然後一拍大腿,「對哦!!我都忘了!!走走走,回去回去!」
說完,頭也不回的就跑了。
到得晚間,忙碌了一晚上的眾人陸陸續續的回來了,單姑娘今日毫不矯情的做了一桌全肉宴,張大夫也沒有表示反對。
因為看著徐達和關慕青兩人的臉色,就覺得的確應該補補。
特別是徐達那炸了毛的頭髮,和血紅的眼睛,看著就感覺好像不給吃肉,他就要吃人了。
張大夫先給關慕青夾了個雞腿,然後問他,「寧海縣損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