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滿級大佬穿成孝莊[清穿] 作者:映在月光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布迦藍腳步不停,不在意地道:「哦,那就將他的眼珠子摳出來。沒事,先回去吃飯吧,吃飽了再說。」
吃完早飯,布迦藍見到外麵陽光明媚,對蘇茉兒說道:「我先去崇政殿,你等會再牽著馬來,我忙完之後就出城去。」
蘇茉兒忙應下,布迦藍則前去崇政殿。皇太極與範文程都在,見到她來,皇太極眉頭緊皺,滿臉的頭疼樣。
布迦藍說道:「範章京,勞煩你去把人叫來,我們等會商議科舉的事情。」
範文程覷著皇太極的神色不對,知道他們肯定又吵了架,忙不迭溜了出去。
皇太極見屋裏隻剩下兩人,這才煩惱地道:「你說你一大早,就跟吃了那竄天猴一樣,跑去膳房鬧什麽,又不是會少了你的飯吃。」
布迦藍抬著下巴道:「不能讓我等,也不能讓姑姑等,這像什麽話!」
「像什麽話,你好意思說像什麽話?哪有你這樣凶的人?」
皇太極氣得直怪叫,「就是等一等你就不肯,多等一會又怎麽了?懷了孩子的挨不了餓,生了孩子的身體弱要坐月子。你呢,你若是有了孩子,我給你單獨開個廚房,讓他們天天隻負責你宮裏的飯菜。」
「為什麽是我等,而不是其他人等?我在朝鮮打仗的時候,你可沒有嫌棄我凶神惡煞。算了,跟你說這些說不通,反正你隻需要知曉一件事,那就隻能別人給我讓路!」
布迦藍咦了聲,「單獨的廚房這件事,你的提議很好,我去跟姑姑說一聲,讓她另外開個廚房出來。」
皇太極氣得仰倒,瞪著她半天都說不出話。布迦藍神色平淡,根本不把他的臉色放在心上,轉而說起了正事:「今年要舉行科舉,春闈已經來不及了,就舉行秋闈吧。」
她既然說到了科舉,皇太極憋著的一口氣就隻能生生咽了下去。
範文程帶著多鐸,剛林與希福也一起來了,圍坐在一起,開始商議起了科舉之事。
布迦藍首先提出了科舉在何時舉行,大家都一致同意在秋後舉行秋闈。
「首先是保薦人,不管滿漢,需要家庭三代同堂,或者一家人口在五人以上的才有保薦資格。」
眾人也一致通過,保薦人也很重要,大清需要的是忠誠老實之人,總不能錄取一堆細作。
布迦藍繼續說道:「至於考試的內容,依舊考經史以及策論,懂得滿漢以及其他語言者會擇優錄取。」
說到考試的內容,比如禮部尚書多鐸就有意見了。
多鐸小心翼翼躲避著布迦藍的目光,抱怨道:「漢人自小讀書,滿人則不一樣。要滿人與漢人考一樣的內容,這就是強人所難,那不如讓漢人也考滿語試試。」
剛林懂漢文,最初是筆帖式,後來參加了皇太極舉行的科舉考中了舉人。其實隻要懂滿漢兩語的,皇太極都授予舉人頭銜。
所以他這個舉人,對漢人讀書人來說非常不值錢,在滿洲人中來說,卻能算得上是非常厲害的了。
希福是剛林的上峰,他之所以官職要高一些,因為他懂得滿蒙漢三語,經常出使蒙古各部。
這次範文程推舉了兩人一起出科舉試題,如果按照範文程當年考進士的科舉試題來考試,他們兩人肯定都考不過。
認得字與做文章之間,差異可大到了天邊去。尤其是八股文,估計他們兩人連破題都不會。
三人同為皇太極身邊的大臣,範文程最受皇太極器重,文人相輕,他們兩個加在一起勉強算半個文人。
文人自然不會與純蠻子一樣,雖然很看不慣範文程,也隻是暗中與他別苗頭,不會做得太過。
剛林說話還算和氣,說道:「皇上,範章京,奴才同意豫親王的想法,照著現在的規定,科舉取士隻能是漢人中舉,滿人或者蒙古人等,都沒有考中的機會。」
希福謹慎些,見布迦藍也在,斟酌了之後才說道:「尚書大人,可否考慮出兩套試題,滿人一套,漢人一套?」
隻要是認真商量,布迦藍向來很好說話,說道:「這個可以考慮,不過依照你的看法,滿人的試題出什麽內容,出到什麽程度比較合適?」
不僅僅是多鐸剛林希福,包括皇太極都傻了眼。
滿洲人沒有自己的文字,努爾哈赤命令滿洲人額爾德尼根據蒙文,創造了滿洲文字。最開始的時候,滿文寫法與字數太少,一個字經常會弄混。前幾年,皇太極又命令達海做了修正,被稱為老滿文與新滿文。
就算從老滿文算起,也沒有多久的歷史。對於剛剛有自己文字的滿洲人來說,文字方麵的著作學說還是零。
分卷考試要出滿文卷,實在是強人所難,總不會隻要能寫字就錄取吧。
布迦藍見大家都不說話,笑了笑說道:「科舉的目的,是為了給有識之士報效大清的機會,也是普通尋常人憑著本事出頭的機會。不管是打仗還是做官,都一樣在為大清做貢獻,所以諸位也不要糾結於考什麽內容。
大清立國初始,需要大量的人才,既然讀書識字是弱項,得自我反省,認清這一事實。這次的考題不宜太過淺顯,因為我想成立翰林院,秋闈考中的舉人,全部進入翰林院修書編撰。
翰林院不同於國史院文館,諸位心知肚明,現在國史院文館是什麽水平。翰林院需要有真才實學的人,詩詞歌賦典籍禮儀,每個翰林都要兼任國子監先生,去授課講學。隻要肯上進讀書的人,不管滿蒙漢,都可以去考國子監學生,從國子監考試合格者,可以進文館任筆帖式。
吃完早飯,布迦藍見到外麵陽光明媚,對蘇茉兒說道:「我先去崇政殿,你等會再牽著馬來,我忙完之後就出城去。」
蘇茉兒忙應下,布迦藍則前去崇政殿。皇太極與範文程都在,見到她來,皇太極眉頭緊皺,滿臉的頭疼樣。
布迦藍說道:「範章京,勞煩你去把人叫來,我們等會商議科舉的事情。」
範文程覷著皇太極的神色不對,知道他們肯定又吵了架,忙不迭溜了出去。
皇太極見屋裏隻剩下兩人,這才煩惱地道:「你說你一大早,就跟吃了那竄天猴一樣,跑去膳房鬧什麽,又不是會少了你的飯吃。」
布迦藍抬著下巴道:「不能讓我等,也不能讓姑姑等,這像什麽話!」
「像什麽話,你好意思說像什麽話?哪有你這樣凶的人?」
皇太極氣得直怪叫,「就是等一等你就不肯,多等一會又怎麽了?懷了孩子的挨不了餓,生了孩子的身體弱要坐月子。你呢,你若是有了孩子,我給你單獨開個廚房,讓他們天天隻負責你宮裏的飯菜。」
「為什麽是我等,而不是其他人等?我在朝鮮打仗的時候,你可沒有嫌棄我凶神惡煞。算了,跟你說這些說不通,反正你隻需要知曉一件事,那就隻能別人給我讓路!」
布迦藍咦了聲,「單獨的廚房這件事,你的提議很好,我去跟姑姑說一聲,讓她另外開個廚房出來。」
皇太極氣得仰倒,瞪著她半天都說不出話。布迦藍神色平淡,根本不把他的臉色放在心上,轉而說起了正事:「今年要舉行科舉,春闈已經來不及了,就舉行秋闈吧。」
她既然說到了科舉,皇太極憋著的一口氣就隻能生生咽了下去。
範文程帶著多鐸,剛林與希福也一起來了,圍坐在一起,開始商議起了科舉之事。
布迦藍首先提出了科舉在何時舉行,大家都一致同意在秋後舉行秋闈。
「首先是保薦人,不管滿漢,需要家庭三代同堂,或者一家人口在五人以上的才有保薦資格。」
眾人也一致通過,保薦人也很重要,大清需要的是忠誠老實之人,總不能錄取一堆細作。
布迦藍繼續說道:「至於考試的內容,依舊考經史以及策論,懂得滿漢以及其他語言者會擇優錄取。」
說到考試的內容,比如禮部尚書多鐸就有意見了。
多鐸小心翼翼躲避著布迦藍的目光,抱怨道:「漢人自小讀書,滿人則不一樣。要滿人與漢人考一樣的內容,這就是強人所難,那不如讓漢人也考滿語試試。」
剛林懂漢文,最初是筆帖式,後來參加了皇太極舉行的科舉考中了舉人。其實隻要懂滿漢兩語的,皇太極都授予舉人頭銜。
所以他這個舉人,對漢人讀書人來說非常不值錢,在滿洲人中來說,卻能算得上是非常厲害的了。
希福是剛林的上峰,他之所以官職要高一些,因為他懂得滿蒙漢三語,經常出使蒙古各部。
這次範文程推舉了兩人一起出科舉試題,如果按照範文程當年考進士的科舉試題來考試,他們兩人肯定都考不過。
認得字與做文章之間,差異可大到了天邊去。尤其是八股文,估計他們兩人連破題都不會。
三人同為皇太極身邊的大臣,範文程最受皇太極器重,文人相輕,他們兩個加在一起勉強算半個文人。
文人自然不會與純蠻子一樣,雖然很看不慣範文程,也隻是暗中與他別苗頭,不會做得太過。
剛林說話還算和氣,說道:「皇上,範章京,奴才同意豫親王的想法,照著現在的規定,科舉取士隻能是漢人中舉,滿人或者蒙古人等,都沒有考中的機會。」
希福謹慎些,見布迦藍也在,斟酌了之後才說道:「尚書大人,可否考慮出兩套試題,滿人一套,漢人一套?」
隻要是認真商量,布迦藍向來很好說話,說道:「這個可以考慮,不過依照你的看法,滿人的試題出什麽內容,出到什麽程度比較合適?」
不僅僅是多鐸剛林希福,包括皇太極都傻了眼。
滿洲人沒有自己的文字,努爾哈赤命令滿洲人額爾德尼根據蒙文,創造了滿洲文字。最開始的時候,滿文寫法與字數太少,一個字經常會弄混。前幾年,皇太極又命令達海做了修正,被稱為老滿文與新滿文。
就算從老滿文算起,也沒有多久的歷史。對於剛剛有自己文字的滿洲人來說,文字方麵的著作學說還是零。
分卷考試要出滿文卷,實在是強人所難,總不會隻要能寫字就錄取吧。
布迦藍見大家都不說話,笑了笑說道:「科舉的目的,是為了給有識之士報效大清的機會,也是普通尋常人憑著本事出頭的機會。不管是打仗還是做官,都一樣在為大清做貢獻,所以諸位也不要糾結於考什麽內容。
大清立國初始,需要大量的人才,既然讀書識字是弱項,得自我反省,認清這一事實。這次的考題不宜太過淺顯,因為我想成立翰林院,秋闈考中的舉人,全部進入翰林院修書編撰。
翰林院不同於國史院文館,諸位心知肚明,現在國史院文館是什麽水平。翰林院需要有真才實學的人,詩詞歌賦典籍禮儀,每個翰林都要兼任國子監先生,去授課講學。隻要肯上進讀書的人,不管滿蒙漢,都可以去考國子監學生,從國子監考試合格者,可以進文館任筆帖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