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楚毅知道這點的話,他就不會猜測木齋公是寧王的幫手了。
準確的說,江南這些豪族、權貴們並非是將希望寄托在一個人身上,他們一方麵在寧王身上下注,支持寧王造反,另外一方麵則是由木齋公等人以另外一種方式來解決問題。
反正不管是寧王造反成功,還是木齋公改天換地成功,最終勝利的都是他們江南豪紳、權貴一方。
楚毅緩緩將寧王在江南積聚糧秣,打造兵器之事告知朱厚照。
朱厚照一聽不禁皺了皺眉頭道:「寧王?朕似乎聽聞寧王在江南素有賢王之稱,如今看來,寧王還真的是潛藏極深啊。」
楚毅頗為不屑的道:「區區一個寧王而已,若是沒有察覺那倒也是罷了,如今既然已經察覺,寧王根本就翻不起什麽風浪。」
朱厚照突然看著楚毅,臉上露出古怪之色道:「大伴,朕怎麽突然之間覺得,寧王造反,大伴頗為期待呢?」
實在是楚毅的反應太過怪異了,甚至隱隱有期待之感,難怪朱厚照會一臉古怪的看著楚毅。
楚毅不禁輕咳一聲道:「陛下法眼如炬,臣就知道臣這點心思瞞不過陛下。」
朱厚照眼睛一亮道:「哦,看來大伴這是真的在挖坑算計寧王啊!」
朱厚照想到楚毅素來算無遺策,禁不住笑了起來。
寧王造反又如何,他寧王縱有天大的辦事,難道說還能是楚大伴的對手嗎?不是他朱厚照瞧不起寧王,實在是楚毅算無遺策給他的印象太深了。
楚毅苦笑道:「陛下當知曉臣屬意加收商稅、礦稅等,又準備開海,而江南之地是什麽情況,陛下應該心中有數,不將江南那些頑固不化的豪族、權貴們剷除了,加稅、開海之事怕是到什麽時候都實施不了。」
朱厚照道:「所以說大伴你便算計寧王,然後借寧王之手,一舉掃蕩江南之地?」
楚毅眼中閃過一道寒光道:「不是我要算計寧王,如果寧王自身沒有反意,臣就算是有百般算計又有何用,臣也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
朱厚照自然明白這一點,就如楚毅所言,寧王自己若是不反,楚毅也是拿他沒什麽辦法。
君臣二人針對寧王之事交談了一番,朱厚照得知楚毅的種種安排,原本還有些擔心,不過聽過楚毅的安排之後,一顆心卻是落了下去。
這一日,浩浩蕩蕩足足兩萬多兵馬出現在京師之外,旌旗密布,赫然是自東南之地募兵歸來的定武伯程向武。
雖然說這麽多兵馬突然出現,但是朝中百官卻是一點都不驚訝,因為早在幾日之前定武伯程向武的奏章便已經入了內閣,那個時候天子尚未遇險昏迷,已然做出了批示。
程向武押送朱氏一族數百人重犯回京,此刻大軍駐紮在京師之外,隨著囚車在士卒押送之下緩緩進入京城,不少收到了消息的文人士子皆是趕了過來。
朱氏一族被押赴京師不久之前那可是在京師造成了極大的轟動,甚至朝中文武都有不少上書天子。
如今朱氏一族一個個被關押在囚車當中,緩緩駛入京城,那些文人士子看著囚車當中的朱氏族長等人不禁神色變得非常之難看。
朱氏一族是儒家理學一脈的一麵旗幟,有朱氏一族在,那麽儒家理學一脈便能夠凝聚成一股,成為大明儒家最強的一股力量,這一點是大多數出身於理學一脈的文人士子所樂意見成的。
第三百二十章 朱氏的一線生機
靖海軍士卒押送著囚車,四周不少的文人士子自然是麵色不好,同樣這麽大的隊伍進入京城之中,一樣是引來了不少京城百姓的關注。
雖然說這幾年當中,京城當中大事件一件接著一件,連一次監斬上千人的事件都曾出現過,可是這一次一下子押入京師數百人之多,仍然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尤其是在朱氏一族的身份被人傳出去之後,原本前來旁觀的那些百姓則是一個個的露出了異樣的神色。
正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幾乎是烙印在骨子裏當中,平日裏在大家心目當中,身為讀書人,那絕對是再尊貴不過的存在了。
不知道朱氏一族的來歷那倒也罷了,但是在知曉了朱氏一族的來歷之後,這些百姓再看朱氏一族的眼神就變得不一樣了。
有人幸災樂禍,還有人同情,有人惋惜。
「聽說這些人是聖賢後裔,一個個都是大老爺……」
「哼,就算是聖賢後裔又怎麽樣,誰讓他們得罪了楚大總管呢,還不是落得抄家滅族的下場!」
因為先前早已經有了天子的批示,所以朱氏一族的人被押赴京師之後,第一時間就被押入了刑部大牢當中嚴加看管了起來。
作為靖海軍主帥,程向武則是前往五軍都督府還有兵部報導之後便出了京師,在京城之外軍營當中駐紮了下來。
程向武沒有在京城當中駐紮,這倒是讓一部分人暗暗的鬆了一口氣。
一處詩社當中,數十名文人士子聚集在一切,別看隻有數十人,可是這些人在京師當中那絕對是文人當中的代表性人物。
最關鍵的是這些人可以說盡皆出自儒家理學一脈,甚至不少人都是百官當中的一員。
然而這會兒這些人卻是一個個眉頭緊鎖的聚集在這裏,在其中,一名老者臉上滿是皺紋,捋著鬍鬚坐在那裏,帶著幾分怒氣道:「荒唐,真是荒唐,陛下竟然縱容楚毅拿下朱氏一族,那可是聖賢後裔啊……」
準確的說,江南這些豪族、權貴們並非是將希望寄托在一個人身上,他們一方麵在寧王身上下注,支持寧王造反,另外一方麵則是由木齋公等人以另外一種方式來解決問題。
反正不管是寧王造反成功,還是木齋公改天換地成功,最終勝利的都是他們江南豪紳、權貴一方。
楚毅緩緩將寧王在江南積聚糧秣,打造兵器之事告知朱厚照。
朱厚照一聽不禁皺了皺眉頭道:「寧王?朕似乎聽聞寧王在江南素有賢王之稱,如今看來,寧王還真的是潛藏極深啊。」
楚毅頗為不屑的道:「區區一個寧王而已,若是沒有察覺那倒也是罷了,如今既然已經察覺,寧王根本就翻不起什麽風浪。」
朱厚照突然看著楚毅,臉上露出古怪之色道:「大伴,朕怎麽突然之間覺得,寧王造反,大伴頗為期待呢?」
實在是楚毅的反應太過怪異了,甚至隱隱有期待之感,難怪朱厚照會一臉古怪的看著楚毅。
楚毅不禁輕咳一聲道:「陛下法眼如炬,臣就知道臣這點心思瞞不過陛下。」
朱厚照眼睛一亮道:「哦,看來大伴這是真的在挖坑算計寧王啊!」
朱厚照想到楚毅素來算無遺策,禁不住笑了起來。
寧王造反又如何,他寧王縱有天大的辦事,難道說還能是楚大伴的對手嗎?不是他朱厚照瞧不起寧王,實在是楚毅算無遺策給他的印象太深了。
楚毅苦笑道:「陛下當知曉臣屬意加收商稅、礦稅等,又準備開海,而江南之地是什麽情況,陛下應該心中有數,不將江南那些頑固不化的豪族、權貴們剷除了,加稅、開海之事怕是到什麽時候都實施不了。」
朱厚照道:「所以說大伴你便算計寧王,然後借寧王之手,一舉掃蕩江南之地?」
楚毅眼中閃過一道寒光道:「不是我要算計寧王,如果寧王自身沒有反意,臣就算是有百般算計又有何用,臣也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
朱厚照自然明白這一點,就如楚毅所言,寧王自己若是不反,楚毅也是拿他沒什麽辦法。
君臣二人針對寧王之事交談了一番,朱厚照得知楚毅的種種安排,原本還有些擔心,不過聽過楚毅的安排之後,一顆心卻是落了下去。
這一日,浩浩蕩蕩足足兩萬多兵馬出現在京師之外,旌旗密布,赫然是自東南之地募兵歸來的定武伯程向武。
雖然說這麽多兵馬突然出現,但是朝中百官卻是一點都不驚訝,因為早在幾日之前定武伯程向武的奏章便已經入了內閣,那個時候天子尚未遇險昏迷,已然做出了批示。
程向武押送朱氏一族數百人重犯回京,此刻大軍駐紮在京師之外,隨著囚車在士卒押送之下緩緩進入京城,不少收到了消息的文人士子皆是趕了過來。
朱氏一族被押赴京師不久之前那可是在京師造成了極大的轟動,甚至朝中文武都有不少上書天子。
如今朱氏一族一個個被關押在囚車當中,緩緩駛入京城,那些文人士子看著囚車當中的朱氏族長等人不禁神色變得非常之難看。
朱氏一族是儒家理學一脈的一麵旗幟,有朱氏一族在,那麽儒家理學一脈便能夠凝聚成一股,成為大明儒家最強的一股力量,這一點是大多數出身於理學一脈的文人士子所樂意見成的。
第三百二十章 朱氏的一線生機
靖海軍士卒押送著囚車,四周不少的文人士子自然是麵色不好,同樣這麽大的隊伍進入京城之中,一樣是引來了不少京城百姓的關注。
雖然說這幾年當中,京城當中大事件一件接著一件,連一次監斬上千人的事件都曾出現過,可是這一次一下子押入京師數百人之多,仍然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尤其是在朱氏一族的身份被人傳出去之後,原本前來旁觀的那些百姓則是一個個的露出了異樣的神色。
正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幾乎是烙印在骨子裏當中,平日裏在大家心目當中,身為讀書人,那絕對是再尊貴不過的存在了。
不知道朱氏一族的來歷那倒也罷了,但是在知曉了朱氏一族的來歷之後,這些百姓再看朱氏一族的眼神就變得不一樣了。
有人幸災樂禍,還有人同情,有人惋惜。
「聽說這些人是聖賢後裔,一個個都是大老爺……」
「哼,就算是聖賢後裔又怎麽樣,誰讓他們得罪了楚大總管呢,還不是落得抄家滅族的下場!」
因為先前早已經有了天子的批示,所以朱氏一族的人被押赴京師之後,第一時間就被押入了刑部大牢當中嚴加看管了起來。
作為靖海軍主帥,程向武則是前往五軍都督府還有兵部報導之後便出了京師,在京城之外軍營當中駐紮了下來。
程向武沒有在京城當中駐紮,這倒是讓一部分人暗暗的鬆了一口氣。
一處詩社當中,數十名文人士子聚集在一切,別看隻有數十人,可是這些人在京師當中那絕對是文人當中的代表性人物。
最關鍵的是這些人可以說盡皆出自儒家理學一脈,甚至不少人都是百官當中的一員。
然而這會兒這些人卻是一個個眉頭緊鎖的聚集在這裏,在其中,一名老者臉上滿是皺紋,捋著鬍鬚坐在那裏,帶著幾分怒氣道:「荒唐,真是荒唐,陛下竟然縱容楚毅拿下朱氏一族,那可是聖賢後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