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聽到了動靜,他抬起頭,見是她,忍不住高興起來:“回來了。”
她沒應聲,轉身回了臨時住處,木門輕碰出的聲響單調又絕情。
剎那靜謐,徒留下那顆被捏在掌心的土豆,不知何去何從。
不知多過了久,身旁多了一道身影,腳邊的那盆土豆被端走,她進了小間。
這是一個極其簡陋的小廚房,來的當天顧希安看過,需要生火的土灶因長久不用和牆麵融為一體,柴火用盡了,水缸空了,一看就是廢棄已久。
而現在呢,籃子裏多了鍋碗瓢盆,不知從哪裏搬來了一個便捷式小爐灶,缸裏蓄滿了水,灶台上擺著各自新開封的瓶瓶罐罐,角落放著山裏常見的新鮮果蔬,還多了半隻料理幹淨的生雞。
總歸是怠慢不得的人,不論他再怎麽裝出一副樸實的樣子,仍是格格不入。
江醒跟著進了屋,正對上顧希安的回眸,從他的臉上草草掠過,最後定格在手心。
拿著筷子的手不自覺地緊了緊,難得羞澀:“好像說用這個可以削土豆皮。”
山裏人誰會這麽講究,土豆洗淨了直接上鍋蒸,沒人會惦記著應該削了皮才能吃。
顧希安嗯了聲,從籃子裏抽出一隻筷子,將土豆從水裏撈出來,試了幾下,方形的筷身確實可以刮幹淨土豆皮,隻要把握好角度。
笨拙地完成了第一個,找到竅門,後麵幾個就得心應手了。
江醒拿起一顆幹淨的土豆,又沖了一遍水,而後拿起刀,問她:“切成片還是絲。”
他會嗎,顧希安第一反應是這個,忍住了沒說。
然後應付道:“隨你。”
事實證明切菜這件事,江醒做得還可以,每一刀都很慎重。
換言之就一個字,慢。
到最後,真正掌勺的還是她。
那天晚上,他們就著廚房的小矮桌,悶聲不響吃完了一頓晚餐。
時隔多年後,相對無言的兩個人,比尷尬更慎重的是單方麵的沉默,她的沉默。
飯後是他洗碗,顧希安回工作間整理今天的素材。
看著相機裏的畫麵,耳邊傳來白瓷碗碰撞的聲響,坐在書桌前的人難得分了心。
他為什麽會來這裏,身邊沒有跟著司機或助理,村長應該招待他才對,這麽晚了他還留在這裏做什麽。有那麽一瞬間,顧希安甚至懷疑這一切都是他的故意安排,用一封信將她引來,然後緊跟其後,被迫被動地將他們困在同一屋簷下。
不怪她多疑,江醒確實能做到這份上,並且不露破綻。
總之,他不該來。
直到入睡前,顧希安也沒有踏出屋子一步。
破了洞的窗戶被報紙修補,晚上入睡前,屋外的蟋蟀聲輕了許多。
這一天過得尤其漫長。
所有的疑惑在隔天就有了答案。
翌日一早,顧希安起床,拿著洗漱用品到院子裏的矮水槽,路過教室時,傳來重物掉落的悶響。
她走近一看,幾塊簡易木板拚搭出來的臨時床鋪毀了大半,江醒揉著頭跌坐在其中,臉上是少見的窘迫。
待他起身收拾好殘局,窗外的人已經離開了很久。
-
本周五更,達成。
第0023章 23
在傈山的第一周,顧希安一無所獲。
每天走訪村落,大方出現在眾人麵前,讓有心或無心的人知道她來了。
這樣過了幾日後,那位神秘的發信人依舊沒有露麵的跡象,關於信中內容的調查毫無進展。
當然,也有好的方麵。
江醒到了以後,自覺補上了鄉村教師的空職,村裏的孩子們又可以重回課堂。
顧希安留意了兩天,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誠如村長所言,來上課的孩子並不多,最飽和的時候不過八九個,偶有增減,並且都是男孩,無一例外。
不論鄉村還是城市,重男輕女的現象並不少見,但如此斷崖式的偏頗,她確實第一次見到。
村長給的回答更像是推卸責任,大意是學校並不限製學生性別,主要看家長意願。走訪村民時多是聽不懂的土方言,參考價值很低。
總而言之,這次採訪的困難度很大。
在傈山的第二周,希望小學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江酬是江醒一母同胞的弟弟,也是她唯一知曉且見過的他的親人。
正是到了這會兒,她才恍然,江醒是捨棄了什麽來到這裏。
一整天下來,接連不斷的課,江醒有意避著,江酬隻得調轉槍頭找到顧希安,話題圍繞著“怎麽勸江醒回a市”展開。
講他是如何決絕離開,不管不顧,講他是怎麽任意妄為,留下一攤棘手的後續。
江氏裏外亂成一團,家裏長輩的擔憂,旁人的詬病,條條框框,都是罪狀。
最後的最後,江酬低聲嘆息:“他隻聽你的,我實在沒有辦法了。”
這話太重,顧希安惶恐極了。
天知道,她比任何人都希望他能回去,回到那個屬於他們的高高在上的世界。
山上的條件太嚴峻,天色變暗前,江酬被他親哥趕下了山。
原是他來帶他回家的,現在反而倒過來了,轉念一想仍覺得荒唐。
少了外人,孩子們放學回家,希望小學的教舍裏又隻剩下他和她。
她沒應聲,轉身回了臨時住處,木門輕碰出的聲響單調又絕情。
剎那靜謐,徒留下那顆被捏在掌心的土豆,不知何去何從。
不知多過了久,身旁多了一道身影,腳邊的那盆土豆被端走,她進了小間。
這是一個極其簡陋的小廚房,來的當天顧希安看過,需要生火的土灶因長久不用和牆麵融為一體,柴火用盡了,水缸空了,一看就是廢棄已久。
而現在呢,籃子裏多了鍋碗瓢盆,不知從哪裏搬來了一個便捷式小爐灶,缸裏蓄滿了水,灶台上擺著各自新開封的瓶瓶罐罐,角落放著山裏常見的新鮮果蔬,還多了半隻料理幹淨的生雞。
總歸是怠慢不得的人,不論他再怎麽裝出一副樸實的樣子,仍是格格不入。
江醒跟著進了屋,正對上顧希安的回眸,從他的臉上草草掠過,最後定格在手心。
拿著筷子的手不自覺地緊了緊,難得羞澀:“好像說用這個可以削土豆皮。”
山裏人誰會這麽講究,土豆洗淨了直接上鍋蒸,沒人會惦記著應該削了皮才能吃。
顧希安嗯了聲,從籃子裏抽出一隻筷子,將土豆從水裏撈出來,試了幾下,方形的筷身確實可以刮幹淨土豆皮,隻要把握好角度。
笨拙地完成了第一個,找到竅門,後麵幾個就得心應手了。
江醒拿起一顆幹淨的土豆,又沖了一遍水,而後拿起刀,問她:“切成片還是絲。”
他會嗎,顧希安第一反應是這個,忍住了沒說。
然後應付道:“隨你。”
事實證明切菜這件事,江醒做得還可以,每一刀都很慎重。
換言之就一個字,慢。
到最後,真正掌勺的還是她。
那天晚上,他們就著廚房的小矮桌,悶聲不響吃完了一頓晚餐。
時隔多年後,相對無言的兩個人,比尷尬更慎重的是單方麵的沉默,她的沉默。
飯後是他洗碗,顧希安回工作間整理今天的素材。
看著相機裏的畫麵,耳邊傳來白瓷碗碰撞的聲響,坐在書桌前的人難得分了心。
他為什麽會來這裏,身邊沒有跟著司機或助理,村長應該招待他才對,這麽晚了他還留在這裏做什麽。有那麽一瞬間,顧希安甚至懷疑這一切都是他的故意安排,用一封信將她引來,然後緊跟其後,被迫被動地將他們困在同一屋簷下。
不怪她多疑,江醒確實能做到這份上,並且不露破綻。
總之,他不該來。
直到入睡前,顧希安也沒有踏出屋子一步。
破了洞的窗戶被報紙修補,晚上入睡前,屋外的蟋蟀聲輕了許多。
這一天過得尤其漫長。
所有的疑惑在隔天就有了答案。
翌日一早,顧希安起床,拿著洗漱用品到院子裏的矮水槽,路過教室時,傳來重物掉落的悶響。
她走近一看,幾塊簡易木板拚搭出來的臨時床鋪毀了大半,江醒揉著頭跌坐在其中,臉上是少見的窘迫。
待他起身收拾好殘局,窗外的人已經離開了很久。
-
本周五更,達成。
第0023章 23
在傈山的第一周,顧希安一無所獲。
每天走訪村落,大方出現在眾人麵前,讓有心或無心的人知道她來了。
這樣過了幾日後,那位神秘的發信人依舊沒有露麵的跡象,關於信中內容的調查毫無進展。
當然,也有好的方麵。
江醒到了以後,自覺補上了鄉村教師的空職,村裏的孩子們又可以重回課堂。
顧希安留意了兩天,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誠如村長所言,來上課的孩子並不多,最飽和的時候不過八九個,偶有增減,並且都是男孩,無一例外。
不論鄉村還是城市,重男輕女的現象並不少見,但如此斷崖式的偏頗,她確實第一次見到。
村長給的回答更像是推卸責任,大意是學校並不限製學生性別,主要看家長意願。走訪村民時多是聽不懂的土方言,參考價值很低。
總而言之,這次採訪的困難度很大。
在傈山的第二周,希望小學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江酬是江醒一母同胞的弟弟,也是她唯一知曉且見過的他的親人。
正是到了這會兒,她才恍然,江醒是捨棄了什麽來到這裏。
一整天下來,接連不斷的課,江醒有意避著,江酬隻得調轉槍頭找到顧希安,話題圍繞著“怎麽勸江醒回a市”展開。
講他是如何決絕離開,不管不顧,講他是怎麽任意妄為,留下一攤棘手的後續。
江氏裏外亂成一團,家裏長輩的擔憂,旁人的詬病,條條框框,都是罪狀。
最後的最後,江酬低聲嘆息:“他隻聽你的,我實在沒有辦法了。”
這話太重,顧希安惶恐極了。
天知道,她比任何人都希望他能回去,回到那個屬於他們的高高在上的世界。
山上的條件太嚴峻,天色變暗前,江酬被他親哥趕下了山。
原是他來帶他回家的,現在反而倒過來了,轉念一想仍覺得荒唐。
少了外人,孩子們放學回家,希望小學的教舍裏又隻剩下他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