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工匠論事 七
天幕:給古人直播愛新覺羅2 作者:捷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八四五年八月的清晨微涼,工坊的空氣裏彌漫著木屑與油墨的氣息。
工匠們圍坐在工作台周圍,抬頭盯著高掛在牆上的天幕屏幕。
屏幕上,新聞播報員正聲情並茂地講述最新的國際局勢。蝦球師傅一邊撚著胡須,一邊專注地聽著。
“法國又在美因河畔打壓比利時的影響力,”播報員說道,“引發了德意誌諸邦的不滿。”
這話剛落,鐵匠老陳就笑了:“總是這麽折騰,不如想個法子,把這亂局做成什麽紀念品賣給那些商旅,肯定熱銷。”
“聽著,聽著,”木匠小張揮了揮手,示意繼續安靜,“這兒還有消息:黑森-達姆施塔特昨夜爆發醉漢暴動。
一家酒館被查封,憤怒的醉漢竟然把警察趕了出去,還衝撞了整個市區。”
“小張,這可給了咱們靈感啊,”裁縫阿梁抬頭說,“要不咱做個反映這場暴動的雕刻品,肯定有人喜歡這些滑稽的場麵。”
“滑稽?”畫師小李不以為然地哼了一聲,“你不覺得這種場麵很悲壯嗎?醉漢們扞衛他們的權利,這是一場小民的抗爭,充滿力量感!”
蝦球師傅笑了笑,擺擺手讓眾人安靜。他將最後一則新聞聽完,才開口道:“法國那邊忙著對抗流感,兩西西裏在清剿革命者,美國人又在為廢奴呐喊……
這些事看著好像離咱們遠,其實都能變成咱們的財路。隻是,得想好做什麽。”
經過一番討論,大家決定從醉漢暴動和流感的新聞入手製作一批手工藝品。
小張負責刻製一個醉漢遊行場景的小雕塑;小李決定畫一幅漫畫,諷刺法國流感防控與突尼斯不信科學的對比;阿梁則動手設計了一套印有廢奴小冊子主題的刺繡手帕。
每個人分工明確,互相協助,忙碌了整整三天。
集市的熱鬧氣氛將工匠們的成品推向了人流中。攤位前,醉漢暴動的小雕塑引來了不少圍觀者。
一位穿著華貴的商人摸了摸胡須,饒有興趣地問:“這雕塑裏的醉漢,真是那晚的模樣?”
小張點點頭,繪聲繪色地描述那場暴動。“這可是大規模的行動,整個市區都亂成一團,絕對生動有趣!”
商人哈哈大笑,當即買下了一件:“真不錯,帶回去給我的朋友看看,咱們喝酒時就該這麽有氣勢!”
然而,站在旁邊的一位神情嚴肅的年輕學者卻皺起了眉頭:“這不就是拿別人的痛苦開玩笑嗎?這些醉漢難道不值得同情?
或許,他們隻是普通人對不公命運的反抗!”
“您是說他們值得紀念?”小李聞言,舉起自己的漫畫,“那這幅畫才是真正的諷刺!您瞧,法國對流感束手無策,突尼斯竟還不信科學——這才是諷刺的本質!”
年輕學者略作沉吟,買下了漫畫,卻低聲嘟囔:“但願這些都能讓人反思吧。”
刺繡手帕則吸引了幾位熱衷新奇事物的貴婦人。“廢奴運動在美洲已經這麽流行了嗎?”一位夫人撫摸著手帕上的字樣,好奇地問。
“是的,”阿梁抓住機會滔滔不絕地講述廢奴的潮流,“這不僅是時尚,更是信念。”
貴婦人滿意地笑了,買下了一套手帕。然而,一位跟隨的女傭卻低聲評價:“主人哪懂這些字,不過是買回去炫耀罷了。”
一天下來,工匠們的攤位收獲頗豐,卻也聽到了不少刁鑽的評價。
有顧客認為醉漢雕塑是對悲劇的戲謔;有人批評流感漫畫過於輕佻;甚至有人覺得刺繡手帕上嚴肅的廢奴主題與工藝品的輕鬆屬性格格不入。
晚上回到工坊,大家圍坐一圈,議論紛紛。
“賣得不錯,但真有人認真看這些東西的意義嗎?”小張首先發問。
“意義?意義不就是我們賺了銀子?”老陳哈哈一笑,拍了拍口袋。
“可咱們工匠也該追求點別的東西吧,”小李沉思著,“哪怕是通過手藝傳遞些信息,讓人們真正去想。”
阿梁皺了皺眉:“但要是太認真,誰還買?咱們靠這個吃飯,總不能餓肚子吧。”
爭論中,蝦球師傅緩緩起身。他的臉上帶著微笑,但目光裏透著深思:“銀子是重要,可咱們手藝人得記住一件事:
手裏的活兒不光是為了糊口,也是為了留下點東西。東西能不能留下,就看它有沒有說服人心的力量。”
屋裏短暫地安靜下來,隨後又響起新一輪討論。
工匠們的聲音此起彼伏,而工坊外的夜空,繁星點點,仿佛也在默默傾聽這些屬於這個時代的聲音。
---
九月的微風帶著些許涼意,工坊的日子卻依舊熱鬧。
清晨的天幕屏幕上,新聞播報員語速飛快地講述著近來的種種事件,每一句都像投進油鍋的水滴,激起工匠們的熱烈討論。
“法國倒黴了!”木匠小張最先興奮地喊道,“兩西西裏脫離了他們的勢力範圍,還圍住了他們派去的外交團。
真是活該,法國人原本想恫嚇人家,結果被懟得隻能罷休。”
“聽著像是一出精彩的戲,”裁縫阿梁咧嘴笑道,“咱們可以做點東西,把這事兒描繪得有趣點,肯定有人喜歡看法國人吃癟。”
“慢著,還有尼德蘭的消息,”畫師小李指著屏幕補充道,“他們竟然在搜查上流社會,還對宗教皈依采取了零容忍政策,但同時又把漁業豐收的魚分給貧民。
這國家可真是矛盾得緊,既像個暴君又像個慈父。”
鐵匠老陳眯著眼笑:“尼德蘭這些事更複雜,不如簡化點,拿他們分享魚的事做文章。魚,象征豐收與團結嘛。”
“還有英國,”蝦球師傅輕咳一聲,大家立即安靜下來,“他們霍亂擴散,卻還在要求尊重信仰,顯然覺得這兩個事沒衝突。
普魯士和法國也沒閑著,打得難分難解,倒是黑森-達姆施塔特那邊允許自由學生聯合會自由表達,看起來讓人耳目一新。”
“觀測彗星的薩丁尼亞也挺有意思啊,”小張忍不住插嘴,“居然幻想殖民彗星,還覺得能當衛星!”
一陣笑聲之後,蝦球師傅拍了拍手:“好了,各人心裏有數沒?從這些新聞裏挑點有趣的題材,咱們繼續幹活!”
幾天後,工匠們的成品完成了。木匠小張製作了一套木偶,重現兩西西裏外交團反圍困法國使者的場景:
法國使者被圍在中央,木偶表情誇張滑稽,手中還舉著一麵小白旗。
畫師小李則創作了一幅描繪尼德蘭漁民向貧民分魚的插畫,取名為《豐收與分享》,畫麵色彩鮮豔,漁民笑容樸實,貧民感激涕零。
裁縫阿梁設計了一款刺繡圍巾,上麵是一顆彗星拖著長尾,旁邊用金線刺著薩丁尼亞王國的旗幟,配文是:“夢想的衛星,屬於殖民者的天空。”
此外,還有幾件以霍亂、自由學生聯合會和北達科他州廢奴為主題的作品,涵蓋雕塑、圖畫和日用品,風格各異,工匠們都對自己的成果頗為滿意。
市場的熱鬧喧囂再次將工匠們的作品推向公眾視野。木偶戲展示兩西西裏“反擊”的攤位前擠滿了觀眾。
一個帶著孩子的貴族婦人看得入迷,不禁讚歎:“這真是太生動了,我可以把它帶回去,讓孩子們了解外交的藝術。”她毫不猶豫地掏出銀幣買下了一整套。
然而,一位從法國來的旅行者卻冷著臉評論:“荒唐!這根本是侮辱法國的名譽。”
盡管他沒有購買,但他憤憤的樣子引得圍觀的人群發出笑聲。
尼德蘭漁民分魚的插畫吸引了幾位學者模樣的顧客。
“這幅畫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其中一人若有所思地說,“我們是不是應該學習這種分享精神,尤其是在我們國家糧價高漲的時候?”
另一人點頭稱是,幾個人各自買了一幅。然而,一位路過的商人卻嗤之以鼻:“畫得再好看也改變不了事實——尼德蘭搜查上流社會才是真正的要害!”
刺繡圍巾因其絢麗的設計吸引了不少年輕女性。一位手持望遠鏡的少女輕輕撫摸著刺繡,說:“彗星的夢想真是浪漫,我要戴著它,去看夜空。”她毫不猶豫地買下了一條。
不過,也有人不以為然。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冷笑道:“殖民彗星?這不過是薩丁尼亞的白日夢罷了。”
霍亂主題的雕塑因題材嚴肅而銷量不佳,但有一位牧師卻慎重地買下了它。“這是對信仰與瘟疫的深刻提醒,”他說,“我要把它放在教堂裏,讓更多人反思。”
傍晚,工匠們回到工坊,數著當天的收入,又開始討論。
“這次賺得不少,但也聽到了不少奇怪的評價,”小張咧嘴笑道,“我這木偶戲讓人愛又讓人恨,法國人氣得臉都綠了。”
“刺繡圍巾的銷量不錯,但很多人隻是覺得它漂亮,沒在意薩丁尼亞的野心,”阿梁有些失落地說。
“畫作倒是引發了一些討論,”小李說,“但我聽到有人覺得,咱們是在美化尼德蘭,忽視了他們搜查上流社會的暴力。”
蝦球師傅捋著胡須,沉思片刻說道:“評價各有各的道理,這說明咱們的作品能引發思考。
不過記住,咱們做這些,不是為了討好所有人,而是讓更多人去關注這些事,去討論。隻要有人在乎,那就是成功。”
大家點了點頭,各自思索著手藝與表達的平衡,而工坊的夜晚,也隨之彌漫著思考的氛圍。
---
十月的晨光灑進工坊,照亮了工匠們忙碌的身影。牆上的天幕屏幕閃動著最新的新聞,一如既往地吸引著大家的目光。
今天的播報內容尤為熱鬧,每條消息似乎都能點燃工匠們的創作靈感。
“清國今年茶葉大豐收,但居然讓茶農保留一部分自用,”木匠小張首先開口,“這倒是新鮮事兒,按說那些大戶人家不會輕易鬆口的。”
裁縫阿梁笑了笑:“或許清國人明白,這樣做能安撫茶農,讓他們幹得更有勁兒。”
“西班牙鬧得更厲害,”鐵匠老陳看著屏幕說,“他們不僅打壓比利時在托斯卡納的勢力,還斷了和英國的盟約。聽起來像是撕破臉了。”
“還有朝鮮的事,”畫師小李接過話頭,“光州那邊的家具匠居然陷入饑餓,這麽高檔的工藝人都窮成這樣,實在讓人唏噓。”
“或許咱們可以用這個題材,提醒人們關注那些被忽視的工匠,”
蝦球師傅插話,“至於其他事,比如梅裏納拒絕軍事顧問團,摩德納鎮壓自由者,印度土邦閱兵式炫耀無上光榮,都是各國各自的熱鬧。
咱們得挑最有趣的動手。”
“有形大手在朝鮮又加了教育和行政支出,”阿梁感慨道,“但也沒改善家具匠的日子,矛盾得緊。
倒是英國,在暹羅和奧蘭治搞得挺好,把人家評價都拉到友好檔了。”
“聽著聽著,怎麽感覺工匠日子最苦,”小張歎氣,“咱們自己不也得靠這些東西謀生?”
蝦球師傅摸了摸胡子,語氣中透出一絲堅定:“正因為這樣,咱們的活兒得有點意義。動手吧,抓緊時間做出些有價值的東西。”
經過幾天的忙碌,一批與時事相關的工藝品完成了。
小張設計了一套茶葉盒,每個盒子都刻有茶農采茶的場景,並附上幾行手寫的清國諺語,象征勞動與自留的美德。
阿梁製作了一款高檔圍巾,上麵繡著光州家具匠的圖案,配以“為匠者”的字樣,意在提醒人們關注手工藝人的處境。
小李則完成了一幅漫畫,諷刺西班牙和英國的決裂。
畫中,兩個穿著貴族服飾的西班牙人與英國人正在用刀叉“分割”一盤歐洲地圖,但刀叉一碰,盤子竟然碎裂,兩人互相指責的場景引來同伴們的笑聲。
還有幾件作品分別以印度閱兵式的莊嚴、自由作家被限製的無奈為主題,展示了不同國家的複雜現狀。
工坊攤位再次出現在熱鬧的市場上。茶葉盒吸引了不少顧客的目光。
一位來自東方的商人仔細端詳後說道:“這茶葉盒的雕刻很細膩,清國諺語也寫得很到位。我買幾套,帶回去一定能受歡迎。”
“這些茶葉盒的意義是什麽?”一位學者模樣的人問。
小張微笑著答道:“這是勞動者的象征,也是自留與分享的智慧。茶葉是珍貴的,但茶農的生活同樣值得珍視。”
圍巾的攤位前,一位穿著樸素的老工匠輕輕撫摸著布料,上麵的光州家具匠圖案讓他動容:“這是對我們工匠的尊重啊。
雖然我買不起,但我真希望更多人能明白,匠人的手藝值錢,更值得被尊重。”
另一位貴婦人卻不以為然:“這麽沉重的題材,不適合圍巾這種日常用品。人們買它,不就是為了搭配衣服嗎?”
漫畫作品的攤位前,爭論聲更是不斷。一位外交官模樣的顧客大笑著買下了一幅:
“這畫得絕了!西班牙和英國的關係本來就脆弱,這幅畫真是絕妙地抓住了他們的滑稽之處。”
然而,一位穿著華麗的英國紳士卻冷哼一聲:“這種諷刺未免太過分了,藝術也該有些分寸。”說完,他便轉身離去,引得攤主們暗暗搖頭。
晚上,工匠們帶著複雜的心情回到了工坊。
“今天賣得不少,可聽這些人的話,總覺得滋味複雜,”小張說,“有人懂咱們的用心,也有人隻是圖新鮮,甚至有人批評咱們的選擇。”
“每個人的關注點不一樣,”阿梁安慰道,“我們做的東西已經在傳遞一些訊息,這是好事。”
小李皺著眉頭:“但我還是覺得,咱們的作品或許應該更有深度些,不隻是引人發笑或吸引眼球。”
蝦球師傅沉默了一會兒,緩緩說道:“深度不光靠內容,也靠傳遞方式。咱們的每件作品都代表了一種態度。
有人覺得淺薄,有人覺得深刻,這就是它們成功的地方。”
工坊裏,討論聲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沉默的思索。窗外夜色漸濃,而天幕上的星光,仿佛也在低語著這片土地上工匠們的心聲。
---
十一月的工坊,空氣中多了一絲冬日的寒意,但工匠們的熱情絲毫未減。天幕屏幕上又滾動著新的消息,像往常一樣,大家圍聚在屏幕下,聽得津津有味。
“清國的閱兵式,”木匠小張第一個開口,“這次竟然是以‘謙遜’和‘正義’為主題。真有意思,這樣的閱兵,不是為了炫耀武力,而是宣揚美德。”
“可惜這個主題可能不太適合我們,”裁縫阿梁搖了搖頭,“誰會買跟閱兵相關的圍巾?
不過,安哈爾特的事倒是個笑話,他們居然對馬鈴薯晚疫病的問題回應‘何不食肉糜’。”
畫師小李不禁笑出聲:“這是自找麻煩吧,這麽輕飄飄的態度,能不挨罵?還有瑞典重讀經典的討論,他們覺得無聊也罷,
但我倒覺得可以用經典的主題設計些藝術品,既懷舊又深刻。”
“瑞典還有自由者起義的談判,”鐵匠老陳接道,“跟荷爾斯泰因的‘萬國之春’那邊有點呼應。
自由的浪潮看來要把整個歐洲都掀翻了。”
“西班牙那邊的新聞也有意思,”小張補充道,“對失業者居然直接說活該,還打壓英國在瑞典的影響力。
比利時更慘,被法國斷了盟,真是成了孤家寡人。”
“英國的霍亂又來了,”蝦球師傅低聲說,“這種災難的主題,總是讓人無從下手。”
一陣短暫的沉默之後,蝦球師傅拍拍手:“行了!別光顧著感歎,挑點有趣的動手吧。這麽多事,總有能變成工藝品的好題材。”
幾天後,工坊裏又忙碌了起來。木匠小張根據荷爾斯泰因的“萬國之春”設計了一套自由主題的木雕,雕刻了一群手持旗幟、麵帶希望的年輕人,高舉的旗幟上刻著“自由與團結”幾個字。
他的作品充滿了動感與激情,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革命的浪潮。
裁縫阿梁則以清國閱兵為靈感,製作了一款“謙遜與正義”主題的刺繡披風。
披風設計簡潔,上麵繡著兩個站立的抽象人形,一個低頭表示謙遜,一個手持天平象征正義,頗具哲理意味。
畫師小李創作了一幅諷刺安哈爾特“何不食肉糜”的插畫。
畫中,衣衫襤褸的農民捧著腐爛的馬鈴薯,抬頭望著高坐在城堡陽台上的貴族,貴族手裏舉著一塊鮮美的肉派,滿臉笑容地俯視農民,畫麵既幽默又刺痛人心。
此外,還有幾件作品分別涉及瑞典的重讀經典、比利時的外交孤立和英國霍亂擴散的主題。每件作品都用獨特的方式傳遞了工匠們對這些新聞的解讀。
市場再次沸騰起來。自由主題的木雕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他們圍在攤位前讚不絕口。
一位青年學生拿起一件雕刻,目光炯炯有神:“這不僅是藝術,更是信念。我要買下它,擺在我的書桌上,提醒自己為自由奮鬥。”
然而,也有一位中年商人冷笑著走過:“自由?在市場裏談自由,真是諷刺。”
刺繡披風則吸引了不少有文化修養的顧客。一位儒雅的老先生摸著披風上的刺繡,滿意地點頭:“謙遜與正義,真是美德的體現。我願意買一件,送給我的學生們。”
“這披風雖然好看,但太抽象了,”一位年輕女性遺憾地說,“要是花紋再複雜點,也許會更符合我的審美。”
插畫攤位前,人群發出陣陣笑聲。一位農夫模樣的顧客看著插畫,指著畫中的貴族哈哈大笑:“這簡直是安哈爾特的寫照!我得把它帶回村裏,讓大家看看。”
一位衣著華麗的紳士卻搖頭歎息:“藝術不該這麽淺薄,應該傳遞更多的希望,而不是一味嘲諷。”
晚上,工匠們回到工坊,圍坐在一起,討論著一天的經曆。
“木雕賣得不錯,但我聽到有些人說咱們是在販賣理想,不切實際,”小張皺眉道,“自由的主題這麽敏感,咱們是不是該更謹慎些?”
“刺繡披風也有類似的問題,”阿梁點頭附和,“有人覺得太簡單,有人覺得太複雜,這真是眾口難調。”
“嘲諷的插畫一直都是爭議最大的,”小李歎了口氣,“但我覺得,有人笑,有人罵,這就是它的力量所在。”
蝦球師傅撚著胡子,沉思片刻,說道:“咱們的手藝,不是為了討好所有人,而是為了表達自己。
有人批評,是好事;有人讚賞,更是好事。最怕的,是沒人理會。繼續幹下去,把想說的話說出來。”
工坊裏再次安靜下來,隻有工具碰撞的聲音在冬夜中清晰可聞。工匠們的討論雖未達成共識,但他們的雙手和創意,已然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
工匠們圍坐在工作台周圍,抬頭盯著高掛在牆上的天幕屏幕。
屏幕上,新聞播報員正聲情並茂地講述最新的國際局勢。蝦球師傅一邊撚著胡須,一邊專注地聽著。
“法國又在美因河畔打壓比利時的影響力,”播報員說道,“引發了德意誌諸邦的不滿。”
這話剛落,鐵匠老陳就笑了:“總是這麽折騰,不如想個法子,把這亂局做成什麽紀念品賣給那些商旅,肯定熱銷。”
“聽著,聽著,”木匠小張揮了揮手,示意繼續安靜,“這兒還有消息:黑森-達姆施塔特昨夜爆發醉漢暴動。
一家酒館被查封,憤怒的醉漢竟然把警察趕了出去,還衝撞了整個市區。”
“小張,這可給了咱們靈感啊,”裁縫阿梁抬頭說,“要不咱做個反映這場暴動的雕刻品,肯定有人喜歡這些滑稽的場麵。”
“滑稽?”畫師小李不以為然地哼了一聲,“你不覺得這種場麵很悲壯嗎?醉漢們扞衛他們的權利,這是一場小民的抗爭,充滿力量感!”
蝦球師傅笑了笑,擺擺手讓眾人安靜。他將最後一則新聞聽完,才開口道:“法國那邊忙著對抗流感,兩西西裏在清剿革命者,美國人又在為廢奴呐喊……
這些事看著好像離咱們遠,其實都能變成咱們的財路。隻是,得想好做什麽。”
經過一番討論,大家決定從醉漢暴動和流感的新聞入手製作一批手工藝品。
小張負責刻製一個醉漢遊行場景的小雕塑;小李決定畫一幅漫畫,諷刺法國流感防控與突尼斯不信科學的對比;阿梁則動手設計了一套印有廢奴小冊子主題的刺繡手帕。
每個人分工明確,互相協助,忙碌了整整三天。
集市的熱鬧氣氛將工匠們的成品推向了人流中。攤位前,醉漢暴動的小雕塑引來了不少圍觀者。
一位穿著華貴的商人摸了摸胡須,饒有興趣地問:“這雕塑裏的醉漢,真是那晚的模樣?”
小張點點頭,繪聲繪色地描述那場暴動。“這可是大規模的行動,整個市區都亂成一團,絕對生動有趣!”
商人哈哈大笑,當即買下了一件:“真不錯,帶回去給我的朋友看看,咱們喝酒時就該這麽有氣勢!”
然而,站在旁邊的一位神情嚴肅的年輕學者卻皺起了眉頭:“這不就是拿別人的痛苦開玩笑嗎?這些醉漢難道不值得同情?
或許,他們隻是普通人對不公命運的反抗!”
“您是說他們值得紀念?”小李聞言,舉起自己的漫畫,“那這幅畫才是真正的諷刺!您瞧,法國對流感束手無策,突尼斯竟還不信科學——這才是諷刺的本質!”
年輕學者略作沉吟,買下了漫畫,卻低聲嘟囔:“但願這些都能讓人反思吧。”
刺繡手帕則吸引了幾位熱衷新奇事物的貴婦人。“廢奴運動在美洲已經這麽流行了嗎?”一位夫人撫摸著手帕上的字樣,好奇地問。
“是的,”阿梁抓住機會滔滔不絕地講述廢奴的潮流,“這不僅是時尚,更是信念。”
貴婦人滿意地笑了,買下了一套手帕。然而,一位跟隨的女傭卻低聲評價:“主人哪懂這些字,不過是買回去炫耀罷了。”
一天下來,工匠們的攤位收獲頗豐,卻也聽到了不少刁鑽的評價。
有顧客認為醉漢雕塑是對悲劇的戲謔;有人批評流感漫畫過於輕佻;甚至有人覺得刺繡手帕上嚴肅的廢奴主題與工藝品的輕鬆屬性格格不入。
晚上回到工坊,大家圍坐一圈,議論紛紛。
“賣得不錯,但真有人認真看這些東西的意義嗎?”小張首先發問。
“意義?意義不就是我們賺了銀子?”老陳哈哈一笑,拍了拍口袋。
“可咱們工匠也該追求點別的東西吧,”小李沉思著,“哪怕是通過手藝傳遞些信息,讓人們真正去想。”
阿梁皺了皺眉:“但要是太認真,誰還買?咱們靠這個吃飯,總不能餓肚子吧。”
爭論中,蝦球師傅緩緩起身。他的臉上帶著微笑,但目光裏透著深思:“銀子是重要,可咱們手藝人得記住一件事:
手裏的活兒不光是為了糊口,也是為了留下點東西。東西能不能留下,就看它有沒有說服人心的力量。”
屋裏短暫地安靜下來,隨後又響起新一輪討論。
工匠們的聲音此起彼伏,而工坊外的夜空,繁星點點,仿佛也在默默傾聽這些屬於這個時代的聲音。
---
九月的微風帶著些許涼意,工坊的日子卻依舊熱鬧。
清晨的天幕屏幕上,新聞播報員語速飛快地講述著近來的種種事件,每一句都像投進油鍋的水滴,激起工匠們的熱烈討論。
“法國倒黴了!”木匠小張最先興奮地喊道,“兩西西裏脫離了他們的勢力範圍,還圍住了他們派去的外交團。
真是活該,法國人原本想恫嚇人家,結果被懟得隻能罷休。”
“聽著像是一出精彩的戲,”裁縫阿梁咧嘴笑道,“咱們可以做點東西,把這事兒描繪得有趣點,肯定有人喜歡看法國人吃癟。”
“慢著,還有尼德蘭的消息,”畫師小李指著屏幕補充道,“他們竟然在搜查上流社會,還對宗教皈依采取了零容忍政策,但同時又把漁業豐收的魚分給貧民。
這國家可真是矛盾得緊,既像個暴君又像個慈父。”
鐵匠老陳眯著眼笑:“尼德蘭這些事更複雜,不如簡化點,拿他們分享魚的事做文章。魚,象征豐收與團結嘛。”
“還有英國,”蝦球師傅輕咳一聲,大家立即安靜下來,“他們霍亂擴散,卻還在要求尊重信仰,顯然覺得這兩個事沒衝突。
普魯士和法國也沒閑著,打得難分難解,倒是黑森-達姆施塔特那邊允許自由學生聯合會自由表達,看起來讓人耳目一新。”
“觀測彗星的薩丁尼亞也挺有意思啊,”小張忍不住插嘴,“居然幻想殖民彗星,還覺得能當衛星!”
一陣笑聲之後,蝦球師傅拍了拍手:“好了,各人心裏有數沒?從這些新聞裏挑點有趣的題材,咱們繼續幹活!”
幾天後,工匠們的成品完成了。木匠小張製作了一套木偶,重現兩西西裏外交團反圍困法國使者的場景:
法國使者被圍在中央,木偶表情誇張滑稽,手中還舉著一麵小白旗。
畫師小李則創作了一幅描繪尼德蘭漁民向貧民分魚的插畫,取名為《豐收與分享》,畫麵色彩鮮豔,漁民笑容樸實,貧民感激涕零。
裁縫阿梁設計了一款刺繡圍巾,上麵是一顆彗星拖著長尾,旁邊用金線刺著薩丁尼亞王國的旗幟,配文是:“夢想的衛星,屬於殖民者的天空。”
此外,還有幾件以霍亂、自由學生聯合會和北達科他州廢奴為主題的作品,涵蓋雕塑、圖畫和日用品,風格各異,工匠們都對自己的成果頗為滿意。
市場的熱鬧喧囂再次將工匠們的作品推向公眾視野。木偶戲展示兩西西裏“反擊”的攤位前擠滿了觀眾。
一個帶著孩子的貴族婦人看得入迷,不禁讚歎:“這真是太生動了,我可以把它帶回去,讓孩子們了解外交的藝術。”她毫不猶豫地掏出銀幣買下了一整套。
然而,一位從法國來的旅行者卻冷著臉評論:“荒唐!這根本是侮辱法國的名譽。”
盡管他沒有購買,但他憤憤的樣子引得圍觀的人群發出笑聲。
尼德蘭漁民分魚的插畫吸引了幾位學者模樣的顧客。
“這幅畫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其中一人若有所思地說,“我們是不是應該學習這種分享精神,尤其是在我們國家糧價高漲的時候?”
另一人點頭稱是,幾個人各自買了一幅。然而,一位路過的商人卻嗤之以鼻:“畫得再好看也改變不了事實——尼德蘭搜查上流社會才是真正的要害!”
刺繡圍巾因其絢麗的設計吸引了不少年輕女性。一位手持望遠鏡的少女輕輕撫摸著刺繡,說:“彗星的夢想真是浪漫,我要戴著它,去看夜空。”她毫不猶豫地買下了一條。
不過,也有人不以為然。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冷笑道:“殖民彗星?這不過是薩丁尼亞的白日夢罷了。”
霍亂主題的雕塑因題材嚴肅而銷量不佳,但有一位牧師卻慎重地買下了它。“這是對信仰與瘟疫的深刻提醒,”他說,“我要把它放在教堂裏,讓更多人反思。”
傍晚,工匠們回到工坊,數著當天的收入,又開始討論。
“這次賺得不少,但也聽到了不少奇怪的評價,”小張咧嘴笑道,“我這木偶戲讓人愛又讓人恨,法國人氣得臉都綠了。”
“刺繡圍巾的銷量不錯,但很多人隻是覺得它漂亮,沒在意薩丁尼亞的野心,”阿梁有些失落地說。
“畫作倒是引發了一些討論,”小李說,“但我聽到有人覺得,咱們是在美化尼德蘭,忽視了他們搜查上流社會的暴力。”
蝦球師傅捋著胡須,沉思片刻說道:“評價各有各的道理,這說明咱們的作品能引發思考。
不過記住,咱們做這些,不是為了討好所有人,而是讓更多人去關注這些事,去討論。隻要有人在乎,那就是成功。”
大家點了點頭,各自思索著手藝與表達的平衡,而工坊的夜晚,也隨之彌漫著思考的氛圍。
---
十月的晨光灑進工坊,照亮了工匠們忙碌的身影。牆上的天幕屏幕閃動著最新的新聞,一如既往地吸引著大家的目光。
今天的播報內容尤為熱鬧,每條消息似乎都能點燃工匠們的創作靈感。
“清國今年茶葉大豐收,但居然讓茶農保留一部分自用,”木匠小張首先開口,“這倒是新鮮事兒,按說那些大戶人家不會輕易鬆口的。”
裁縫阿梁笑了笑:“或許清國人明白,這樣做能安撫茶農,讓他們幹得更有勁兒。”
“西班牙鬧得更厲害,”鐵匠老陳看著屏幕說,“他們不僅打壓比利時在托斯卡納的勢力,還斷了和英國的盟約。聽起來像是撕破臉了。”
“還有朝鮮的事,”畫師小李接過話頭,“光州那邊的家具匠居然陷入饑餓,這麽高檔的工藝人都窮成這樣,實在讓人唏噓。”
“或許咱們可以用這個題材,提醒人們關注那些被忽視的工匠,”
蝦球師傅插話,“至於其他事,比如梅裏納拒絕軍事顧問團,摩德納鎮壓自由者,印度土邦閱兵式炫耀無上光榮,都是各國各自的熱鬧。
咱們得挑最有趣的動手。”
“有形大手在朝鮮又加了教育和行政支出,”阿梁感慨道,“但也沒改善家具匠的日子,矛盾得緊。
倒是英國,在暹羅和奧蘭治搞得挺好,把人家評價都拉到友好檔了。”
“聽著聽著,怎麽感覺工匠日子最苦,”小張歎氣,“咱們自己不也得靠這些東西謀生?”
蝦球師傅摸了摸胡子,語氣中透出一絲堅定:“正因為這樣,咱們的活兒得有點意義。動手吧,抓緊時間做出些有價值的東西。”
經過幾天的忙碌,一批與時事相關的工藝品完成了。
小張設計了一套茶葉盒,每個盒子都刻有茶農采茶的場景,並附上幾行手寫的清國諺語,象征勞動與自留的美德。
阿梁製作了一款高檔圍巾,上麵繡著光州家具匠的圖案,配以“為匠者”的字樣,意在提醒人們關注手工藝人的處境。
小李則完成了一幅漫畫,諷刺西班牙和英國的決裂。
畫中,兩個穿著貴族服飾的西班牙人與英國人正在用刀叉“分割”一盤歐洲地圖,但刀叉一碰,盤子竟然碎裂,兩人互相指責的場景引來同伴們的笑聲。
還有幾件作品分別以印度閱兵式的莊嚴、自由作家被限製的無奈為主題,展示了不同國家的複雜現狀。
工坊攤位再次出現在熱鬧的市場上。茶葉盒吸引了不少顧客的目光。
一位來自東方的商人仔細端詳後說道:“這茶葉盒的雕刻很細膩,清國諺語也寫得很到位。我買幾套,帶回去一定能受歡迎。”
“這些茶葉盒的意義是什麽?”一位學者模樣的人問。
小張微笑著答道:“這是勞動者的象征,也是自留與分享的智慧。茶葉是珍貴的,但茶農的生活同樣值得珍視。”
圍巾的攤位前,一位穿著樸素的老工匠輕輕撫摸著布料,上麵的光州家具匠圖案讓他動容:“這是對我們工匠的尊重啊。
雖然我買不起,但我真希望更多人能明白,匠人的手藝值錢,更值得被尊重。”
另一位貴婦人卻不以為然:“這麽沉重的題材,不適合圍巾這種日常用品。人們買它,不就是為了搭配衣服嗎?”
漫畫作品的攤位前,爭論聲更是不斷。一位外交官模樣的顧客大笑著買下了一幅:
“這畫得絕了!西班牙和英國的關係本來就脆弱,這幅畫真是絕妙地抓住了他們的滑稽之處。”
然而,一位穿著華麗的英國紳士卻冷哼一聲:“這種諷刺未免太過分了,藝術也該有些分寸。”說完,他便轉身離去,引得攤主們暗暗搖頭。
晚上,工匠們帶著複雜的心情回到了工坊。
“今天賣得不少,可聽這些人的話,總覺得滋味複雜,”小張說,“有人懂咱們的用心,也有人隻是圖新鮮,甚至有人批評咱們的選擇。”
“每個人的關注點不一樣,”阿梁安慰道,“我們做的東西已經在傳遞一些訊息,這是好事。”
小李皺著眉頭:“但我還是覺得,咱們的作品或許應該更有深度些,不隻是引人發笑或吸引眼球。”
蝦球師傅沉默了一會兒,緩緩說道:“深度不光靠內容,也靠傳遞方式。咱們的每件作品都代表了一種態度。
有人覺得淺薄,有人覺得深刻,這就是它們成功的地方。”
工坊裏,討論聲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沉默的思索。窗外夜色漸濃,而天幕上的星光,仿佛也在低語著這片土地上工匠們的心聲。
---
十一月的工坊,空氣中多了一絲冬日的寒意,但工匠們的熱情絲毫未減。天幕屏幕上又滾動著新的消息,像往常一樣,大家圍聚在屏幕下,聽得津津有味。
“清國的閱兵式,”木匠小張第一個開口,“這次竟然是以‘謙遜’和‘正義’為主題。真有意思,這樣的閱兵,不是為了炫耀武力,而是宣揚美德。”
“可惜這個主題可能不太適合我們,”裁縫阿梁搖了搖頭,“誰會買跟閱兵相關的圍巾?
不過,安哈爾特的事倒是個笑話,他們居然對馬鈴薯晚疫病的問題回應‘何不食肉糜’。”
畫師小李不禁笑出聲:“這是自找麻煩吧,這麽輕飄飄的態度,能不挨罵?還有瑞典重讀經典的討論,他們覺得無聊也罷,
但我倒覺得可以用經典的主題設計些藝術品,既懷舊又深刻。”
“瑞典還有自由者起義的談判,”鐵匠老陳接道,“跟荷爾斯泰因的‘萬國之春’那邊有點呼應。
自由的浪潮看來要把整個歐洲都掀翻了。”
“西班牙那邊的新聞也有意思,”小張補充道,“對失業者居然直接說活該,還打壓英國在瑞典的影響力。
比利時更慘,被法國斷了盟,真是成了孤家寡人。”
“英國的霍亂又來了,”蝦球師傅低聲說,“這種災難的主題,總是讓人無從下手。”
一陣短暫的沉默之後,蝦球師傅拍拍手:“行了!別光顧著感歎,挑點有趣的動手吧。這麽多事,總有能變成工藝品的好題材。”
幾天後,工坊裏又忙碌了起來。木匠小張根據荷爾斯泰因的“萬國之春”設計了一套自由主題的木雕,雕刻了一群手持旗幟、麵帶希望的年輕人,高舉的旗幟上刻著“自由與團結”幾個字。
他的作品充滿了動感與激情,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革命的浪潮。
裁縫阿梁則以清國閱兵為靈感,製作了一款“謙遜與正義”主題的刺繡披風。
披風設計簡潔,上麵繡著兩個站立的抽象人形,一個低頭表示謙遜,一個手持天平象征正義,頗具哲理意味。
畫師小李創作了一幅諷刺安哈爾特“何不食肉糜”的插畫。
畫中,衣衫襤褸的農民捧著腐爛的馬鈴薯,抬頭望著高坐在城堡陽台上的貴族,貴族手裏舉著一塊鮮美的肉派,滿臉笑容地俯視農民,畫麵既幽默又刺痛人心。
此外,還有幾件作品分別涉及瑞典的重讀經典、比利時的外交孤立和英國霍亂擴散的主題。每件作品都用獨特的方式傳遞了工匠們對這些新聞的解讀。
市場再次沸騰起來。自由主題的木雕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他們圍在攤位前讚不絕口。
一位青年學生拿起一件雕刻,目光炯炯有神:“這不僅是藝術,更是信念。我要買下它,擺在我的書桌上,提醒自己為自由奮鬥。”
然而,也有一位中年商人冷笑著走過:“自由?在市場裏談自由,真是諷刺。”
刺繡披風則吸引了不少有文化修養的顧客。一位儒雅的老先生摸著披風上的刺繡,滿意地點頭:“謙遜與正義,真是美德的體現。我願意買一件,送給我的學生們。”
“這披風雖然好看,但太抽象了,”一位年輕女性遺憾地說,“要是花紋再複雜點,也許會更符合我的審美。”
插畫攤位前,人群發出陣陣笑聲。一位農夫模樣的顧客看著插畫,指著畫中的貴族哈哈大笑:“這簡直是安哈爾特的寫照!我得把它帶回村裏,讓大家看看。”
一位衣著華麗的紳士卻搖頭歎息:“藝術不該這麽淺薄,應該傳遞更多的希望,而不是一味嘲諷。”
晚上,工匠們回到工坊,圍坐在一起,討論著一天的經曆。
“木雕賣得不錯,但我聽到有些人說咱們是在販賣理想,不切實際,”小張皺眉道,“自由的主題這麽敏感,咱們是不是該更謹慎些?”
“刺繡披風也有類似的問題,”阿梁點頭附和,“有人覺得太簡單,有人覺得太複雜,這真是眾口難調。”
“嘲諷的插畫一直都是爭議最大的,”小李歎了口氣,“但我覺得,有人笑,有人罵,這就是它的力量所在。”
蝦球師傅撚著胡子,沉思片刻,說道:“咱們的手藝,不是為了討好所有人,而是為了表達自己。
有人批評,是好事;有人讚賞,更是好事。最怕的,是沒人理會。繼續幹下去,把想說的話說出來。”
工坊裏再次安靜下來,隻有工具碰撞的聲音在冬夜中清晰可聞。工匠們的討論雖未達成共識,但他們的雙手和創意,已然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