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宴會論事 八、盧德分子
天幕:給古人直播愛新覺羅2 作者:捷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讀檔---
1838年7月,大朝會設於平行華夏朝廷的寬廣殿堂中。
層層錦緞垂落,殿外天幕初懸,諸位貴族在金絲織造的席上排排坐定,等候著從四方傳來的訊報。
一聲鍾響,天幕中浮現出當月大事。錦衣官員肅然而立,開口誦道:“七月一日,瑞典向英吉利示好;同日,尼德蘭向俄國示好。”話音一落,堂中便有人發出不屑的輕哼。
坐在前排的忠勇侯神色冷淡,拂袖輕笑道:“瑞典、尼德蘭,遠洋小國,終究不過風中柳絮,搖擺不定。今日對英吉利、俄國示好,明日不知又要向何人低頭。”
隨後的三日,情報繼續滾動。那天幕之中,顯現出俄羅斯提高了對瑞典的友好評價,教宗國與普魯士拉近關係,兩西西裏也向奧地利伸出友誼之手。
幾位年長的貴族微微頷首,似是看透了這些國家的變化,卻並不認為值得過多評論,便隨意地轉向旁邊的話題。
到七月二十三日,天幕上浮現出“愛奧尼亞群島向奧地利示好”字樣,堂中的人反而愈加淡然。
錦衣衛官員繼續報告道:“朝鮮王室軍自四月起用時一百三十九天,攻占亞齊棉蘭區。”貴族們頓時露出幾分興趣,紛紛低聲議論。
忠勇侯的長子,少尚書,則搖扇冷笑:“哼,朝鮮王室軍這般費力,才取棉蘭一地。如今傳聞其有一支所謂‘有形大手’的特遣隊,要去圍攻實武牙山區,倒不知此次又要耗費多少人力。”
堂上又有些年輕貴族則對“有形大手”頗有好奇,紛紛低聲打探。
多見聞的禦史中丞輕搖頭,滿臉譏諷地道:“朝鮮王室軍小國僻隅,竟自稱‘有形大手’。疆土未開,反去海外勞師,可笑!”
然而,這種細枝末節的討論並未持續太久。七月最後一日的情報再度傳來,天幕上顯示:“奧斯曼向尼德蘭示好”。殿內有幾位貴族輕笑幾聲,抖動長袖,議論聲聲道:“奧斯曼這般折衝已是慣例,既然他們與尼德蘭結好,倒也無妨。”
這一切盡收在座上那威嚴不怒的皇帝眼中。
他靜靜地舉起手中小蝦球,將其輕輕撥動。正襟端坐的他微微一笑,淡然道:“無論彼邦如何言好,或是攻伐,隻消記住,一切皆如天幕上這般,隨風而逝。天下之勢,時移而定,不必多慮。”
言畢,蝦球落地,皇帝起身,示意退朝。
殿中諸位貴族齊聲應和,一時鴉雀無聲,心中默念皇帝的教誨。
---
1838年8月4日,夏夜涼風微拂,平行華夏的大朝宴在盛大的紫禁宮殿內舉行。
群臣身著華貴的絲綢衣袍,帶著傲然的笑意圍坐在宴席前,輕拂羽扇間,目光不時轉向宮殿正中的天幕,密集而迅速地展現出彼岸各國的情報。
這些瞬息變幻的字句,無不讓這群貴族們饒有興味地竊竊私語,時而發出低低的哄笑。
“嘖嘖,拿騷、漢諾威之地,總是這般為小小自由之事鬧得沸沸揚揚,終究不過一陣風,”
一位留著長髯的老臣慢悠悠地品評著,“今日風息了,明日若再起,恐怕還是如燕雀鬧林罷了。”他那寬大的衣袖輕輕一揮,仿佛已經將這場遙遠的騷動掃出眼簾。
“噫!緬甸倒是奇了,竟妄圖反列強?”另一位身著華麗大紅袍的將軍目光中帶著些許不屑,
“他們那點軍勢也敢與列強為敵,隻怕是草木之兵,嚇唬老虎罷了!”周圍數人隨即發出一陣笑聲,仿佛早已知曉此事的結局。
又有消息自柔佛傳來,言及霍亂蔓延。坐在席上的學士微微皺眉,低聲嘀咕道:“聽聞此地人口疏散,若是全省隔離,雖能稍控病情,百姓卻更要吃苦,長遠看是得不償失。”
話雖低聲,倒也言辭中透著些許同情,但很快,他又搖了搖頭,“然各地自有各地之法,也不必多議。”
在場的年輕一代則被美國的消息吸引,尤其是那項關於“密歇根州本土化”的決定:“不擴展奴隸製!嗬,這倒顯得他們還保有些許自詡的‘道德’。”
一位公子爺話音剛落,便露出一副似笑非笑的神色,“不過是掩耳盜鈴之策,那南方地界的奴隸製豈是言廢就廢?”
席間的議論正熱,忽然有近侍上前稟告,言及西班牙竟向尼德蘭示好。
眾臣一聽,眼神皆現出玩味之色。“堂堂西班牙帝國,如今倒也屈膝求和了嗎?”年長的文官一聲長歎,聲音卻壓得極低,“想當年何等威風,如今不過苟且求安。”
就在此時,天幕之上忽而顯出“法國”的大字,一陣哄笑聲隨之而起。“自由主義!這法國總是最先起頭,現下看來倒是成了個狂潮。”
武將忍俊不禁,正要發言,卻見屏幕下一條事件閃過——“薩克森自由者起義”。老臣點頭冷笑,“鎮壓方為正道,若任其滋長,各地便無法安寧了。”
消息不斷翻動,薩克森-科堡-哥達“先驅報”之事引起了另一位侍臣的關注。
他低聲道:“一份報紙,竟言如此嘩眾取寵。傳言‘希望沒有我的訃告’,若真如此倒有趣,顯得那書報之人倒還要替人操心。”
席上哄然大笑,隨之而來的是巴伐利亞“閱兵式”之事,這令不少貴族議論紛紛:“果然要借閱兵振士氣!”
時至8月27日,英國之地竟起雅各賓之亂。老臣捋須笑道:“想當年那腥風血雨,現如今看來卻是虎頭蛇尾。
隻是此風傳來,倒有意思。”不多時,屏幕上出現一條消息:美國提高了夏威夷對其的評價。
席間一片譏笑,“既要善意相示,又要為己所控,世人皆知這是他們慣用之策。”
至8月30日,俄國之地發生“地下印刷廠”之事,選項竟是“無視”,眾臣皆唏噓片刻。
老臣搖頭歎道:“既已出頭,何以不鎮之?看來俄國行事倒也常顯糊塗。”
末了,一道關於英屬印度土邦印多爾“棉花豐收”的消息讓眾臣搖頭莞爾,“以棉花豐收示人友好,倒還算頗具意味。”
宴席臨近尾聲,群臣話音漸漸低去。蝦球大帝端坐於禦座之上,眼中透著洞悉一切的冷靜與傲然。
他微微頷首,緩緩道:“他邦之事,無非是權衡動靜、應對榮辱。由此我朝當自省明鑒,安寧自足,非我朝自來之道,且待變局而動。”
---
1838年9月初,平行華夏的大朝宴上,貴族們高坐於長案之側,品飲美酒,目光則聚焦在正堂之上。
高懸的天幕緩緩翻動,映出一件件世界各地發生的奇事。宴席上香煙繚繞,氣氛中彌漫著一股輕蔑的自得與懶洋洋的好奇。貴族們閑閑端坐,偶爾撥弄手中的酒盞,抿一口佳釀,等待消息。
“比利時居然出現‘激情的布道’,嘖嘖,什麽宗教話術也敢叫‘激情’。”
一位年長的公侯輕笑,搖著羽扇,言辭中滿是輕蔑,“此等愚民之事,當真可笑。”他一邊說著,一邊閑閑瞟了眼下方,似乎並不指望有人回應。
“倒是巴伐利亞,那‘自由主義’的火星倒是蔓延得快。”另有一位戴眼鏡的年輕侯爵淡淡說道,語氣裏略帶幾分興趣,“這些小邦國終究是在步履不穩,稍有風吹草動便要慌亂一番。唉——”他話音未落,便被身旁的大臣輕笑打斷。
“教宗國那邊居然發生了‘自由者起義’,想來這些教徒也沒甚深情,連自由都要用刀槍爭?”一位滿臉絡腮胡的老貴族仰天大笑,“卻選了‘談判’,也難怪,光一個名號便能震懾其國民,這些信眾不過是些被束縛的羔羊罷了。”
眾人皆附和般地笑起來,繼而天幕流轉至東方,“瞧瞧,清國滿洲將軍和蒙古將軍示好!這些邊疆之地倒是深知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一名老臣緩緩撫須說道,“不過,這禮數往來之事,我們隻當戲看吧。”
過了幾日,符騰堡竟是派人嚴查那些‘革命者’。“這些革命者多半隻是些不安分的文士罷了,竟然都不值一擊。”
一位貴族譏諷地搖頭,“在那片土地上,想安居是癡心妄想。”他的語氣中既有憐憫,也有些許不屑。
奧地利竟然打壓起普魯士的影響力,旁邊一名青年笑道:“這兩家對峙已久,如今奧地利下手,普魯士自然也會尋求平衡。不過,普魯士示好了奧地利,倒顯得他們頗識時務啊!”
再看至美洲,索科托一地竟爆發霍亂,選擇了隔離整省,眾人都不禁皺眉。“隔離?不過是圖個安穩罷了,這樣的疫病早該一網打盡。”
時間一天天過去,天幕情報源源不斷湧來。奧斯曼壓製俄羅斯在塞爾維亞的影響力,清國甘肅總督禮敬雲貴總督,兩西西裏則傳出秘密結社之事。
天幕前,一名貴族嗤笑一聲:“啊呀,秘密結社?這會兒他們居然還在搞這種花架子?若真要反抗,直接出刀兵不更解氣?”
至9月18日,英國那邊竟被所謂‘勒德暴徒’攪得不安寧,卻反而給了他們許諾改變政策。
“這些工人果然還是好對付的,稍給點甜頭,便都能聽話,”一位老貴族嗤笑一聲,不屑地揮了揮手。
而當最後一日,天幕上清國西藏省與甘肅總督彼此示好,普魯士宣布“無期徒刑不得假釋”,仍沿用老法時,整個大堂漸漸寂靜了下來,眾人皆不再議論,靜待皇帝裁決。
高坐於龍椅之上的蝦球皇帝緩緩抬手,指尖輕輕敲了敲椅柄,似有些若有所思。片刻,他開口道:“天下多事,或風流如潮,或刀戈似炬,萬物既有起落,吾等亦有道守。”
他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抹精明的寒光,“觀乎四方之事,各懷心計,吾等便靜觀其變,不必動此勞神之心。傳令,且以不動觀天下。”
“是。”眾臣紛紛應和,堂中鴉雀無聲,氣氛莊重肅穆。
……
盧德分子(luddites)是19世紀英國紡織工人的一支運動成員,他們反對使用某些類型的自動化機械,原因是擔心這些機器會影響工人的薪資和產品質量。
他們經常組織襲擊並摧毀這些機器。該組織的成員自稱為盧德分子,以“內德·盧德”(ned ludd)為名,這是一位傳說中的織工,他們以他的名字作為化名,用於威脅給工廠主和政府官員的信件。
盧德運動始於英國諾丁漢,隨後在1811年至1816年間蔓延至西北地區和約克郡。
工廠和車間的老板們開始向抗議者開槍,最終該運動被通過法律和軍事力量壓製,其中包括對被控和被判有罪的盧德分子進行處決或流放。
隨著時間的推移,“盧德分子”一詞逐漸被用於指代那些反對新技術引入的人群。
……
在華夏大朝的盛大宴會上,珠光寶氣的貴族們正圍坐在一塊,話題如鮮花般層出不窮。
今日的酒宴間,天幕緩緩展開,照亮了列席者好奇的目光——其上展示的是西洋那遙遠的英國正進行著的一場奇特的“盧德運動”。
一位錦衣玉食的公子先開了口,悠然道:“聽聞這些‘盧德分子’,竟是些破布衣衫的紡織工人,專愛毀壞新引入的紡機,竟然還編造了什麽‘內德·盧德’作為化名,威脅他們的主人。”
他輕哼一聲,麵帶不屑,仿佛這些工人竟以為自己有資格對抗權力,實在荒謬。
一旁的夫人掩口輕笑,搖著手中描金團扇,似真似假地說道:“多可笑的舉動!這些紡織機不過是幾台鐵製裝置,竟引得他們如臨大敵。
若他們隻知以粗手爛腳在織機旁勞作,那工坊主人還真是可憐,怕是無法指望他們安分了。”
另一位貴族緩緩點頭,話音中帶著輕蔑:“聽說他們一開始在諾丁漢那地發難,很快便蔓延至其他城市,不知死活地襲擊工坊和車間。
工廠主被迫開槍鎮壓,但也不見他們收斂,似乎就想著破壞,破壞,竟妄圖借此威脅朝廷與商人退步。”
蝦球大帝端坐上位,端起酒杯,緩緩眯起眼,沉思片刻後淡淡說道:
“這些工人實乃愚鈍之輩。他們不知新技所帶之興國利民,反倒妄自尊大,以破壞自視為正義。正如英國王室所行,必須以刀槍鎮壓,必要時施以流放之罰,才可肅清。”
他抬眼掃視群臣,威嚴盡顯:“然則,時代之勢不可逆。凡阻擋變革者,終不過淪為曆史之塵。我等貴胄,皆應識此而居高思遠,不與小人之行同道。”
……
1838年7月,大朝會設於平行華夏朝廷的寬廣殿堂中。
層層錦緞垂落,殿外天幕初懸,諸位貴族在金絲織造的席上排排坐定,等候著從四方傳來的訊報。
一聲鍾響,天幕中浮現出當月大事。錦衣官員肅然而立,開口誦道:“七月一日,瑞典向英吉利示好;同日,尼德蘭向俄國示好。”話音一落,堂中便有人發出不屑的輕哼。
坐在前排的忠勇侯神色冷淡,拂袖輕笑道:“瑞典、尼德蘭,遠洋小國,終究不過風中柳絮,搖擺不定。今日對英吉利、俄國示好,明日不知又要向何人低頭。”
隨後的三日,情報繼續滾動。那天幕之中,顯現出俄羅斯提高了對瑞典的友好評價,教宗國與普魯士拉近關係,兩西西裏也向奧地利伸出友誼之手。
幾位年長的貴族微微頷首,似是看透了這些國家的變化,卻並不認為值得過多評論,便隨意地轉向旁邊的話題。
到七月二十三日,天幕上浮現出“愛奧尼亞群島向奧地利示好”字樣,堂中的人反而愈加淡然。
錦衣衛官員繼續報告道:“朝鮮王室軍自四月起用時一百三十九天,攻占亞齊棉蘭區。”貴族們頓時露出幾分興趣,紛紛低聲議論。
忠勇侯的長子,少尚書,則搖扇冷笑:“哼,朝鮮王室軍這般費力,才取棉蘭一地。如今傳聞其有一支所謂‘有形大手’的特遣隊,要去圍攻實武牙山區,倒不知此次又要耗費多少人力。”
堂上又有些年輕貴族則對“有形大手”頗有好奇,紛紛低聲打探。
多見聞的禦史中丞輕搖頭,滿臉譏諷地道:“朝鮮王室軍小國僻隅,竟自稱‘有形大手’。疆土未開,反去海外勞師,可笑!”
然而,這種細枝末節的討論並未持續太久。七月最後一日的情報再度傳來,天幕上顯示:“奧斯曼向尼德蘭示好”。殿內有幾位貴族輕笑幾聲,抖動長袖,議論聲聲道:“奧斯曼這般折衝已是慣例,既然他們與尼德蘭結好,倒也無妨。”
這一切盡收在座上那威嚴不怒的皇帝眼中。
他靜靜地舉起手中小蝦球,將其輕輕撥動。正襟端坐的他微微一笑,淡然道:“無論彼邦如何言好,或是攻伐,隻消記住,一切皆如天幕上這般,隨風而逝。天下之勢,時移而定,不必多慮。”
言畢,蝦球落地,皇帝起身,示意退朝。
殿中諸位貴族齊聲應和,一時鴉雀無聲,心中默念皇帝的教誨。
---
1838年8月4日,夏夜涼風微拂,平行華夏的大朝宴在盛大的紫禁宮殿內舉行。
群臣身著華貴的絲綢衣袍,帶著傲然的笑意圍坐在宴席前,輕拂羽扇間,目光不時轉向宮殿正中的天幕,密集而迅速地展現出彼岸各國的情報。
這些瞬息變幻的字句,無不讓這群貴族們饒有興味地竊竊私語,時而發出低低的哄笑。
“嘖嘖,拿騷、漢諾威之地,總是這般為小小自由之事鬧得沸沸揚揚,終究不過一陣風,”
一位留著長髯的老臣慢悠悠地品評著,“今日風息了,明日若再起,恐怕還是如燕雀鬧林罷了。”他那寬大的衣袖輕輕一揮,仿佛已經將這場遙遠的騷動掃出眼簾。
“噫!緬甸倒是奇了,竟妄圖反列強?”另一位身著華麗大紅袍的將軍目光中帶著些許不屑,
“他們那點軍勢也敢與列強為敵,隻怕是草木之兵,嚇唬老虎罷了!”周圍數人隨即發出一陣笑聲,仿佛早已知曉此事的結局。
又有消息自柔佛傳來,言及霍亂蔓延。坐在席上的學士微微皺眉,低聲嘀咕道:“聽聞此地人口疏散,若是全省隔離,雖能稍控病情,百姓卻更要吃苦,長遠看是得不償失。”
話雖低聲,倒也言辭中透著些許同情,但很快,他又搖了搖頭,“然各地自有各地之法,也不必多議。”
在場的年輕一代則被美國的消息吸引,尤其是那項關於“密歇根州本土化”的決定:“不擴展奴隸製!嗬,這倒顯得他們還保有些許自詡的‘道德’。”
一位公子爺話音剛落,便露出一副似笑非笑的神色,“不過是掩耳盜鈴之策,那南方地界的奴隸製豈是言廢就廢?”
席間的議論正熱,忽然有近侍上前稟告,言及西班牙竟向尼德蘭示好。
眾臣一聽,眼神皆現出玩味之色。“堂堂西班牙帝國,如今倒也屈膝求和了嗎?”年長的文官一聲長歎,聲音卻壓得極低,“想當年何等威風,如今不過苟且求安。”
就在此時,天幕之上忽而顯出“法國”的大字,一陣哄笑聲隨之而起。“自由主義!這法國總是最先起頭,現下看來倒是成了個狂潮。”
武將忍俊不禁,正要發言,卻見屏幕下一條事件閃過——“薩克森自由者起義”。老臣點頭冷笑,“鎮壓方為正道,若任其滋長,各地便無法安寧了。”
消息不斷翻動,薩克森-科堡-哥達“先驅報”之事引起了另一位侍臣的關注。
他低聲道:“一份報紙,竟言如此嘩眾取寵。傳言‘希望沒有我的訃告’,若真如此倒有趣,顯得那書報之人倒還要替人操心。”
席上哄然大笑,隨之而來的是巴伐利亞“閱兵式”之事,這令不少貴族議論紛紛:“果然要借閱兵振士氣!”
時至8月27日,英國之地竟起雅各賓之亂。老臣捋須笑道:“想當年那腥風血雨,現如今看來卻是虎頭蛇尾。
隻是此風傳來,倒有意思。”不多時,屏幕上出現一條消息:美國提高了夏威夷對其的評價。
席間一片譏笑,“既要善意相示,又要為己所控,世人皆知這是他們慣用之策。”
至8月30日,俄國之地發生“地下印刷廠”之事,選項竟是“無視”,眾臣皆唏噓片刻。
老臣搖頭歎道:“既已出頭,何以不鎮之?看來俄國行事倒也常顯糊塗。”
末了,一道關於英屬印度土邦印多爾“棉花豐收”的消息讓眾臣搖頭莞爾,“以棉花豐收示人友好,倒還算頗具意味。”
宴席臨近尾聲,群臣話音漸漸低去。蝦球大帝端坐於禦座之上,眼中透著洞悉一切的冷靜與傲然。
他微微頷首,緩緩道:“他邦之事,無非是權衡動靜、應對榮辱。由此我朝當自省明鑒,安寧自足,非我朝自來之道,且待變局而動。”
---
1838年9月初,平行華夏的大朝宴上,貴族們高坐於長案之側,品飲美酒,目光則聚焦在正堂之上。
高懸的天幕緩緩翻動,映出一件件世界各地發生的奇事。宴席上香煙繚繞,氣氛中彌漫著一股輕蔑的自得與懶洋洋的好奇。貴族們閑閑端坐,偶爾撥弄手中的酒盞,抿一口佳釀,等待消息。
“比利時居然出現‘激情的布道’,嘖嘖,什麽宗教話術也敢叫‘激情’。”
一位年長的公侯輕笑,搖著羽扇,言辭中滿是輕蔑,“此等愚民之事,當真可笑。”他一邊說著,一邊閑閑瞟了眼下方,似乎並不指望有人回應。
“倒是巴伐利亞,那‘自由主義’的火星倒是蔓延得快。”另有一位戴眼鏡的年輕侯爵淡淡說道,語氣裏略帶幾分興趣,“這些小邦國終究是在步履不穩,稍有風吹草動便要慌亂一番。唉——”他話音未落,便被身旁的大臣輕笑打斷。
“教宗國那邊居然發生了‘自由者起義’,想來這些教徒也沒甚深情,連自由都要用刀槍爭?”一位滿臉絡腮胡的老貴族仰天大笑,“卻選了‘談判’,也難怪,光一個名號便能震懾其國民,這些信眾不過是些被束縛的羔羊罷了。”
眾人皆附和般地笑起來,繼而天幕流轉至東方,“瞧瞧,清國滿洲將軍和蒙古將軍示好!這些邊疆之地倒是深知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一名老臣緩緩撫須說道,“不過,這禮數往來之事,我們隻當戲看吧。”
過了幾日,符騰堡竟是派人嚴查那些‘革命者’。“這些革命者多半隻是些不安分的文士罷了,竟然都不值一擊。”
一位貴族譏諷地搖頭,“在那片土地上,想安居是癡心妄想。”他的語氣中既有憐憫,也有些許不屑。
奧地利竟然打壓起普魯士的影響力,旁邊一名青年笑道:“這兩家對峙已久,如今奧地利下手,普魯士自然也會尋求平衡。不過,普魯士示好了奧地利,倒顯得他們頗識時務啊!”
再看至美洲,索科托一地竟爆發霍亂,選擇了隔離整省,眾人都不禁皺眉。“隔離?不過是圖個安穩罷了,這樣的疫病早該一網打盡。”
時間一天天過去,天幕情報源源不斷湧來。奧斯曼壓製俄羅斯在塞爾維亞的影響力,清國甘肅總督禮敬雲貴總督,兩西西裏則傳出秘密結社之事。
天幕前,一名貴族嗤笑一聲:“啊呀,秘密結社?這會兒他們居然還在搞這種花架子?若真要反抗,直接出刀兵不更解氣?”
至9月18日,英國那邊竟被所謂‘勒德暴徒’攪得不安寧,卻反而給了他們許諾改變政策。
“這些工人果然還是好對付的,稍給點甜頭,便都能聽話,”一位老貴族嗤笑一聲,不屑地揮了揮手。
而當最後一日,天幕上清國西藏省與甘肅總督彼此示好,普魯士宣布“無期徒刑不得假釋”,仍沿用老法時,整個大堂漸漸寂靜了下來,眾人皆不再議論,靜待皇帝裁決。
高坐於龍椅之上的蝦球皇帝緩緩抬手,指尖輕輕敲了敲椅柄,似有些若有所思。片刻,他開口道:“天下多事,或風流如潮,或刀戈似炬,萬物既有起落,吾等亦有道守。”
他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抹精明的寒光,“觀乎四方之事,各懷心計,吾等便靜觀其變,不必動此勞神之心。傳令,且以不動觀天下。”
“是。”眾臣紛紛應和,堂中鴉雀無聲,氣氛莊重肅穆。
……
盧德分子(luddites)是19世紀英國紡織工人的一支運動成員,他們反對使用某些類型的自動化機械,原因是擔心這些機器會影響工人的薪資和產品質量。
他們經常組織襲擊並摧毀這些機器。該組織的成員自稱為盧德分子,以“內德·盧德”(ned ludd)為名,這是一位傳說中的織工,他們以他的名字作為化名,用於威脅給工廠主和政府官員的信件。
盧德運動始於英國諾丁漢,隨後在1811年至1816年間蔓延至西北地區和約克郡。
工廠和車間的老板們開始向抗議者開槍,最終該運動被通過法律和軍事力量壓製,其中包括對被控和被判有罪的盧德分子進行處決或流放。
隨著時間的推移,“盧德分子”一詞逐漸被用於指代那些反對新技術引入的人群。
……
在華夏大朝的盛大宴會上,珠光寶氣的貴族們正圍坐在一塊,話題如鮮花般層出不窮。
今日的酒宴間,天幕緩緩展開,照亮了列席者好奇的目光——其上展示的是西洋那遙遠的英國正進行著的一場奇特的“盧德運動”。
一位錦衣玉食的公子先開了口,悠然道:“聽聞這些‘盧德分子’,竟是些破布衣衫的紡織工人,專愛毀壞新引入的紡機,竟然還編造了什麽‘內德·盧德’作為化名,威脅他們的主人。”
他輕哼一聲,麵帶不屑,仿佛這些工人竟以為自己有資格對抗權力,實在荒謬。
一旁的夫人掩口輕笑,搖著手中描金團扇,似真似假地說道:“多可笑的舉動!這些紡織機不過是幾台鐵製裝置,竟引得他們如臨大敵。
若他們隻知以粗手爛腳在織機旁勞作,那工坊主人還真是可憐,怕是無法指望他們安分了。”
另一位貴族緩緩點頭,話音中帶著輕蔑:“聽說他們一開始在諾丁漢那地發難,很快便蔓延至其他城市,不知死活地襲擊工坊和車間。
工廠主被迫開槍鎮壓,但也不見他們收斂,似乎就想著破壞,破壞,竟妄圖借此威脅朝廷與商人退步。”
蝦球大帝端坐上位,端起酒杯,緩緩眯起眼,沉思片刻後淡淡說道:
“這些工人實乃愚鈍之輩。他們不知新技所帶之興國利民,反倒妄自尊大,以破壞自視為正義。正如英國王室所行,必須以刀槍鎮壓,必要時施以流放之罰,才可肅清。”
他抬眼掃視群臣,威嚴盡顯:“然則,時代之勢不可逆。凡阻擋變革者,終不過淪為曆史之塵。我等貴胄,皆應識此而居高思遠,不與小人之行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