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瑪麗亞·林德(johanna maria lind),又稱金德施密特夫人(madame goldschmidt)(1820年10月6日-1887年11月2日),是瑞典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被譽為“瑞典夜鶯”。


    她是19世紀最受尊敬的歌唱家之一,曾在瑞典和歐洲各地出演女高音角色,並於1850年開始了在美國的備受歡迎的巡演。1840年,她成為瑞典皇家音樂學院成員。


    林德在1838年瑞典的歌劇《自由射手》中成名。不久後,她的嗓音受損,但在聲樂教師曼努埃爾·加西亞的幫助下恢複。


    19世紀40年代,她在瑞典和北歐的歌劇舞台上十分活躍,並與作曲家門德爾鬆關係密切。她在倫敦成功演出兩個季度後,於29歲時宣布退出歌劇舞台。


    1850年,受p.t.巴納姆邀請,她赴美巡演。她為巴納姆演出93場,隨後自己組織了巡演,累計收入超過35萬美元(相當於2023年的1281.84萬美元),她將所得主要捐贈給慈善事業,特別是瑞典的免費學校基金。


    1852年,她與丈夫奧托·金德施密特返回歐洲,定居英國,並偶爾舉辦音樂會。1882年起,她擔任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的聲樂教授。


    林德生於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克拉拉區,父母未婚,她的母親是一位女校教師,父親是簿記員。


    母親曾因丈夫不忠而離婚,直到1834年丈夫去世才與林德的父親結婚。大約9歲時,林德的歌聲被一位舞蹈家的女仆聽到,這位舞蹈家為她安排了試音,並幫助她進入皇家戲劇學校學習聲樂。


    10歲時,林德首次登台演唱,但在12歲時經曆了一次嗓音危機。20歲時,她成為瑞典皇家音樂學院成員,且被任命為瑞典和挪威國王的宮廷歌手。由於過度使用嗓音和缺乏訓練,她的聲帶受損,但在加西亞的指導下逐漸康複。


    ……


    在華夏大朝最盛大的秋宴上,貴族們身著華麗服飾,簇擁於大殿之中,交談聲隨珠玉碰盞之聲此起彼伏。這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夜晚。宴席正酣時,侍從們拉開了金絲幕帳,緩緩展開了一幅天幕影像,映現出一位來自西國的歌女,她麵容清麗,聲如鶯啼,歌聲竟似穿透了時空,讓大殿內的賓客微微失神。


    天幕中流淌著“瑞典夜鶯”珍妮·瑪麗亞·林德的生平。貴族們半倚半坐,帶著些許慵懶,偶爾嗤笑地評說著。


    ……


    貴人王琢倚著桌邊,輕輕揮了揮折扇,譏諷道:“這瑞典女子不過出身低賤,還不是個不被承認的私生子罷了。若在我朝,哪能讓如此身世之人入宮獻唱?簡直不合體統。”


    郡主李柔以纖手掩唇輕笑,“是啊,據說她母親當時竟為了那男子苦等多年,等到前夫死去才得以名正言順地成婚,這般癡情倒真是讓人覺得荒唐。”


    禮部侍郎張爍撚著長須,哼了一聲,帶著些不屑:“這瑞典女子,雖嗓音清麗,但也未免過於自視甚高。聽聞她還在歌劇界因不諳技巧差點毀了嗓子,若非求得名師指點,早已埋沒於市井之中。”


    賢妃徐湘微微搖頭,神情淡然,“倒是那位聲樂師,曼努埃爾·加西亞,有幾分本事,竟能在她啞聲之際妙手回春,讓她不唱三月,再以‘美聲唱法’調理出那樣的音韻。”


    公主安寧不屑地哼笑一聲,“這歌女倒也可笑,聽聞她曾為巴黎的某大劇院選角,可那地方竟拒絕了她。從此她便誓不踏足巴黎之地,倒顯得小家子氣。”


    她轉頭看向一旁的驃騎將軍,帶著戲謔的語氣道:“將軍,若她真拒絕了我華夏大朝的邀約,豈不也要被笑掉大牙?”


    驃騎將軍趙陽粗聲笑道,“我朝之下,八方來賀,豈容她這般女子輕忽?不過,聽說那北國童話書人對她一片癡情,幾乎要寫盡半生。一個歌女,竟讓一國才子寫出什麽《夜鶯》《天使》,當真啼笑皆非。”


    眾人笑聲交織,興致漸高,正說間,天幕中又映出她赴美巡演的場景,聽聞她為慈善四處奔走,竟將自己所得贈予貧民,資助學堂。


    眾人議論稍頓,幾位稍有涵養的貴族交換眼神,似乎略帶幾分欽佩,但瞬間又掩蓋過去。


    宰相白淵微微抬首,冷靜道:“她此舉倒有幾分風骨。人雖出身卑微,卻能如此慷慨解囊,的確異於常人。不過她在彼方如何大義,與我朝並無太多幹係。”


    眾人點頭,似有認同。這時,天幕落下,眾人的議論也漸漸平息,酒盞舉起,目光齊齊望向首座的蝦球皇帝。


    蝦球皇帝目光沉凝,緩緩道:“此女子,出身雖低,但能依靠自身才情步入上流之地,實在難得。她四處奔走募善,又嚴守師訓修藝,非凡人所能比。”


    頓了頓,他語調加重,“況且其生平雖受世人冷眼,卻不改初心。如此心性,倒值得我朝士人習學。”


    宴席頓時寂靜片刻,眾人默然。蝦球皇帝微微一笑,輕輕抬手道:“傳樂起舞——”


    ……


    《德國教師培養指南》作者生平


    弗裏德裏希·阿道夫·威廉·迪斯特爾維格


    (friedrich adolph wilhelm diesterweg,1790年10月29日生於齊根,1866年7月7日逝世於柏林)


    是德國教育家、思想家和進步自由主義政治家,他提倡學校的世俗化。


    被認為是教育改革的先驅之一,迪斯特爾維格被譽為“教師的教師”。


    迪斯特爾維格於1808至1811年在赫爾本和圖賓根大學接受教育,隨後開始從事教學工作。


    最初,他在曼海姆和沃爾姆斯擔任教師約兩年,之後移居法蘭克福的模範學校,後來成為埃爾伯費爾德拉丁學校的校長。


    1820年,他被任命為默爾斯新建教師研修班的主任,並實踐了佩斯塔洛齊的教育方法。


    1832年,他被召至柏林,擔任新成立的國家學校研修班的主任。


    在此期間,他強烈支持非宗派的宗教教學。1846年,他創立了位於潘科的佩斯塔洛齊教育機構,並成立了佩斯塔洛齊協會,支持教師遺孀和孤兒。


    由於與當局在高等教育的某些方麵意見不合,他與當局發生了持續的衝突,並於1847年辭去了研修班的職務。


    1850年,他獲得了政府養老金,並通過期刊繼續積極推動其教育理念。1858年,他當選為柏林市的議會成員,投身於自由派反對派。


    迪斯特爾維格認為批判性思維和責任感是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且在教育改革中致力於改善社會、經濟和道德層麵的教育。


    他在其重要著作《教育的願望與責任》中,提出了基於“生存鬥爭的基本原則”的教育理念,認為在天主教與新教的衝突中存在多個“對立麵”,這些對立麵最終可歸結為“權威與自由、天主教與新教”的選擇。


    在教育改革的努力中,迪斯特爾維格希望消除政治和宗教對教學的幹預,倡導更多社會因素的介入。


    他主張教育應普及,認為“首先要教育人,而不是關注他們的職業或階層,因為無論是工人還是農民,都應當被教育成具有完整人性的個體”;


    他還認為,通過教育可以幫助貧困者。他主張教師的專業化,並為學校的相對自主性而鬥爭。


    同時,他通過《萊茵報》等期刊對當時的教師產生了深遠影響。


    ……


    在華夏大朝一場奢華的宴席上,殿內燈火通明,錦袍華服的貴族們倚靠在玉石案幾旁,三五成群地竊竊私語。


    今日,皇帝蝦球特意命人設了“天幕”,在綿延數尺的玉屏上展示一位異域之士的生平。此人,名叫迪斯特爾維格,被稱為“教師的教師”。


    天幕之上,光影流轉,首先浮現的是一所簡陋的學堂,一位青年正在講授,神情專注。


    “哼!不過是個鄉村教書匠,居然敢大談改革!”一位身著朱紅蟒袍的公子冷笑道,“若在我朝,怕是隻配給我家子弟教教禮儀。”


    “嗬嗬!你且別小看,”一位髯須略白的王爺插話道,“此人倒有些本事,聽說年輕時在法蘭克一帶頗有名聲。稍後又被召到京師任職,竟為那國一時風頭人物。”


    公子們互相瞟了幾眼,麵上略顯不屑。此時,天幕上,畫麵轉到迪斯特爾維格擔任教育機構主事一職。


    他正站在講壇之上,對一眾青年學子進行講學。他的言辭激昂,似在引導學生拋棄舊學,追求新知。


    “非議舊學?居然要教學生反思,挑戰聖賢經典?”一位貴婦皺眉道,“難道不怕惹怒學宮嗎?”


    “聽聞他倒頗有膽量,”一旁的皇親李侯微微一笑,帶著幾分揶揄,“那國的宗教教義根深蒂固,此人竟還倡導非宗派教學,連聖人經義都不讓學生照本宣科,意圖解脫宗教束縛。嗬,簡直放肆。”


    眾人聞言,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片刻之後,天幕上忽然轉為一組貧苦學子的畫麵,孩子們赤著腳,正從迪斯特爾維格手中接過書冊和文具。


    “哦?原來他竟關心起寒門子弟的教育了?”一位貴婦訝異道,“說什麽,‘先育其人,再育其才’,又說‘貧寒亦當受教’……倒是裝出一副慈悲模樣。”


    “聽說他還資助學堂的孤寡教師遺眷,”另一位青衫貴人輕笑道,“他雖人稱‘教師的教師’,可也因此激怒了朝中重臣,甚至被迫辭官。”


    貴族們搖頭嗤笑,有人歎息,有人嗤之以鼻,言辭中帶著幾分輕蔑。


    就在這時,蝦球皇帝緩緩抬手,眾人頓時噤聲,目光齊聚於他。


    “諸卿所言甚是,”蝦球皇帝淡淡說道,“然此人異國而生,敢言所誌、無懼朝堂,雖不及我朝禮義,卻有其膽魄。我觀他一生,雖偏激卻不乏心係蒼生。如此異才,於那國實為一脈清流。”


    皇帝略微一頓,神色肅然,“凡事講求均衡,既要禮製,又要民生安定。此人雖身不在我朝,卻亦可警示我等。爾等當自省其道。”


    殿中頓時鴉雀無聲,貴族們各自低頭,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給古人直播愛新覺羅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捷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捷蜥並收藏天幕:給古人直播愛新覺羅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