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貴族議評論美國的民主、再論時事 五
天幕:給古人直播愛新覺羅2 作者:捷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論美國的民主》(法語:*de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於1835年和1840年分兩卷出版)
是法國政治思想家阿曆克西·德·托克維爾的經典著作。
在書中,托克維爾分析了他認為過去數百年來逐漸發生的民主革命。
1831年,托克維爾與古斯塔夫·德·博蒙受法國政府委派,前往美國研究監獄製度。
但托克維爾在之後的信件中提到,他們利用這一官方任務作為借口,更廣泛地研究美國社會。
兩人從1831年5月開始在美國旅行了九個月,考察監獄係統,收集關於美國宗教、政治和經濟的廣泛信息。
此後,他們還短暫訪問了當時的下加拿大(現今的魁北克)和上加拿大(現今的安大略)。
返回法國後,他們提交了關於美國監獄製度的報告,而博蒙則在撰寫另一部關於美國種族隔離的小說《瑪麗,或美國的奴隸製》。
托克維爾最初認為博蒙的研究會更為深入全麵,但在《論美國的民主》中,他觀察到,過去七百年間人類的社會和經濟狀況逐漸平等,貴族階級逐漸消失,平等之風席卷現代社會。
他認為,這種平等的興起源於多方麵因素,例如允許普通人進入神職、貿易和商業的發展、王室通過出售貴族頭銜籌款,以及長子繼承製的廢除等。
托克維爾稱這種平等化的革命為“不可阻擋的革命”,並將其視為一種“天命”。
盡管有人批評托克維爾在書中帶有一定的宿命論色彩,但他在私人信件中表達過,自己並未將民主視為不可避免,而是認為平等更為公正,因此支持這種趨勢。
托克維爾認為,隨著這種新的社會狀態的形成,需要一種“新的政治科學”來引導民主,使其信仰更加純潔、動機更加高尚,逐漸用經驗和智慧替代盲目的本能,並根據時代和情況調整其治理模式。
這一思想成為書中為未來社會管理者提供的建議的基調。
托克維爾的論述超越了美國民主本身,而是提出一種民主源於工業化進程的觀點。
這種模糊的民主定義影響深遠,將“民主”與美國製度、代議製政府和普選權相聯係,強化了美國以及西方國家民主形象的建立。
……
架空華夏大朝·天啟二十五年夏末,夜宴隆重而靜謐地舉行於上京的瓊華殿內。
穹頂天幕徐徐拉開,露出波光粼粼的星空。
數位身穿華貴長袍的貴族與大臣們正安然地坐在席位上,時不時抬手用絹帕掩麵輕笑,杯盞之間流光溢彩。
宴席上的貴族們,本已習慣享受天下萬民的供奉,今日卻意外被安排了“新奇之聞”——來自彼岸蠻夷之地的一本“奇書”。
席間天幕緩緩亮起,投影上顯現出幾個泛著朦朧光輝的大字:《論美國的民主》。
這本書由遠洋彼岸的西夷學者撰寫,講述了某地“民治”之奇觀。消息傳來,宴會中不免泛起一陣竊竊私語。
一位年長的王爺撫須冷笑,言道:“這‘民治’之法,倒頗似那草野小邦的自治,也不知彼輩以此維持長久社稷,豈不讓人嗤笑?”
他緩緩搖頭,帶著明顯的不屑,“民間之人,不過貪圖眼前之利,又如何知曉治國大計?豈能靠他們左右朝綱!”
另一位衣飾豔麗的公主輕捂紅唇,嘴角浮現譏諷的笑意,
“這書中所言,竟把百姓推到與我等同列。這些蠻夷可真會妄想!
要是讓這天幕之上投影的是我大朝的治國法度,恐怕那些人早已驚掉了下巴。”
坐在公主旁的一位白衣侍郎也微微一笑,接過話來:
“傳言此‘民主’乃是靠所謂‘平等’之風盛行。
然則,自古以為,天下民皆有別,貴賤之分乃天命,強將一眾泥瓦之人扶至朝堂,焉知其不亂?不見得有我大朝般的井然有序。”
此言一出,眾人頻頻點頭,似乎心有戚戚焉,紛紛舉杯附和,言語之間滿是對異邦之製的傲慢輕視。
有人甚至提議,待來年冬宴,或可讓那蠻夷特使觀我朝威儀,以讓其知“平等”二字之可笑。
宮女在一旁屏息靜候,殿堂中隻聞杯盞輕響。
就在眾人紛紛議論之時,皇帝緩緩放下手中的酒盞,揮手示意一眾臣僚安靜。
他目光凝視天幕上這本薄薄的《論美國的民主》,沉吟片刻後才說道:“此書雖出於夷邦之手,所言之事倒也不乏見地。所謂‘民治’之理,倒非毫無可取之處。然其本源不過草野之治,談不上長久之計。”
他頓了頓,語氣中不乏威嚴,“本朝之道在於和而不同,尊貴賤序乃天理,亂之則無國矣。”
貴族們見皇帝言之鑿鑿,紛紛正色,齊齊躬身,讚歎皇帝明斷。
蝦球總結道:“民者如水,君者舟也,舟能渡水,亦能覆舟。夷邦之法非我朝所需,然亦可觀之,以知天下形勢、明我朝之治,方可不懈怠,不驕不逸。”
皇帝話音方落,殿中貴族皆心悅誠服地附和,不再言笑。
---
1837年11月1日,華夏大朝的深秋宮宴在夜色中開場。
宮中燈火通明,長案上滿擺珍饈美饌,華夏貴族們身著華袍錦衣,列席於宮殿正中,等待天幕逐次展現來自各國的情報。
宮殿高處,透明的天幕布下,伴隨著絲竹雅樂,逐漸顯現出一則則信息——這是對遙遠他國事務的詳細展示,供這場盛會中的權貴們一一點評。
天幕上首先出現了俄國與尼德蘭交好的訊息。
一個身著深青色華服的王公微微頷首,冷冷笑道:“那北地之國終於學會向西方討好,倒真是稀罕。”
話音未落,周圍的貴族們便發出一陣低笑,顯然對俄國的“姿態”頗為不屑。
天幕上的信息一條條流過。三日時,盧森堡的“自由主義時代”成為了議題之一。
一名稍顯年長的侯爵淡然道:“又是自由主義,西方諸國的內憂外患真是無窮無盡。”隨即,他轉向一旁的同僚,低聲道,“他們自稱文明,倒不如說是四分五裂的混亂。”
旁遮普與波斯結盟的消息出現後,另一位貴族拂袖而笑,言道:“無非是抱團取暖,旁遮普在我看來,不過是個邊陲之地,有何威脅?”
在他眼中,那些遙遠的勢力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
隨即,天幕展示了美國的“來自威廉斯波特的女孩”事件,提及礦難中的童工引發了美國社會的震動。
一位年輕的王孫挑眉輕蔑地說:“嗬,那國中一介孩童竟能引得國人紛紛嘩然,可見其國多脆弱。”
周圍的貴族們紛紛點頭,一臉譏誚,似乎在他們眼中,弱者不過是理所當然的犧牲品。
接著,各國的事件陸續流過。梅克倫堡維持舊秩序,瑞士自由主義風潮平息,黑森的自由主義騷動終於得以平定,英國打壓西班牙在摩洛哥的影響……
一則則消息滾動播放,貴族們不時哼笑點頭,對這些遠方的“起落”顯得波瀾不驚。
“波斯倒是急了起來,與烏拉圭巴拉圭之盟有何稀奇?與其困於他地,何不先顧自家內務?”
一位年長的公爵嘲諷道。他輕輕搖了搖扇子,對烏拉圭、巴拉圭這些南美小國的軍事盟約充滿了不屑。
十一月的後半月裏,兩西西裏的“激情布道”,莫克蘭的“閱兵式”消息逐條顯現。
有貴族對閱兵表示興趣,笑道:“無上光榮?不過是自娛自樂,若不來我華夏比試一場,又怎知‘光榮’二字為何物?”隨即又引得一片附和。
當顯示出黑森-達姆施塔特啤酒館開業和荷爾斯泰因的禁酒同盟時,
一名侍從起身,微微行禮表示有重要情報:“朝鮮大田地區有上千名罐頭工匠無以為食,竟至饑餓。”
殿內短暫的寂靜後,旋即傳出低低的嗤笑。幾位貴族不屑地交換了眼神,低聲嘀咕:“這朝鮮貧瘠已久,如今更是無能至此。”
宴席的高座之上,身著華貴蟒袍的皇帝蝦球,微微抬手製止了臣下的議論。
沉吟片刻,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有力:“眾國起伏,無論友敵,自有天命。諸位莫要輕視自家江山,尤要慎守華夏之域。”
蝦球帝總結道:“這世道,雖似波濤洶湧,但亂象之下皆虛浮。他國朝綱變遷不過爾爾,唯有吾輩心存一統,方可稱雄天下。”
……
就在蝦球帝話音剛落之際,天幕上閃現出一則新消息,提及哥倫比亞加勒比沿海的巴蘭基亞正爆發淘金熱。
消息指出,當地人口已達三萬多,北安第斯人和非裔加勒比人共聚一地,卻分居兩端,競相奔赴金礦以求暴富。
話音剛落,一位身著深藍錦緞的年輕王孫忍不住冷笑道:“哼,那些美洲小國每隔幾年就傳出什麽淘金熱。可惜,金礦雖豐,卻叫外人侵擾已久,金山到頭來不過白日夢。”
他搖了搖頭,顯得不以為然,“他們勞力耗盡也不過是為旁人做嫁衣罷了。”
旁邊的一位侯爵撫須附和道:“美洲之地原本山水富饒,可他們徒有資源,卻無章法,空自揮霍。
北安第斯人與非裔人雖共地而居,卻連一地都難以共處,豈非可笑?”
一位頗有見識的官員聽罷,略帶玩味地插話道:“卻也不可小覷,美洲小國雖紛亂,但他們的金銀礦脈連綿不絕。
若其開采得法,未嚐不能成事。隻不過,時運常在,國運卻長遠,恐怕他們享受不到那長久的富貴。”
蝦球帝聽聞,微微一笑,隨手抬杯輕叩杯沿,若有所思地道:
“凡事皆需堅守與遠慮。黃金誘人,終究不過身外之物,若國基不穩,財富再多也不過徒增禍亂。”
貴族們紛紛點頭稱是,顯得格外滿足。
……
---有形大手又取關別國同意軍通消息---
大朝,一八三七年十二月。正值雪落寒窗,華夏大朝在午後設宴,諸位貴族依次入席。
朝堂之上高懸著巨幅天幕,畫麵中盡是各國紛爭的實時情報。
廳內煙霧嫋嫋,異香撲鼻,臣子們各自品味杯中清酒,眼神則時而遊移向那投影於天幕的紛雜人世,話語間浮現一絲傲慢與輕蔑。
坐於上座的貴人眼含微笑,輕聲發問:“薩克森的王公又去尋求結盟,居然選了拿騷?不過爾爾的小國,能有什麽作為。”話音一落,幾人相視而笑,一旁的武將更是冷哼一聲。
“那摩德納的自由者倒是愚蠢至極,”另一個官員看著畫麵輕蔑地搖頭,“起義便罷了,居然還與當局談判,他們這是自掘墳墓啊!我大朝可從未容忍過這等放肆之徒。”言語中滿是鄙夷。
此時,幕上畫麵一轉,顯示出朝鮮大田地區的民眾狀況:6,119名罐頭工匠饑餓無以為生。
幾名貴族低聲討論起朝鮮民情,有人冷笑:“貧瘠之地,連活命的手藝都不保,竟然妄想我大朝會援手?”
一人插話道:“聽說他們向美國示好了,這倒是聰明,可惜啊,最終不過一場空。”
話音未落,幕上驟然閃現一則新情報:緬甸在暗中對暹羅展開行動,似乎預備掀起戰爭。
消息一出,座上頓時掀起一陣低語。有人輕搖羽扇,嗤笑道:“中南半島的蠅營狗苟之輩,和我大朝相比不過是一介遊蟻。倒是此事可作談資,看他們能折騰多久。”
隨後的畫麵中,各地起義的場景接踵而至,尤其是薩克森、瑞士、尼德蘭與比利時,接二連三的自由主義風潮與雅各賓起義擾亂了當地秩序。
一名文官不屑地低聲言道:“這些小國,聽聞他國一聲喧囂,便自亂陣腳,實在可笑。”
又有人發言:“不過,比利時的秘密結社倒是聰明,裝出一副忠順之態,將當局玩弄於股掌之間。”眾人哄笑,帶著些許譏諷的意味。
時至尾聲,宴席中央,天幕緩緩暗淡,紛繁雜亂的情報也漸漸收束。
座下眾人皆漸歸肅靜,目光投向上座。華夏大朝之主,皇帝蝦球端坐,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隨即語氣淡然地說道:
“你等所見各國紛爭,內外擾攘,不過是井底之蛙。我大朝當自安自強,不屑與這等小國同日而語。西域之事暫緩,南洋諸國且作壁上觀,待來年再決策施為。”
蝦球輕揮手,示意眾臣退下。貴族們起身行禮,各自散去,留下一片煙火馥鬱的餘韻在空中回旋。
……
是法國政治思想家阿曆克西·德·托克維爾的經典著作。
在書中,托克維爾分析了他認為過去數百年來逐漸發生的民主革命。
1831年,托克維爾與古斯塔夫·德·博蒙受法國政府委派,前往美國研究監獄製度。
但托克維爾在之後的信件中提到,他們利用這一官方任務作為借口,更廣泛地研究美國社會。
兩人從1831年5月開始在美國旅行了九個月,考察監獄係統,收集關於美國宗教、政治和經濟的廣泛信息。
此後,他們還短暫訪問了當時的下加拿大(現今的魁北克)和上加拿大(現今的安大略)。
返回法國後,他們提交了關於美國監獄製度的報告,而博蒙則在撰寫另一部關於美國種族隔離的小說《瑪麗,或美國的奴隸製》。
托克維爾最初認為博蒙的研究會更為深入全麵,但在《論美國的民主》中,他觀察到,過去七百年間人類的社會和經濟狀況逐漸平等,貴族階級逐漸消失,平等之風席卷現代社會。
他認為,這種平等的興起源於多方麵因素,例如允許普通人進入神職、貿易和商業的發展、王室通過出售貴族頭銜籌款,以及長子繼承製的廢除等。
托克維爾稱這種平等化的革命為“不可阻擋的革命”,並將其視為一種“天命”。
盡管有人批評托克維爾在書中帶有一定的宿命論色彩,但他在私人信件中表達過,自己並未將民主視為不可避免,而是認為平等更為公正,因此支持這種趨勢。
托克維爾認為,隨著這種新的社會狀態的形成,需要一種“新的政治科學”來引導民主,使其信仰更加純潔、動機更加高尚,逐漸用經驗和智慧替代盲目的本能,並根據時代和情況調整其治理模式。
這一思想成為書中為未來社會管理者提供的建議的基調。
托克維爾的論述超越了美國民主本身,而是提出一種民主源於工業化進程的觀點。
這種模糊的民主定義影響深遠,將“民主”與美國製度、代議製政府和普選權相聯係,強化了美國以及西方國家民主形象的建立。
……
架空華夏大朝·天啟二十五年夏末,夜宴隆重而靜謐地舉行於上京的瓊華殿內。
穹頂天幕徐徐拉開,露出波光粼粼的星空。
數位身穿華貴長袍的貴族與大臣們正安然地坐在席位上,時不時抬手用絹帕掩麵輕笑,杯盞之間流光溢彩。
宴席上的貴族們,本已習慣享受天下萬民的供奉,今日卻意外被安排了“新奇之聞”——來自彼岸蠻夷之地的一本“奇書”。
席間天幕緩緩亮起,投影上顯現出幾個泛著朦朧光輝的大字:《論美國的民主》。
這本書由遠洋彼岸的西夷學者撰寫,講述了某地“民治”之奇觀。消息傳來,宴會中不免泛起一陣竊竊私語。
一位年長的王爺撫須冷笑,言道:“這‘民治’之法,倒頗似那草野小邦的自治,也不知彼輩以此維持長久社稷,豈不讓人嗤笑?”
他緩緩搖頭,帶著明顯的不屑,“民間之人,不過貪圖眼前之利,又如何知曉治國大計?豈能靠他們左右朝綱!”
另一位衣飾豔麗的公主輕捂紅唇,嘴角浮現譏諷的笑意,
“這書中所言,竟把百姓推到與我等同列。這些蠻夷可真會妄想!
要是讓這天幕之上投影的是我大朝的治國法度,恐怕那些人早已驚掉了下巴。”
坐在公主旁的一位白衣侍郎也微微一笑,接過話來:
“傳言此‘民主’乃是靠所謂‘平等’之風盛行。
然則,自古以為,天下民皆有別,貴賤之分乃天命,強將一眾泥瓦之人扶至朝堂,焉知其不亂?不見得有我大朝般的井然有序。”
此言一出,眾人頻頻點頭,似乎心有戚戚焉,紛紛舉杯附和,言語之間滿是對異邦之製的傲慢輕視。
有人甚至提議,待來年冬宴,或可讓那蠻夷特使觀我朝威儀,以讓其知“平等”二字之可笑。
宮女在一旁屏息靜候,殿堂中隻聞杯盞輕響。
就在眾人紛紛議論之時,皇帝緩緩放下手中的酒盞,揮手示意一眾臣僚安靜。
他目光凝視天幕上這本薄薄的《論美國的民主》,沉吟片刻後才說道:“此書雖出於夷邦之手,所言之事倒也不乏見地。所謂‘民治’之理,倒非毫無可取之處。然其本源不過草野之治,談不上長久之計。”
他頓了頓,語氣中不乏威嚴,“本朝之道在於和而不同,尊貴賤序乃天理,亂之則無國矣。”
貴族們見皇帝言之鑿鑿,紛紛正色,齊齊躬身,讚歎皇帝明斷。
蝦球總結道:“民者如水,君者舟也,舟能渡水,亦能覆舟。夷邦之法非我朝所需,然亦可觀之,以知天下形勢、明我朝之治,方可不懈怠,不驕不逸。”
皇帝話音方落,殿中貴族皆心悅誠服地附和,不再言笑。
---
1837年11月1日,華夏大朝的深秋宮宴在夜色中開場。
宮中燈火通明,長案上滿擺珍饈美饌,華夏貴族們身著華袍錦衣,列席於宮殿正中,等待天幕逐次展現來自各國的情報。
宮殿高處,透明的天幕布下,伴隨著絲竹雅樂,逐漸顯現出一則則信息——這是對遙遠他國事務的詳細展示,供這場盛會中的權貴們一一點評。
天幕上首先出現了俄國與尼德蘭交好的訊息。
一個身著深青色華服的王公微微頷首,冷冷笑道:“那北地之國終於學會向西方討好,倒真是稀罕。”
話音未落,周圍的貴族們便發出一陣低笑,顯然對俄國的“姿態”頗為不屑。
天幕上的信息一條條流過。三日時,盧森堡的“自由主義時代”成為了議題之一。
一名稍顯年長的侯爵淡然道:“又是自由主義,西方諸國的內憂外患真是無窮無盡。”隨即,他轉向一旁的同僚,低聲道,“他們自稱文明,倒不如說是四分五裂的混亂。”
旁遮普與波斯結盟的消息出現後,另一位貴族拂袖而笑,言道:“無非是抱團取暖,旁遮普在我看來,不過是個邊陲之地,有何威脅?”
在他眼中,那些遙遠的勢力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
隨即,天幕展示了美國的“來自威廉斯波特的女孩”事件,提及礦難中的童工引發了美國社會的震動。
一位年輕的王孫挑眉輕蔑地說:“嗬,那國中一介孩童竟能引得國人紛紛嘩然,可見其國多脆弱。”
周圍的貴族們紛紛點頭,一臉譏誚,似乎在他們眼中,弱者不過是理所當然的犧牲品。
接著,各國的事件陸續流過。梅克倫堡維持舊秩序,瑞士自由主義風潮平息,黑森的自由主義騷動終於得以平定,英國打壓西班牙在摩洛哥的影響……
一則則消息滾動播放,貴族們不時哼笑點頭,對這些遠方的“起落”顯得波瀾不驚。
“波斯倒是急了起來,與烏拉圭巴拉圭之盟有何稀奇?與其困於他地,何不先顧自家內務?”
一位年長的公爵嘲諷道。他輕輕搖了搖扇子,對烏拉圭、巴拉圭這些南美小國的軍事盟約充滿了不屑。
十一月的後半月裏,兩西西裏的“激情布道”,莫克蘭的“閱兵式”消息逐條顯現。
有貴族對閱兵表示興趣,笑道:“無上光榮?不過是自娛自樂,若不來我華夏比試一場,又怎知‘光榮’二字為何物?”隨即又引得一片附和。
當顯示出黑森-達姆施塔特啤酒館開業和荷爾斯泰因的禁酒同盟時,
一名侍從起身,微微行禮表示有重要情報:“朝鮮大田地區有上千名罐頭工匠無以為食,竟至饑餓。”
殿內短暫的寂靜後,旋即傳出低低的嗤笑。幾位貴族不屑地交換了眼神,低聲嘀咕:“這朝鮮貧瘠已久,如今更是無能至此。”
宴席的高座之上,身著華貴蟒袍的皇帝蝦球,微微抬手製止了臣下的議論。
沉吟片刻,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有力:“眾國起伏,無論友敵,自有天命。諸位莫要輕視自家江山,尤要慎守華夏之域。”
蝦球帝總結道:“這世道,雖似波濤洶湧,但亂象之下皆虛浮。他國朝綱變遷不過爾爾,唯有吾輩心存一統,方可稱雄天下。”
……
就在蝦球帝話音剛落之際,天幕上閃現出一則新消息,提及哥倫比亞加勒比沿海的巴蘭基亞正爆發淘金熱。
消息指出,當地人口已達三萬多,北安第斯人和非裔加勒比人共聚一地,卻分居兩端,競相奔赴金礦以求暴富。
話音剛落,一位身著深藍錦緞的年輕王孫忍不住冷笑道:“哼,那些美洲小國每隔幾年就傳出什麽淘金熱。可惜,金礦雖豐,卻叫外人侵擾已久,金山到頭來不過白日夢。”
他搖了搖頭,顯得不以為然,“他們勞力耗盡也不過是為旁人做嫁衣罷了。”
旁邊的一位侯爵撫須附和道:“美洲之地原本山水富饒,可他們徒有資源,卻無章法,空自揮霍。
北安第斯人與非裔人雖共地而居,卻連一地都難以共處,豈非可笑?”
一位頗有見識的官員聽罷,略帶玩味地插話道:“卻也不可小覷,美洲小國雖紛亂,但他們的金銀礦脈連綿不絕。
若其開采得法,未嚐不能成事。隻不過,時運常在,國運卻長遠,恐怕他們享受不到那長久的富貴。”
蝦球帝聽聞,微微一笑,隨手抬杯輕叩杯沿,若有所思地道:
“凡事皆需堅守與遠慮。黃金誘人,終究不過身外之物,若國基不穩,財富再多也不過徒增禍亂。”
貴族們紛紛點頭稱是,顯得格外滿足。
……
---有形大手又取關別國同意軍通消息---
大朝,一八三七年十二月。正值雪落寒窗,華夏大朝在午後設宴,諸位貴族依次入席。
朝堂之上高懸著巨幅天幕,畫麵中盡是各國紛爭的實時情報。
廳內煙霧嫋嫋,異香撲鼻,臣子們各自品味杯中清酒,眼神則時而遊移向那投影於天幕的紛雜人世,話語間浮現一絲傲慢與輕蔑。
坐於上座的貴人眼含微笑,輕聲發問:“薩克森的王公又去尋求結盟,居然選了拿騷?不過爾爾的小國,能有什麽作為。”話音一落,幾人相視而笑,一旁的武將更是冷哼一聲。
“那摩德納的自由者倒是愚蠢至極,”另一個官員看著畫麵輕蔑地搖頭,“起義便罷了,居然還與當局談判,他們這是自掘墳墓啊!我大朝可從未容忍過這等放肆之徒。”言語中滿是鄙夷。
此時,幕上畫麵一轉,顯示出朝鮮大田地區的民眾狀況:6,119名罐頭工匠饑餓無以為生。
幾名貴族低聲討論起朝鮮民情,有人冷笑:“貧瘠之地,連活命的手藝都不保,竟然妄想我大朝會援手?”
一人插話道:“聽說他們向美國示好了,這倒是聰明,可惜啊,最終不過一場空。”
話音未落,幕上驟然閃現一則新情報:緬甸在暗中對暹羅展開行動,似乎預備掀起戰爭。
消息一出,座上頓時掀起一陣低語。有人輕搖羽扇,嗤笑道:“中南半島的蠅營狗苟之輩,和我大朝相比不過是一介遊蟻。倒是此事可作談資,看他們能折騰多久。”
隨後的畫麵中,各地起義的場景接踵而至,尤其是薩克森、瑞士、尼德蘭與比利時,接二連三的自由主義風潮與雅各賓起義擾亂了當地秩序。
一名文官不屑地低聲言道:“這些小國,聽聞他國一聲喧囂,便自亂陣腳,實在可笑。”
又有人發言:“不過,比利時的秘密結社倒是聰明,裝出一副忠順之態,將當局玩弄於股掌之間。”眾人哄笑,帶著些許譏諷的意味。
時至尾聲,宴席中央,天幕緩緩暗淡,紛繁雜亂的情報也漸漸收束。
座下眾人皆漸歸肅靜,目光投向上座。華夏大朝之主,皇帝蝦球端坐,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隨即語氣淡然地說道:
“你等所見各國紛爭,內外擾攘,不過是井底之蛙。我大朝當自安自強,不屑與這等小國同日而語。西域之事暫緩,南洋諸國且作壁上觀,待來年再決策施為。”
蝦球輕揮手,示意眾臣退下。貴族們起身行禮,各自散去,留下一片煙火馥鬱的餘韻在空中回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