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很快就開春了。顧韜晦準備著去建衝,耗時良多,所以走之前把該交待的事一一作了安排。


    為了找一個去建衝的由頭,顧韜晦特地去求了崔一真,讓他謅一個理由,說建衝出了什麽千年難遇的食材,可以延年益壽,還有助於修行。輔仁帝欣然允諾,還問他要不要帶隨從?顧韜晦說人多反而不好,此行亦沒有危險,還是輕車簡從比較好。


    但在臨近出發的前幾天,突然雅川傳來了發現神獸白狌出沒的消息,剛好會路過,於是把行程臨時作了調整,先去雅川,再順江上溯至建衝。


    雅川出產丙穴魚,這一下有口福了。


    從京都到雅川,可順江而行,一路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一路吃著河鮮,民間的做法很值得借鑒,比較粗獷,魚剖後直接在江水裏洗盡,加入薑蒜,還有茱萸,蒟醬,花椒,再加江水烹煮就成菜了,原湯原食,吃起來鮮辣爽口,暢快淋漓。


    還有把魚用柏樹枯枝就在船上現烤的,隻是抹上井鹽和花椒,加一些當地的香草,把外麵焦黃的魚皮剝開,裏麵是細嫩多汁的魚肉,鮮美得感覺舌頭都保不住。


    船行順水,時間就很快,兩天即到了雅川碼頭,上岸之後,恰逢當地趕集,顧韜晦也饒有興味地流覽了一番。


    雅川靠近山裏,出產以山貨居多,新鮮的,曬幹的,醃製的,琳琅滿目,是一處繁華的集市。


    而人流則以當地原住民居多,間或還有一些山民混雜其中。山民很好辨認,頭纏白帕,土布直裰,腰部也圍了一圈布帶,而盤纏就放在裏麵。


    山民所售皮貨居多,顧韜晦興致勃勃地翻看,不住地跟仲青共享信息,有山貓皮,還有珍貴的竹熊皮,黑白色,碰到了就買一張,回去送人非常有麵子。


    眾山民看顧韜晦不僅識貨,而且不壓價,遂都主動把自己的好東西拿來給他看,不一會兒,顧韜晦身邊就形成了一個小型的圈子。


    仲青和顧韜晦都同時冒出可以打聽一下白狌的念頭,於是顧韜晦也不忙著看貨了,跟山民隨意地聊起來。


    顧韜晦翻看了其中一位年紀較大的男子的皮貨,故意說:“你這些貨,也很常見,都有人拿到京都販賣,如果有我沒見過的東西,拿來給我看,價錢好商量。”


    那人抽著葉子煙,吸了一大口,說:“你來晚了,上次趕集我們山裏獵戶打到一張完整的虎皮,賣給了雅川最富的任家,任老太爺親自出來道謝,說下次如果有虎皮,無論成色,一律全收,連虎骨也收。”


    顧韜晦說:“聽說雅川最近出現了神獸白狌,你們有沒有看到過。”


    那人搖搖頭說:“什麽白狌,聽都沒聽說過。”


    顧韜晦覺得可能地方叫法不一樣,就說:“也許你們當地不這樣叫的,就是身子像猴子,頭部像山羊,渾身雪白,直立行走,跑起來風一樣快。”


    那人想了一想,拉過邊上另一個長相憨厚但略顯年輕的小夥子過來問:“五娃子,前幾天你們說看見一隻渾身雪白跑得風快的野獸,是不是這個?”


    小夥子撓撓頭說:“我不知道,我也沒親眼看見,是付家老三說出來的。”


    顧韜晦就問:“付家老三來了嗎?”


    小夥子搖搖頭,說:“沒來,前兩天進山,還沒出來。”


    顧韜晦又問抽旱煙的那位:“你們進一次山,是大家一起去,還是單獨進去?”


    老者回答道:“都有,一般是三五個人,怕遇著大獸,但付家老三喜歡獨來獨往,不合群。”


    顧韜晦問:“他是不是打獵手藝特別好?”


    老者說:“是要好一些,但也沒有好到敢一個人打大蟲的程度,他就是性格古怪,不喜歡跟人來往。”


    顧韜晦哦了一聲,暗中跟仲青商量要去找這個付家老三。


    但先還是去一趟任家吧,拜一拜碼頭。


    於是向老者道了謝,拿走買到的幾張毛皮,先去找了一家客棧,訂了最好的上房,簡單洗漱一番之後,向掌櫃打聽了任家的地址,遂出門拜訪。


    任家聽說是宮裏掌管膳食的顧尚食來訪,家主任卿福親自迎出門外,拱手將顧韜晦請入正廳,分主賓坐下。


    雅川出好茶,今年頭茶剛采,量還不大,但緊著將剛炒出來的頭茶拿來請顧韜晦品茗。顧韜晦一喝之下,大讚,說:“還是產地好啊,這剛殺青的茶,清香滿喉,神清氣爽。”


    任老太爺見顧喜歡,心下高興,說:“難得顧大人有口福,今年的頭茶,昨兒剛炒好,今兒個嚐新。但就隻幾兩,等明前新茶大采之後,我這裏送一些到京都大人府上,也不用大人攜帶了。”


    顧韜晦客氣了幾句,並不以為意,兩人就接著話題往下聊。


    顧韜晦說:“這次來,是聽說雅川出了瑞獸白狌,此獸一出,國泰民安,陛下也很重視,遂派微臣過來探究一二,任翁可否聽說此事?”


    任老太爺沉吟道:“我也大致聽到過一些消息,但已經過去了好幾天,並無新的消息傳來,就想是不是空穴來風,隨風自化了?不過大人親自來查,自然我這裏會配合,待會我讓管家把臨近的獵戶都叫來一一詢問,總會得到準確消息。”


    顧韜晦說:“我剛從市場經過,隨意打聽了一番,聽說有一獵戶叫付家老三的,見過此獸,想找他問問。”


    任老太爺忙道:“此人我不認識,既是此地獵戶,叫管家一問便知。”


    然後就隨意找些話題閑聊。


    顧韜晦便問:“雅川獨產丙穴魚,任翁可有想法在京都開辟市場?”


    任老太爺便說:“之前有想過,隻是我們跟京都的幾家大的酒樓都有合作,為他們供魚,所以就沒打算再另立灶頭。倒是柳家在京都有他們的生意,聽說是有開店。”


    顧韜晦抬眼:“柳家?”


    任老太爺恍然大悟道:“大人剛來雅川,恐怕對這裏的情況不太了解。雅川當地三大望族,任姓、柳姓、陳姓,剛才說的柳家,就是其中之一。”


    任老太爺又續道:“說起這柳家,其實大人應該有所接觸,他們有一支並入了京都端木氏,隻可惜這並入的一支跟雅川的柳家再無往來,也不知道現在在京都做生意的柳家跟端木家是否還有往來。”


    在暗處的仲青嘀咕道:“端木氏,就是容妃的娘家嗎?”


    顧韜晦:“是的。”


    顧韜晦就問任老太爺:“不知並入端木家的這一支是何原因離開雅川?”


    任老太爺說:“我隻知道是柳家老三在京都求學,老大老二承繼了家族生意,老三的份額被其侵占,回來鬧了一次,不是太愉快。老三就留在了京都,再沒有回來過。大人若是對此感興趣,可以問一問本城的春陽觀觀主扶風道長,他應該更清楚一些。”


    顧韜晦當然有興趣,自從在這裏聽到了牽涉到容妃的內容,他就覺得自己挖到寶了,因為他知道一個隱蔽的事實,就是舒公公,原籍是雅川。


    顧韜晦答應了,又問:“那陳家又是怎樣一番情況?”


    任老太爺歎了口氣,說:“陳家,唉,已經不存在了。”


    “哦?這又是怎麽回事?”顧韜晦有點驚訝。


    任老太爺擺起了老龍門鎮:“說起來,這陳家真的很神秘。崛起也神秘,消失也神秘。陳家在雅川時間不過百年,卻堪比幾百年的世家,轟隆隆隆起高樓,嘩啦啦啦樓塌了。他們從哪裏來並不太清楚,但肯定是舉族從外地遷入的。就像來山裏尋寶的外來者一樣,派人來修橋鋪路,平土造田,修莊園,聲勢很大,所以有人就私底下說,可能是賺了來路不正的錢,在外地呆不下去了,才避禍到我們這個窮鄉僻壤。”


    “原因是什麽,沒有人知道。反正就是覺得他們富可敵國,來了之後,族人數百,都安安靜靜,不跟外界來往。像我們這樣的大族,也隻是在大的節日慶典時才會跟他們家主寒暄一二。他們對外也很客氣,並無絲毫傲慢敷衍之處,其實是很能給人以好感的。先大家還熱絡想拉一拉關係,畢竟遠親不如近鄰,有時候一些集資修廟的事也要打交道。但經過幾次交際,總覺得對方有意保持距離,後來我們任、柳兩家也就淡了,變成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


    “卻是幸好往來很少,才躲過一劫。大約是二十多年前吧,突然朝廷直接派衛隊開過來,把陳家上上下下圍個水泄不通,真的是連隻蒼蠅也飛不出來。砍了一地的人頭,從白天砍到天黑,血流得把旁邊的田都汪起,幾百號人,一個都沒有活下來。最後一把火,把整個莊子燒成焦土,至今那裏都還荒著,也沒有人敢去開墾那裏的地。顧大人如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顧韜晦心中一動,隱隱有什麽想法,但又找不到頭緒,仲青也感覺到了,問他:“你想幹什麽?為什麽我會感覺有東西想抓抓不住?”


    顧韜晦想:“算了,也許適當的契機會觸發它。”


    遂回答任老太爺道:“肯定要去陳家現場吊唁一下。不過還要煩請任翁找人帶我去春陽觀。”


    任老太爺說:“那是自然。”


    又說了一會閑話,仆人就稟報說席已擺好,請貴客就坐。


    任老太爺說:“班門弄斧,不成敬意,顧大人看看我們鄉野村風的菜品可還入眼?”


    顧韜晦客氣道:“哪裏,哪裏,當今陛下,對民間的佳肴多有好評,極愛具有當地特色的美食,我出來采風,也是為陛下的飲食考慮。今天叨擾主人家了。”


    於是分賓主坐下,任老太爺介紹了自己長子,次子,三子,以及如今已考取功名的長孫,大家一起客客氣氣地吃了一餐飯。


    雅川出產丙穴魚,於是席上做了兩道以丙穴魚為主的菜,一是清燉,一是幹燒,各具特色,絕不相類。


    清燉是用當地的砂鍋,直接將砂鍋端到席麵上,揭開蓋子的瞬間,鍋內的湯還處於沸騰狀。據任老太爺介紹,這砂鍋也不是凡物,乃是春陽觀上任觀主親自製作,用的滎口鎮的千年河泥,蘊蓄了陰陽八卦等天地至理,與其說是一個食器,不如說是一個卦器。此砂鍋製成之後,一直放在道觀的經堂中溫養,也是機緣巧合,任家才得了一口。平時寶貝得不得了,輕易不現人前,也是貴客來了,才請出鎮席。


    隻見丙穴魚呈彎曲狀,極像陰陽卦象中那條分隔線,兩邊分別置有香菇、冬筍、木耳以及火腿片、雞脯肉、豬五花等菜,吃之前,先喝湯。侍女用纖纖素手盛了一碗給顧韜晦,湯汁白膩,脂香撲鼻,顧韜晦用小勺嚐了一口,感覺整個口腔就像仙氣繚繞的殿堂,充盈著遠離塵俗的氣息。


    葷食能夠做到明心見性的高度,也算是人間極品了。


    還有一例幹燒丙穴,比起砂鍋來說,就少了一絲雅韻。但調味仍然相當不俗,其花椒、茱萸、蒟蒻與井鹽的搭配堪稱一絕,湯汁完全燒進魚身,雖然損失了一些鮮美,但其脂香卻得到了更大的烘托。它的味道更重,對於鹹味的運用已臻化境,可比之豔裝貴婦,雖然青春不再,但妝容穠麗,氣韻流轉,另有一番成熟的風致。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山珍野物,平時也極難見到的食材。顧韜晦一一請教,豐富了知識儲備,暗暗計劃著哪一些可以慢慢引入宮中。但罕見的食材一般不會出現在宮裏的餐桌上,它有一點必須具備,就是能夠持續供貨,如果不易儲藏,或者來源稀少,那絕對不能成為宮裏的食材。


    宴席用酒,倒是當地名產,之前顧韜晦並未聽說過,但因當地水好,釀酒用的麹比較特別,所以別有一絲清冷在其中。此酒叫雅川清液,也很古老,祖傳十幾代下來的手藝,顧韜晦興致盎然,覺得下次來可以把此酒引入京都。


    一席飯吃得賓主盡歡,飯後任家派人送顧韜晦去春陽觀,事先已派人通告了觀主扶風道長,當顧韜晦到時,道長已派清風明月掃塵以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湖宮廷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是一匹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是一匹馬並收藏江湖宮廷菜最新章節